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电影上看到的惨死的人化成厉鬼来人间报仇,那样的幽灵多是血腥恐怖、甚至有些丑陋的形象,他们拥有超越人的法力,突如其来地杀人,为所欲为,其实那只是电影为了满足视觉效果罢了。在许多书和电影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鬼故事。在这些鬼故事中,有时候鬼是被敌人杀死或死于可怕方式之人的亡灵。鬼留在人间,是因为他想要惊吓或危害他的敌人。其实无论是东方的鬼还是西方的幽灵,他们即使拥有一定程度的法力,但是也有自己害怕的事物。幽灵和鬼绝大部分都习惯在夜里活动,自然怕光喜黑。至于他们对光亮怕到什么程度,各种说法又有不同。清代画鬼名家罗两峰说,夜鬼多,昼鬼少,正午日光最强,则鬼类绝迹,就是说鬼与光天化日是“势不两立”的。
鬼不仅怕光,也怕人,鬼怕撞见以斩鬼、捉鬼、食鬼等为职业的人,这是毫无疑问的。
传说鬼还怕木匠、屠夫、泥瓦匠、恶人、孕妇、邋遢的人。
木匠:木匠是手工业者的代表,在古代是被看做神明的,尤其鲁班是供奉的对象。木匠的墨盒,也就是用来画直线的墨盒,更是鬼所害怕的东西,因为墨盒集中了人类的智慧。
屠夫:因为屠夫经常宰杀牲畜,所以身上有恶气和牲畜的怨气,所以鬼不敢靠近他们。
据说,屠户的刀也是辟邪之物。
泥瓦匠:泥瓦匠也是手工业的代表,泥瓦匠的泥抹子也是辟邪之物。
恶人:鬼怕恶人,历来在古代小说里也经常看到类似的故事,而且还有一个说法,就是怕鬼的时候可以大声地骂脏话,于是鬼自然就不敢现身了。
孕妇:传说中孕妇在人生生世世的回转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鬼根本无法威胁到孕妇。
邋遢的人:为什么鬼会怕邋遢的人等等。可能是因为邋遢的人由于不洗澡不洗脸,聚集了更多世间尘垢,阳气更旺所以连鬼都怕。很少听说街上的流浪汉撞到鬼,可能就是这个说法。除了上述的六类人以外,据说鬼还怕正直的人,怕大智慧的人,怕行善积德的人,怕强健的人等等。当然,这些想法大多受到小说或是影视方面的影响,还有社会提倡的行善积德的宣传影响。
除了怕人,鬼还怕动物,鸡鸣声起,鬼就慌忙逃避,这类的故事太多了。除了鸡,还有狗等。
幽灵是否真的具有电影电视中展现的那些神奇的能力呢?科学能证明吗?英国物理学家奥利弗·洛奇爵士的儿子雷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阵亡了,他因受不了失去儿子的痛苦,所以一直都在研究死人能否跟活人通话这一问题。洛奇爵士曾多次尝试通灵法术想跨越死亡的界限和爱子交流。但是他心中产生了一个新的疑问:怎么才能确定通灵人传递的信息确实是来自已经过世的人呢?洛奇爵士想到了一个好方法,并决定由自己来完成这个试验。他在生前就把死后要通灵人转达的话写在纸上,并用信封封好。这样就可以验证通灵人传递的信息是否准确。在他过世之后,许多通灵人都纷纷尝试来破译洛奇爵士神秘的死后传言,一时之间竟有130场法事先后举行,但是没有一场真正招来了爵士的亡魂……
在古代的中国,人们相信“鬼”其实是一种气体,在进入一间屋子时会如气体一样,先贴着墙传播,然后慢慢地充满整个房间。这也是有人说的所谓“鬼贴墙走”的起源。也有人相信,人和鬼在不同的空间里存在,当空间重叠的时候,就会看到对方。
有的人认为,鬼附身的现象并不是鬼的法力,其实只是人体磁场的存在。人体有复杂的神经网络,神经网络会产生电流脉冲。有电流就自然有电磁场,电磁场会随着人体的思维方式、兴奋程度等的改变而改变,但是它的改变是在一定的范围内。当某些人的磁场与其他的磁场接近或相同就会发生叠加、合并或是共振现象。这时的人自己就无法控制自己的思维和行为,由于对这种突发情况的害怕,人就觉得肯定是鬼附身。还有一种说法是磁振荡频率的接近。人体有磁场,那么人体就有磁振荡。当磁振荡的频率与其他的振荡频率一致或接近就会发生共振等物理反应。当振荡频率超出人所能够承受的范围时,他的思想行有人认为人之所以会被鬼附身,是因为人体磁振荡的频率与其他的频率一致或接近造成的为就不受自己控制,也就是传说中的鬼附身。
18世纪中叶,法国昂热市一座102米长的大桥上有一队士兵经过。当他们在指挥官的口令下迈着整齐的步伐过桥时,桥梁突然断裂,造成226名官兵和行人丧生。有人认为是打扰了幽灵,幽灵作怪,人们对此纷纷揣测。后来,经科学家检查发现是共振造成的。因为大队士兵迈正步走的频率正好与大桥的固有频率一致,使桥的振动加强,当它的振幅达到最大以至超过桥梁的抗压力时,桥就断了。类似的事件还发生在俄国和美国等地。鉴于成队士兵正步走过桥时容易造成桥的共振,所以后来各国都规定大队人马过桥,要便步通过。
在我国的史籍中也有不少类似的记载。唐朝开元年间,洛阳有一个和尚,他的房间内挂着一副磬,常敲磬解烦。有一天,和尚没有敲磬,磬却自动响起来了,把他吓了一跳,认为是鬼作怪,终于惊扰成疾。他的一位好朋友曹绍夔是宫廷的乐令,不但能弹一手好琵琶,而且精通音律,听说和尚病了,特意前来探望他。经过一番观察,他发现每当寺院里的钟响起来时,和尚房里的磬也跟着响了。丁是曹绍夔拿出刀来把磬磨去几处,从此以后磬就不再自鸣了。他告诉和尚,这磬的音律和钟的音律一致,敲钟时由于共振,磬也就响了。将磬磨去几处就是改变它的音律,这样就不会引起共鸣。
和尚恍然大悟,病也随之痊愈了。
科学家为各种奇怪的事情提供了合理的解释,还有很多的关于幽灵或鬼的传说需要进一步用科学解释。
知识链接
幽灵鬼脸
在西班牙,有一座着名的“鬼屋”。几十年来,这个鬼屋不仅让那个偏远的山村居民困惑不解,也让成千上万的科学家和幽灵怀疑者颇感兴趣,纷纷到那里试图目击“贝尔米兹鬼脸”这一怪异现象。
1971年的一个早晨,玛丽亚·戈梅兹·加马拉走进自己的厨房,突然发现混凝土地板上出现了一张脸,紧紧地盯着她。老太太吓得够呛,她立即叫她的儿子米加尔用镐头把那块地板挖掉。米加尔用镐头把混凝土地板刨掉,然后用新的混凝土重新把地板修好,整个地板看起来像是新的。就在第二天早晨,那张脸又出现了,而且就在同一个地方!不久,更奇怪的事发生了,几个星期、几个月、几年来,在那个第5号房间里,一群一群的面孔在那里出现、移动。一些科学家也对这种现象感到不解。调查特异现象的人员来到那个房子,更换了地板,并把那间房子封闭了3个月。当这些调查人员重新回到那个房子时,那些“鬼脸”又出现了。调查人员还在那个房子里进行了录音,结果录到了奇怪谈话的声音。从那以后,这座房子就全世界闻名了。
知识链接
回魂夜的传说
在人死后的第七日,俗称头七,这一日也叫回魂夜。关于回魂夜也有种种不同的说法。传说,当晚先人的灵魂会在牛头马面陪同下回到生前居住的地方进行最后的缅怀,而且先人的灵魂还可以像生前一般在家中活动;还有一种说法,这一晚先人的灵魂会带着阴间结识的新朋友回来与亲人团聚,而亲人要事先就为先人准备好招待朋友的酒席。
知识链接
日本的怨灵
在日本,“怨灵”是指死于非命的人类魂魄。被超度成佛后,称“御灵”;在人间作祟时,则被称作怨灵。日本的怨灵通常是两类人:一类是历代战争中战死的武将;另一类是受到不公平对待的女子。
源远流长的日本怨灵文化滋生于民间,在日本人的心中,怨灵就像千年病毒一样。实际上,日本传统观念的“怨灵”是一个寄宿在某种物质上,而且在固定范围内行动的怨念。虽然一旦被怨灵缠上了就难以摆脱,但只要不接近怨灵的活动范围内就不会染上毒咒。
在日本,有很多有关现代日本怨灵的电影。影片中的怨灵带给人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可怖,而且还带给人压力和一种性命危在旦夕的紧迫。
4东方“幽灵”观
中国传统文化中,“幽灵”即传说中的鬼,鬼文化其实是源自人们最初对死亡现象的不安,产生各种幻想。鬼文化其实来自中国民俗文化,反映了过去人们的生活,展现出古代人的文化风貌。
中国传统文化中认为鬼都是人死后所变,由于受到佛教、道教的影响,老百姓认为死者必须入土为安,才能转世轮回。那些没有入土,没有投胎的死者就会变成飘零的孤魂野鬼,成为飘浮在黑夜中的幽灵。在着名电影《倩女幽魂》中,美女小倩便是含冤的幽灵,由于骨灰坛被妖怪控制而不能进入转世轮回,只能成为孤魂野鬼飘荡无依。在传统文化中,这些幽灵已经超越人类存在,并且拥有灵异能力。展现在传说故事中的他们会飞来飞去,根据修炼功力的深厚强度的不同,而拥有各种相应的法力,这种法力甚至能残害人类。这种想法其实在心理层面体现了人们对亡者的畏惧。当然,人们对于家人死后所归属的鬼魂,或者是民族英雄、国家将士等其实也充满了尊敬的。这些人由于生前受人们爱戴,所以当他们死在民间故事中,包公死后成为五殿阎君后所变成的鬼,按照老百姓最古朴的想法,应该是好鬼,善鬼,是为人们造福的鬼,会继续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
比如民间故事中包公死后成为五殿阎君等,钟馗会专捉恶鬼,黑无常弃恶从善成为了拘魂使者,受到人们香火供奉,这都反应了当时人们朴素的认知。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幽灵并不是无形的,相反,无论是文化上,还是精神上幽灵与人类生活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受到家族宗法制以及道教的影响,老百姓产生了一种认知,即人死了就会成为鬼,但是只要通过修炼就可以由鬼变成神或者仙,因而在中国传统的鬼文化中“鬼”便出现了鬼、神、仙混杂不分的特点。这些鬼、神、仙都具有人类的七情六欲,他们也有身体、生活、婚嫁,甚至交际环境,社会阶层等。
当佛教传入影响中国文化时,幽灵便拥有了自己的生活场所--中国式的地狱观念。幽灵都具有人的特点,在地狱生活,那里有十八层,其惩罚和制裁和人间大同小异。地狱的制度构建与中国官吏体制相结合,因而可以说这些幽灵在地狱过着的是与人间差不多的生活。只是统治阶级为了控制人们的思想,便对他们说,如果做了坏事,便会坠入十八层地狱受到折磨和惩罚;做了好事,便能投胎做人,今生受了苦难来生便会得到回报。这种思想有效地钳制了下层老百姓的思想,调和了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起到了维护封建统治的作用。
伴随鬼文化而来的是各种丧葬、祭祀等鬼事活动,这些活动出现了许多相关的墓志铭、祭文、吊文等文体。中国鬼神小说是非常丰富的,许多文人学士以民间鬼故事为基础创作了大量鬼神志怪作品,从干宝的《搜神记》,到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以及《灵鬼志》、《幽冥灵》、《封神演义》等。这些小说都构建在中国鬼神文化的背景上,取材民间传说故事,表现出一个丰富的鬼神世界。
这个鬼神世界也是按照中国封建社会结构组成,它受到了现实世界认可,并且鬼、神、仙都与现实生活有往来。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所不能完成的善恶奖惩便在鬼神世界完成。作者将自己对现实世界的看法都隐于鬼神故事,并对社会现实进行真实地描绘和反映。
如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作者在其作品上借鬼事言人事,以辛辣犀利的描写,尽情地对世态炎凉、人间善恶给以淋漓尽致的揭露,揭露了当时社会腐朽。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里的谈狐说鬼、劝善惩恶之笔,深刻地反映出了明清之际尖锐的社会矛盾,对当时统治阶层的种种罪恶和社会生活中的丑行恶习,在客观的记叙中给予了尖锐的讽刺和揭露。
从艺术方面讲,中国的美术、雕塑受到了鬼文化的广泛影响。许多反映鬼文化的图画都带给人们以夸张的艺术想象,展现出当时人们的生活以及思想,留下了可贵的历史财富。如《钟馗捉鬼图》、《张天师骑虎镇邪》 民间年画中广为流行的《镇宅门神图》等。在敦煌莫高窟、云岗石窟、龙门石窟有关鬼文化的雕塑更是不胜枚举。从上古开始的巫祝祭祀鬼神的仪式活动,就少不了音乐的伴随,这些音乐、舞蹈直接是当时鬼文化的反应。
知识链接
日本怨灵恐惧的传统
在日本社会,人们不敢随便说已故之人的坏话,除了单纯抱持着敬畏心态之外,这样的想法大概源自于日本固有的“怨灵恐惧”传统。日本有许多庙宇,是专门为恨死的人修建的。
在日本人的观念中,如果不很好地安慰恨死者的怨灵,他们的灵魂就会给予活人的社会种种报复。这种在日本历史源远流长的“怨灵恐惧”,渗透在日本文化的很多层次中。
知识链接
中国的鬼节
相传为了让那些终年禁锢在地狱受苦受难的冤魂厉鬼走出地狱,享受人间血食,阎王下令每年从七月一日起就打开地狱之门,让他们获得短期的游荡。因此,七月又被人们称为鬼月,认为是不吉利的月份。至于鬼节则是阴历七月十五日,这一日又称中元节、七月半、盂兰节等。这天是鬼门关大开的日子,鬼魂可以在阳间逗留一整天。过去人们在这天晚上除了祭拜自己的祖先外,还准备一些祭品祭祀鬼神。这天,不管是放河灯、捧雏菊寄哀思,还是烧纸钱送祝福,这都是人们感情的延伸,是最基本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