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雪
位育中学
女士们先生们,欢迎各位来到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因为各种原因,我们距离上次颁奖已经时隔二十几年了。我想大部分人应该都记得,特别是场下从那一场灾难中幸存的各位,你们能够从那场灾难中挺过来也一定是上天给予的神迹。现在,我们都在这里,虽然我们的礼堂简陋,灯光也出奇的黯淡,我也不确定后排的观众能否听清我在说什么,总之我们的礼堂完全无法和从前那个辉煌的颁奖大厅相比,但是大家要知道,我们的社会从二十年前的百废待兴,到现在终于走上正轨,人类再次把这个破碎的世界重新组合,创立新的秩序,的确是伟大的工程。大概这就是人类的可敬之处,我们抱着人定胜天的信念顽强地活到今天,纵观这个蓝色的星球,我们仅存的七万名同胞们把这个世界重新建立,付出心血的每个人都是英雄。
现在,我站在这里,我们将见证新世纪的第一次诺贝尔文学奖颁奖礼。大家应该都知道吧,之前最被看好的那位被提名的作家,文森特·安东尼奥先生,很可惜地与我们新世纪的第一次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虽然安东尼奥先生的确在他的书中写到了关于人类新世纪的畅想,关于人类在这二十年里的奋斗和艰辛,他的书也激励了很多普通人去发掘,去探索前人留下的各种科学技术、地理人文,如果没有他的文字给予我们的精神支撑,我想,今天我们也不会聚集在这里,我也没有办法向大家宣布新世纪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安东尼奥先生的确是一位伟大的作家,请各位来宾起立,为安东尼奥先生献上热烈的掌声!
现在,我将要宣布这次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虽然这位先生已经离我们远去了,他无法站上这个领奖台——很遗憾,这位先生已经在二十年前,在他最珍重的第二故乡——意大利的威尼斯,去世了。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威尼斯已经在三十年前的一场洪水中被永远埋没在海水之下,三十年前我们的世界已经开始绽出了即将崩坏的裂缝,威尼斯的沉没就是这个世界给我们的第一个警告。而这位先生,二十年前,在他得知我们的世界将不再安稳,我们的世界将要彻底重组之后,他毅然单独出海,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他从柏林乘飞机出发,到达了佛罗伦萨。他撑着一只年代古旧的贡多拉小船,一个人来到了那片曾经的水城。从此再也没有了音信。这就是这位先生选择的,结束自己与这个世界联系的方式。
下面请所有来宾再次起立,为新世纪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吉尔伯特·安德烈尔先生,献上你们最热烈的掌声。
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是威尼斯?或许在座的有些来宾甚至没有听过威尼斯的名字——无妨,毕竟已经过去了那么多年。不过我想,大家应该都读过这位先生最著名的作品吧。没错,正是这部作品让他的名字出现在了我们的领奖台上。《海底的威尼斯》,这本书的封面正是曾经屹立于这座水城的圣马可广场钟楼,背景是波光粼粼的海面上,一抹黯淡而安宁的夕阳。这位先生,他曾经在年轻的时候,来到了沉没之前的威尼斯,并且在那里结识了一位少女。那时他的写作并不顺利,刚刚被他的主编辞退,为了散心才从家乡柏林来到威尼斯。也正是在他一生中最不顺利的时候,威尼斯的少女却告诉他,她一直是他的忠实读者——于是这位先生就在他的书中写道:“那就像是在我身在工业革命时的伦敦,一切都是灰色的,我自己也是灰色的。她就像是在漫天肆虐的雾霾之中,我偶然遇见的一抹金色的阳光。最让我感动的是,她好像真的,真的,只愿照在我一个人身上。”这位少女的名字叫做夏洛特,文中并没有提及她的姓氏。正是这位少女,她带着当时还是一位游客的安德烈尔先生把整个威尼斯都游览了一遍。我们可以从安德烈尔先生的文字中读出夏洛特的纯真,她身上有一种能够给予人温暖的魔力——这也是安德烈尔先生对于她的评价。安德烈尔先生从那样的温柔和天真中得到了重新振作的力量,而与此同时,安德烈尔先生也深深爱上了这座即将沉没的城市,爱上了这个给予他力量和温暖的少女。但是这个故事的结尾是令人扼腕的,夏洛特选择了与威尼斯一同沉没,在最后的时刻却把安德烈尔先生推向了名为“活下去”的分岔口——她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这也是多年来,安德烈尔先生的读者们想要知道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向来低调行事的安德烈尔先生也并没有给出一个答复。但是今天,我想,我终于可以代替安德烈尔先生,给大家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了。
整本书并没有花全部篇幅介绍安德烈尔先生在威尼斯的见闻或者对威尼斯的留恋——相反的,他在这本书的后记部分写了许多和威尼斯毫无关联的事情——比如说,在二十八年前发生在东亚的核泄漏事件,还有发生在二十五年前的第三次世界大战,二十四年前北欧的火山喷发,以及同年的西太平洋海啸。在那十年中,我们原来赖以生存的世界逐渐崩坏的过程,他无差别地全部记录下来——甚至到最后,在二十四年前他完成了那长篇的后记,后记的字数居然比原书的字数翻了几倍。那的确是一个令人惊奇的数字,文学史上这样做的作家真的没有几个——而根据我们现在所掌握的前人的资料,他极有可能是唯一一个。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可以从安德烈尔先生的文字里读出很多东西来——或许,我们可以把那些零零星星的,他记载下来的故事看作一份拥有史料价值的剪报。但那又完全不是剪报,因为他在那些灾难的背景下添加了更多的故事情节,而每个故事的情节,都与他在《海底的威尼斯》中描述的故事,有这样那样的相似之处。他笔下的世界脆弱而美好,但安德烈尔先生毕竟算不上是一个浪漫的人,他的笔下鲜少出现这世间最美好的感情之一——爱情。《海底的威尼斯》后记中共有九十六篇短小精简的故事,正巧对应了那六年中发生的九十六个重大事件——而那其中,只有三篇轻描淡写,微风一般带过了爱情,其余描述的都是别的事情——对故土的眷恋或是对亲情的思考,对人性的质疑。
我们也可以从安德烈尔先生的人生中看到,他自从三十年前被海上救援队从威尼斯的钟楼里救出后,就一直过着独居的生活。他没有结过婚,可以说他已经把毕生的爱情全部给予到了威尼斯少女夏洛特的身上。而安德烈尔先生的这一生中,也只出版过这一本引起轰动的小说。在后记完成后,他的编辑曾经强烈建议他再写点什么,却被一脸怒容的安德烈尔先生轰出了门,从此安德烈尔先生就再也没有新的作品问世,他再次得到大众的关注时,就又是他失踪以后的事了。
安德烈尔先生曾经在二十二年前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但也只有这么一次了。当时有一位不那么友好的评委是这样评价他的作品的:“行文风格太过残酷,虽然描述的场景很美,但他的优点也仅仅在于这里了。安德烈尔先生所构想的世界太过灰暗,他就像一个失去光感的盲人,完全看不到这个世界的美好之处。比起让安德烈尔先生站到诺贝尔奖的领奖台上,他或许更应该早点找一个心理医生好好咨询一下。”根据前人的资料记载,当时安德烈尔先生听到这一席话并没有太大的反应,只是悄悄地起身,沉默地离场,当晚乘飞机回到了柏林。那年的诺贝尔奖得主是路易斯·乔治先生。他凭借他鼓吹人类中心说的作品《万物之灵》获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同样是那位不那么友好的评委这样评论说:“乔治先生看到了这个蓝色的星球之所以闪耀在宇宙中的根本原因,人类屹立于这世界的顶峰,也正是人类,即是这世界的最伟大的开拓者。”——这对于安德烈尔先生是多大的侮辱,但是当时并没有一个人,一个人也没有,为这位先生而感到惋惜,好像他获得提名只是一个意外罢了,理应被人们忘记。
前人的圣经里有过这样的故事:神明因为无法忍受人类的作恶多端而决心降下神谴来惩治这群忘恩负义、自高自大的子民。但是同时他又不舍让其中一些人身上的善良品质就这样与大多数人的邪恶、狠毒同归于尽,于是他便命令诺亚制造了一艘巨大的方舟——他决定让那些少数人活下来,让真正拥有善良天性的人存活下去,给予他们继续繁衍生息的机会。于是在诺亚把很多动物带上方舟后,神明就降下了洪水——顿时,整个世界就被重组,所有罪恶都随着那些没有上船的人渐渐虚弱下去的哭喊声消失殆尽,而新生的世界就像伊甸园一般的纯洁澄明。
大家是不是明白了什么,比如安德烈尔先生写后记的本意。
或许我们可以把二十年前发生的那场残酷的灾难看作是神谴,人类做了太多错事却不知悔改。如果不是因为某一国固执己见的愚蠢坚持,哪里会因为技术原因而让放射性物质铺满方圆几百平方公里的海域;如果不是因为某一国对于生态的破坏而达到了不可逆转的地步,哪里会发生举国上下近乎无人生还的惨剧;如果不是因为某一些国家对自然资源的抢夺和盲目爱国主义思想的泛滥,哪里还会在这个已经开始崩坏的世界里又一次发动灭绝人性的世界大战。我们的前人们,他们拥有太多智慧了,这一点他们比我们先进太多太多,他们认为他们手中所持有的那些名为“科学”的武器,真的可以扭转什么局面——这世界不会崩坏的,他们相信着,因为他们是万物之灵,他们总能想到办法,幸运女神总是眷顾他们。但其实在座的各位都明白,那时他们在得知了这个世界将要重组之后,才惶惶然的,花了高昂的代价造成了他们的“诺亚方舟”。多少世界名流都砸下重金就为了争取一张能够顺利活下去的船票。但事实上,全世界范围内的五只“方舟”,真正挺过风浪的,只有一艘。而这仅存的一艘,非常讽刺,也正是路易斯·乔治先生搭乘的那一艘,在风暴快要过去时,就在那封闭的船舱里,流行起了可怕的传染病——这种病毒对于船上所有的医学专家来说,是一种翻遍所有医学著作也找不到相似种类的新型病毒,没有人知道它的来源,没有人知道它传播的方式,所有船上的人都死在了不明不白之中。以安德烈尔先生那时的财力,他完全能够登上方舟,但是他并没有这么做。他独自找到了一位名叫罗维诺的老人,并且问那位老人借来了一只沉睡已久的,有些掉漆的贡多拉小船,选择了另一条道路。而在座的各位,当年也都是没有能够上“诺亚方舟”的人。无论在那场灾难里,到底是什么东西让大家幸存下来——也许是一片木板,一块浮冰,或者非常幸运的,来自那少数几块,没有受到灾害侵袭的地区。我们没有方舟,但我们活了下来,我们繁衍至今,虽然我们失去了很多东西,家人、朋友、伴侣、故乡,是的,我们失去了太多的东西,可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是上帝的选民,因为上帝让我们读到了安德烈尔先生的《海底的威尼斯》以及它的后记。到了现在,新世界建立,我们也应该懂得什么了。
安德烈尔先生在那个世界即将崩坏之前所写下的,那些以现实作为基础构架的故事,或许看不到太多的色彩,或许反映着当时那个世界的灰暗。但他沉重的文字的确是在描写他眼前的这个世界,人类的狂妄和自大让他担忧,他知道不仅仅是威尼斯——这个世界上还有太多太多的地方也经历着这样的痛苦。原住民不得不挥泪告别养育他们的家乡,多少鲜活的生命被埋葬在火山灰或是泥石流之下,多少士兵离开家乡端起武器,就为了一个早就被忘却的理由而踏上战场。安德烈尔先生深深明白这样的苦痛,他曾经在书中这样描述过夏洛特的死亡:“我的太阳最后一次西沉,我虽然明白我将永远生活在黑暗中了,但是我还是在等待一个不可能的奇迹,期待她什么时候,能够从任意哪个方向里冒出来,对我说笑呢。”。这何尝不是那些家园被毁的前人们的痛楚,而正因为安德烈尔先生经历过这些可怕的事情,他才明白这其中的各种无奈和叹息。他并没有在他的作品里点明什么,但是他的感情和愿望都在后记中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夏洛特当时会把他推开的原因,或许就是因为她想借由安德烈尔先生的笔墨,把这里发生的故事传播开去,并不是单纯因为个人的爱情或是别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