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简单放下天天度假
20451300000003

第3章 学会放下,生活就轻松了

当我们在每一天的生活中,感到压力太大、心情太烦、内心太乱,并被各种各样的烦恼所束缚时,也许并不是烦恼真的太多,而是我们习惯于将种种负面的情绪与观念都统统背在身上,而不知道,原来我们还可以选择放下。将自己所承载的东西放下,这样,就会让自己的生活轻松起来。

懂得放下,生命才会更完美

一个人“有”的越多,就越“不是”他自己;因为一个人拥有的越多,越没有时间做自己。

我们的欲望实在太多了。在这个消费时代,我们的心态越来越浮躁,加之各种媒体广告的狂轰滥炸,生命渐渐被各种欲望所充斥。人的一生中,诱惑实在太多,金钱、名誉、地位、权力、爱情、理想、名车、豪宅……在为满足诱惑而追逐的过程中,也在不知不觉中拥有许多。有些是我们必需的,而有些却是非必需的。那些非必需的东西,除了满足我们的虚荣心外,最大的可能,就是成为一种负担。我们需要一双慧眼,把不必要的事情从生命中剔除,懂得放下,把沉重的负担甩在身后,体会生命的本质,使生命更加完美。

许多人喜欢问:“我拥有什么?”而实际上,一个人“有”的越多,就越“不是”他自己;因为一个人拥有的越多,越没有时间做自己。举例来说,我拥有一辆车子,就等于我被这辆车子所拥有,因为我不得不忍受每天上班下班浪费掉的塞车时间,必须时常担心我的车闯红灯有没有被记录在案而被罚款,还要担心油价上涨与燃油税对我的生活的影响!由此可知,拥有的东西太多时,人的生命内涵以及注意力就分散了,最后反而会被拥有物所负累,变成了物质的奴隶,以致精疲力竭,丧失了人生的意义。由此可见,你拥有的越多,就越不是你“自己”!当我们拥有的物质达到一定水平时,应该学会放下,减轻自己的生命负重。

有一位中国的MBA留学生,在纽约华尔街附近的一间餐馆打工。一天,他雄心勃勃地对餐馆大厨说:“你等着看吧,我总有一天会打进华尔街的。大厨奇地问道:“年轻人,你毕业后有什么打算呢?”

这位留学生很流利地回答:“我希望学业一完成,最好马上进人一流的跨国企业工作,不但收人丰厚,而且前途无量。”

大厨摇摇头:“我不是问你的前途,我是问你将来的工作兴趣和人生兴趣。”

留学生一时无语。显然,他不懂大厨的意思。

大厨却长叹道:“如果经济继续不景气,那我就只好去做银行家了。留学生惊得目瞪口呆,几乎疑心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眼前这个一身油烟

看体面,第二看收人,两者兼得,就足以在人前人后风光炫耀了。学生时代的挑灯夜读,工作时期的加班加点,都是为这两样东西拼搏着。成败荣辱,全都摆在面子上,而面子是要人捧的,无人喝彩,就如同锦衣夜行般无趣。事实上,任何职业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们更应在意的是对事业的兴趣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成功与否不必通过与别人比较来证实,更不需要别人肯定来满足。完美的人生不仅仅意味着金钱和地位,它还更加体现在你自己的人生志趣和人生价值。

能够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是一种享受。一个完美的人生,不见得要赚很多的钱,也不见得要有很了不起的成就。在一份简朴平淡的生活中,活得快乐而自我,这才是一种上乘的人生境界。人的一生很短暂,有限的精力不能方方面面都顾及到,而世界上又有那么多炫目的精彩,这时候,放下就成了一种大智慧。

现代社会中,眼花绦乱的诱惑使我们的欲望飞快膨胀,多到了生命不能负荷的程度,多到了我们为之疲于奔命,而忘记欣赏生命本质的美。我们总是死死抓住自己想要的东西不放,这样只会给自己带来压力、痛苦、焦虑和不安。往往什么都不愿放下的人,最后什么也得不到。

放下是一种智慧。尽管你精力过人、聪明上进、志向远大,但你又怎能在这有限的生命里实现所有的欲望呢?正所谓“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在众多的目标中,我们必须依据现实,有所选择,才能轻装上阵,步履轻盈,感悟生命带给自己的喜悦与美好。

放下意味着回归简朴自然的生活,让思想保持清纯单一,让心态保持达观从容,自觉淘汰那些多余的东西。选择这样的生活,并非因为贫乏或者缺少内容,而是繁华过后的一种觉醒,是一种删繁就简的境界,是在给人生做减法,比如对不想参加的无聊聚会说“不”,工作再忙也会给自己的身心放个假。

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老子认为,一个人如果欲望过多,就会偏离人生的正途。他认为生命如同旅行,如果我们的生命像蜗牛一样负担过重,那就不能轻松上阵,只有抛却肩头挂碍,才能走得步履轻盈。

放下才会有所得,是一种辩证的看待问题的方式,也是一种处世哲学和人生智慧。放下与得到,如同马车的两只车轮,小舟的两只船桨,都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比如放下对金钱的追逐,会收获精神的满足;放下虚伪的面具,就会赢得真诚的友谊;放下显赫的功名,会回归生命本质的平淡……放下,不是让我们愤世嫉俗或者远离红尘,而是要做一个聪明的人,懂得区分什么是生命中的必需品,什么是生命中多余部分。把这些多余的部分剔除,才能让一个人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不被一些烦心琐碎的事情所牵绊,也只有这样才能拥有一个成功而幸福的人生。

人的一生需要很多抉择,放下的过程其实就是我们在做生活的选择题,只有把糟粕的去除掉,留下真正重要和有价值的东西,那么你成功的概率才会增加,最终获得的也更多。放下自卑,会活得自信;放下抱怨,会活得舒坦;放下犹豫,会活得潇洒;放下狭隘,会活得自在。只有该放下时放下,你才能够腾出手来,抓住真正属于你的快乐和幸福。

人生一世,面对无限的诱惑,“放下”恰恰是我们在生活中很难做得到的。其实,放下与得到正是生活中的两面。得与失总是相辅相成的,正如一句谚语所说:“上帝在关上你一扇门的时候,总会给你开一扇窗。”世界上许多人因为各种原因放下了他们本来拥有的,却得到了别人无法拥有的。

品悟人生

我们总是死死抓住自己想要的东西不放,这样只会给自己带来压力、痛苦、焦虑和不安。往往什么都不愿放下的人,最后什么也得不到。

放下成败的压力,做到宠辱不惊

只有看淡成败,做到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方能心态从容,恬然自得,笑看人生起伏、世间百态。

人生在世,难免要与宠辱得失打交道。无论是位高权重还是市井小民,无论是富可敌国还是家徒四壁,都得在宠辱之间展开自己的人生画卷。能顺其自然地看待宠辱问题,做到宠辱不惊,才叫从容。一个人凭着自己的努力踏实、聪明才智获得了应得的荣誉或爱戴时,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切莫飘飘然。

宠辱不惊,是我们对待这个复杂世界的一种人生态度、一种处事方式。须知“布衣可终身,宠禄岂足赖”,一切都是过眼云烟,荣誉终将过去,不到人生最后一刻,一切都不值得夸耀、不足以留恋。宠辱不惊,是人生的一种大智大慧。大党大悟的心境,有了这种心境,人便能够摆脱名利困扰,达到从容自若的人生境界。苏东坡正如是,他能写下流传千古的名诗就是源于他用一颗平常心看待人生起伏。

苏东坡的一生是多姿多彩的。他的一生漂泊不定,奔走于杭州、密州、黄州、惠州等地之间,最后竟被流放到蛮荒之地琼崖海岛,但他始终心胸坦荡、刚正不阿、从容不迫、不改做人的初衷,即使身处乱世,面对邪恶之事时,他仍‘如蝇在食,吐之乃已”。在对待人生的态度上,苏东坡真正做到了宠辱不惊,他曾写过名句“处贫贱易,处富贵难;安劳苦易,安闲散难;忍痛易,忍痒难;人能安闲散,耐富贵,忍痒,真有道之士也。”而他也真正做到了。他曾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后来被释,在监中共度过了四个月又二十天。出了监狱大门,他停了一会,用鼻子嗅了嗅空气,感到微风吹到脸上的快乐,闻到了阵阵花香,看到街上行人穿梭而过,他又诗如泉涌了,于是写下了“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塞上纵归他日马,城东不斗少年鸡。”

这首诗若让御史仔细检查起来,他又犯了对帝王的大不敬之罪,写完这首诗,苏东坡掷笔笑道:“我真是不可救药!”

在仕途上,苏东坡屡屡遭贬,他虽身居贫困之地、险恶之邦,仍能找到生活的乐趣。面对残酷的现实和窘迫的生活,在惠州,他自宽自解道:“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在儋州,他吟唱道:“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尽管他的诗词文曾在当时被列为“禁书”,但还是有人冒险传抄、诵读;尽管他被贬到天涯海角,但还是有人不远千里专程去探望他,拜他为师。这正是被他宠辱不惊的个人魁力所吸引而至。他游山玩水,泛舟湖上,月下独酌,禅院访僧,美丽的大自然抚平了他心灵的创伤,启发了他创作的灵感:《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承天寺夜游》等都是后世交口称赞的精品;他亲自做菜,他发明的“东坡肉”、“东坡鱼”、“东坡汤”,流传至今成为大江南北的名菜。。

这就是看淡成败、宠辱不惊的苏东坡。在政治前途渺茫、生活极其艰难的日子里,他始终保持着乐观从容、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他既面对现实,又超脱现实,以一种诗意的、艺术的审美态度来看待人生起伏。无论贬滴到何方,无论经受怎样的挫折,他都能从容地享受大自然的山山水水。

心胸坦坦荡荡、人格纯洁高远的人,他的心永远是从容安逸、宠辱不惊的,如张海迪,无论面对生活中的何种变化,她始终能寻找到人生的支点,宽厚豁上,看淡人世炎凉、人情百态。

张海迪5岁患脊髓病,身体从胸部以下全部瘫痪。她用顽强的意志粉碎了医生对她生命长度的预言,积极生活每一天,让生命不断充盈意义。少女时代下乡,她自学医学知识,为农民治病;为了走进社会生活,青年时代的她自学绘画和外语,后来刻苦写作,出版了200万字的作品,成为山东省作协副主席;她没有进过学校大门,但通过长期艰苦自学,获得了吉林大学哲学硕士学位。张海迪的名字早就上升为一种坚忍与不屈精神的象征。

1981年12月底,《人民日报》头版刊发长篇通讯,报道了张海迪的奋斗经历,从此,来自全国各地的信件就像雪花一样飘落到张海迪手上。1983年初春,《中国青年报》又发表了一篇介绍张海迪事迹的长篇通讯《即使是颗流星,也要把光留给人间》。同年,邓小平为张海迪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此后,张海迪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了关注,人们甚至议论过“海迪应不应该结婚”、“海迪要不要留长头发”等。

面对这一切,张海迪选择了沉默。她说,用宽容的微笑对待并不宽容的生活,也许是更明智的办法,自己只是一个平凡的人,过去是怎样,现在还是怎样去生活,并且要从容地走过每一天,在任何时候都做到宠辱不惊。张海迪说,要让生命有意义,也希望让生命有诗意,这才是从容的人生。生命只有一次,时间飞走就再也不回来了,即使身体残疾,也要爱生命,敢于面对各种人生历练。

张海迪曾经感动过无数人,而如今她宠辱不惊的处世态度再一次感动我们。齐白石先生说过:人誉之,一笑;人毁之,一笑。面对尘世的变化、他人的评价,我们何必太在意个人的宠辱得失呢,保持一种从容的心绪去看世界,你会发现人生处处都是鸟语花香。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是啊,宠不过是过眼云烟,辱亦不过一时失意,只有视一切为平常,我们才能无欲而刚,从心底傲然而立,保持一种从容自若的人生境界,守住自己一份完整独立的人格尊严,还心灵一片净土!

品悟人生

人誉之,一笑;人毁之,一笑。面对尘世的变化、他人的评价,我们何必太在意个人的宠辱得失呢,保持一种从容的心绪去看世界,你会发现人生处处都是鸟语花香。

放下恩怨,等于解放自己

人与人之间不要过分在意一些是是非非、恩恩怨怨的事情。如果你过分执着于是非恩怨的问题上,总是念着别人的种种坏处,其实,你不但时刻伤害着别人,同样也是在伤害自己。这样的人,整天生活在恩怨之中,轻则时刻充满抱怨,郁闷寡欢,重则痛苦不堪,饱受折磨,甚至不惜疯狂报复,最终伤害别人,也深深伤害着自己。

过去有个男子娶了两房太太:大太太膝下无子,小太太则生了一位容貌端正、模样可爱的男婴。由于丈夫非常喜欢这个小儿子,大太太因此心生嫉妒;但是,对外却宣称自己疼爱这小男婴胜于亲生骨肉。因此,家人也都认为大太太将他视如己出,根本没有起任何疑心。

然而,大太太始终有意要害死小男婴。就在小男婴大约1岁时,大太太找到下毒手的机会,用针刺人小男婴的脑门,而且深入颅内组织。小男婴因此生病,啼哭不止,也不再吃奶,一家大小都不知道原因。过了七天,小男婴便命终了。大太太啼哭不已,小太太更是伤心欲绝,肝肠寸断。

过了一段时日,小太太在各种查证下,逐渐怀疑大太太是真正的凶手。由于丧子之痛,加上有仇未报之感慨,小太太迅即命终。心怀怨结而死的小太太命终后,为报杀子之仇,投生当了大太太的女儿,长得容貌端正,大太太自然对她疼爱有加。然而,女婴才1岁就命终,令大太太每天端坐不食,悲恸哭更胜于过去的小太太。

往后,小太太连续七次投生为大太太的小孩,或二三年,或四五年,或六七年便死掉。最后一次投胎时,她长得比过去更端庄;但是,在14岁正当要嫁出门的夜晚,又不幸命终。大太太忧伤悲恼,终日啼哭,将女儿停尸在柏中,也不肯盖棺,终日看着棺材中的尸体,不说话也不进食。奇怪的是,已死去的女儿,居然容颜气色比生前更加焕发,使得大太太更是恋恋不舍。

过了二十几天,有一位阿罗汉圣者,因为与大太太宿昔的法缘,知道了这件事,要借此因缘度化此二人。于是圣者前往这户人家托钵乞食,大太太命令婢女盛一钵饭供养,圣者不肯接受,并告诉婢女,希望见到她的主人。大太太自认为忧悲苦恼的模样,无法出门见人,因此,命令婢女供养后再请他离开。然而,婢女数次请求,圣者仍不愿离开,坚持要见主人。大太太知道对方不肯离去,心中虽然感到愁忧无奈,也只好请圣者进门来。

阿罗汉圣者看见大太太蓬头垢面、憔悴不堪,并试图用手遮掩,于是问大太太:“为何如此?” 大太太告诉圣者:“我前后生了7个女儿都非常聪慧可爱,却一个个死去。最后这个女儿,在要出嫁时也死了!实在令我愁忧悲恼,痛不欲生。”

阿罗汉圣者问道:“家中过去有一位小太太是为何而死的?”痛哭不止的大太太听了非常震惊,问道:“你为何会知道这件事的来龙去脉?”

圣者说:“等你梳理完,就告诉你。”大太太迅速地梳理完毕之后,圣者又问:“小太太是为何而死?”这时,她缄默不语,心中感到惭愧万分。

“你杀了小太太的儿子,让她愁忧悲恼至死。因此,她前后7次投胎成你的小孩,成为你的冤家,意图也让你悲恸忧伤而死。你可以去探视棺材中死去的女儿,看看是否完好如初?” 大太太一看,尸身居然巳经坏烂臭秽,令人难以靠近。圣者问大太太:“如此不净之身,你何以贪念不舍?” 大太太感到惭愧至极,便立刻将她埋葬,并请求圣者为自己受戒。

次日,依圣者指示,大太太前往寺中受戒。然而,小太太却化作毒蛇,挡在大太太的路途中,想咬死她。由于毒蛇挡路,大太太无法前行。

此时天色已渐晚,她不禁心生怖畏:“我想要到寺中受戒,这条蛇为何一直挡住我的去路?” 圣者知道这件事后,即前往大太太的所在处。大太太一见到圣者,便欢喜地恭敬顶礼。圣者告诉蛇:“你为报杀子之仇,前后投生做大太太的女儿已经7次,彼此互结冤仇,来生势必又将互相仇害,如此毒害轮转无有穷尽……尽管如此,这些罪过,尚可度脱;但是,如果你现在障碍她受戒,障人受戒恶报甚大,将生生世世堕入地狱,无有出期!”毒蛇听闻圣者的开示后,知道宿世的因缘果报,心中的烦怨委屈霎时冰消。

圣者观察得度因缘已经成熟,随即为两人祝愿:“你们两人由于宿世的业缘,互相谋害报仇。现在彼此应当解冤释结,不要再恶意相向;过去所造的种种罪过,从此悉数灭除。” 最后,一人一蛇互相仟悔前愆,蛇因闻法功德,旋即命终舍去蛇的报身而投生人道。大太太听闻圣者的开示之后,心开意解,立刻追随圣者受了戒。

在阿罗汉圣者的点化下,二人的怨恨得到了化解,各自也得到了解脱,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是啊,冤冤相报何时了?费尽心机想报复别人,不仅对方受到了伤害,在这一过程中,自己也将忍受无尽的痛苦,这又何苦呢?弘一法师用摘录的经文“是身如掣电,类乾阔婆城,云何于他人,数生于喜怒” 告诫世人:对干是非恩怨不要太过执著。

尘世间,人与人之间因为这样或那样原因产生一些矛盾,或者各种各样利害瓜葛,或许还有伤害。但是,如果每个人以报复的态度去和他人相处,那就成了“冤冤相报何时了”。所以,面对这些有前仇的人,不要想着去报复他们,要用一颗包容之心接纳他们,用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态度去感化他们。

“人褊急,我受之以宽宏。 人险仄,我待之以坦荡。”对待他人的险恶用宽宏坦荡之心去感化他们,使他们感动,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样,你很可能就仇人变为朋友。在这个世上,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仇人好吧!

品悟人生

面对这些有前仇的人,不要想着去报复他们,要用一颗包容之心接纳他们,用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态度去感化他们。

追两只兔子,终会一无所获

中国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军事战例,三国赤壁之战。这个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北方来的一条猎狗,追赶一只兔子,追到荆州时,看中另外一只兔子,于是这条猎狗对两只兔子同时追起来,一直追到赤壁。两只兔子为求自保,联合起来对付这条嚣张的猎狗。在赤壁这个地方,两只兔子狠狠的揍了一顿猎狗,猎狗被揍后狼狈的逃回北方,两只兔子从此获得了新生。

我们站在现今的立场再返过头来看这条猎狗时,发现这条猎狗犯了好几个错误。

这条猎狗从北方一路赶来追兔子时,捎带着拣了些骨头,把荆州得了去,迫使这只兔子不得不逃。即使如此,这只兔子在当阳还是被猎狗咬了一口,带着伤的兔子继续逃跑。按理来说,猎狗应该对这只兔子穷追猛打,一直把兔子咬在嘴里,叼回家才是,这才符合基本规律。

这个时候,戏剧性的事情发生了。猎狗眼里出现了另一只兔子,这条猎狗不去追已经受伤的兔子,反过头来追这只刚发现的兔子,受伤的兔子赶紧找到刚被追的兔子,两只兔子一合计,决定一起对付这条疯狂的猎狗。

猎狗在拣了便宜后,应该好好地把骨头啃一啃,养养精神,再去追兔子也不迟,在自己没有吃饱的情况下,继续追赶兔子,最后反而被两只兔子算计了一番,一只兔子也没有吃到,捎带着的连骨头也被兔子抢了一半去。

事实上,我们中的很多人,在笑话这条猎狗的时候,自己不知不觉中也成了这条猎狗。

我们无须再对猎狗的错误做过多的分析了,其实,这条狗的失误就在一个非常简明的数学逻辑上:1÷2=50%。试想,一条狗同时追两只兔子,就不仅仅是分心的概念了,50%的成功率,基本上等于半途而废。

人尽管有两条腿,但只能走一条路。再厉害的人,哪怕他会分身术,也只能活上一辈子。从数学逻辑上看,人生的成败就决定于对追寻目标的把握上——人的一生若除以唯一的目标,成功率就是100%;人的一生若除以两个目标,成功率就成了5%;以此类推,追求的目标越多,成功的几率越小,人生之路、事业的追求也就越渺茫。

当然,人生若是连一个目标也没有,那就更悲哀了——一辈子除以零目标,人生就变得毫无意义了。

人生的得失成败、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和区别,往往就取决于1÷1、1÷2、1÷3这么简单的数学逻辑上。大凡出类拔萃者,多是目标始终如一的人。奇怪的是,在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的人们都把小学时就学的简易除法给忘了,拿单一的人生除以杂七乱八的追寻和欲望,使自己的成功率(也就是除法得数的商)一再变小,直至迷失了自我、虚度了人生。

因此,如果你真想追到兔子的话,那么,你千万不要同时去追两只不同方向兔子,尽管你追到了一只,会很遗憾另一只跑了,但你真正应该庆幸的是,你没有两只都追,否则,你遗憾的就不是另一只跑了,而是一只也追不到!

品悟人生

不管红尘世俗的生活如何变迁,不管个人的选择方式如何,更不管握在手中的东西轻重如何,我们虽逃避也勇敢,虽伤感也欣慰!我们像往常一样向生活的深处走去,我们像往常一样在逐步放弃,又逐步坚定。

放下悲观,人生没有什么不高兴

人生犹如一只在大海中航行的帆船,掌握帆船航向与命运的舵手便是自己。有的帆船能够乘风破浪,逆水行舟,而有的却经不住风浪的考验,过早的离开大海,或是被大海无情的吞噬。之所以会有如此大的差别,不在别的,而是因为舵手对待生活的态度不同。前者被乐观主宰,即使在浪尖上也不忘微笑;后者是悲观的信徒,即使起一点风也会让他们胆战心惊,让他们祈祷好几天。一个人或是面对生活闲庭信步,抑或是消极被动地忍受人生的凄风苦雨,都取决于对待生活的态度,态度决定命运,态度决定人生。

悲观主义者说:“人活着,就有问题,就要受苦;有了问题,就有可能陷入不幸。”即使一点点的挫折,他们也会千种愁绪,万般痛苦,认为自己是天下最苦命的人。一如英国哲学家罗素所形容的“不幸的人总自傲着自己是不幸的”。悲观主义者有不幸、痛苦、悲伤做成一间屋子,然后请自己钻了进去,并大声对外界喊着:“我是最不幸的人。”因为自感不幸,他们内心便失去了宁静,于是不平、羡慕、嫉妒、虚荣、自卑等悲观消极的情绪应运而生。是他们自己抛弃了快乐与幸福,是他们自己一叶障目,视快乐与幸福而不见。

乐观主义者说:“人活着,就有希望;有了希望就能获得幸福。”他们能于平淡无奇的生活中品尝到甘甜,因而快乐如清泉,时刻滋润着他们的心田。

任何事物本身都没有快乐和痛苦之分,快乐和痛苦是我们对它的感受,是我们赋予它的特征。同一件事情,从不同角度去看待,就会有不同的感受。一个人快乐与否,不在于他处于何种境地,而在于他是否持有一颗乐观的心。

对于同一轮明月,在被泪眼朦胧的柳永那里就是:“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而到了潇洒飘逸、意气风发的苏拭那里,便又成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同是一轮明月,在持不同心态的不同人眼里,便是同的,人生也是如此。

上天不会给我们快乐,也不会给我们痛苦,它只会给我们生活的佐料,调出什么味道的人生,那只能在我们自己。你可以选择一个快乐的角度去看待它,也可以选择一个痛苦的角度,如同做饭一样,你可以做成苦的,也可以做成甜的。所以,你的生活是笑声不断,还是愁容满面,是披荆斩棘,勇往直前,还是缩手缩脚,停滞不前,这全不在他人,都在你自己。

朋友,乐观是一个指南针,让你驶向成功的彼岸,阔步前进;乐观是一剂良药,可以医治苦难的伤痛。为了美好的人生,请让乐观主宰你自己!

美国“国宝”杰斯特·哈斯顿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黑人,但是他却是一个受人欢迎的“宝”,在美国境内所有的合唱团,都免不了唱上一两首他创作的歌曲,而在黑人灵魂音乐的创作上,他也是世界级的顶尖高手,无人能望其项背。

有一次别人问他说:“杰斯特,你有没有遭受过种族歧视?”

“噢,我这辈子一直都受到歧视。不过,我认为自己不该反应过度,因此,我尝试对别人的歧视充耳不闻。虽然,我无法完全释怀,但我从不记恨。”

有一次,在拉斯维加斯的万人演唱会上,杰斯特·哈斯顿用真情演唱一首《我的梦想在你那儿》。

他在唱完之后,很动情地说:“我和大多数美国人一样,热爱我们这个国家,但是我的肤色却使我和有些人不同,这没关系,你们都是欣赏力极高的听众,肯定了我的歌喉不是虚假的,而是为了你们的快乐唱出了一种梦想。”

说完,雷鸣般的呼喊声此起彼伏,从此杰斯特·哈斯顿名声大噪,成为国宝级歌王。

英国有一个天生乐观的人,从不拜神,令神不开心,因为神的权位受到挑战。

他死后,为了惩罚他,神便把他关在很热的房间,七天后,神去看望这位乐观的人,看见他非常开心。神便问:“身处如此闷热的房间七天,难道你一点也不辛苦?”乐观的人说:“呆在这间房子里,我便想起在公园里晒太阳,当然十分开心啦!”(英国一年难得有好天气,一旦晴天,人们都喜欢去公园晒太阳。)

神不甘心,便把这位快乐的人关在一间寒冷的房间。七天过去了,神看到这位快乐的人依然很开心,便问他:“这次你为什么开心呢?”这位快乐的人回答说:“呆在这寒冷的房间,便让我联想起圣诞节快到了,又要放假了.还要收很多圣诞礼物,能不开心吗?”

神不甘心,便把他关在一间阴暗又潮湿的房间。七天又过去了,这位快乐的人仍然很高兴,这时神有点困惑不解,便说:“这次你能说出一个让我信服的理由,我便不为难你。”这位快乐的人说:“我是一个足球迷,但我喜欢的足球队很少有机会赢。可有一次赢了,当时就是这样的天气。所以每遇到这样的天气,我都会高兴,因为这会让我联想起我喜欢的足球队赢了。” 神无话可说,让这位快乐的人自由了。

品悟人生

生活如同一面镜子,你对它哭,它也以哭脸相示;你对它笑,它就地你笑。持有什么样的心态,也就决定拥有什么样的人生结局。

我看开,我快乐

世事难以预料,倒霉和不幸的事谁也不想发生,但如果发生了,你应怎样去面对呢?生活的挫折和磨难来临时,我们应以一颗乐观、豁达、健康的平常心面对,这样生活会美好得多。

许多人都有过丢失某种重要或心爱之物的经历:比如不小心丢失了刚发的工资,最喜爱的自行车被盗了,相处了好几年的恋人拂袖而去了,等等,这些大都会在我们的心理上投下阴影,有时甚至因此而备受折磨。究其原因,就是我们没有调整心态去面对失去,没有从心理上承认失去,只沉湎于已不存在的东西,而没有想到去创造新的东西。人们安慰丢东西的人时常会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事实正是如此,与其为失去的自行车懊悔,不如考虑怎样才能再买一辆新的;与其对恋人向你“拜拜”而痛不欲生,不如振作起来,重新开始,去赢得新的爱情。

人世间有许许多多自己制造的烦恼。烦恼是很不讨人喜欢的词,因为它令我们感到无助、劳累。

生总是在不断地失去和拥有。拥有快乐,失去烦恼;捡到幸福,丢掉悲伤。

不管将来你要怎样选择,最重要的是自己能够开心地面对生活中,我们难免失去,如果失去什么之后,我们再失去快乐的心情,岂不是失去更多了?

有的人大富大贵,别人看他很幸福,可他自己身在福中不知福,心里老觉辩痛快;有的人,别人看他离幸福很远,他自己却时时与幸福邂逅。

有对下岗的年轻夫妇,在早市上摆个小摊,靠微薄的收入维持全家五口人的生活。这夫妇俩过去爱跳舞,现在没钱进舞厅,就在自家院子里打开收录机转悠起来。男的喜欢喂鸟,女的喜欢养花。下岗后,鸟笼里依旧传出悦耳动听的鸟鸣声;阳台上的花儿依旧鲜艳夺目。他俩下了岗,收入减少了许多,还乐个不停,邻居们都用惊异的目光看着他俩。

是的,我们虽然无法改变我们的境况,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没了工作不要紧,但不能没有快乐,如果连快乐都失去了,那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因为快乐是人的天性的追求,开心是生命中最顽强、最执著的律动。

荣启期在泰山,优哉游哉,鼓琴而歌,孔子路过,就问他为何这等快乐?荣启期回答道:“天生万物,催人为贵,我得为人,何不乐也?”正如荣启期所说,生而为人即是一种快乐,快乐是人生的主题。

品悟人生

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用豁达的胸怀去面对人生,以饱满的热情去对生活,就能快乐度过每一天。

懂得放弃,才能有更美好的未来

总听到有人感慨人生苦短,自己的理想还远未实现,那么让我们看看他们的理想是什么?“我一定要拿到诺贝尔文学奖”“我一定要做个数学家”……渐渐地,这些远大的目标变成了沉重的负担,他们越坚持就越觉得痛苦。为什么不学着放弃呢?放弃是一种解脱,一种量力而行的智慧。你只有懂得了放弃,才会有更美好的未来。

有一种鱼叫马嘉鱼,长得很漂亮,银肤燕尾大眼睛,平时生活在深海中,春夏之交溯流产卵,随着海潮漂游到浅海。渔民捕捉马嘉鱼的方法挺简单:用一个孔目粗疏的竹帘,下端系上铁,放入水中,由两只小艇拖着,拦截鱼群。马嘉鱼的“个性”很强,不爱转弯,即使闯入罗网之中也不会停止。所以一只只“前仆后继”地陷入竹帘孔中,帘孔随之紧缩。竹帘缩得愈紧,马嘉鱼愈激怒,它们更加拼命往前冲,结果就会被牢牢卡死,最终被渔民所捕获。

我们也像马嘉鱼一样,笃信坚持到底就是胜利,给自己套上了个“执著”的光环,执著于名利,执著于不切实际的空想,一年复一年,等到老年后才开始嗟叹壮年的无为和空虚。其实只要你放开手,就会发现许多无奈的痛苦已经不解自开。

人们不愿放弃,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不想接受变化,不能接受新事物,40多年的历练使我们不敢放弃手中的一切,遇事就钻“牛角尖”。

老马是某国营钢制品厂的业务员,提起业务,老马总是一脸的得意:他是厂里的业务尖子,连续13年销售冠军!厂里领导都说:“没有老马拿不下来的客户,老马出马,必定马到成功!”然而,就是这个春风得意的老马,最近似乎遇到难题,原来由于钢制品市场竞争激烈,老马所在的工厂在竞争中明显居于劣势,所以,这一季度,老马损失了不少订单,还丢了几个客户,老马自觉面上无光,走路都抬不起头来。于是老马发誓,一定要挽回颜面,在下个季度大干一场。就这样,老马鼓足了干劲,在全国各地东征西讨,累得连喘口气儿的工夫都没有,妻子劝他:“你这么大年龄了,安稳几天多好!销售量下降也不是你的责任,你干吗都揽到自己身上!”可怎么说,老马也不听,非要坚持下去,把销售额提上来。就这样,没几个月头发都斑白了。这时,老马的小舅子来找他,告诉他有个私营企业正在招聘业务精英,像老马这样的人才去了,肯定大受欢迎,而且薪水又高,待遇又好。妻子也极力怂恿老马放弃现在这家工厂,换个环境。老马觉得很为难,从心里讲,他也知道这家工厂的境况会持续下滑,再做下去前途不大,但这毕竟是自己工作了20年的厂子啊,再说自己也不能就这么灰头土脸地走了,非得把业务搞上去不可!老马把自己的决定告诉家人,小舅子一听,气得也不理姐夫了,辞职报告一打,自己去了那家私营企业。几年之后,老马头发已经半白了,为了业务指标,他心力交瘁,但是业绩却仍在不断滑坡。厂领导对他也不再亲切,老马苦恼极了。雪上加霜的是,那家私营企业近期准备上市,还给每位员工都分了股份,老马的小舅子有事儿没事就对亲戚炫耀,然后大家就替老马惋惜:“唉,那个时候老马要不那么固执,依他的能力股份肯定分得更多!死守着那个破厂子,每天累死累活,倒弄得两头不是人,有什么好!”不久,老马胃出血,住院了。出院后他办了停薪留职,整天呆在家里静养,他不愿见到自己的亲戚,也不想再听到那些让他悔不当初的闲言碎语。

老马为了不切实际的“坚持”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那我们呢?也许我们紧抓着不放的是我们深爱的理想,但当我们苦苦追求到最后,仍看不到生活的轻松的希望时,那么聪明的做法就是赶快放手,不要等到烫伤了手,才发现自己握着的原来不过是个“电熨斗。”

放弃,是一种过人的智慧,只有学会放弃才能够抓住新的机遇,人生本来就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还在苦苦坚持的你也不妨“见异思迁”一回,也许你会发现不一样的美丽。

品悟人生

一次默默的放弃,放弃一个心仪却无缘分的朋友;放弃某种投入却无收获的感情;放弃某种心灵的期望;放弃某种思想。这时就会生出一种伤感,然而这种伤感并不妨碍自己去重新开始!

放弃,有时就是最好的拿起

英国著名诗人济慈本来是学医的,后来发现了自己有写诗的才能,就当机立断,放弃了医学,把自己的整个生命投入到写诗当中去。他虽然只活了二十几岁,但他为人类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马克思年轻时曾想做个诗人,也曾经努力写过一些诗(就是后来他自称是胡闹的东西),但他很快就发现自己的长处和兴趣并不在这里,便毅然放弃做个诗人的梦想,转到社会科研上面去了。如果他们两个人都不认识自己,没有找准自己的位置,那么英国至多不过增加了一位庸医,而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也肯定要失去一颗璀璨耀眼的明星。

伽利略是被送去学医的。但当他被迫学习解剖学和生理学的时候,他却学习着欧几里得几何学和阿基米德数学,偷偷地研究复杂的数学问题,当他从比萨教堂的钟摆上发现钟摆原理的时候,他才刚满18岁。

罗大佑的《童年》、《恋曲1990》等经典歌曲影响和感动了一代人。罗大佑起初是学医的,后来他发觉自己对音乐情有独钟,所以他弃医从乐,他的选择是对的。

俄罗斯著名的男低音歌唱家奥多尔夏里亚宾19岁的时候,来到喀山市的剧院经理处,请求经理听他唱几支歌,让他加入合唱队。但他正处在变嗓子阶段,结果没被录取。过了些年,他已成了著名歌唱家。一次他认识了高尔基,给作家谈起了自己青年时代的遭遇。高尔基听了,出乎意料地笑了。原来就在那个时候,他也想成为该剧团的一名合唱演员,而且……被选中了!不过,很快他就明白,他根本没有唱歌的天赋,于是又退出了合唱队。

离斯特拉福德镇不远处有一座贵族宅邸,主人是托马斯·路希爵士。有一天,刚20出头的莎士比亚伙同镇上的几名好事之徒,扛着武器溜进爵士的花园,开枪打死了一头鹿。结果莎士比亚被当场抓住。在管家的房间里被囚禁了一夜。莎士比亚在这一昼夜间受尽侮辱,释放后便写了一首尖刻的讽刺诗,贴在花园的大门上。这下子惹得爵士火冒三丈,扬言要诉诸法律,严惩那写歪诗的偷鹿贼。于是诗人在家乡呆不下去了,只好走上去伦敦的途程。正如作家华盛顿·欧文所说:“从此斯特拉福德镇失去了一个手艺不高的梳羊毛的人,而全世界却获得了一位不朽的诗人。”

一个人要学会放弃,放弃你不想做的事;一个人要学会选择,选择你喜欢并擅长做的事。只要你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坐标,你就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改变你自己的命运,从而能轻松生活。

放弃是一种大智慧。为自己算账,人们都喜欢用加法:职位的提高、财富的增加、经验与知识的积累等等,因为汲取和获得更容易让人有满足感。但是人生也需要——在特定的时候甚至更需要减法,掂量一下肩头、心头的分量,你是否觉得太沉重?那么,何不来个大扫除,为自己清仓,放弃不必要的拖累?

品悟人生

一个人要学会选择,选择你喜欢并擅长做的事。只要你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坐标,你就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改变你自己的命运,从而能轻松生活。

放弃是人生最可贵的举动

梦想总是美好而绚丽的,很多人都在为自己心中的梦想苦苦追寻。遗憾的是,能实现梦想的人很少很少。没有实现梦想的人,往往是因为一开始就做了一件自己根本就无法做到的事情,最终梦想只能变成泡影而已。

有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国王,后宫的妃子为他生了一群白白胖胖的王子,而他最宠爱的妃子为他生了一位漂亮的公主。国王非常疼爱小公主,视如掌上明珠,从不舍得训斥半句,凡是公主想要的东西,无论多么稀罕,国王都会想尽一切办法弄来。

在国王的骄纵下公主渐渐地长大了,她开始懂得装扮自己了。一个春雨初晴的午后,公主带着婢女徜徉于宫中花园,只见树枝上的花朵,经过雨水的润泽,花瓣上挂着几滴雨珠,越发的妖艳迷人;蓊郁的树木,翠绿得逼入人眼。公主正在欣赏雨后的景致,忽然目光被荷花池中的奇观吸引住了。原来池水热气经过蒸发,正冒出一颗颗状如琉璃珍珠的水泡,浑圆晶莹,闪耀夺目。公主完全被这美丽的景致迷住了,突发异想:

“如果把这些水泡串成花环,戴在头发上,一定美丽极了!”

打定主意后,她便叫婢女把水泡捞上来,但是婢女的手一触及水泡,水泡便破灭无影。折腾了半天公主在池边等得愤愤不悦,婢女在池里捞得心急如焚。公主终于气愤难忍,一怒之下,便跑回宫中,把国王拉到池畔,对着一池闪闪发光的水泡说:

“父王!你一向是最疼爱我的,我要什么东西,你都依着我。女儿想要把池里的水泡串成花环,作为装饰,你说好不好?”

“傻孩子!水泡虽然好看,终究是虚幻不实的东西,怎么可能做成花环呢?父王另外给你找珍珠水晶,一定比水泡还要美丽!”父王无限怜爱地看着女儿。

“不要!不要!我只要水泡花环,我不要什么珍珠水晶。如果你不给我,我就不想活了。”公主骄纵撒野地哭闹着。

束手无策的国王只好把朝中的大臣们集合于花园,忧心忡忡地商议道:

“各位大臣们!你们号称是本国的奇工巧匠,你们之中如果有人能够以奇异的技艺,以池中的水泡,为公主编织美丽的花环,我便重重奖赏。”

“报告陛下!水泡刹那生来,触摸即破,怎么能够拿来做花环呢?”大臣们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

“哼!这么简单的事,你们都无法办到,我平日何等善待你们?如果无法满足我女儿的心愿,你们统统提头来见。”国王盛怒地呵斥道。

“国王请息怒,我有办法替公主做成花环。只是老臣我老眼昏花,实在分不清楚水池中的泡沫,哪一颗比较均匀圆满,能否请公主亲自挑选,交给我来编串。”一位须发斑白的大臣神情笃定地打圆场。

公主听了,兴高采烈地拿起瓢子,弯起腰身,认真地舀取自己中意的水泡。本来光彩闪烁的水泡,经公主轻轻一触,霎时破灭,变为泡影。捞了老半天,公主一颗水泡也拿不起来。于是睿智的大臣和蔼地对一脸沮丧的公主说:“水泡本来就是生灭无常,不能常驻久留的东西,如果把人生的希望建立在这种虚假不实、瞬间即逝的现象上,到头来必然空无所得。”

公主见状,便不再坚持这个过分的要求了。

学会放弃,是一种自我调整,是人生目标的再次确立。学会放弃不是不求进取,知难而退也不是一种圆滑的处世哲学。有的东西在你想要得到又得不到时,一味地追求只会给自己带来压力、痛苦和焦虑。这时,学会放弃是一种解脱。

生活中,时刻都在取与舍中选择,人们总是渴望着取,渴望着占有,常常忽略了舍,忽略了占有的反面:放弃。懂得了放弃的真意,也就理解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妙谛。多一点中和的思想,静观万物,体会与世一样博大的诗意,你自然会懂得适时地有所放弃,这正是获得内心平衡,获得快乐的好方法。

品悟人生

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有许多事情都是不值得花费太多的时间去完成的,如果一直坚持干一件于己无益的事,对自己毫无帮助,在这种时候,适时地放弃也许才是最好的选择。

放下是解脱自己最好的办法

佛学大概认为痛苦都是自找的,不是你这辈子找的,就是上辈子找的或者好几世以前找的,反正不会无缘无故这么苦,也不是因为外来原因才让你这么苦。

佛在世时,有一位波斯匿王出城巡游。他乘坐一只高大的白象在街上游走,一群随从围绕其身边。途中,波斯匿王从远处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走过来;他很怕这位老人受到惊吓,于是立即吩咐身边的随从:“快停下来,让老人能慢慢地走过来。 ”

当这位老人走到这群人的面前,国王慈祥地对他说:“老人家!看你白发苍苍,好像年纪不小了吧!”

老人仰头看着国王,展露天真的笑容,并伸出四个手指头对国王说:“我四岁。”

国王听了很纳闷,就问他:“你四岁?”

老人坚定地说:“是的,我才四岁。因为,我在四年前所过的生活,是很糊涂、懵懂的人生,那不是真正的人生。后来很幸运地听闻佛法,接受了四年的佛陀教育。”

“如今,我凡事都放得下,在我有生之年我会尽力去付出。在这个过程中,我体会到付出是一件快乐的事;不与人计较是如此的自在。”

“这四年来,我过得很逍遥自在,这才是真正的人生。所以,我真正会做人的年龄才四岁。”

波斯匿王听了高兴地说:“老人家,人生确实要放得下,与世无争,这才是最逍遥的人生。虽然你听闻佛法才四年,但你的人生已经很有价值了。”

凡事放得下的人,一心只想施舍、尽力付出,学会与世无争,才能过逍遥自在的人生。要学会放下并不是很困难,能够放得下,佛法就在眼前。

中国禅宗说到所有的佛法,只有一句话:“放下。”但是偏偏就是有很多人放不下。

确实如此,很多事情明明知道不必记在心上,但是每一次提醒自己的“放下”,不过是又一次的铭记,倘若真的已经放下,哪里还有那么多的念念不忘?

所以,要学会放下,学会忘记。学会放下,是对自己的一种解脱。放下执着,万事随缘,让因果自作定论。生活中,执着需要毅力,但放下执着也许更需要毅力。如果太勉强、太执着,只会自寻烦恼、适得其反。学会了放下,你便多了几分淡定。在花海里你不会眼花缭乱;在风中,你不会摇摆不定;在名利面前,你不会利欲熏心;在世俗面前,你依然会出淤泥而不染。

品悟人生

只有放下,才能以更好的姿态继续向前生活。如果不原谅他人的过错,心灵就会被怨恨占据,受伤害的终究还是自己。

不能放下,往往就是一种失去

如风来自农村,在他高中毕业的时候,家里的积蓄已经不多,为了不让家里的负担更重,进了大学,他就申请了助学贷款,还在大学里他就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兼职,他努力工作,逐渐从一个普通的业务员做到了店面经理。学习与工作的压力让他感到身心疲惫。这个时候,一个女孩走入了他的视线。她坦诚率直的个性深深地吸引了如风,他们无所不谈,如风向她诉说自己在工作与学习中的烦恼,她总能够安慰并且鼓励如风,这也使得如风心里的阴霾一扫而光。随着一天天的交往,聊天的内容也超越了普通朋友的范围,后来他们确立了恋爱关系。

快过春节的时候,女孩因家里逼婚,跑了出来。如风让她和自己一起回家过春节,女孩同意了。他们一起回到了如风贫困的老家。女孩自小生活优越,被家人当千金大小姐般疼着护着,可她并没有大小姐的脾气。她喜欢吃辣,如风家几乎不沾辣,她对此从不抱怨,别人问起她时她总说好吃。看到家里的一些与她生活习惯不合的地方,她从不皱一下眉头。如风的家人都喜欢她,并且认同她。父亲嘱咐如风要好好对待女孩,并告诫他说,如果失去了她将是如风一辈子的损失。

回到城市之后,他们住在了一起。如风虽然毕业了,他还在那家公司上班。他去上班,女孩就在家里做好饭等他回来。每次下班回来,一上楼,她就会出现在楼梯口,微笑着看如风。后来,如风工作得很拼命,工作占据了他的大部分时间与精力,有些顾不上女孩。他害怕了那种没有钱的贫困生活,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这个时候,女孩怀孕了,如风觉得自己还那么年轻,事业才刚刚起步,无论是金钱还是精力上都负担不起这个孩子。在他的劝说下,女孩最终同意打掉孩子。女孩一个人在一个偏僻的医院里,把孩子做掉了,这个时候,如风为了能赚够足够多的钱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他更加忙碌了。在女孩最脆弱、最需要他的时候,他却没有陪在她的身旁,这种伤害也许比身体上的伤害来得更加强烈,也更加持久。

女孩因为孩子的事情恨如风,最终离如风而去。如风现在拥有了自己的房地产公司,虽然现在已经步入轨道,业绩也越来越好,但自从女孩走后,他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觉得所做的一切都不再有意义了。他想要离开自己所在的城市,到一个新的环境里开始新的生活。

故事说到这里,不知看过之后你有何感触:如风拥有了自己一直以来渴望得到的金钱,在追求金钱的道路上,他失去了自己的女友。现在他有钱了,可心底里的那份深深的内疚与自责恐怕会伴随他一生。如果当初对待金钱,他能够拿得起放得下一点,不是那么强烈的想要有钱,多花些精力在女友身上,结果就会有所不同。有些时候放弃金钱也是另外一种获得,比方如风,他就会获得爱情,或许他不会有很多钱,但是,相信他会比现在开心快乐很多。

学会放弃,相信在生活中很多地方都将得益匪浅,对于炒股的人就更是如此,因为股市中太多的地方你要面对这样的抉择。买股票时,你等于放弃了以更低的价格买入的机会;卖股票时,你等于放弃了以更高价格卖出的机会。漫漫熊市,如果你不斩仓可能会面临继续扩大亏损的风险;如果斩仓就要放弃补回损失的希望。必要的时候,就得拿得起放得下,因为在你放弃任何一个希望的同时,你也回避了同样存在的风险,收获的却是一份心安与闲适。

股市中有许多关于执著的成功故事,其中一类典型的案例就是多年坚持买入同一只股票,最终得到了几百倍、上千倍的回报。但要清楚的是,在成千上万的股票中寻找一个值得长线投资的品种,即使是专业的投资人士,也需要付出无数辛勤的工作,甚至只能作为一种理想。这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更是谈何容易。执著于一只股票而最终血本无归的例子,相信远比成功案例要多得多。学会放弃,对于普通股民而言要远比学会分析公司财务报表来得容易,而且也更重要。因为学会分析可以帮助你赚钱,学会放弃却可以帮助你保住本钱,对于老百姓来讲,显然本钱比利润更重要。

品悟人生

面对金钱,我们要有拿得起放得下的达观,相信有时候放弃金钱也是另外一种获得,我们就会得到健康,获得爱情,获得一份快乐生活的心情。

放下身段,路会越走越宽

有的人家世不错,就觉得自己的身份很高;有学问的人觉得自己不同凡响;有钱财的人觉得自己不同旁人;有名位、有才华的人,认为自己比较有尊严,并借此抬高自己的身份,而事实上如果依赖这些作为身份,是非常不合时宜的。

有一个大学生,在校时成绩很好,大家对他的期望值也很高,认为他必将有一番了不起的成就。最后他真的有了成就,但不是在政府机关或大公司里有成就,他是卖蚵仔面线卖出了成就。

原来他是在大学毕业后不久,得知家乡附近的夜市有一个摊子要转让,他那时还没找到工作,就向家人借钱,把它顶了下来。因为他对烹饪很有兴趣,便自己当老板,卖起蚵仔面线来。他的大学生身份曾招致很多人不以为然的眼光,但却也为他招徕不少生意。他自己倒从未对自己学非所用及高学低用怀疑过。

要放下身份!这是他的口头禅和座右铭。放下身份,路会越走越宽。

人的身份是一种“自我认同”,这本来并不是什么不好的事,但这种“自我认同”也是一种“自我限制”,也就是说,怀有这种认同感的人常常会想:因为我是这种人,所以我不能去做那种事。而自我认同越强的人,自我限制也越厉害,所以,博士不愿意当基层业务员,高级主管不愿意主动去找下级职员,知识分子不愿意去做没有文化的工作……他们认为,如果那样做,就有损于自己的身份。

其实这种所谓的身份只会让人路越走越窄,你如果想在社会上走出一条路来,那么就要放下身份,也就是:放下你的学历、放下你的家庭背景、放下你的身份,让自己回归到普通人中去。同时,也要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和批评,做你认为值得做的事,走你认为值得走的路。

放下身份的人比放不下身份的人在竞争上多了优势:

如果你想把事情做成,就得以一种低姿态出现在对方面前,表现得谦虚、平和、朴实、憨厚,甚至愚笨、毕恭毕敬,使对方感到自己受人尊重,比别人聪明。在交往中他就会放松自己的警惕性,觉得自己用不着花费太多精力去对付一个“傻瓜”。即使事情明显有利于你的时候,对方也会不自觉地以一种高姿态来对待你,好像要让着你一样,也就不会与你一争长短了。

其实,你以低姿态出现只是一种表面现象,是为了让对方从心理上感到一种满足,使他愿意合作。实际上,表面上越是谦虚的人,就越是非常聪明的人,越是工作认真的人。当你表现出大智若愚来,使对方陶醉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气氛时,你就已经受益匪浅,已经完成了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了。

你谦虚就显得他高大;你朴实和气,他就愿意与你相处;你恭敬顺从,他的指挥欲得到满足,认为与你很合得来;你愚笨,他就愿意帮助你,这种心理状态对你非常有利。相反的,你若以高姿态出现,处处高于对方,咄咄逼人,对方内心里就会感到紧张,而且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能放下自己高贵的身份架子的人,他的思考富有高度的弹性,不会有刻板的观念,而能吸收各种新鲜的事物,丰富自己的头脑和智慧,这将是他最重要的本钱。放下架子能比别人早一步抓到好机会,而且抓住的机会也会更多,因为他没有身份的顾虑。

品悟人生

放下架子能比别人早一步抓到好机会,而且抓住的机会也会更多,因为他没有身份的顾虑。

放下之后人生才会有所不同

谚语说:“最大的一步是在门外。”主动放下的后面并非一片空白,而是新的人生收获的机遇。真正懂得放下的人是智慧与容忍的结合体,有斗士的力量,有沉静的平和,他们能承受喜悦与悲哀的突然发难。

他们行动时干练、迅捷,不为感情所左右;退避时,能审时度势,全身而退,而且能抓住最佳机会东山再起;他们没有失败,只有沉默,是面对挫折与逆境的积蓄力量的沉默。

近代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经是科举之路上的一个幸运儿,一帆风顺地进京当了进士,作了翰林。按常理来说,旧式读书人平生之愿不过如此。

但是蔡元培先生却认识到,在清廷里已经无法见到阳光,不如自己摘掉顶戴花翎,打开人生的另一扇窗户。

1896年,蔡元培先生挂冠出都,回到南方兴办教育,开始教育拓荒与革命启蒙生涯,创造了人生的又一次辉煌。1916年,蔡元培先生从欧洲回国担任北京大学校长。由此开始直到五四运动发生,文化运动中从来没有缺少过他的身影,因而没有人能够估计出蔡元培先生对于现代史进程的影响。

当失去了一些以为可以长久依靠的东西,自然会有难过及割舍的痛苦,但其中却隐藏着无限的祝福和机会,让我们充分发挥生命的潜能,开辟一片新的天地。

如果我们是一朵生长在大松树下的小花,可能会庆幸有大松树遮风挡雨。当松树整个倒下来时,我们可能觉得所有的保护都失去了,从此就要任由狂风吹倒、大雨打倒。

可是事实上恰好相反,我们失去了大树的阻挡,阳光会有机会照耀我们,甘霖会有机会滋润我们,我们的身躯会因此更加茁壮,盛开的花瓣也将为世界所看到。

要想采一束清新的山花,就得放弃城市的舒适;

要想做一名登山健儿,就得放弃娇嫩白净的肤色;

要想穿越沙漠,就得放弃咖啡和可乐;

要想有永远的掌声,就得放弃眼前的虚荣。

梅、菊放弃安逸和舒适,才能得到笑傲霜雪的艳丽;

大地放弃绚丽斑斓的黄昏,才会迎来旭日东升的曙光;

春天放弃芳香四溢的花朵,才能走进累累硕果的金秋;

船舶放弃安全的港湾,才能在深海中收获满船鱼虾。

当生命被逼到了绝壁、死谷,一切才变得深刻。

有战争,就会有输赢,而我们很难保证自己能够打赢每一场战斗,《反败为胜》是美国汽车业巨子艾科卡所写的一本书,艾氏以54岁的壮龄,人生事业发展到巅峰时遭受到福特汽车公司老板撤职,痛失总裁宝座。往后六年里,他阅尽世间人情的冷暖,在商场竞争的现实和残酷之中,不断忍辱精进,使尽浑身解数,在成本严控、争取融资和研究新产品的开发上,数管齐下,最后终于突破万难,创造了众所炫目的奇迹。克莱斯勒的股票一夕间回涨数倍,且供不应求,艾氏本人亦扬眉吐气,成了当代活生生的传奇。

当困境走到谷底才会反弹,而胜败常常是一线之间。如果我们有机会赢时,千万别大意,因为你有可能会输得更惨;但是输的时候,也别忘了:我们随时也有机会再赢回来。

品悟人生

真正懂得放下的人是智慧与容忍的结合体,有斗士的力量,有沉静的平和,他们能承受喜悦与悲哀的突然发难。

患得患失是人生大忌

患得患失是人生最常见的心理隐患,是人生的精神枷锁,是附在人身上的阴影。生活中出现阴影是因为我们挡住了人生的太阳。人生的太阳是什么?是理想,是追求,是对生活的热爱,是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我们要铸就辉煌的人生,就必须要砸碎精神枷锁,丢掉思想包袱,走出患得患失的阴影。

后羿有一身百步穿杨的好本领,立射、跪射、骑射样样精通,而且箭箭都射中靶心,几乎从来没有失过手。人们争相传颂他高超的射技,对他非常敬佩,并称他为“神射手”。

有一天,夏王想把后羿召入宫中来,单独给他一个人演习一番,好尽情领略他那炉火纯青的射技。于是,夏王命人把后羿找来,带他到御花园里找了个开阔地带,叫人拿来了一块一尺见方、靶心直径大约一寸的兽皮箭靶,用手指着说:“今天请先生来,是想请您展示一下您精湛的本领,这个箭靶就是你的目标。为了使这次表演不至于因为没有彩头而沉闷乏味,我来给你定个赏罚规则:如果射中了的话,我就赏赐给你黄金万两;如果射不中,那就要削减你一千户的封地。现在请先生开始吧。”

后羿听了夏王的话,一言不发,面色变得凝重起来。他慢慢走到离箭靶一百步的地方,脚步显得相当沉重。然后,后界取出一支箭搭上弓弦,摆好姿势拉开弓开始瞄准。想到自己这一箭出去可能发生的结果,一向镇定的后羿呼吸变得急促起来,拉弓的手也微微发抖,瞄了几次都没有把箭射出去。后羿终于下定决心松开了弦,箭应声而出,“啪”的一声钉在离靶心足有几寸远的地方。后并脸色一下子白了,他再次弯弓搭箭,:精神却更加不集中了,射出的箭也偏得更加离谱。

后羿收拾弓箭,勉强赔笑向夏王告辞,悻悻地离开了王宫。夏王在失望的同时掩饰不住心头的疑惑,就问手下道:“这个神箭手后羿平时射起箭来百发百中,为什么今天跟他定下了赏罚规则,他就大失水准了呢?”

手下解释说:“后羿平日射箭,不过是一般练习,在一颗平常心之下,水平自然可以正常发挥。可是今天他射出的成绩直接关系到他的切身利益,叫他怎么能静下心来充分施展箭术呢?看来一个人只有真正把赏罚置之度外,才能成为当之无愧的神箭手啊!”

患得患失的人,你给他十两银子,他会想象你肯定得了十两金子;领导们开个日常的工作会,他会费尽心机打听,看谁又要被提拔了;单位发工资,他会把工资表翻个底朝天,生怕谁多拿了半分钱;同事们聚会若少了他,他会猜想肯定避开他在搞什么鬼名堂。这些人整天神经兮兮,心中布满疑虑、惴惴不安,生活中当然不会有轻松与愉快。

生活中往往有这样一些人,做什么事情之前都要反复考虑,做完之后又放心不下,对方方面面都考虑得尽量周到,如有不妥,就很担心把事情办砸并担心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并且极其注重个人的得失。他们被笼罩在患得患失的阴影之中,心房被得失纷扰得没有一分安宁。

就像很多成功的人,他们创业初期虽然很艰难,可下决心、做决定时很痛快,不会想那么多。但是等到他们功成名就之后,就变得犹豫不决、患得患失了。因为在成功之前他们什么都没有,所以无所谓得失;可是成功之后,他们有了一定的基础,就害怕失去这个、失去那个。人在害怕失去的同时,又期望什么都得到,想要这个,想要那个,所以就更加痛苦。

患得患失是导致很多人心情不好的原因。在没有得到的时候,会拼命地想要得到;而在得到的时候,又会在一个小小的失意面前耿耿于怀,久久不能从失意中解脱出来。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患得患失,心情也难以稳定和平静。患得患失,过分计较自己的利益将会成为我们获得成功的大碍。

品悟人生

得到的时候,不惦记着失去。失去的时候,不耿耿于怀。得失面前,做到心平气和,保持心灵上的宁静,才不会活得那么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