孔子云: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思则惘。
只想不做、只做不想、不想也不做都是寸步难行的,面临的将是惨遭淘汰的残酷现实。思考是想,幻想是想,理想也是想,总之想的范围很广,想的内容很复杂,绝非三言两语能够表达清楚。相对而言,做的范畴就狭窄许多,也简单许多,做就是付出行动,来实现某种想法。做的过程中,不仅自己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而且别人也会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千里行始于足下
有这么一个故事:
两个和尚每天轮流打扫寺院,一个和尚每天打扫寺院需要两个时辰,而另一个和尚每天打扫寺院只需花一个时辰。同样是打扫同一个寺院,为什么两个和尚所花的时间相差如此之大呢?原来,打扫寺院一般只是为了打扫落叶,而落叶并不是满寺院都有,且有落叶的地方落叶并非厚薄均匀。第一个和尚的做法是无论有没有落叶,不管落叶有无厚薄,一律从东扫到西或者从西扫到东,逐一打扫。原本没有落叶的地方也会因为扫来的落叶要从此经过而变得有落叶。毫无疑问,越扫到后面,落叶越多越厚,负荷越沉重。要想把寺院打扫干净,那么就要花更多的力气和时间来完成。这种重复做工的做法是只做不想的典型。第二个和尚则不同,他从没有落叶的地方往落叶集中的地方打扫,从落叶稀薄的地方往落叶稠密的地方打扫,他等落叶扫到有一定数量、较为集中的时候,便装进撮箕,待撮箕装满后,就倒入垃圾桶,然后再继续下一个回合的打扫,这样做既省时又省力,原本没有落叶的地方也无须重复打扫、重复做工,这样就避免了原本不要做的无用功。显然,第二个和尚是动了脑筋的,是想过如何做才能既省力又省时的。由此可见,想与做两者是有着内在联系的,也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把两者分开,单独去完成某项任务,那么,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要么无法完成,要么完成起来很费劲。
同样是两个人,为什么两个人有时候会相差甚远呢?这是因为驾驭想与做的能力的差异引起的。勤于思考,勤于实干的人肯定有所作为,而懒于思考,四肢不勤的人,即便天生是个天才,也难能成就事业。
也有可能是不想也不做的人,这就更可怕了,如同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所措,不知何处何从,只能随波逐流,得过且过。为什么有些人一天到晚来去匆匆、忙忙碌碌,总觉得还有很多“事情”没有时间做呢?这些人极有可能是瞎忙。只想不做,那叫空想;只做不想,那叫蛮干。为什么有些人一天到晚觉得苦闷空虚、百无聊赖呢?这些人极有可能是只想不做的人。这些人既想得到什么,而又懒于付诸行动,最终什么也得不到,只能整天过着虚幻般的生活,整天生活在幻想的世界。因为他在做这些事情之前未曾想过事情的轻重缓急和巨细,未曾想过做这些事情到底有没有意义,未曾想过做这些事情如何做才能做得既快又好。尽管这些人能博得埋头苦干、兢兢业业的美誉,但很少能干出一番成绩来。
如何把想与做运用到学习当中呢?
只想不做,那叫空想;只做不想,那叫蛮干。为什么有些人一天到晚觉得苦闷空虚、百无聊赖呢?这些人极有可能是只想不做的人。这些人既想得到什么,而又懒于付诸行动,最终什么也得不到,只能整天过着虚幻般的生活,整天生活在幻想的世界。当然,也有可能是不想也不做的人,这就更可怕了,如同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所措,不知何处何从,只能随波逐流,得过且过。为什么有些人一天到晚来去匆匆、忙忙碌碌,总觉得还有很多“事情”没有时间做呢?这些人极有可能是瞎忙。因为他在做这些事情之前未曾想过事情的轻重缓急和巨细,未曾想过做这些事情到底有没有意义,未曾想过做这些事情如何做才能做得既快又好。尽管这些人能博得埋头苦干、兢兢业业的美誉,但很少能干出一番成绩来。
有些人今天罗列一些打算,明天制订一些计画,信誓旦旦立志做一个苦行僧,甚至立下不达目的不回头的豪言壮志。而结果呢?第一天能很好地坚持,第二天还能坚持,第三天勉强能坚持,到了第四天豪言壮志就被抛到九霄云外了。回头细想,便又推翻了原有的打算和计画,重新罗列新的打算、制订新的计画,而这些新的打算和计画实现起来不到三、四天又表示怀疑了,于是又罗列……就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周而复始,时间白白流逝了,最终一无所获、一事无成、一世无成。这是典型的只想不做或者只想而做不到的空想主义者。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只做不想的例子呢?当然有,而且很多,避免累赘,笔者在此仅举一例。譬如:两个和尚每天轮流打扫寺院,一个和尚每天打扫寺院需要两个时辰,而另一个和尚每天打扫寺院只需花一个时辰。同样是打扫同一个寺院,为什么两个和尚所花的时间相差如此之大呢?原来,打扫寺院一般只是为了打扫落叶,而落叶并不是满寺院都有,且有落叶的地方落叶并非厚薄均匀。第一个和尚的做法是无论有没有落叶,不管落叶有无厚薄,一律从东扫到西或者从西扫到东,逐一打扫。原本没有落叶的地方也会因为扫来的落叶要从此经过而变得有落叶。毫无疑问,越扫到后面,落叶越多越厚,负荷越沉重。要想把寺院打扫干净,那么就要花更多的力气和时间来完成。这种重复做工的做法是只做不想的典型。第二个和尚则不同,他从没有落叶的地方往落叶集中的地方打扫,从落叶稀薄的地方往落叶稠密的地方打扫,他等落叶扫到有一定数量、较为集中的时候,便装进撮箕,待撮箕装满后,就倒入垃圾桶,然后再继续下一个回合的打扫,这样做既省时又省力,原本没有落叶的地方也无须重复打扫、重复做工,这样就避免了原本不要做的无用功。显然,第二个和尚是动了脑筋的,是想过如何做才能既省力又省时的。由此可见,想与做两者是有着内在联系的,也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把两者分开,单独去完成某项任务,那么,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要么无法完成,要么完成起来很费劲。
想与做如同人的两条腿,有谁愿意看到自己的两条腿一长一短,参差不齐呢?只有想与做两者均衡发展了,只有想与做两者相得益彰了,那么,在坎坷崎岖的人生道路上,才能迈出坚实的步伐,才能走上平坦宽阔的大道,才能让理想变成现实。,有谁愿意看到自己的两条腿一长一短,参差不齐呢?只有想与做两者均衡发展了,只有想与做两者相得益彰了,那么,在坎坷崎岖的人生道路上,才能迈出坚实的步伐,才能走上平坦宽阔的大道,才能让理想变成现实。
是因为害怕失败还是太追求完美,许多人没有获得人生的成功,他们在人生路上总是患得患失犹疑不决.这里的一个关键问题是他们没有真正理清思与行,即想法与做法的关系.是先思后行还是先行后思,他们一直不清楚,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一个猎人去深山老林里打猎,丛生的荆棘挡住了去路,于是他拔出别在腰间的双刃剑,一阵狂舞后终于劈开一条能够深入深山老林打猎的路。猎人要是没有这把双刃剑,要想深入深山老林恐怕只能成为纸上谈兵。想与做其实也是一把“双刃剑”,只有掌握了这把“双刃剑”,才能在人生道路上劈荆斩棘,才能在崎岖的道路中踏出一条平坦的路来。
塑造完美自我
一个年轻的大学生在逛集市的时候,看见一位老人摆了个捞鱼的摊子,向有意捞鱼者提供鱼网。捞起来的鱼归捞鱼人所有。这个年轻人一时童心大发,蹲下去捞起鱼来。他一连捞碎了三只网,一条小鱼也未捞到。
见老人眯着眼看自己的蠢样、心中似乎暗自窃笑,年轻人便不耐烦地说:“老板,你这网子做得太薄了,几乎一碰到水就破了,那些鱼又怎么捞得起来呢?”
老人回答说:“年轻人,看你也是念过书的人,怎么也不会动脑呢?当你心中生意念想捞起你认为最美的鱼时,你打量过你手中所握的鱼网是否真有那能耐吗?追求不是件坏事,但是要懂得了解你自己呀!”
在想与做之间,这是受益一生的智慧。
人生充满艰难险阻,对每个人来说,它都是一场又一场的战斗,面对战斗,我们首先要有胜利的勇气和信心。如果你对自己说我不可能胜利,那么你注定会失败,因为你缺乏胜利者的决心。只要你时时想着我一定会胜利,我可以的,并且下定决心去做,失败就会在你面前远远地逃走。
从前人们想象鸟儿一样飞上蓝天,那时这种想法简直是异想天开,有这种想法的人会被看成疯子。现在,人类不仅能够飞上蓝天,而且还可以到月亮上漫步。世上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事情,只要你决心去做。
做事情前,我们一般都会凭自己以往的经验得出结沦,经验虽然宝贵,结论未必正确,尤其是消极的结论,它会对事情起到阻碍作用。很多被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常常只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之中。
美国总统林肯小的时候,就曾经做过一件他父亲认为不可能的事情。
林肯的父亲在西雅图以非常低廉的价格买了一座农场,农场里面有许多石头,那些大大小小的石头,看上去非常牢固,仿佛和山紧紧地连在了一起。有一天,林肯的母亲建议把上面的石头搬走。父亲说:“如果可以搬走的话,主人就不会以这么低的价格卖给我们了。它们是一座座牢不可动的小山头。”
那座农场一直保持原样,直到有一天,父亲去城里办事情,林肯的母亲带着孩子们来到农场。母亲说:“孩子们,让我们把这些碍事的东西搬走,好吗?”
“它那么牢固,这怎么可能?”林肯的哥哥对母亲说。
“孩子,只要我们决心把它们搬开,就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于是,林肯和家人一起开始挖石头。他们只往下挖了一英尺,那些看似生着根的石头就晃动起来,不长时间,所有的石头就被清理干净了。
林肯的父亲和哥哥凭经验说,把石头搬走是不可能的事情,但其他的人却做到了。
“不可能”就像那座农场中的石块压在我们心头,使我们放弃唾手可得的胜利。如果能够把这些石头从我们的心头搬开,那么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到了。搬走这些心中的石头,需要的就是我们的决心。
水温升到99℃,还不是开水,其价值有限;若再添一把火,在99℃的基础上再升高1℃,就会使水沸腾,并产生大量水蒸气来开动机器,从而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100件事情,如果99件事情做好了,一件事情未做好,而这一件事有可能对某一单位、某一宿舍、某个人就是百分之百的影响。
我们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的确只是一些细节、小事上做得不完全到位,而恰恰是这些细节的不到位,又常常会造成较大影响。对很多事情来说,执行上的一点点差距,往往会导致结果上出现很大的差别。很多执行者工作没有做到位,甚至相当一部分同志做到了99%,就差1%,但就是这点细微的区别使他们在事业上很难取得突破和成功。
从手中溜走1%的不合格,到用户手中就是100%的不合格。为此,员工要自觉地由被,动管理到主动工作,让制度规章成为每个职工的自觉行为,把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之中。
国内某房地产公司的老总曾回忆到:“1987年,一个与我们公司合作的外资公司的犹太工程师,为了拍专案的全景,本来在楼上就可以拍到,但他硬是徒步走了两公里爬到一座山上,连周围的景观都拍得很到位。当时我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只回答了一句:‘回去董事会成员会向我提问,我要把这整个专案的情况告诉他们才算完成任务,不然就是工作没做到位。”’
这位元犹太工程师的个人信条就是:“我要做的事情,不会让任何人操心。任何事情,只有做到100%才是合格,99分都是不合格。60分就是次品、半次品。”
因此,要想把事情做到最好,领导者心目中必须有一个很高的标准,不能是一般的标准。在决定事情之前,要进行周密的调查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尽量把可能发生的情况考虑进去,以尽可能避免出现1%的漏洞,直至达到预期效果。
生命中的大事皆由小事累积而成,没有小事的累积,也就成就不了大事。人们只有了解了这一点,才会开始关注那些以往认为无关紧要的小事,开始培养自己做事一丝不苟的美德,力争成为深具影响力的人。
做事一丝不苟.意味着对待小事和对待大事一样谨慎。生命中的许多小事都蕴涵着令人不容忽视的道理,那种认为小事可以被忽略、鼍之不理的想法,正是我们做事不能善始善终的根源,它不仅使工作不完美,生活也不会快乐。
每一位老板都知道一丝不苟的美德是多么难得,不良的工作作风总是会在公司四处蔓延,要想找到愿意为工作尽心尽力、一丝不苟的员工,是很困难的一件事,因为无论太事、小事都尽心尽力、善始善终的员工十分少见。
一位犹太父亲是这样告诫他的每个孩子的:“无论未来从事何种工作,一定要全力以赴、一丝不苟。能做到这一点,就不会为自己的前途操心。世界上到处都有散漫粗心的人,只有那些善始善终者是供不应求的。”
在商场上的许多老板,他们多年来费尽心机地在寻找能够胜任工作的人。这些老板所从事的业务并不需要出众的技巧,而是需要谨慎、尽职尽责的工作。他们聘请了一个又一个员工,却因为懒惰、能力不足,没有做好分内之事而频繁将这些员工解雇。与此同时,社会上多数人在抱怨现行的法律、社会福利和命运对自己的不公。
犹太人认为,一些人无法培养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的原因就在于贪图享受,好逸恶劳,背多卜辫特工作应尽职尽责
个人成功与否在于他是不是把什么都力求做到最好。
成功的犹太人无论从事什么工作
绝对不会轻率疏忽。因此,在工作中你应该以最高的规格要求自己。能做到最好,就必须做100%,就绝不只做99%。只要你把工作做得比别人更完美、更快、更准确、更专注,你的全部智慧,才就能引起他人的关注,实现你心中的愿望。
为自己助跑
有一所位于偏远地区的小学校由于设备不足,每到冬季便要利用老式的烧煤锅炉来取暖。有个小男孩每天提早来到学校,将锅炉打开,好让老师同学们一进教室就能享受到暖气。
但有一天,当老师和同学们到达学校时,发现有火舌从教室里冒出。他们急忙将这个小男孩救出来,但他的下半身已被严重灼伤,整个人完全失去了意识,只剩下了一口气。
送到医院急救后,小男孩稍微恢复了知觉。他躺在病床上迷迷糊糊地听到医生对妈妈说:“这孩子的下半身被火烧得太厉害了,能活下去的希望实在很渺茫。”
但这勇敢的小男孩不愿这样就被死神带走,他下定决心要活下来。果然,出乎医生的意料,他熬过了关键的一刻。但等到危险期过后,他又听到医生在跟妈妈窃窃私语:“其实保住性命对这孩子而言不一定是好事。他的下半身遭到严重伤害,就算活下去,下半辈子也注定是个残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