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
20448300000014

第14章 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14)

有一个刚进入职场的年轻人就为了避免这种烦恼发生,在称呼方面做足了功夫。这个年轻人叫刘波,他所在的是事业单位,进入单位的第一天,他就觉得每个人都很严肃。在称呼上,他也是琢磨了好久的,因为他觉得在这个问题上绝对不能出错。一个星期以后,刘波掌握了他们单位的称呼宝典:自己是新人,因此叫任何人都称领导。这招一出,刘波果然在称呼问题上就没出过错。“在我们单位,没有人不愿意被称为领导的,而且一视同仁都叫领导,人家也不会觉得我虚伪了。”

这个年轻人掌握了称呼的宝典为自己以后的工作可以顺利进行增加了砝码,给所有人留下了好的印象,都觉得他是一个亲切谦虚的人。当然,也有一些人没有注意到称呼的重要性,给自己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比如下面的这个人碰到的事情。

张婧今年30多岁,在她们单位属于主任级人物。平时,同事之间的称呼非常随便,张婧也乐得这样。直到有一天,张婧走在单位走廊上,身后窜出一个年轻人,拍了拍她的肩膀,“大姐,请问办公室在哪里”张婧霎时惊呆了,差点忘记告诉她办公室的方位:“她怎么能叫我大姐呢,这个称呼实在太恐怖了。”直到几个礼拜后,张婧还是耿耿于怀,“怎么能叫大姐呢,就算叫声姐姐也比大姐好上几百倍。”

像这种情况在职场中经常会出现,一个不合适的称呼就会让人觉得非常不舒服,不要说有求于人了,就连最基本的亲切感都没有,怎么可能会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呢?实际上有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在适当地时候用“我们”代替“我”,这样就会让人感到非常亲切,只是简单地多加一个字,在别人的听来就会觉得对方是想着自己的,可想而知,这种情况下让别人帮自己办事,别人也就不会心不甘情不愿了。

当然那些绝对化、固定化的称呼也是没有必要的,在不同的情况下,应有不同的称呼。新进一个单位,最好能够熟知它的企业文化。同事之间的称呼是企业文化的一种外在体现,一个企业以什么类型的称呼为主,与企业管理者的风格、个性有紧密关系。把握准了企业文化,称呼就不容易露怯。

在与上司同事交往的过程中,没有哪个人不打招呼就说话的。然而仅仅有称呼也不行,还要看你的称呼合不合适。因为人们对称呼的恰当与否,一般来说都很敏感。尤其是在一些等级观念比较森严的外企以及初交者之间,称呼合适与否往往会决定人们之间的交涉与合作顺利与否。

在这里可以给大家举一个真实案例:小张碰上了“职场人际壁垒”,所以找专家咨询。他举了一个在他身上发生的事情。小张是公司人事处的工作人员,在公司待着有半年多了,平时有事情都去请示公司的副总,出于称呼的好听平时小张都称他为徐总。可是有一天,公司真正的老总来了,在与老总副总的谈话中,小张也习惯性的先称呼徐总然后直接和他汇报情况,看着副总不对劲的眼神小张这才意识到自己作为人事专员已经犯了个致命的错误。就这样不知不觉把老总给得罪了,事后老总虽然没说什么,但是小张心里至今总觉得有个疙瘩,起码给平时难得一见的老总留下什么好印象是不可能的了。在这件小事里,小张首先犯的是在特殊场合里称呼误用的错误。通过小张这件小事我们可以发现:称呼语的使用是很重要的。

在以氛围自由著称的欧美企业中,无论是同事之间,还是上下级之间,一般互叫英文名字,即使是对上级甚至老板也是如此。如果用职务称呼别人,反而会让人觉得和环境格格不入。在这样的公司工作,不妨也取个英文名字,融入集体。

在由学者创办的企业里面,大家可能会根据创业者的习惯,彼此以“老师”称呼。这个称呼还适用于文化气氛浓厚的单位,比如报社、电视台、文艺团体、文化馆等。这个称呼能表达出对学识、能力的认可和尊重,因此受到文化单位职业人的青睐。

在注重团队合作的企业、学习型企业及亲情色彩浓厚的中小型家族企业里面,等级观念比较淡化,大家以行政职务相称的情况比一般企业要少,互称姓名的情况较多。

而在国有企业,最好以行政职务相称,如张经理、陈总等,能表示对对方的敬重。等级观念较重的韩资、日资企业,一般也采用这类称呼,如李课长、韩社长等。

在私下里,同事之间的称呼可以随便一些。女孩子可叫她的小名,如丽丽、小燕;对男性年长者可称“老兄”,年幼者为“老弟”等。不过,使用昵称要注意把握分寸,不能不看对象、不分场合地乱叫一气。一般来说,级别相同的白领之间,或上级对下级使用昵称比较合适。还有些单位,同事之间私下里习惯反着叫:年长者称年轻人为“老张”、“老王”,而年轻人则称年长者为“小张”、“小王”。据说“反着叫”能让部分年长者找到年轻的感觉,让年轻人找到成熟和稳重感。这类称呼带有幽默、调侃的味道,但应当慎用,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乐意被“反着叫”、“错着叫”的。

要做到称呼得体,还要看场合。在办公室、会议、谈判等正式场合,要用正式的称呼;而在聚餐、晚会、活动等娱乐性的场合里,则可以随意一些。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影响称呼的因素是与领导之间的关系。如果你是和上级一同“摸爬滚打”混出来的“老人”,那么就完全没有必要在称呼上加以职务,否则反而刻意增加了距离;而如果是普通的工作关系,或是刚进单位的新人,当然还是用尊敬的称呼为好。但是无论是什么人,亲切的称呼还是非常适用的,适当地用“我们”代替“我”,就会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所以这个时候就可以很好的使用。得饶人处且饶人,落井下石没好处

古往今来,历代曾有多少贤士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时宽厚仁慈,不计得失,得理饶人,被人称颂。“冤冤相报何时了,得饶人处且饶人”。乃是一种莫大的宽容,一种博大的胸襟,一种不拘小节的潇洒,一种气度如虹的大略。

为人处世,宽大为怀。生活在相互宽容、相互理解的环境中,是人生的幸福和欣慰,让你忘却烦恼和痛苦。日常生活工作中,不给别人留台阶,最后自己也没有台阶下。所以,做人得饶人处且饶人,给别人留个台阶,便给自己留了后路。人不讲理,乃是缺点;人硬讲理,便是盲点。“理直气和”远比“理直气壮”更能说服和改变他人。待人处事固然要“得理”,但绝对不可以“不饶人”。留一点余地和空间给得罪你的人,不但不会吃亏反而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感动和惊喜。

有一位17岁的高中生就是因为对方不能做到得饶人处且饶人最后毁掉了两个人的人生。这个高中生名叫李毕成,他刺杀邻居周阿姨并纵火烧了她。乍一看,怒火中烧,一个高中生,正是人生最美好的年龄,怎么会干出如此伤天害理的事情?怎么能如此残忍?他所受的教育到哪儿去了?什么样的心理促使他做出如此常人无法理解的无视法律与生命的事?

本是一对和谐的邻里,本是两个相互信任的忘年交,只因10岁的孩子被金钱诱惑,悄悄从阿姨半开的抽屉里拿了5元钱!道歉没有用,改过没有用,努力学习以良好的成绩和行为表现来重新做人也没有用,“小偷”的称号从此被阿姨不断重复,要如同烙印一般深深刻在他的身上、心里以及所有认识他的老师、同学、朋友、亲人的心里。因为阿姨的没完没了,他的所有努力都变成了徒然,他的精神被一个成年人一次次地虐杀。他没了朋友、没了伙伴,他不能抬起头来做人,所有与“丢失”有关的事情,他会被阿姨立即指认为重大嫌疑,哪怕后来查清事实,也会被阿姨歪曲事实而四处传扬。

一个小小的孩子,经历了长达7年的精神谋杀,内心变得扭曲。于是,惨剧便发生了。可惜了,李毕成,一个能怀着屈辱努力学习、想要重新做人的孩子,他本来是可以成就一番事业的,如果他再有一份内心的坚持的话,如果他继续忍辱负重的话,如果一直坚信以自己的行为、品格、发展来证明自己的愿望的话,我想,这样的结果才是给周阿姨之流最有力的回击。

相信:所有人知道了这个真实的事情,内心都会堵得受不了。是的,孩子错了,孩子不该未经允许私自拿邻家的钱。可是,孩子毕竟还小啊,他的是非观念还没有完全形成,他抵制诱惑的能力还很低很低。茫茫苍生,孰能无过?何况是孩子?犯错是孩子的权利,成人要做的是引导孩子认识错误并去改正他。浪子回头金不换哪!然而,却因为一个成年人的死死纠缠,童年的阴影不断扩张,直至阻断了孩子生命的旅程!

得饶人处且饶人吧,宽恕毕竟是人生最大的美德。以针眼大的心抓住一根小辫子不放,俨然一副真理在手的样子,针尖对麦芒一般,这样得理不饶人的人又有什么好处呢?也许是一时的心理之快吧。可是,这样的人长此以往,即便没遇到像周阿姨这样的惨痛结局,也迟早会被自己的狭隘扼杀。

可能那种纵火烧人的事件并不是每个人都会见到的,那些收破烂的老人基本上可以说是随处可见,有一位收破烂的老人不小心划破了一年轻女子的牛仔裤,因拿不出对方要求的50元赔偿,老人下跪十次。老人手里只有8元零4毛。

当很多人赶到高等教育出版社门口发现,一个穿灰色羽绒服的中年妇女正在推搡一名衣着破烂的老人,嘴里喊着:“赶紧赔钱!”周围上百名路人围观。旁边站着一名20岁左右的女子,蓝色牛仔裤腿处被划开了一条两三厘米长的口子。被推搡的老人噙着泪水不停地恳求着,手里捏着一叠毛票,总共8元零4分。

“不就破一个小口子吗,至于这样为难人家嘛。”看着下跪的老人,旁观路人纷纷劝说“得饶人处且饶人”。面对路人的指责,中年妇女毫不在意,坚决要让老人赔钱。

面对“巨额”赔偿老人下跪。据了解,当时这对母女走到高等教育出版社附近的路口处,刚好老人骑三轮车拐弯,车上的铁丝将年轻女子的裤子刮了一个小口。女子的母亲要求老人赔她50元。无奈之下,老人“扑通”一声跪下,不想对方丝毫没有反应,老人连续下跪十次。

这一下把围观的群众惹怒了,在附近大厦当保安的武先生愤怒地说:“对待这样一个年迈的老人,她们真是欺人太甚。”说完,他将口袋里的23元钱塞在老人手里。

路人为老人凑钱赔偿。在老人恳求和解未果的情况下,中年妇女最终拨通110报警。5点50分左右,德外派出所的民警赶到现场进行调解,但该中年妇女认为赔偿的钱不够,拒绝和解。这时,围观群众自发掏出钱来,一元、两元、十元……最后凑够了50元。老人再次向围观群众下跪,并不断地说:“谢谢,谢谢。”中年女子拿到钱后,拉着女儿一声不吭离开了。

当前市场经济社会里,人的价值观和生活背景不同,出现分歧在所难免,一部分人深陷打斗的漩涡不能自拔,便不由自主地焦躁不安、怒气冲天,为了自己的面子和利益得了“理”便不饶人,非逼得对方失败投降不可。此举乃是大错特错,若步步紧逼、环环相击,让他人无退路,可是你要深知“绝处逢生”的道理,“天无绝人之路,人有逆天之时”。若你让对方走投无路,就有可能更激起对方“求生”的欲望和意志,对方便不择手段,不顾后果,对你造成更大的伤害。若你反之,对方便对你不胜感激,怀恩报德,常言道不打不成交,从此成为了朋友。

目前的世界地域本来就很小,变化却很大,为人处世过程中“得饶人处且饶人”,对他人不要过于苛刻,过于强硬,应学会宽容、谅解他人的缺点和过失,不要心胸狭窄。人生路上,宽容相伴,不知何时狭路再相逢,届时若他势强而你势弱,换位思考,对方怎样对你便可想而知。保持适度距离,尊重别人隐私

每个人都有权保护自己的隐私。所谓隐私,就是一个人出于个人尊严和其他某些方面的考虑,因而不愿意公开,不希望外人了解或是打听的个人秘密、私人事宜。“不愿告人”和“不愿公开”自然有他的原因。保留隐私与为人诚实并不矛盾,就像善良的谎言与委婉的诚实并不矛盾一样。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块私人的绿洲,不希望别人窥视,更不希望别人贸然闯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隐私,也可能是一汪苦水,也可能是一片美丽的风景,无论哪一种,个人都有保留的权利,也应该得到别人的尊重。尊重别人的隐私,就是尊重别人的人格,也是尊重自己的人格。所以,我们要学会尊重别人的隐私。

外国人是非常注重和别人保持距离和尊重别人隐私的,在和他们交流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点,否则就会像下面这个被派到外地去出差刚参加工作不久的人一样了。在卧铺车厢内,这个人碰到了一位来华旅游的美国姑娘。由于对方首先向她打了一个招呼,她觉得不与人家寒暄几句实在显得不够友善,便操着一口流利的英语,大大方方地随口与对方聊了起来。

在交谈之中,她有点没话找话地询问对方:“你今年多大岁数呢?”不料人家所答非所问地予以搪塞:“你猜猜看。”她觉得没趣,转而又问:“到了你这个岁数,你一定结婚了吧?”这一回,那位美国小姐的反应更令她出乎意料:对方居然转过头去,再也不搭理她了。一直到分手,她们两个人再也没有说上一句话。

她与那位美国姑娘话不投机,不欢而散,主要是因为她在交谈中向对方所提出的问题,在国外统统纯属是不宜向他人打探的个人隐私。按照常规,对方是有权利拒绝回答的。在国际交往中,人们普遍讲究尊重个人隐私,并且将尊重个人隐私与否,视为一个人在待人接物方面有没有教养,能不能尊重和体谅交往对象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与人的交往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地尊重对方的个人隐私权。进而言之,在言谈话语之中,对于凡涉及对方个人隐私的一切问题,都应该自觉地、有意识地予以回避,千万不要自以为是,甚而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不管对方如何反响,依然故我,“宜将剩勇追穷寇”,“打破砂锅问到底”。否则的话,极有可能会令对方极度不快,甚至还会因此损害双方之间的关系。

从可操作性这一角度来讲,应用“尊重隐私”原则,在交往中,至关重要的,是要明白在交谈时,应当有所不为,必须了解哪些属于个人隐私方面的话题,不应有所涉及。

一般而论,在交往中,下列几个方面的私人问题都是隐私问题:

其一,是收入支出。

在社会里,人们普遍认为:任何一个人的实际收入,均与其个人能力和实际地位直接存在着因果关系。所以,个人收入的多寡,一向被人看作自己的脸面,十分忌讳他人进行直接或间接地打听。除去工薪收入之外,那些可以反映个人经济状况的问题,例如:纳税数额、银行存款、股票收益、私宅面积、汽车型号、服饰品牌、娱乐方式、度假地点,等等,因与个人收入相关,所以在与外国人交谈时也不宜提及。

其二,是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