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无疑是海外投资金额最大的一位香港华人富豪。与此同期,香港不少财团已在中国内地轰轰烈烈干起来,取得骄人业绩。李嘉诚先输一轮,不甘再落后,从1992年起,把港外投资轴心放到内地市场。
正是这年,邓小平视察南方经济特区,掀起改革开放的巨浪。中国内地,被世界经济界看成全球最具潜力的投资市场。据传,亲英亦亲华的马世民,固执地要李嘉诚三思而行。李嘉诚往往行动迟人一步,但决策一定,就不易随便更改。
李嘉诚为了增强下属对集团的归属感,往往会给他们以低价购入长实系股票的机会。
就在马世民离职的9月中,马氏就用819港元/股的价格购入160多万股长实股票,当日就按每股2384港元的市价出手,净赚2500多万港元。
商人在商言商,皆为利来。李嘉诚体恤下属,让下属分享利益,可使集团拥有更强的凝聚力。其实,如果要计算的话,李嘉诚给予下属额外的利益,比他们因勤奋工作而创造的效益,相差不知凡几。就以马世民来说,低进高出长实股票,净赚2500多万。但是,马世民为和黄与李氏家族创造的盈利则以十亿百亿计。以小换大,最大的赚家还是李嘉诚。
李嘉诚过去对收购来的英资公司,不但保留英人,还继续招聘英人,实行“以夷制夷”,港人惯称之“鬼打鬼”。马世民把李嘉诚左右手称为“内阁”。评论家说:“这个内阁,既结合了老、中、青的优点,又兼备中西方的色彩,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合作模式。”
1993年9月,马世民辞去和黄行政总裁的职务,由长实董事、副总经理与和黄执行董事霍建宁接替。马世民成为和黄最后一位洋大班。也就是说,从霍建宁开始,以后不太可能启用洋大班。李嘉诚向高层表示,和黄以后请人,要多用本地人,并且通晓普通话是必要条件——这很清楚地表明,他的投资大计是放眼内地。李嘉诚“以夷制夷”的策略方针,对于稳定军心、控制局势起到了无以替代的重要作用。
收购英资公司之后,如果实行排外,势必会使公司出现混乱,陷于停滞和瘫痪。这样,经济上势必遭受惨重的损失。相反,保持稳定,以夷制夷,可使公司正常运转。以马世民为例,他任和黄总裁达9年之久,为和黄创下了辉煌的业绩。一些投资的失利,只是白璧微瑕。马世民的政见,曾招来不少非议。但他的人品,却几近完美——他的口碑,甚至可与李嘉诚相提并论。马世民辞职后,其下属无不对“波士”(老板)交口称赞,有的还掉下眼泪。由此可见李嘉诚“以夷制夷”战略的成功。
然而,李嘉诚的投资重心转向内地时,就顺应现实需要,以当地人为重,并且要通晓普通话,这是李嘉诚适时应变的体现。李嘉诚用人不拘一格,能够巧用洋人,他抱着“以夷制夷”的思想,认为重用洋人不仅可以学习他们的管理模式,而且还可以通过他们语言等方面的优势打入欧美市场。而且经过事实证明,“以夷制夷”的策略大获成功,硕果累累。李嘉诚的“内阁”可说是最科学的组合,无可挑剔,堪为楷模。
可见,用人不拘一格,这应该是每个商人都会明白的用人道理,只是如何才能不拘一格的用好人才就是一门大学问。李嘉诚在用人时候从年老的到年轻的,从中国的到外国的,只要是对企业有用的人才就是好的人才,这体现出他因地制宜,灵活多变的用人风格。
虚心坦诚,善听意见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我知道得越多就越发现自己的无知。”
古代的大学问家尚且如此谦虚,自认为无知,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所知道的东西就更加有限了。倘若没有一点自知之明,有了点成就就到处炫耀,而不知道学习,不但是无知,简直是可悲。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意思是说每个人身上都有可以学习借鉴的地方,又有人说“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认真揣摩,任何东西都有它的长处,何况人呢?
李嘉诚生性腼腆,内向而不喜主动交谈。数十年后的今天,李嘉诚出席大场合不知凡几,但他仍不是个滔滔不绝、谈锋犀利的人。
李嘉诚的事业越做越大,为他出主意的人越来越多,他也十分乐意广纳众言,改进工作。香港《明报》旗下的广告公司做李嘉诚发售新界的高级别墅的代理,这家广告公司便派人去现场查看。
广告公司的人看见别墅全部落成,确实是具有欧式的典雅风格。只是道路还未修好,恰巧那天下雨,路很不好走,泥泞不堪。于是,广告公司向李嘉诚提议将路修好后,装修好几幢样板房间再进行发售。
李嘉诚说:“建议非常好,你们说得很对,我马上吩咐人照办。”效果果然不错。后来,李嘉诚再建高档花园别墅时,发售之前就修好路,并且在四周种上美丽的花木,发售情况出奇的好。
李嘉诚不但自己广纳众言,他要求属下也这样做,集中大家的智慧。他说:“一个成功的领导者,不单要努力,更要听取别人的意见,要有忍耐力,提出自己的意见前,更要考虑别人的见解,更重要的是创出新颖的意念。然而,当你作出决定后,便要一心一意地朝着目标走,常常记住名誉是你的最大财产,今天便要建立起来。”
超人的力量来自于众人的智慧,一个人的力量再大,也抵不过集体的力量强大。众人拾柴火焰高。凝聚众智,让李嘉诚的事业完美;博采众长,让李嘉诚的事业发达;而智囊团的相助,让李嘉诚的事业如虎添翼。这也是他的事业日益强大的另一个秘诀。
“家有梧桐树,自有凤凰来”
一个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企业内部人员的齐心协力,还需要得到企业外部人士的支持和帮助。
同样李嘉诚在事业逐步发展,缔造商业帝国的过程中,他以自己的信誉和重用人才的作风吸引了许多“客卿”来为他出谋划策,鼎力相助,甚至不图报酬者也比比皆是。
而李嘉诚能有后来的辉煌,“客卿”之功也不能不提。
李嘉诚曾郑重地对记者说:“你们不要老提我,我算什么超人,我现在的成功是大家同心协力的结果。我身边有300员虎将,其中100人是外国人,200人是年富力强的香港人。”
300员虎将,除李嘉诚的左膀右臂外,便是总部与分公司的负责人,以及在长实系挂职或未挂职的“客卿”。
“客卿”之中,就数大牌律师李业广与当红经纪人杜辉廉两人的影响最大。
其中,李业广是“胡关李罗”律师行合伙人之一。李业广还持有英联邦的会计师执照,属于“两栖”专业人士,在业界有着很高的声誉。
人们都说李业广是李嘉诚的“御用律师”。李嘉诚说:“不好这么讲,李业广先生可是行内的顶尖人物,我可没有这个本事独包下他。”事实上,在当时来说,确实是这么一回事。
因为当时的李业广身兼香港20多家上市公司董事,而这些公司的市值总和已超过了全港上市公司总额的1/4。另外,李业广还是许多商界富豪的高参。
其实,李业广并不是那种见钱眼开、谁给的钱多就帮谁的人。虽然一般的大亨很难请得动他,但只要是他敬重的人,没钱他也会鼎力相助。
李嘉诚正是李业广所敬重的人物。因此,长实上市之初,李业广便是首届董事会董事;长实扩张之后,李业广又是长实全系所有上市公司的董事。仅此一点,足见两人的关系非同寻常。
李嘉诚自然是一位彻底的务实派,他邀李业广进董事局,绝对不是拉虎皮做大旗,虚张声势。
李嘉诚敬重李业广的博识韬略,所以重用李业广。长实的不少扩张计划,就是两李“合谋”的杰作。
李业广做事一贯甘处幕后,保持低调。直到1991年,李业广出任香港证券联合交易所董事局主席后,才突然一鸣惊人。因为香港证交所董事局主席的位子可不是人人都能坐的,在他之前任联所主席的个个都是名满商界、首屈一指的风云人物。
香港报章,在介绍联交所新任主席李业广的资格履历时,称他是“胡关李罗”律师行合伙人,长实集团多家上市公司董事……长实在李业广及公众心目中的分量,可见一斑。
还有一位“客卿”杜辉廉。他是一位英国人,出身伦敦证券经纪行,是一位证券专家。20世纪70年代,英国唯高达证券公司来港发展,委任杜辉廉为驻港代表。在业务往来中他便与李嘉诚结下了不解之缘。
1984年,唯高达被万国宝通银行购并,杜辉廉随之参与万国宝通国际的证券业务。
杜辉廉是长实多次股市收购战的高参,并实际操办了长实及李嘉诚家族的股票买卖,因而被业界称为“李嘉诚的股票经纪人”。
但杜辉廉并不是李嘉诚属下公司的董事,他多次谢绝李嘉诚邀请他担任长实董事的好意,是众“客卿”中惟一不支干薪者。但他绝不因为未支干薪,而拒绝参与长实系股权结构、股市集资、股票投资的决策,这令重情重义的李嘉诚一直觉得欠他一份重情,总想着寻机报答于他。
机会终于来了,1988年年底,杜辉廉与他的好友梁伯韬共创百富勤融资公司,李嘉诚当即决定帮助百富勤公司,以报杜辉廉相助之恩。
杜、梁二人各占百富勤公司35%的股份,其余股份,由李嘉诚邀请包括他在内的18路商界巨头参股。
这些商界巨头也得到过杜辉廉的帮助,所以接到李嘉诚的邀请后,便欣然允诺。他们都和李嘉诚一样不入局、不参政,目的仅在于助其实力,壮其声威。
在18路商界巨头的大力协助下,百富勤发展势头迅猛,先后收购了广生行与泰盛,也分拆出另一家公司百富勤证券。杜辉廉任这两家公司主席。到1992年,该集团年赢利已达到了668亿港元。
当百富勤集团成为商界小巨人后,李嘉诚等巨商主动摊薄自己所持的股份。其目的是再明显不过了,那就是好让杜、梁两人的持股量达到绝对的“安全”线。
尽管李嘉诚并不想从百富勤赚得一分一厘,但李嘉诚持有的百富勤股份,仍为他带来了大笔红利。这是因为百富勤发展迅速,是市场备受宠爱的热门股,他不想赚钱也得赚钱了。
20世纪90年代,李嘉诚与中资公司的多次合作(借壳上市、售股集资)基本上都是请百富勤担当财务顾问,身兼两家上市公司主席的杜辉廉,仍忠诚不渝地充当李嘉诚的智囊。
因为有证券专家杜辉廉的鼎力相助,李嘉诚在股市上更是如虎添翼,挥洒自如,甚至对股市形成了强大的左右力。
李嘉诚最辉煌的战绩在股市,最能显示其超人智慧的场所也是在股市。而被称为“李嘉诚的股票经纪人”的杜辉廉,在其中起了不容低估的作用。
李嘉诚投李报桃,以恩报恩,又使杜辉廉更加专心一致地回报李嘉诚,充当李嘉诚的“客卿”。
李嘉诚就是这样,运用他人,就是一心一意地看重其品质和才干。因为德才兼备者才是最佳人选,方能与自己彼此忠诚,彼此帮助,携手共进。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李嘉诚得到“客卿”的大力相助,也是“善有善报”的延伸。所谓“家有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假若自己品质不良,不听人言,嫉贤妒能,没有“梧桐树”,又如何引得“凤凰”来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