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幽灵的白色魅影
20464500000007

第7章 科学触碰幽灵(2)

研讨会开始了。有20多人专程赶来听贾松·布莱思怀特的演讲。这些人从25岁到60岁不等,而且不仅有英国人,还有西班牙人、芬兰人、瑞典人、瑞士人和德国人,甚至还有一位澳大利亚人,这是一群钟情于特异事物的人。贾松给他们讲了许多有关孟卡斯特城堡的故事。据说这座古堡一直被已经死去几百年的宫廷小丑汤姆的幽灵缠绕。另外,还有“玛丽·布瑞格事件”这位年轻妇女在19世纪时被人杀害于古堡的栅栏前,从此,她的幽灵便在古堡的周围游荡。不少人都说见过这个幽灵,有的证词甚至已有25年的历史!还有不少开车人也述说他们在这个地方差一点撞上一个年轻的女人,而当他们下车察看时,她却突然不见了。贾松是一个怀疑论者,在他看来,玛丽·布瑞格的情况说明,幽灵的出现常常是因为人们对真实而具体的迹象发生错误的认知,而孟卡斯特城堡周围的环境很容易使人产生错觉。道路起伏蜿蜒,路边有许多高大的树木,又没有路灯。此外,这个地区气候潮湿,经常出现的大雾也影响人的视觉。

到幽灵城堡居住成了人们猎奇探险的爱好。虽然一提到幽灵宅,大家就会人心惶惶。在人们的想象中,幽灵大宅一般都是废弃的、无人居住的,并且里面常常有冤魂出没。阴森恐怖的氛围,常常会使人敬而远之,但在当今世界上却出现了“幽灵宅游”这一新兴行业。

在美国几乎每个有历史的城市都会流传幽灵出没的传说故事,比如闹幽灵的老宅、墓地。因此“幽灵宅游”迅速在美国发展起来了,现在成为一项新兴另类的旅游事业。不少富有冒险精神的年轻人都投身于这个刺激又好玩行业当中。如今的美国已经有超过一百条“幽灵宅游”线路,绝大多数的城市都至少有一家旅行社提供专门寻访幽灵出没地带的旅游路线。做一个“幽灵宅游”的导游也是个不错的职业,这个行业看来还是很有发展潜力的,也说明了人们对幽灵的既恐惧又好奇的心理。

“幽灵宅游”的最大特色不是当地的湖光山色或者人文建筑,而是气氛。

现在有一些旅游团为了吸引更多的游人,于是便开设了“捉幽灵行动”等课程来吸引游客。当然了,绝大部分所谓理论都是没有什么科学依据的。

比如导游会叫游客去拍摄大量的照片,然后在照片上查找幽灵的痕迹。

例如那些照片上的白斑,很可能这些白斑只是一些再平常不过的昆虫、灰尘或镜头上的雾气,但却能激发人们强烈的好奇心。

知识链接

“血腥玛丽”背后的恐怖故事

鸡尾酒“血腥玛丽”的背后就有一个极度恐怖的故事,传说匈牙利的李·克斯特伯是一个嗜血女王,为了永葆青春和美貌,她要定期喝下少女的鲜血,即便是在她50岁的时候,依然有人为了她的美貌而自杀。据说她居住的古堡每到月圆之夜都有幽灵哭声传出。后来该古堡被贴上了封条,成为了欧洲四大幽灵屋之一。

知识链接

三魂七魄

中国传统上有一种说法,灵魂分“魂”、“魄”两部分。魂主精神,魄主身形,而且有“三魂七魄”之说。当人受到惊吓,魂魄可能会离开身体。如果处理不好的话,人就会因此而死亡。当有人被吓至昏迷之时,为了使昏迷的人起死回生,民间会举行一种特别的“招魂”仪式。除了魂魄说以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人的灵魂是一种拥有意识的特殊物质,并将其称之为“内丹”或“元神”。这种元神有阴阳之分,一旦经过修炼使人变为纯阳就能控制灵魂进出肉体。这被称之为“元神出窍”。

4 秤秤灵魂有多重

传说幽灵是没有重量的,也用不着走路,他们就一直漂浮着,在天花板上、暗黑的走廊或者在半空里。

就像我们在电影上面看到的幽灵一样,它们大多都是穿着白色的衣服,飘荡在大街小巷、神秘古堡或者荒郊野外。

为什么幽灵是飘着的呢?它究竟有没有重量呢?如果有,那么又有多重呢?

早在古代的埃及,人们确信灵魂的存在,而且认为灵魂是有重量的。他们确定灵魂之重用一根羽毛作为象征;在西方的传说里,人死后,没有了灵魂,体重就减少了21克,而这21克的重量就正是灵魂的重量。

为了证明灵魂的存在,还有很多科学家开始对其进行研究。有的科学家对许多死而复生的人进行调查,要求受调查者描述他们死亡时的心理体验,结果所有人的体验大致相同。

美国着名心理学博士雷蒙德·A·穆迪在研究过150个濒死体验者(经历过“临床死亡”后复生的人)的案例之后,试图为人们揭开死亡真相。一个落水的男人回忆说他掉进水里的那一霎。他感觉到脱离了身体,自己仿佛是一片羽毛独自处在一个空间中。

然后他发现自己站在了体外的某一处观察自己的躯壳,不停地出入自己的肉体。接着他对时间的感受消失了。

一位被手术救活的人说,当时他飘飘忽忽的,发现自己上到了天花板上,停留在那儿看着大夫们给自己动手术,当他们使用电击器时,他的身体弹了起来,这时他从天花板上重重地朝自己的身体摔了下去,之后就恢复了知觉,发现自己仍然是倒在手术床上!

麦克特嘉博士在邓肯大学也做了一个成功的实验,就是在人断气的一刹那,他竟能称出灵魂的重量至少是一个盎司,通常超过两个盎司。他的实验是这样:事先商请六个垂死的病人,自愿来作实验,特制精密计重床一架,灵敏程度能够显示十分之一盎司的差别。

德·A·穆迪他对病人的选择非常小心,必须静静死去,才合标准。

麦克特嘉博士一连做了六次同样的试验后,才将实验经过、内容连同自己的见解,发表在美国心灵研究协会杂志上。这一篇文章令世人为之震惊,在当时引起了一场激烈的争论。从科学的角度看,这个研究显得并不是那么准确,一方面失误率太高,在麦克博士的研究中,只有一例成功,这样的失误率必须大量增加例数才能有统计学意义;另一方面,他既然考虑到体液的蒸发,就应该把这些蒸发的体液用一个罩子收集起来,把重量也算进去。麦克博士所公布的死亡的精确时间并不可信,当时的条件,这个是很难确定的。最让人质疑的是他的秤,太难调整,似乎并不是那么精确。

十年后,美国另一位心灵学研究专家卡特博士读了麦克特嘉博士早年的报告,以及告尔诺博士关于“透过名叫迪亚西宁染料染过的布幕看人体,可看到发自人体的如雾发光体”论之后,他也做了有关灵魂的另一个实验。他依照上述两篇论文所述,制作一个布幕及体重计,他说果真看到发自病人身上如雾般微发光体映在布幕上,不久,它就缓慢变成如躺在床上的病人形体,接着缓慢地飘浮起来,飞向窗外,然后神秘地消失。

电影《21克》的介绍是这样说的:“不管你是否恐惧,他都会最终降临,在那一时刻,你的身体轻了21克。”

知识链接

濒死体验

濒死体验是一种在接近死亡时,一些人所经历的超体验的现象。濒死体验的现象包括有心理、生理及超自然因素。心理学、生物学和宗教界对濒死体验均有不同的看法。

法国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德国伟大诗人歌德、英国着名作家劳伦斯等都曾有过濒死体验。他们认为,“灵魂”离开身体的感觉就像做梦一样。

知识链接

墨西哥的“亡灵节”

在墨西哥,11月1日、2日两天通称为“亡灵节”。11月1日这天是祭奠死去孩子的“幼灵节”,11月2日则是祭奠死去成年人的“成灵节”。亡灵节是受印第安人祭奠先人习俗、基督教万圣节这两种文化相互影响而形成的墨西哥传统节日。在“亡灵节”,人们通过守灵、上贡等方式祭奠逝去的亲人。“亡灵节”的祭品讲究颇多,水、火、盐等都是祭品。其中水是生命之源,火象征光明、希望和信念,盐是智慧之物。此外,象征财富的黄色万寿菊、象征纯洁的白色的紫罗兰、小孩玩具、甘蔗等都是重要的祭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