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战争危机日益逼近欧洲大陆。英、法等国奉行臭名昭著的祸水东引政策,不但不做抗击德国的准备,却一味促进法西斯德国侵略苏联,把战祸引向东方。苏联意识到,要与英、法等欧洲大国结成广泛的反法西斯联盟来抵抗德国已不可能,为此决定利用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特别是利用希特勒首先向西扩张的意图,将祸水引回西方。在此背景下,苏联接过了希特勒的“橄榄枝”。由于政治利益的需要,德国和苏联这两个欧洲最强大的国家,跨越了当时西方国家认为是“无法逾越的意识形态的鸿沟”,于1938年8月23日签署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即所谓的莫洛托夫一里宾特洛甫条约。条约签订前,里宾特洛甫曾承诺,“从波罗的海到里海,没有一个问题不能加以解决,而且会使双方都感到满意”,前提是苏联在战争中保持中立。该条约附属的“秘密议定书”明确划分了两国在波兰、波罗的海三国和芬兰的势力范围。
在此背景下,在德国向波兰发动闪电战的同时,苏联也向波兰大举进军,占领了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等地区共约20万平方公里的波兰领土。11月初,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建立苏维埃政权,并分别并入苏联的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加盟共和国。
1939年10月,苏联以列宁格勒距苏芬边界只有32公里、地位极不安全为由,向芬兰提出了交换部分领土和租借汉科半岛为海军基地等要求,遭芬兰政府拒绝。11月28日,苏联政府发表声明,宣布废止1932年签订的苏芬互不侵犯条约。接着便中断了同芬兰的外交关系。11月30日,苏联陆、海、空军向芬兰发动全线进攻,芬兰势单力薄,战败求和。1940年3月12日,苏芬两国签订了《莫斯科和约》,芬兰被迫将包括维堡在内的整个卡累利阿地峡、维堡湾西部沿海、拉多加湖西部和北部、萨拉地区和芬兰湾的大部分岛屿割让给苏联,并将汉科半岛租给苏联作为海军基地,为期30年。苏联随即将夺得的芬兰东部4.1万平方公里领土划入卡累利阿自治共和国版图。1940年3月31日,卡累利阿自治共和国升格为卡累利阿一芬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按照苏德之间的秘密议定书,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属于苏联的势力范围。1939年9—10月,苏联以保障安全为名,迫使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先后同它签订了互助条约,取得了在三国境内驻军和建筑海、空军基地权。1940年6月,德国大举进攻西欧,苏军也完成了对三国的军事占领并迫使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加人苏联。7月,三国进行议会选举,宣布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8月,苏联最高苏维埃第七次会议批准三国为苏联的三个加盟共和国。
此外,苏联还派兵进攻罗马尼亚。摩尔多瓦人与罗马尼亚人同宗同文,都是达契亚人的子孙。1918年1月,摩尔多瓦宣布独立后即与罗马尼亚合并。1940年6月,苏联将比萨拉比亚划人其版图,并将比萨拉比亚大部分领土与德涅斯特河左岸的摩尔达维亚自治共和国合并,成立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之一。
斯大林通过这一系列军事和政治行动,先后把苏联的西部边界向西推进了200~400公里,从波罗的海到里海建立了一条所谓的“东方战线”,并新建了五个加盟共和国——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摩尔达维亚和卡累利阿一芬兰(1956年卡累利阿一芬兰降格为俄罗斯联邦的一个自治共和国)。斯大林原以为,凭借这条战线和苏德之间的和平条约可以保证苏联不受希特勒侵略。然而,事与愿违,1941年6月22日,德国单方面撕毁协议,向苏联发动突然进攻,“东方战线”也随之瓦解。
从苏联形成的过程不难看出,斯大林并没有接受列宁的教导,他无视小国的独立与主权,侵犯别国领土完整,干涉别国内政,直至实行军事占领。这实际上是当时苏联领导人头脑里帝国意识恶性膨胀、恢复俄国旧有版图思想作祟的结果。前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1974年11月29日在与苏联作家丘耶夫谈话时曾自鸣得意地说:“作为外交部长,我认为自己的任务是尽量扩大我们祖国的版图。看起来,这个任务我和斯大林完成得并不坏。”他还直言不讳地称:好在“历代沙皇为我们征服了这么多的土地,现在我们同资本主义斗争就容易多了”。(费·丘耶夫著:《同莫洛托夫的140次谈话》,新华出版社1992年版,第15页)前苏联领导人的这种做法无疑严重伤害了这些小国人民的民族感情,造成了极其深远的不良后果,为20世纪90年代苏联的解体留下了隐患。
)第二节七十四年的历史进程
从苏联成立之日起到1991年苏联解体止,苏联经历了将近七十年的风风雨雨。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大国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发展到世界两个超级大国之一,而后又由一个统一的国家分裂成15个国力不等、体制各异的国家。其历史轨迹,其兴盛衰败的进程始终是世人关注的焦点。
1922年苏联正式成立时,列宁已重病缠身,住在莫斯科郊区高尔克村休养,未能亲自领导联盟。然而,正是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政府,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为苏联的成立提供了最基本的前提;而列宁在苏联成立的指导思想原则上的重要建树,以及列宁的理论和实践对苏联的整个历史进程都曾起过重要影响。
一、列宁时期(1917年~1924年)
1917年至1924年是列宁发动并完成十月革命、开始建立苏维埃政权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列宁领导无产阶级赢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击退了协约国的军事进攻,并且率领全国人民从“战时共产主义”开始向新经济政策过渡,同时精心筹划和指导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成立。
二、斯大林时期(1924年一1953年)
1924年至1953年为斯大林执政时期。在这个时期,苏联经历了从形成到扩大的关键阶段,并经受住了各种考验。首先,通过高速度重工业化和全盘农业集体化,巩固和加强了国家的实力;其次,动员全国各民族人民击退了德国法西斯的入侵,赢得了伟大的卫国战争的胜利;第三,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包括高度集中的政治和经济体制开始确立并得到了巩固。最后,这个时期也是阶级斗争扩大化和个人崇拜盛行的时期。
三、赫鲁晓夫时期(1953年~1964年)
1953年至1964·年为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在这个时期,赫鲁晓夫开始推行政治和经济体制的改革,冲击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体制。首先,反对斯大林破坏法制和大搞个人崇拜;其次,批判理论界的教条主义并在文艺界进行“解冻”;再次,对工农业进行大胆改革·,在企业试验以经济手段(利润、奖金、价格、货币)代替行政手段来刺激生产;在农村改组农业机器拖拉机站和废除义务交售制;并且发起了垦荒运动。最后,由于赫鲁晓夫的改革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加上他本人犯有急躁冒进、唯意志论和个人崇拜等错误,因此这个时期也是苏联改革第一次受挫的时期。
四、勃列日涅夫时期(1964年~1982年)
1964年至1982年为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在这个时期,苏联的综合国力达到了顶峰,经济实力仅次于美国,军事实力足以与美国平起平坐,人民的物质和文化水平都高于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堪称苏联历史上最稳定的时期。但是,正是在这个时期苏联进入了历史上的“停滞时期”。首先,在经济方面,勃列日涅夫执政初期推行的“新经济体制”改革曾取得显著的成效,但像赫鲁晓夫的改革一样,由于苏联领导人在社会主义理论方面的一些传统观念没有打破,对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和所有制形式等诸多问题仍停留在30年代的水平上,最后改革不得不中途刹车,致使传统体制的固有弊端进一步加重;其次,在政治方面,勃列日涅夫执政初期,由于对赫鲁晓夫的唯意志论引起的政治上的混乱现象作了一些纠正,政局相对稳定。但权力的不断集中导致个人专断,领导干部年龄老化和事实上的终身制使政治体制日益僵化,最后发展到对勃列日涅夫的个人崇拜和总书记独断专行的地步;最后,在福利方面,勃列日涅夫不但继承了赫鲁晓夫时代开始的不断提高社会主义福利水平的政策,而且变本加厉,“花钱买稳定”,用高福利来收买人心,换取老百姓的政治服从。这种高福利虽然给老百姓带来了物质上的好处,但是由于没有竞争压力,虽然提高了福利和教育水平,整个经济的劳动生产率并没有得到相应提高,结果对国家的经济实力造成了巨大消耗。连续20年的高福利政策,使苏联国力大大“透支”,到了80年代后期,苏联已经债台高筑,商品严重短缺,通货膨胀不断上升,经济增长停滞……有专家认为,勃列日涅夫奉行的是一种既“吃”祖宗饭、又“吃”子孙饭的政策。
五、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时期(1982年~1985年)
1982年11月12日和1984年2月13日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先后入主克里姆林宫,前者在苏联执政了一年零三个月,后者仅在最高领导人岗位上待了一年。两人上台时分别为68岁和73岁,并且体弱多病,显然都属于“过渡性人物”。尽管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的执政时间都很短暂,但两人的施政方针和作风却大相径庭。前者锐意进取,力主改革;后者庸庸碌碌,无所作为。安德罗波夫上台后大力调整干部队伍,整顿社会不良风气,政治气氛大为活跃。在理论上,他突破传统观念,提出了一些新的思想;在行动上,重视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提倡扩大企业自主权,推广农民集体承包制以及强调发展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等等。但由于执政时间太短,许多构想都未能付诸实施。契尔年科是苏联历史上执政时间最短的一位领导,仅仅起了“守摊子”的作用。
六、戈尔巴乔夫时期(1985年~1991年)
1985年至1991年为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苏共干部政策的终身制导致苏联领导干部队伍严重老龄化。20世纪80年代,从1982年11月到1985年3月,在短短40个月内,竟有三位苏联最高领导人相继去世,这种状况大大影响了国内正常的政治经济生活和人民的情绪。在此背景下,当54岁的戈尔巴乔夫1985年3月当选苏共中央总书记时,人们对他寄予了很大的期望,希望他能打破死水一潭的局面,使国家得到振兴。国际社会也都聚焦莫斯科,密切注视着戈尔巴乔夫的一举一动。戈尔巴乔夫究竟做了些什么呢?
)第三节苏联解体的前前后后
从苏联成立后的历史进程可以看到,虽然国内始终存在着民族矛盾,各届领导都不同程度地犯过决策性错误,但国家还是经受住了国内战争和德国法西斯军队人侵的严峻考验,而且战后经济恢复迅速,在很短时间内一跃成为与美国并列的世界上两个超级大国之一。然而,长期以来,苏联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各个方面的确积累了不少问题,存在着许多弊端,主要包括: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积重难返的以发展重工业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战略以及对外关系中的霸权主义和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的政策等等,也就是说,原有体制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为纠正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失误,1985年戈尔巴乔夫入主克里姆林宫后即试图通过改革来“完善社会主义”,使苏联走上经济-、政治民主化之路。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初,主要着力于经济领域的改革,结果遇到很大阻力,困难重重。接着,在1988年召开的苏联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会议上,便决定把改革的重点从经济领域转向政治领域,企图以“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他提倡的“民主化”和“公开性”引起了人们的思想混乱,并且使权力之争和民族矛盾获得了恶性发展的土壤。而1990年苏共决定实行多党制,放弃苏共的领导地位更使各种矛盾迅速表面化,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一、主权大战拉开苏联解体的序幕
1.波罗的海沿岸三个共和国打头阵
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三个波罗的海沿岸共和国是最后一批加入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也是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中离心倾向最为严重的国家。加入苏联前,这三个国家的资本主义发展比较顺利,居民生活水平高于苏联其他成员国。加入苏联后,因受到中央的调控,经济发展严重受挫,加上联盟中央过度集权和大俄罗斯主义严重,致使该地区本民族居民的分立主义和民族主义情绪不断增长,每年8月23日都有人集会示威,要求独立。
1988年2月,爱沙尼亚独立党在塔尔图市成立。1988年10月,三个共和国先后成立了人民阵线(立陶宛定名为“拥护改革运动”)。这三个群众组织有如下共同特点:一是规模大(具有共和国规模);二是带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三是强调实行完全的经济核算,甚至建立自己的海关和发行自己的货币。引人注目的是,三个共和国的领导和群众组织站在相同的立场上,目的是与中央争权。
1989年5月,拉脱维亚人民阵线号召所有下属分支机构讨论拉脱维亚脱离苏联的问题。与此同时,爱沙尼亚代表在苏联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废除1939年苏德条约的要求,并得到另两个波罗的海沿岸共和国的响应。
1989年12月,在苏联第二次人民代表大会上,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兼中央书记雅科夫列夫作了关于对1939年缔结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莫洛托夫一里宾特洛甫条约)时的情况和法律后果研究结果的报告。根据这个报告,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承认这个条约有秘密议定书的决议案(这是苏联第一次正式承认这一事实),确认秘密议定书违背了列宁主义原则和国际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