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统一之路与分裂之痛
2042900000002

第2章 国家的统一与分裂初探(1)

中国有句古话: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国家的统一与国家的分裂是一门大学问,要从纷繁复杂的世界历史现象中总结出一些带规律性的理论来,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事物的发展毕竟有自身的轨迹可寻,总结并研究这些轨迹是专家学者们的义务和责任。

纵观古今中外,任何国家都有一个形成、定型和发展演变的过程。“国家”是个动态的历史概念,但同时又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现实概念。一个国家的领土或国与国之间的边界是个历史范畴。作为政治经济文化实体的国家,分分合合是一个历史进程,没有“自古以来”永恒不变的疆域和领土。世界的政治史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部国家不断整合不断重组不断演绎的历史。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开始以政治大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又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了,中国开始走上了经济强国的道路。但是毋庸讳言,当今的中国仍然面临着分离主义的隐患。一是“台独”分子利用台湾岛五十多年与大陆事实上的“分治”,企图在台湾成立什么“台湾共和国”,把台湾省从祖国割裂出去;二是西藏以达赖集团为首的分离主义者企图把西藏分离出去;三是新疆少数“东突”分子(即所谓“东突厥斯坦”组织)企图搞新疆“独立”。虽然积弱积贫的旧中国已不复存在,中国任人瓜分宰割的时代也一去不复返了,“台独”、“藏独”、“疆独”等分裂势力的活动永远不可能得逞了。但是,台湾毕竟还没有与祖国大陆实现最终的统一,某些分离主义隐患还需要认真对付。因此,研究和总结二战后现代国家统一与分裂的经验教训,借鉴其他国家对付分离主义活动的经验,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对我们还是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的。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特别是1945年联合国的正式建立,现代国家意识也随之诞生。打开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世界地图来 看,现在可以说已经是“面目全非”了。

那么,构成现代主权独立国家的核心要素有哪些呢?主要有四项:第一,地域(即领土主权)是国家的基础;第二,民族(即人口构成)是国家的支柱;第三,文化(即语言文字、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价值观等)是国家的纽带;第四,公权(即国内的认可和国际的承认)是国家的象征。国家的组合与统一离不开这四大因素,国家的分裂也离不开这四大因素。

当然,国家的统一和分裂却不是这四大因素所能涵盖的。从世界历史角度看,实现国家统一和造成国家分裂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有内因(国内矛盾的激化与缓和)也有外因(国际大环境大背景的变化);有政治问题也有经济问题;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有内战的导致也有外战促成;有地理因素也有民族因素和文化因素;有殖民统治直接造成的,也有国家统治集团政策导致的。

在一般情况下,国家强大则易统,国家衰退则易分;社会和谐民族平等则国家易统,民族冲突社会撕裂则国家易分;政治清明经济富裕则国家易统,政治黑暗经济崩溃则国家易分;中央政府包括国家主要领导人强有力且治国有方则易统,中央政府软弱涣散治国失当则易分。

从二战之后现代国家的发展演变来看,可以从五个方面研究国家的统一与分裂。

)第一节领土完整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没有领土的国家是不存在的。保证国家领土的完整是一个主权国家统一的基础。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已成为世界各国和平共处的第一项基本原则。国家的地理位置、疆域大小、周边环境与国际政治的关系是目前十分时兴的“地缘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既成事实”似乎已成为国家间公认的准则。就国家领土而言,已经得到的就是我的,已经失去的没有特殊的国际背景(如战争等)则很难再拿回来。例如美国是个新兴强国,从1776年通过《独立宣言》正式建立美利坚合众国后的一百年内,其领土几乎扩张了19倍。中国是个文明古国,但面积有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外蒙古1924年已经从中国独立出去。俄罗斯在19世纪还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行占去中国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现在要重新“收回蒙古”或拿回俄占领土已不现实。还有不少战争遗留问题,如日本和俄罗斯之间的“北方四岛”(俄罗斯称“南千岛群岛”)之争,日本和韩国之间的“独岛”(日本人称’’“竹岛”)之争,日本和中国之间的“钓鱼岛”之争,英国和阿根廷之间的“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人称“福克兰群岛”)之争,英国和西班牙之间的“直布罗陀”之争等等,都是当今国际上容易引发麻烦的导火线。

一般情况下,一个国家的领土是相对连接的或毗邻的,大陆国家还可以据有周边的岛屿。“飞地”,即在甲国境内的乙国领土,在 世界上寥寥无几。领土被别的国家领土割裂开来的情况虽然是极少数,但割裂往往是分裂的“隐患”之一。我们注意到,世界上许多 大国几乎都存在领土因地域割裂(包括远离大陆本土的岛屿)而引发的“隐患”,只是矛盾的尖锐程度和分离主义的烈度有所不同而已。

当今世界上实力最强的美国共有50个州和1个哥伦比亚特区,其中的第49个州即阿拉斯加州,面积约152万平方公里,是美国领土的六分之一,但与美国本土之间隔着庞大的加拿大。这似乎与国家的地域性原则相悖,实际上,阿拉斯加成为美国领土有一个传奇故事。1867年,美国国务卿威廉·西瓦德以区区720万美元从俄罗斯手中“购买”了阿拉斯加,每平方公里土地只用4美元74美分。这是世界近代史上最大的一笔国家间土地买卖。由于美国的强大,阿拉斯加州似乎还没有出现分裂的危险,只是在开采黄金和石油天然气时与加拿大小有摩擦。但美国的第50个州即夏威夷群岛却遇到了小小的麻烦。离美国本土远隔重洋的太平洋上的夏威夷群岛,历史上曾是个独立王国,1898年被美国吞并,1959年正式成为美国的一个州。但到了20世纪70年代,夏威夷人开始了和平“独立”运动,其主力是当地土著居民和王族后裔。自称夏威夷末代王族后裔的康纳赫勒带领当地土著人建立了一个独立于美国之的国中之国——瓦胡村,而且他希望将这个自治王国的版图扩大到跟1898年被美国合并的夏威夷王国一样大。康纳赫勒所在的小镇上,夏威夷语是第一官方语言,人们普遍认为是美国人从祖先手上偷走了夏威夷这块美丽的土地。民意测验表明,超过一半的夏威夷居民支持康纳赫勒的独立主张。独立运动倾向于选择和平手段,并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以及波士顿、洛杉矶等大城市举行示威游行为主要形式,发表自己的意愿。当然,面对实力强大的美国本土,再加上美国政府采取了给予较大自治权和保护土著人文化等一系列措施,夏威夷争取“独立”的运动始终没有形成气候。

无独有偶,地球上疆域最大的俄罗斯在波罗的海东岸有个加里宁格勒州,与俄本土之间距离600公里,隔着白俄罗斯、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三个国家。这块只有1.51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原本属于德国东普鲁士,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作为“战利品”划归苏联。但由于该州德国人早被赶走,俄罗斯人大量迁入,目前除了俄罗斯人过境问题经常遇到麻烦外,倒也相安无事。但在俄罗斯本土以东的太平洋上,苏联二战后同样以“战利品”占领的日本“北方四岛”(择捉、国后、色丹和齿舞岛)就不那么幸运了,它始终是俄日之间领土争夺的焦点。日本一直声称要收回“北方四岛”,俄罗斯至今没有放弃的打算,这将永远会成为俄日甚至远东地区的一颗“地雷”。

赫赫有名的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即英国,所面临的领土争端远比美、俄两国大得多。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英国曾经占有比它本土大111倍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由于两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英国实力,殖民统治土崩瓦解。目前英国在海外虽还有13块领地,但这些领地给它带来不少的麻烦。历史上,因地域割裂而导致分裂的就包括了大英帝国。与大不列颠岛(英国本岛)隔海相望的有个爱尔兰岛,英国人1169年入侵爱尔兰岛,确立对爱尔兰的统治权。1801年正式建立了“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爱尔兰人经历长期抗英斗争后,于1921年在南部地区成立“自由邦”,后于1937年宣布独立建立爱尔兰共和国,标志英国分裂了。十二年之后的1949年,不可一世的大英帝国不得不正式承认爱尔兰独立,把自己的国名改为现在的“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在英国拒绝归还的北爱尔兰,武装独立运动几十年间如火如荼,虽然1998年有关各方达成和平协议,但至今还很难说已平安无事。英国在西班牙南端占有一块“飞地”——直布罗陀,它的归属一直处于不确定状态。英国远在万里之外的拉丁美洲最南端的大西洋上,还占领着一个马尔维纳斯群岛,它和阿根廷为争夺马岛主权在1982年还真枪实弹打了一仗,英国人虽然打赢了,但已存在了近两个世纪的马岛主权争议并未结束。

在大国中,法国也未能幸免。法国领土90%以上是法兰西民族,只有极少的几个“少数民族”,其中一个就是科西嘉人。科西嘉人居住在法国东南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岛。科西嘉岛1769年并入法国版图。1975年,科西嘉岛上的一些分离主义分子成立了“科西嘉民族解放阵线”,企图通过暴力活动谋取脱离法国独立或得到’更多的自治权。科西嘉独立运动虽然形不成气候,但不断发生的暴力事件成为困扰法国历届政府的不大不小的问题。

在南亚,从巴基斯坦独立出来的孟加拉国,可以说是因领土割裂而导致分裂的典型。孟加拉国原来是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的一部分,由于在两部分领土之间横着个庞大的印度,相距1600公里,所以历史上曾被称为东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的孟加拉族人占98%,与巴基斯坦民族不同。表面看似乎是民族问题引起分裂,但实际上地域上分为东巴基斯坦(孟加拉)和西巴基斯坦才是国家分裂的主要原因,因为在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时,原孟加拉族居住地区被一分为二,东孟加拉划归巴基斯坦,西孟加拉则划归印度。1971年,在印度的支持下东孟加拉(即东巴)从巴基斯坦分裂出去了,但划归印度的西孟加拉并没有因此从印度分裂。连英国这样的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尚且保不住割裂领土的统一,像巴基斯坦这样的国家,就更没有那么大力量来永久维持自己被割裂领土的统一了。

)第二节民族和谐是国家统一的柱石

没有人就不构成国家。而人口往往是以民族、部落或种族为特征的。世界上有多民族国家,有单民族国家,当然,也有个别似乎可以说是“无”民族国家,如美国,作为移民社会,只有白人、黑人、亚裔人、土著人等的分别。

多民族国家是历史和自然形成的多民族共同体。任何民族有权利单独建立自己的国家,但也有权利按自己的意愿与其他民族共同组成国家。统一国家一旦形成,这个民族的命运就和其他民族的政治经济命运联结为一体,一般情况下,未经国家最高立法机构批准认同,不得按单方面愿望随便脱离这个国家。对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多民族国家来说,以平等为核心的正确的民族政策,即处理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构建和谐的民族大家庭,是中央政府最重要的执政方略。历史经验表明,民族矛盾激化加上国际大气候的助推作用,很容易导致国家的分裂。特别是有些多民族国家本来就是靠武力征服或在强力压迫下违背民族意愿组合起来的,统一后民族融合工作又做不到位,因此,在一定的国内国际条件下重新分裂就具有必然性。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相邻国家之间如有跨界民族问题,往往容易成为分离主义者活动的温床。当今世界不少地区热点问题都是跨界民族问题导致局势复杂化的。如塞尔维亚和阿尔巴尼亚之间的科索沃问题、伊拉克、伊朗和土耳其之间的库尔德斯坦问题、西班牙北部地区与法国南部之间的巴斯克问题、英国和爱尔兰之间的北爱尔兰问题等。

今天的中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要民族的典型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居住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分分合合各民族不断融会融合的历史。在中国近代史上,由于国家积贫积弱、军阀混战、内忧外患,就有因民族问题而分裂的例子,那就是外蒙古变为蒙古国。蒙古国的独立经历了曲折反复的历史过程。

蒙古国本来是中国的一部分,历史上,成吉思汗曾建立了统一的蒙古汗国。他的孙子忽必烈后来曾因统一中国建立了元王朝。清朝政府1664年把蒙古地区一分为二,称漠北地区为外蒙古,漠南地区为内蒙古。

1911年辛亥革命后,清政府被推翻,中华民国立足未稳,积贫积弱的国家处于割据混乱状态。外蒙古的活佛和王公在沙皇俄国支持下趁机于11月30日宣布“独立”,成立所谓“大蒙古国”。一年以后,即1912年11月3日,沙俄政府与外蒙古当局订立《俄蒙协议》,公然规定,由俄国扶助外蒙古“自治”,帮助外蒙古训练军队。外蒙古不得允许中国军队入境,不准华人移居外蒙地区等。自此,俄国人在外蒙古享有广泛的特权。

1913年11月5日,沙俄政府又迫使袁世凯的北洋政府签订《中俄声明》,声明虽然承认了外蒙古仍是中国的一部分,但规定中国不得派驻官员、不得驻军、不得移民,实际上是承认了由俄国控制的外蒙古的“自治权”。

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后,新建立的苏维埃政府虽然于1919年和1920年两次宣布废除沙俄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但唯独在外蒙古问题上继承了沙俄的衣钵。1919年7月25日,苏维埃政府发表声明称:“外蒙古是一个自由的国家,它的一切权力属于蒙古国,任何外国都无权干涉它的内政。”并表示苏将与蒙古建立外交关系。这实际上承认了蒙古国的独立。

但历史经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小插曲。在沙皇政府垮台后,新的苏维埃政府又顾不上管,外蒙古一下子失去靠山,外援断绝,导致财政困难、社会混乱、民众反对“自治”的局面。于是外蒙古当局不得不于1919年11月7日致电当时的北京政府,要求取消“自治”恢复旧制。北洋政府的总统徐世昌于11月22日下令取消外蒙古自治,同时废除1913年的《中俄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