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话纂要》的主要目的是指导普通学习者迅速掌握汉语口语并运用于实务中,故其非常注重交际性和实用性。这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书中的单词和词组不是孤立的语言形式,而是往往被置于一定的语用环境中。譬如“上来(アガレ)”“上坐(上ニスワリ玉え)”“平坐(ロクニスワリ玉え)”等词,其对应的译文是命令式,则可知它们事实上是独词句,体现出实用的宗旨。第二,单词或词组部分的编排主要是根据语义相关性和结构相似性,而句子和对话部分则大体以话题内容为线索来联串。这些话题包括航海、诉讼、游宴、寒暄、疾病、贸易等。另外,不难看出,书中的词句大多反映从事中日贸易清商的日常营生,那么在长崎的清商应是语料的主要来源,而语料来源的这种特定性也决定了《唐话纂要》的内容重实用的特点。
必须指出的是,《唐话纂要》虽名曰“唐话”,但其中也收入了一些文言词句。比如,人称代词除“我”“你”“他”等口语词外,还有“吾”“汝”“彼”等文言词;语气词既有“了”“哩”“则个”“便了”等口语词,也有“哉”“也”“矣”“乎”等文言词。保留部分文言词句的原因大概在于语料来源本身就是经过加工的书面材料。作为第一部唐话教材,《唐话纂要》固然有筚路蓝缕之功,但白璧尚存微瑕,书中存在一些误译现象。譬如,“少不得”和“巴不得”皆译为“ドウシテモ”,但两词的意思是不同的;“舍不得”译为“得ステヌ”,“爱惜、不愿意”之意并未译出;“没相干”译为“ヤクニタタヌ”,与原义差异较大;“打秋风”译为“馬ヲツナグ”,与原义毫不相干;“将就些”译为“オオカタナ”,意思有所差别,词性也改变了,不如译为“ナントカ間ニ合ワセル/スマス/一応”;二字话中“千万”译为“タノム”,三字话中“千万你”译成“汝ヲタノム”,四字话中“千万出力”译作“タノムニセイヲイダセ”,可见冈岛冠山将副词“千万”一律译作动词“タノム”,这显然是错误的,其实在这里译为“クレグレモ”就可以了。
2.《唐译便览》
该书共分五卷,取汉语句子对应的日语译文之首字,按日语“イロハ”假名顺序分成44项。自“イ”至“ヌ”为卷一,共收267句;自“ル”至“ラ”为卷二,共收345句;自“ム”至“キ”为卷三,共收239句;卷四前半部分自“ユ”至“ス”,共收111句,后半部分为“长短杂语”,共收127句;卷五未按“イロハ”顺序排列,收长短杂语291句。全书每字用片假名标注读音并点四声,各句还附加训点。以下试举《唐译便览》中的译例:
几时动身,打点停妥了么?(イツジブンゴホッソクナサルヤ。オシタクハトトノオリマシタカ。)
快些回来,不可路上住脚。(イソイデカエレ、ミチクサヲスルナ。)
忙得了不得,这几日有些疲倦了。(イソガシクテドウモナラヌ、コノゴロハチトクタビレマシタ。)
连说话也不能够说得端正,却哪里能够做得文章?况且他不过是读了两三年的书,随你怎生敏捷,也只是有限。(ロクニモノサエエイワヌ、ナントシテ文章ヲ作ルコトガナロウカ。況ヤ彼僅二三年読書ス、何ホドノ敏才ニテモ、限リガアルナリ。)
休要发恼,发恼也不济事,且容慢慢商议。(ハラヲタテルナ。ハラタテテモ、ラチノアカヌコト。先ソロソロトダンゴウセヨ。)
初学时甚么事都难,却学歇几时,便渐渐容易起来。你今学做文章,文章越发最难,休要性急半途而废。不是俗语道“天下无难事,只怕无心学”?(ハジメテ学ブ時ハ、何事ニテモ学ビガタケレドモ、シバラクノ間学ビオウスレバ、ソロソロト学ビヤスクナル。汝今文章ヲ作ルコトヲ学ビ候ウガ、文章ハ弥学ビガタシ。必ズ気ミジカニシテ半途ニテステ玉ウナ。世話ニモ、天下ニ難キコトナシ、只学ブ心無キヲオソルト云ウコトアリ。)
他为何与我生疏了?我又不曾欺负他,又不曾唐突他,怎生看我为陌路之人?我竟会意不来。(ドウシタコトニ彼ハ我トウトクナリタルゾ。我曽テ彼ヲアザムイタルコトモナク、リョガイシタルコトモナシ。反テ何ユエ我ヲミズシラズノ者ノヨウニハスルゾ。我偏ニガテンガユカヌ。)
阴了又晴,晴了又阴,真个半三不四的天气了。(陰テハ晴、晴テハ陰ドチラニモツカヌ天気也。)
从早上到这里等得你苦了,你这个人不特今日,每次来迟,会众哪个不说你?今日且罢了,下次会日必须早起早来,休教会众等苦。如今我和你说过了,牢记牢记!(ケサホドヨリ来テ汝ヲ待テクルシミ候ウ。汝ハ唯今日ノミニアラズ、毎度オソク来ル。会衆誰カ汝ノコトヲアシク云ワザランヤ。今日ハ且ソノトオリ、重テノ会日ニハ必ズ早ク来ラレヨ。我今汝ニ申渡スナリ、カタクコレヲ覚エラルベシ。)
有些人嘲笑你,背后头却有许多难听的说话,今后你须要正谨些。(アザケリ笑ウ者ガアル。カゲニテハ聞キニクイコトドモガ多イ。向後ハチトタダシクセヨ。)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冈岛冠山的译文相当准确,在文体上也选用与原文相应的口语体。不过,《唐译便览》同样存在一些误译、漏译的情况,而且在编排体例上逊于《唐话纂要》。具体而言,第一,取日语译文首字依照“イロハ”顺序排列的方式导致全书在内容和结构上毫无规律,不便于学习;第二,以译文为纲,给使用者查阅带来极大的不便。所以,与其视《唐译便览》为唐话教材,不如将其当作译例集更为恰当,冈岛冠山编辑此书的目的或许只是希望有一定汉语基础的使用者就书中译例自我揣摩而提升唐话水平。
3.《唐音雅俗语类》
顾名思义,该书内容分成雅语和俗语两类。卷一为“雅语类”,共收录二字话269个,四字话538个;卷二为“长短雅语类”,共收221句,句子长短不一,既有单句,也有复句;卷三为“俗语类”,共收四字话、八字话各354个;卷四为“俗语类”,采用二人对话形式,共41组对话,每组由对话双方各一段话构成,该卷后半部分涉及中国法律;卷五为“俗语类”,以一问一答的形式说明对各种罪行的处置方法,共17组对话。全书每字用片假名标注读音并点四声,各词句还施加训点且于其后附日语译文。
与冈岛冠山编纂的其他唐话教材不同的是,《唐音雅俗语类》明确区分了雅语(书面体)和俗语(口语体),这称得上该书的特色之一。引入雅语类的目的可能在于冈山认为通俗平易的口语和高雅正式的书面语分别适用于不同的交际场合,皆不可偏废。然而,汉语文言历来是日本知识阶层必备的素养,所以作为一部专门讲授唐话知识的教材设立雅语类反而显得画蛇添足,而且雅语类的内容安排杂乱无章,使人无所适从。该书的另一个特色是有关法律的对话甚多,卷四后半部和卷五即是如此,这大概是受到当时研究中国法律风潮的影响,但是这些关于法律条文的答问基本上是文言体,不应归入俗语类。以下从俗语类中试举若干译例:
就如旧朋友一般了(フルキ友ダチノヨウニゴザル)
你们何苦要早回去(汝タチハナゼニハヤクカエリタガルゾ)
明日我请客你也来(明日我客ヲフルマウ、コナタモゴザレ)
事物繁多分拨不开(ヨウジガハンタデ、サバキキラヌ)
分汁水与我呷一呷(汁ニテモワレラニ分ケアタエテスワシメヨ)
今日天气阴晴不定(今日ノテンキハハレタリクモリタリシテサダマラズ)
昨日我等了你一日,影儿也不见,大丈夫也不妨爽约么?见教见教。(キノウ我ソコモトヲ一日マチ候エドモ、カゲモ見エ申サズ候。大丈夫モ約ニ負キ玉イテモクルシカラザルヤ。承度候ウ。)
小弟昨日将要到贵府,忽被上司官叫去干了一日公事,又不及使使辞谢,获罪非轻了,请恕请恕。(ソレガシ昨日キタクヘ伺候仕ント存候処ニ、俄ニ上役方ヘヨバレ候テ、一日公用ヲツトメ、使ヲ以テオコトワリヲモ申サズ。リョガイセンバン、オユルシクダサルベク候。)
上例中最后两例原文是较为文雅的口语表达,冈岛冠山翻译时采用浅显的候文体,非常符合原文的语体特征,可谓妙译。
4.《唐语便用》
根据书前释大潮所作序,该书是最后出版的唐话教材。关于出版年代,石崎又造以为初刊于享保十年,而长泽规矩也认为此系石崎又造误记,享保二十年刊本应为初版,至于仓石武四郎所藏享保十一年本,长泽规矩断定其是后来重印时加入了享保十一年的版权页。长泽规矩的看法有一定道理,但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我们仍以享保十一年版为初刊本。
《唐语便用》由六卷构成。卷一为“二字并四字等话”,二字话共计1011个,四字话计337个,每字用片假名注音并点四声,词后附日语译文。其译例如下:
隐瞒(カクシアザムク) 算命(メドヲトル) 开荤(ショウジンヲオチル)
纳闷(ウワモンス) 愤怒(イキドオリイカル) 细心(ネンヲイレル)
赤膊起来(ハダカニナル) 可笑得紧(イコウオカシイ)
说话投机(ハナシガアウ) 不干我事(我コトニアズカラズ)
卷二为“三字并五字等话”,三字话共计674个,五字话计337个,每字用片假名注音并点四声,词句后附日语译文。其译例如下:
没空夫(ヒマガナイ) 不在家(ルス) 妆体面(ガイブンヲツクル)
听得出(キキトル) 妥贴了(ラチガアイタ) 大吃亏(大ニソンガイダ)
有什么贵干(何ノ御用アリヤ) 宁可睡觉罢(イッソウネタガマシ)
羞得面都红(ハジテツラガアカクナリタ) 你怎见外我(汝ハナゼニ我ニヨソヨソシクスルゾ)
排家儿搜寻(イエナミニサガシタヅヌ) 事出意外了(ショウコトモナイコトニナリタ)
卷三为“六字与七字相连之话”,即六字话与七字话上下相连,语义也相关。六字话和七字话各为337句,每字用片假名注音并点四声,句后附日语译文。其译例如下:
前日商量的事,不知有些光景么?(先日ソウダンシタコト、チトヨウスヨキコトアリヤ。)
多年不会故乡,未免时时想出来。(多年コキョウヘカエラズ、オリオリオモイダスコトヲマヌガレヌ。)
今日风和日暖,我和你看花去罢。(今日風ヤワラギ日アタタカナリ。我汝ト花ヲ見ニユカン。)
这里经济人多,买东西极便宜了。(此処ニハアキ人多シ。物ヲ買ニカッテガヨイ。)
卷四为场景对话,有5个话题:“初相见说话”,计6组问答;“平日相会说话”,计8组问答;“诸般谢人说话”,计11组问答;“望人看顾说话”,计3组问答;“诸般借贷说话”,计4组问答。每字用片假名注音并点四声,句后附日语译文。其译例如下:
小弟依从兄长金言,所以转损为益,得了许多便宜,弥感兄长高见,近日特来奉谢。(某貴公ノ金言ニ従イシユエ、損ヲ転ジテ益トシ、ソコバクノトクヲ取リ候ウ。弥貴公ノオチエヲ感ジ、今日ワザト来リテ御礼申上候。)
答:实不瞒你说,这件事其中有曲折,难处多了。你若不依我言,未必反有便宜。这也是你的福分,何消特地谢我。(実汝ヲアザムイテハ云ワヌ、此言ハ内ニイリクミタルコトアリテ、ナンギナルコト多カリキ。汝若我言ニ従ワズンバ、反テトクアルコトハアリニクカラン。是モ亦汝ノ福分ナリ。ワザト我ニ御礼仰セラルルニハ及バズ候ウ。)
卷五仍为场景对话,有4个话题:“诸般贺人说话”,计9组问答;“诸般谏劝人说话”,计10组问答;“诸般赞叹人说话”,计12组问答;“书生相会说话”,计7组问答。每字用片假名注音并点四声,句后附日语译文。其译例如下:
仁兄做事样样停当,万无一失,怎有如此高手段?请教请教。(仁兄ノ做シ候コトハ、様々ニトトノオリ候ウテ万ニ一失ナシ。何トシテ此ノ如キ高キ手段アリヤ。御示シ、御示シ。)
答:我常怕太公所谓“一行有失,百行俱倾”,因之事事斟酌,件件仔细,事无大小,不敢胡乱作为。我的手段不过这般,另外没有什么诀窍。(我常ニ太公ノ所謂「一行失アレバ万行倶傾ク」ト云コトヲ怕ル。之ニ因テ事々カンベンイタン、件々ネンヲイレ、事大小ニカギラズミダリニナサズ。我手段ハ此ノ如キノミニ過ギズ、別ニ何ノヒミツモナシ。)
卷六由3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与僧家相会说话”,计6组对话,对话双方是普通人与僧人。江户时代,日本上下与佛教界联系紧密、交流广泛,而佛教人士中多有渡日中国僧人,其中最著名者当属黄檗宗之流,冈岛冠山设立这一场景的原因正在于使普通人多少了解与归化僧人交往所需的语言知识和文化常识。第二部分是长短杂话,内容随意芜蔓,计176句。第三部分是“器用”词汇,收词78个。
在编排结构上,《唐语便用》和《唐话纂要》很类似,均遵循从二字话三字话过渡到较长的对话这种由浅及深、由简入繁的原则,不同的是前者的内容比后者更深一些,对话部分更多,而且根据不同的日常交际场景对会话部分进行分类,眉目清晰,从而更便于使用者上手和掌握。
四、结论
唐通事出身的冈岛冠山精通汉语口语,又兼备传统汉学素养,这使得他在唐话翻译、创作以及研究上颇具优势。冈岛冠山用汉语白话译述日本小说,开创了日本人用白话进行写作的先河;他又凭依职业上的便利借鉴了唐通事讲授唐话的家学教本,编纂了一系列唐话教材,从而使唐话改变唐通事家传技艺和少数学者问学余物的性质,进入到普通读者的视野,下启唐话辞书编纂之风气,其影响直至明治时期。譬如明治十三年刊《亚细亚言语集》中有“六字话”“常言”等概念,这显然是受到冈岛冠山的影响。当然,汉语毕竟不是冈岛冠山的母语,故其白话小说创作和唐话教材编纂并非完美,存在诸多问题:首先,译述的白话小说《太平记演义》模仿痕迹过重,语言不够圆熟流畅;其次,唐话教材的内容和编排体例难以完全跳脱唐通事家传唐话教本的框架,不太适合零起点的汉语口语学习者使用,从这一点来说,与其视之为唐话教材,莫若当作汉语词句与会话日译手册更为准确。再次,这些唐话教材未能彻底厘清口语与文言的界限,书中虽以口语表达为主,但与文言表达相混杂,这反映出冈岛冠山深受传统汉学的影响,尚不真正具有将汉语作为非母语的意识,对汉语缺乏科学的认识。第四,冈岛冠山在翻译白话文辞时,常借鉴传统训读法来处理,这导致部分译文略显生硬,甚至错误。
总之,冈岛冠山的唐话实践与研究在日本唐话学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其著作对于汉语史研究也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古本小说集成》编委会[编].古本小说集成[M](第四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2] 王三庆等[主编].日本汉文小说丛刊[M](第一辑第四册).台北:台湾学生书局,2003.
[3] 石崎又造.近世日本に於ける支那俗語文学史[M].東京:弘文堂書房,1943.
[4] 今中寛司ほか[編集].荻生徂徠全集[M](第5巻).東京:河出書房新社,1977.
[5] 益軒会[編纂].益軒全集[M](巻二).東京:益軒全集刊行部,1911.
[6] 岡島冠山.通俗皇明英烈伝[M].京都:林九兵衛ほか,宝永二年.
[7] 岡島冠山.唐話纂要[M].京都:出雲寺和泉掾,享保三年.
[8] 岡島冠山.唐訳便覧[M].京都:伏見屋藤次郎ほか,享保十一年.
[9] 岡島冠山.唐音雅俗語類[M].京都:出雲寺和泉掾,享保十一年.
[10] 岡島冠山.唐語便用[M].京都:植村藤次郎ほか,享保二十年.
[11] 荻生徂徠.与香国禅師書[J].平石直昭[編集].近世儒家文集集成[M](第三巻),東京:ぺりかん社,1985.
[12][中]何暁麗.唐話資料に反映する江戸時代における中国語受容の諸相[D].岡山大学博士学位論文,2009.
[13] 白木直也.通俗忠義水滸伝の編訳者は誰か[J].広島大学文学部紀要,1958(13):pp. 204—231.
[14] 徳田武.日本近世小説と中国小説[M].東京:青裳堂書店,1987.
[15] 中村綾.岡嶋冠山の白話語彙をめぐって―通俗皇明英烈伝、太平記演義、通俗忠義水滸伝を中心に[J].和漢語文研究, 2003,pp.55—83.
[16] 中村綾.新鑑草とその周辺―その白話語彙使用をめぐって[J].国語国文, 2004(5),pp.19—35.
[17] 中村幸彦.中村幸彦著述集[M](第7巻).東京:中央公論社,1984.
[18] 富士川英郎ほか[編集].詩集日本漢詩[M](第13巻).東京:汲古書院,1988.
[19] 村井量令.群書備考[M].東京:国書刊行会,1916.
[20] 室鳩巣.橘窓茶話[M].日本随筆大成編集部[編集].日本随筆大成(第二期第7巻),東京:吉川弘文館,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