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受传统思维方式和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开发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存在着政治功利倾向,片面地强调国家利益、整体利益,轻视个人利益和个人品德修养,致使德育内容政治教育多,个人养成教育少。而文化素质是提高道德感、责任感的基础。只有了解才能热爱,只有比较才能鉴别,高层次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是建立在深厚的人文文化基础上的。当前,一些学生没有社会责任感,缺乏集体荣誉感,甚至做出了丧失人格、违法乱纪的事,其主要原因在于人文素质太差。现在正努力改正这种偏颇,做了大量工作,但距现实要求还有距离。对待外国各种道德文化资源,缺少全面了解和积极深入的研究,所以,对其中有价值的德育思想不能合理吸收和利用;对于一些时代精神的宣传,不客观,不现实,理想化过重,人为拔高。如对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的宣传和树立总是定位很高,远离群众,远离生活,让人可望不可及.起不到示范作用;而现代德育文化资源比较复杂,由于鉴定筛选的德育资源条件有限,一些优秀的德育资源不能及时、全面地被吸取利用。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研究生德育工作提供了现代化手段,拓展了德育的空间和渠道,是研究生德育不可多得重要资源,但目前它的重要性还没有被充分认可,研究生网络德育教育薄弱。上述原因使德育文化资源在配置上很难做到科学优化,造成德育内容更新缓慢,枯燥乏味,脱离实际,跟不上形势发展和人的思想变化,可信度低,说服力差,学生不易接受。
◆政治理论课资源和学科德育资源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政治理论课作为研究生德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重要的德育资源,起主导作用。然而,面对新的变化和新的情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学科建设基础比较薄弱,课程内容重复,教材质量参差不齐,教学内容缺乏时代性。教学方法单一,社会实践活动很少,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素质有待提高,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缺乏。一些学校不同程度地存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其主导作用受到较大影响。
学科德育资源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德育资源,长期以来重视不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一是单纯讲授专业知识,尤其是理工科教学中只讲物,不讲人,丢掉了知识中蕴含的科学精神和辩证法思想。二是各学科与相关德育内容断裂,不能将学科知识与德育知识有机结合进行教育。而在学科资源中,哲学社会科学占据着非常突出的位置,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央16号文件【2004】指出,哲学社会科学中的绝大部分学科都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对于帮助大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认识和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然而,当代研究生(特别是理工科研究生)普遍缺乏人文精神,这不能不归咎于哲学社会科学没有发挥相应的育人作用。而且,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缺陷比较严重。主要体现在:一大批有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的思想政治教育专家、学者相继脱离教育实践,优质的德育资源流向理论研究、学科建设,他们很少直接面对研究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生教学与德育的实际工作相脱节的现象较为普遍;理论研究优势没有转化成教育实践优势,培养出来的博士大多又继而从事学科建设、理论研究,极少有人投身德育教学和实践工作。从长远看,虽然学科建设最终会大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建设,但是,这些年来在客观上造成的现实是大批学者脱离德育工作第一线,德育资源“流失”。
◆人力资源配置结构性矛盾突出
当前,研究生德育的人力资源开发尚有不少问题。主要是:人力资源的配置不科学、结构性矛盾突出,制约了研究生德育绩效的提高。研究生德育的人力资源,这里主要是指从事德育工作的教育者,包括研究生政工干部、研究生辅导员、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生导师。然而现实当中.尽管我们已经初步建立了一支研究生德育工作队伍,但我们缺少一个多层面、高素质的德育工作队伍体系,从而制约了研究生德育实效的提高。
首先,德育队伍不稳,人才流失。由于工作的需要,部分人员被选调到其他职能部门;由于政策、待遇没有落实到位,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人才的流失较为严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更新周期大大缩短,就像“走马灯”一样,流动过快。二是一些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干部表现为隐性流失,虽未离开现在的岗位,对前途没有信心,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精力投人较少。三是一些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干部从事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兴趣不大。
其次,一些研究生德育工作者的素质较低。总体上讲,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素质是较高的。但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形势的变化,也出现了一些干部素质下降的现象。一是部分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者思想道德素质下降,影响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一些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对某些深层次的理论问题仍存在模糊认识,如对社会主义前途表示怀疑等。三是现代道德教育理论水平较低。青年道德养成方面的知识还比较缺乏,思想政治教育能力还不够。
再次,目前不少高校研究生德育工作队伍结构不够优化,主要表现在专职人员和兼职人员比例不合理、年龄学历分布层次不均衡:一是专职人员偏少,兼职偏多;二是没有要做到老、中、青三个梯度搭配,男女性别按一定比例组合的最佳状态;三是学历结构不合理,本科生多,硕士、博士较少;四是职称结构不合理,中级、初级职称者多,高级职称者少。
最后,内部资源整合不够。一是日常德育工作者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缺乏协作,理论教育与日常教育没有形成整合优势。二是研究生导师没有起到应有的育人作用。在这些教育者中,研究生导师起着十分重要而特殊的作用。研究生培养方式的特殊性决定了导师在研究生德育中的至关重要性,导师在做人和做学问上的态度和品行对研究生的影响是重大而深远的。因为一般来讲,研究生对导师都怀有尊敬和信赖的心理,学生愿意向导师敞开心扉,乐于接受导师的教诲。优秀的研究生导师不仅是学生专业上的导师,而且也是学生做人的楷模。这样的导师所带出来的学生,一般各方面的素质都是十分高的。但是,由于导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重量轻质的错误导向,导师的道德建设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导师的遴选中过于注重学历、职称等,而忽视思想道德素质,使一些学历高品德低的人也进入了导师队伍,他们所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对研究生的影响是极坏的;由于量化管理制度的弊端,一些导师疲于应付各种名目的考核,无暇顾及学生的思想教育。有的导师,神龙见首不见尾,忙于搞自己的项目,对自己的学生不管不问;更有些导师一次带二三十个学生,连专业指导都很难,更不用谈思想教育了。
综上所述,我国研究生德育资源无论在宏观上、还是微观上.都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积极开发,合理配置,充分利用这些有限的教育资源是提高研究生德育绩效的重要途径。
◆德育过程安排不科学
德育过程是德育实践的存在方式和发展状态,是德育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动态展开,是德育目标实现的程序。德育过程是由若干要素而形成并展开的。什么是要素?要素就是构成有机系统的基本要件和因素。这就是说,第一,要素是与整体相联系的,关联性是要素的一大特性。如果那些因素之间没有有机联系,不能结合为一个系统输出总体的功能,这些因素便不成其为要素。第二,要素是整体的最基本构成因素,单一性是要素又一主要特点。要素不应当是合并项,不能因为某些要素之间存在一些表面上的相似性而把这些要素合并成一项“新要素”。第三,要素是系统有机体内在的构件,内在性是其基本特点。构成德育活动过程的要素有“四要素”和“五要素”说。“四要素”也称“四体”要素,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介体(内容和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环体(社会环境)四个要素。“五要素”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目标五大要素。
而我认为,上述两种说法都不全面。德育是一门系统科学和一项系统工程,要用系统的观点来把握德育过程的内在结构要素。德育作为使社会的主导规范内化为人的自觉行动的实践活动,其过程绩效的最大化,取决于德育目标、德育主体(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式、德育评价等六大要素的协调统一。如果整个德育活动过程安排不科学,即各要素相互离散、摩擦、掣肘,本身存在这样或那样是问题,从而导致诸要素不能有效协同,那么德育的整个功能系统处于无序状态,就不可能出现德育合力,必然导致德育绩效的弱化。就研究生德育而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德育目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德育目标,是指一定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在品德方面的质量和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德育目标是德育的龙头与统率,它指导、制约、影响着德育的全过程,决定着德育的内容、方法、途径等的选择。德育目标属于“想要德育干什么”的问题,而德育绩效则属于“德育实际干了什么”的问题。合理的德育目标的确定有利于发挥德育的最佳效果,即“所为”要基于“所想”。《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指出,“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规定了高校德育的目标及其具体的规格要求,起到了“导航’’作用。但总体而言,这个”具体的规格要求“还是比较笼统的,抽象的。而且,由于主客观方面的条件所限,建国以来,我国高校德育目标一直定位过高,没有个性化,没有阶段性和层次性,过于强调方向性和政治性,强调完美无缺,研究生德育亦是如此。完美无缺的德育目标是终极性目标,而具体的德育工作中,需要阶段性的连续性的发展性目标,而我们却拿德育的终极性目标当作德育的各个阶段的发展性目标,常常用完美的品德来要求我们的学生,这是不可能做到的。因为,德性的成长是具体的,是具有阶段性的,如果不分德育的阶段和层次,不关注德育对象的年龄阶段,把终极性的德育目标当做每一阶段和每一层次的德育图目标,那就违背了德育规律,将会“欲速则不达”。
二是德育主体的缺位。学生是德育的主体,不是被灌输的客体,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把德育这种社会要求转化为学生自我要求,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效果。而我们常常缺位,只将教师自己当做德育的主体,而将学生当作德育的客体。德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让学生的德性充分地、生动活泼地发展。要发展什么,怎么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应该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德育教育的实质就是造就德育主体,造就具有自主道德意识、道德行为的社会成员。学生的德育学习必须是自觉的,德育方法应当有利于学生道德自觉自律意识的养成。因此,必须指出,学生也是德育主体。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一切事物变化的根据都在事物本身,事物只能按其固有的本质运动。按照这一观点,德育影响要转化为德育绩效,就只能按照教育对象的固有本质运动。“教育对象能否接受某种影响,以及接受的程度如何,都要由他们按本身的目的、需要等因素作出的选择而决定”。究生德育绩效与其所灌输理论的系统性、知识的多少存在一定的正相关的关系,但更与研究生是否自主自愿地接受外在的道德影响并内化这种影响密切相关。道德的特征是自律。因此,研究生德育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自律教育,而非他律教育,研究生的主动性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研究生德育内容能否进到研究生的头脑中,内化为他们的思想意识,能否对他们的世界观的改造起到促进作用,最终要通过激活研究生的道德需要,发挥他们的主动性来解决。当代研究生思想比较活跃,有较高的政治热情,较强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只要注意对其主动性的发挥,就能使研究生德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长期以来,一些研究生德育工作者,忽视了学生是德育的主体,在进行德育过程中,只注重自己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而忽视了对研究生主动性的发挥,没有注重研究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抑制了研究生的主动性,制约了研究生德育绩效的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