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选择决定人生
2036300000046

第46章 学会选择,也要懂得放弃(6)

“我才33岁,不想离开这个世界,”麦吉想,“当然我也不想四肢瘫痪,但既然无法改变这个事实,只能学会好好活下去。”此时,他虽然不知道下一步该怎样做,但有一点很清楚:要是继续沉沦,他的一生不久就会结束。于是,他试着把自己现在的一张苦脸换上以前从容的笑容,慢慢地,那股韧劲又出现了,他想:“也许我的遭遇并非坏事,而是上天给我的美妙赏赐,令我有机会真正了解自己。”

从此,他彻底改变了。现在麦吉住在新墨西哥州圣菲市,他在撰写论文,主题是神话史上的伤残男性。他正在加州圣芭芭拉市帕西非卡克研究所攻读神学博士学位。

生活就像一面镜子,如果你用苦脸迎接命运的挑战,那么你看到的必然是苦的“镜像”,相反,你笑一笑,生活也会向你绽开笑颜。命运永远不可能让坚韧忍耐的人臣服。自助者天助之。当我们无法选择命运时,不如默默地接受,并且学会改变。

其实,没有经历过挫折与困难,又怎么能知道成功的滋味有多甜美?只要我们多忍耐一下,踏出自信的步伐,完成最后关键的这一步,我们就一定能轻松地站立在成功的殿堂里,享受甜美的成功滋味。

忘记痛苦,让心灵享受快乐

人的痛苦大多是因为抱着过去的过错不放,自怜的习性使人一遍遍地回顾曾经的痛苦经历,一次次地重新拾起痛苦的感觉。痛苦与幸福相斥,人的内心如果被过去的过错和痛苦填满,便没有了接受幸福的空间。忘记痛苦,人才有更多的空间容纳幸福。

着名作家纪伯伦有一句话:“忘记是自由的一种形式。”忘记曾经的伤害,忘记已发生的过错,忘记已尝受过一遍的痛苦,只有这么做,才能使我们的心灵达到一种自由的境界,心中才能容下快乐。

一位苦恼的年轻人背着个大包裹去寻找快乐,经历了层层荆棘和道道坎坷,来到一条波浪汹涌的大河前。

河上没有桥,只有一位清瘦的白发老人驾着独木舟在河中摇荡。

老人问年轻人去哪里,他说他要去寻找幸福。

“是吧,那你把这个破包裹丢到河里,然后再去寻找。”

“这可不能,包裹里面藏着我一路上跋涉中的孤独、黑夜里的寂寞、跌倒时的痛苦、受伤后的泪水,靠着它们的陪伴我才走到了今天。”

老人不语,只是在过河之后要求年轻人把自己也放进包裹里。

“什么?”年轻人以为自己听错了。

“是的,你什么都放不下,那我也帮助你过了这条大河,你应该把我也带上。”

年轻人恍然大悟,把装满痛苦回忆的包裹丢下,顿时感到步履无比轻松,原来这就是自己拼命寻找的快乐。

生活中,人们可以轻松地把荣耀和成绩放在身后,但要将曾经经历过的痛苦完全放下却是不容易的。唐山大地震后的幸存者中,就有一些人至今还对黑暗、饥饿充满恐惧,入睡前他们要亮着灯、拼命吃东西才能缓解几十年前心中的压力。记得文人达克顿曾说过:“除了双目失明,我可以忍受任何痛苦。”可当他60多岁真正失明时,发现自己原来也是可以承受这种痛苦的。因为他把失明的痛苦忘记了,凭借着美丽的心灵生活下去。

其实,脆弱的生命本来就不应该有那么多沉重。我们在经历无数无可挽回、无法抗拒的灾难后,可能会万念俱灰,然而,与漫长的生命相比,过去永远都是轻的。所以,遭受了大悲痛和大苦难之后,最主要的是让未来快乐更多,幸福更多,而快乐与幸福不会成长于过去痛苦的荒原中。所以我们要学会忘记苦难,因为我们心中铭记着智者的话:“你前世即使是被冤屈的鬼魂,但在经历过痛苦的十字架之后,唯一值得守候的也只有复活节的到来。”

“没有宝贵的财富,还有珍贵的爱情;没有珍贵的爱情,还有美妙的青春;没有美妙的青春,还有健美的身体;没有健美的身体,还有纯净的心灵……”达克顿用曾经历练过痛苦、却又忘记了痛苦的纯净心灵告诉我们——苦难并不是可以升值的古董,不要再为过去的痛苦而频频回首,太多的痛苦回忆只会让你的短暂人生迅速贬值。毕竟我们已经为它付出过代价,如果没有别的办法,那就请潇洒地挥一挥手,不再为身后摔碎的瓦罐而悔恨,这样我们才能获得幸福的人生。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也许我们暂时失去了目前看似幸福的东西,然而只要生命常青,就会有再次崛起的资本。一味沉浸在失去的痛苦中自怨自艾或者怨天尤人,都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要我们心存坦荡,乐观向前,吸取经验,不再为打翻的牛奶无休止地哭泣,那么,总有“得到”的一天。

莎士比亚说:“聪明人永远不会坐在那里为他们的损失而哀叹,却用情感去寻找办法来弥补他们的损失。”一个人要想发挥自己的潜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还必须勇于忘却过去的不幸,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无论何时,要知道重温噩梦就是在不断地扼杀现在和未来,就是在无意义地损害自己。不要再沉湎于痛苦,不要在泪眼朦胧中迷失前行的路,不要因为你在春天错失了鲜花而苦恼,因为生命是宽容的,给了我们饱含深意的秋天的果实,用勇气和乐观来忘记痛苦,才能体会到真正的轻松,让心灵有空间装载沉甸甸的幸福和快乐!

莫因身外之物失掉快乐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何况匹夫……亲朋道义因财失,父子情怀为利休。急缩手,且抽头,免使身心昼夜愁;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作远忧。”这是《史记·货殖列传》中的名句,这也表明了太史公对待名利的看法。同时,太史公也用自己的人生诠释了这一切。不可否认,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有对名利的追逐。但是,如果这种追逐过度,如果任意让它滋长,它就会左右你的心灵,让你变成一个利欲熏心,争名夺利的小人,生活也就失去了快乐和意义。因此,我们应该压制它,放弃它,常存一点淡泊之心,从生活本身找到应有的快乐。

唐朝诗人宋之问,有一外甥叫刘希夷,很有才华,是一年轻有为的诗人。一日,希夷写了一首诗,曰《代白头吟》,到宋之问家中请舅舅指点。当希夷诵到“古人无复洛阳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时,宋情不自禁连连称好,忙问此诗可曾给他人看过,希夷告诉他刚刚写完,还不曾与人看。宋遂道:“你这诗中‘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二句,着实令人喜爱,若他人不曾看过,让与我吧。”希夷言道:“此二句乃我诗中之眼,若去之,全诗无味,万万不可。”晚上,宋之问睡不着觉,翻来覆去只是念这两句诗。心中暗想,此诗一面世,便是千古绝唱,名扬天下,一定要想法据为己有。于是起了歹意,命手下人将希夷活活害死。后来,宋之问获罪,先被流放到钦州,又被皇上勒令自杀,天下文人闻之无不称快!刘禹锡说:“宋之问该死,这是天之报应。”

当一个人有了名利思想后,就会被名和利所束缚。但名和利都是不那么容易得到的,所以我们必须付出更多,还要面对一次次的失败煎熬。即使最后得到了,也因为太看重名利而失去了自己的生活和快乐,但这些又不是名和利能够替代的。而如果即使付出很多却没有得到,那就会生活在失败的阴影中,甚至可能一蹶不振。

我们总说:名利为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但真正能做到看淡这一切的人却少之又少,而那些真正做到淡泊名利的人都在生活和事业上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他们在享受生活乐趣的同时,也被这乐趣激发了灵感,创造了事业的高峰。

一位老人在工作之余经常磨镜,因为他心无旁骛,一心磨镜,无心名利,终于他磨出的镜能放大几百倍,开创了微生物学。当时英国皇家科学院邀请他当院长,这位老人就是虎克,英国着名的生物学家。爱因斯坦在他发现了相对论后,名声大振,然而令人费解的是他并没有融进国际化的大都市,而是去了令人孤独的荒岛。几年后又一科学的重大发现——质能方程问世了。我国核能研究专家钱三强、邓稼先,也是在他们的成果问世多年之后才对外公布他们的名字。淡泊名利,你才能有一颗宁静的心来从事科学研究,才能开创自己的事业,才能在人生中留下辉煌,才能让生活流光溢彩。淡泊名利,人生才有价值。

享受生活,就是享受生活本身带来的意义和乐趣。当一个人抛却名利真心享受生活的时候,他也会得到生活的奖励。

有一位桥梁专家,业务做得非常精,在那些年重用知识分子的时候被提拔到领导岗位,几年下来,人不仅变得很苍老,而且体质也变得很憔悴,因为酒场太多,得了严重胃溃疡,胃被切除了五分之四,那年他40岁,在医院住了一个月,他突然觉得自己进入了不惑之年,明白了很多道理,也想通了很多事情,出院后,他主动要求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去干自己的专业,当时有很多人不理解。他去了大西北建筑工地,整天忙忙碌碌,身体反而好起来,被切去的胃也长出了许多。如今精神抖擞的他感慨地说,现在的生活虽然忙碌,但心里觉得是一种享受。

一个人的一生值得追求的东西很多,名利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而如果因为这一小部分影响了整个人生,那实在是得不偿失。名利是身外之物,不要太看重世人的眼光。太看重了,太计较了,表面上是与世俗合拍的,事实上,是脱离人的本性的。因为我们的心灵每天都要为此受到煎熬。不去计较这些东西,看淡名利,自己就会发现一个完全不同的天地,会突然觉得天地宽了,世间的事物变美了,心情舒畅了。舍弃名利,反而使自己精神更饱满,思想更开阔。正如一位哲人所说,一心追求名利的人,生活得伤心悲痛;而淡泊名利的人,生活得自在、快乐。

低调是快乐的一种选择和境界

低调是一种儒雅的人生气质,是一种成就大事的方式。古往今来,多少事业上的强者为人处世都很“低调”,他们为什么选择低调的人生呢?

按照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是从物质方面得到满足后逐渐向内在的精神方面转化,人们是在满足了“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之后,才会完成人类最高级的需要——“我实现的需要”。一般来说,人的需要是呈阶梯状的,必须先满足了基本的需要,然后才能够发展高级的需要。而“自我实现”则是最高级的心理需求,“自我实现”是内心的体验,是意味着充分地、全神贯注地体验生活。马斯洛说过:“有了自我实现需要的人,就会竭尽所能使自己趋于内在的完美。”很多事业上的强者选择低调的生活就是为了如此,他们都是在外在需求满足后,最终回归内心,所以他们选择了低调。

《庄子·秋水》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庄子在浦河边上钓鱼,楚国的国王派了两个大臣去邀请他出任楚国的宰相。他们说:“大王想劳你大驾,辛苦你帮大王他管理一下国家。”庄子没搭理他们,还是接着钓鱼。大臣们苦苦哀求不止。

庄子头也不回地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灵龟,国君把它的龟壳剥下,供奉在祭司的圣坛上。那么你们说,这只灵龟是喜欢这样死去受人朝拜呢?还是愿意拖着尾巴在泥塘里悠然自得呢?”

“当然是拖着尾巴在泥塘里悠然自得啊!”两个大臣不假思索地回答。

“那你们还不赶快走开?”庄子说,“我也愿意拖着尾巴在泥塘里悠然自得!”

庄子选择这种低调的生活形态,在外人看来是很不平常的事情。正是因为庄子甘于普通和平常,所以在本质的意义上,更加纯粹,更加符合真实的自我。而高调呢?是一种表演,是一种作秀,如果没有观众,所有的行为都没有意义。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低调的人其实是在完成人生的最高境界,在实现人的最高本质——自我的真实。

现在的中国社会都在普遍信仰着:“市场经济不相信眼泪,只相信你的口袋。”这种观念不可避免地带有贪婪性、残酷性和残忍性,竞争更多的是依仗强势、武力,不择手段,欺骗作假,并且这种竞争带来的成功也很难维持长久。而成功者用低调尽量保留一个真正的自己,这使他们不会在到处都是诱惑的社会中迷失自己。成功者总是在埋头踏实地做事,抛弃那些虚无的东西,把自己的主要精力花在经营产业、财富、学问上面。正是由于低调,他们的投入产出比率远远高出常人,从而成为真正的成功者。

如今,“低调”这个词也成为一个流行的关键词,低调的人是从来不会说自己低调的,但是,低调背后所代表的生活格调进化的方向,被越来越多的成功人士视为明智的选择和最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