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崖天书”之谜
观点:红崖天书自明朝起引起世人关注,历史上对它的各种解读层出不穷,但都没有得到世人的信服。目前,一种认为红崖天书是建文帝的留言牌的说法浮出水面,在学界激起轩然大波。如果这种推测成立,可谓是石破天惊的历史发现。
“红崖天书”,原名“红岩碑”,位于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城东约15公里晒甲山半山。关索岭地势险峻,是古代兵家必争地,“红崖天书”隶属关岭县,距黄果树瀑布仅数里之遥,从公路到红岩前,约半公里。
红崖为一浅红色绝壁,壁长100米,高达30多米,在绿色的群山中格外醒目,非常易于发现。
石壁上有20余个深红色的形似古文的符号,似篆非篆,若隶非隶,非镌非刻,横不成列,竖不成行,错落参差,大小不一,共有十九字。大者一米见方,小者十几厘米,古朴浑厚。虽经风雨剥蚀,但其色历久不退。
历史上有明确的史籍记载过“红崖天书”,最早的要算明嘉靖邵元善的《红崖诗》了。邵元善为明代的黔籍文人,喜好游山玩水,当他来到关岭看到天书之后,诗兴大发,写了一首《红崖诗》,由此,“天书”被世人所知,史学家、考古学家蜂拥而至。清光绪末年,日本学者德丸作藏、鸟居龙藏不远万里到黔考察,并将“红崖天书”摹本带回国内,在日本学术界引起轰动,“红崖天书”由此扬名海内外。当时的人们知道后,纷纷拓印天书,或考证收藏,或当成珍贵礼品送人。
就是因为当时的人拓印天书,使得“红崖天书”目前的面貌并不是原状,而是遭到了人为的破坏与篡改。清朝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永宁知州涂步衢命人拓取红崖碑文。
拓取碑文的任务交给了团练罗光堂办理。罗为当地土著的民团首领,他看到天书非镌非刻,无雕凿之痕,不易拓印。这名糊涂的武官为了省事,居然命人用桐油石灰将天书字体勾勒廓出,待石灰凝固后,很快就完成了拓印。
事后,当地愤怒的村民乡绅扬言将告发罗破坏古迹的罪行。
涂步衢身为知州,深知破坏古迹罪的严重性,一边压制舆论,一边令人将天书上的桐油石灰斧劈刀凿,沸水洗涤,致天书面目皆非,崖面斑剥落离,字迹漫漶难辨,直到60年后,在天书的岩壁上还可剥离出石灰浆层。到了清末,又有一位叫徐印川的贵州提督,为了附庸风雅,又在天书崖面上,手写了一个草书的“虎”字。这位想与天书争锋的官员可能不会想到,他的狗尾续貂之举使他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好的名声。
由于处在高崖之上,加之其非篆非隶,人们对天书的意思充满了好奇。事实上,百年以来,对红崖碑的研究,一直没有间断。综合来看,有多种说法:一说是殷高宗伐鬼方纪功刻石的“纪功碑”;一说是大禹治水时的遗迹;一说是诸葛亮南征时当地少数民族所作的图谱;一说是蜀汉时爨族首领济火协助诸葛亮南征有功,用古爨文书写的济火“纪功碑”。
这些说法与关岭所在的地域、历史有些关联,但其具体内容却无人可以解读,所以不被学界承认。还有人认为是岩石风化的自然花纹,后经有关部门对岩石和字迹作科学鉴定,认为确系人为所致,并非石花。贵州省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还曾经悬赏100万元,征求最终科学的解释。
最近20年来,一种认为天书为建文皇帝诏书的解释渐渐占据了主流。1997年,上海江南造船厂工程师林国恩认为,“红崖天书”成书约在1406年,是明初逊国建文皇帝所颁的一道讨伐燕王朱棣篡位的“伐燕诏檄”。他给出了一个答案,全文直译为:燕反之心,迫朕逊国。叛逆残忍,金川门破。杀戮尸横,罄竹难书,大明日月无光,成囚杀之地。须降伏燕魔,作阶下囚。
丙戌(年)甲天下之凤皇(御制)。
林国恩自幼喜好中国文化,业余时间坚持进行文史研究。1990年,他对“天书”进行了多学科的研究。首先是对其众多的各种摹本进行分析,确认了原迹摹本作为依据。接着从古文字、绘画方面找出其中与历史事件和人物相联系的基本特征,最后得出了上面的结论。赞同这一观点的还有山东大学艺术系副教授、红崖天书的研究者刘乐一,他也认为,红崖天书是建文帝的留言牌。
刘乐一认为:“天书中的年号‘丙戌’,即建文四年,正是燕王叛乱的后一年。建文出逃时,红崖天书图三离奇的人类文化之谜111安顺处于交通枢纽,是进出云贵必经之路。在此留下天书,其目的在于告知众人自己的行踪。”刘乐一还称自己在安顺境内高峰山寺找到了建文帝在那里出家的证据。寺院里有一个藏身洞,洞里刻有一段铭文:
“秀峰肇建文迹,尘知空般若门”。寺院里有一幅“大明皇帝建文帝遗像”,画面上,建文帝已是垂暮之年,以僧人面貌出现,高坐在靠椅抚琴,系工笔写真。这幅遗像成了建文帝在此修行的铁证。高峰寺对面的石崖上,有“西来面壁”的石刻,据当地传说是建文帝所书。
2004年,著名考古学家金川教授也针对天书之迷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红崖天书是一署名“凤凰”的皇帝所为,其标题为“品”,其怪异文字经解读为:“做官,必须明白民之痛苦,不要寻欢作乐,如酒贪色,不要为权力相互残杀,使民逃离家园,过着悲惨的生活。”另外尚有两个图形表示“妻子在祈祷,儿意在嬉耍”。他认为,这两个图形可以意译为:自此不问政事,与妻儿隐居山林,共享天伦之乐。金川教授的观点虽然不能直接确证天书是建文皇帝的留言,但也说明这幅神鬼莫测的天书是皇帝所留。
建文皇帝下落
建文帝朱允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孙子,已故太子朱标的长子。其即位后燕王朱棣逼宫,建文帝见大势已去,火烧皇宫,自焚而死。但宫中太监们在火后余烬中多次查找,只找到马皇后与太子朱文奎的遗骸,建文帝是活是亡无从得知。后世史家和民间传说众说纷纭,离奇万分。
花山岩画之谜
观点: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宁明县东南14.5公里处,有一处花山岩画,位于花山屯北明江东岸,是世界上极为罕见的大型岩画。其内容丰富难解,至今为止,对其作者、年代、制作方法及寓意也没有定论。
花山岩画事实上是指分布在广西左江流域的岩画,这些崖壁画多集中在江河转弯处宽大、平整、垂直壁上,陆地石壁和洞穴也有少量分布。花山岩画在当地的壮语名为“岜来”,汉译为“有画的石山”。宋、明时代已有记录,20世纪50年代初期调查发现。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其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由于地处大河沿岸的山崖之上,观赏岩画的最佳方法为坐船沿岸观赏。
花山是一座海拔345米的小山,整个岩画整幅画面长达172米,高约50米,面积8800多平方米。气势壮阔。岩画的绘画颜料是赭红色的赤铁矿粉,用动物鲜血和脂肪稀释调匀,用草把或鸟羽直接刷绘在天然崖壁上。画法采用单一色块平涂法,只表现所画对象的外部轮廓,没有细部描绘。风格古朴,笔调粗犷,场面十分壮观。
神秘的花山岩画总共绘有大小各种图像111组,约1900多个,画面以人物造型为主,也有铜鼓、箭簇、刀、剑、羊角钮钟和野兽之类。人物最大的高达3米,最小的仅0.3米,大部分人物形象呈双手向上弓张,双腿半蹲的舞状,也有侧身前奔、打拳、联袂欢歌状;动物图像像狗、像驴、像马;物体图像似太阳、铜鼓、铜锣、弓箭等。
岩画人像形态各异,有正面和侧面之分,正面人像高大,皆两手上举和双脚下弯神情潇洒,形似蛙人。岩画中好似有一位威武的首领,居于整个画的中央,身材魁梧,头戴虎冠,身佩长剑,正面蛙形立于犬形兽上,剽悍威风。围绕着首领,有许多侧身人像,他们有的头戴饰物,有的赤身裸体,有男有女,动作刚健有力。这些形体稍小的人物各式各样,擂着铜鼓,划着独木舟聚集江边,簇拥在首领的周围。在灰色的山崖上,赭红色图案显得格外醒目,图像的线条粗犷,结构严紧,人物神态各异,形象逼真,整个画面秘而不乱,气势恢弘,热情奔放,场面热烈而富有诡秘色彩。一眼看上去,花山岩画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充满神秘的异域色彩,具有相当高的艺术造诣和浓厚的少数民族情调。其历经数千年风雨侵蚀,依然清晰可见,不仅在广西,在世界上也极为罕见。
花山岩画所处广西壮族自治区,历史上也并不是繁华之地,为什么古人要在这自然条件很恶劣的地方,并且还是水流湍急的悬崖陡壁上作画?其作者是谁?作画的目的何在?
事实上,历史上关于花山岩画的记载也不多,最早出现在南宋李石编著的《续博物志》中:“二广深溪石壁上有鬼影,如澹墨画。船人行,以为其祖考,祭之不敢慢。”明代张穆的《异闻录》这样描述:“广西太平府有高崖数里,现兵马执刀杖,或有无首者。舟人戒无指,有言之者,则患病。”
几百年来,关于对花山岩画的解释各式各样。有说岩画画的是早期氏族部队出征前誓师的场面,有人认为它是古人对青蛙的生殖崇拜,还有人认为这些图案并不是画面,而是古骆越文字。
这些猜想中,尤其以骆越人文化遗存之说最为离奇。
骆越人生活在左右江流域附近,他们2000多年前便发明了用木头做的鸟头船,由于当时人们乘船经常在水流湍急的地方沉船。
久而久之,为保出行平安,古骆越人便在这经常发生危险事故的地方祭祀“水神”。
花山岩画表现的正是人们祭祀水神的场面。为了取悦“水神”,得到神灵的护佑,人们不惜代价,冒着极大的危险,将祭祀时的动作及死去的人们画上去,并用红色标出来。骆越人很早就有自己的文字,也有自己的崇拜仪式。从已经发现的考古资料来看,骆越人祭祀时的场景与花山岩画很相似。例如弯膝举臂的“青蛙”状就是骆越古人的标志性动作,这一动作在岩画中也是出现最多的,到现岩画上的“蛙人”造型在还被人们沿用。
如果真是骆越人祭祀水神的内容,那么古人为何非要画在高高的崖壁上?花山岩画最高处有90多米,整个崖面如刀劈斧削一样呈90度直角。别说在上面绘画,就是徒手攀登也是难上加难。加之崖壁周围没有稻田和平地,没有借力的地方,目前人们用现代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对崖壁画进行准确拍照或完整临摹都十分艰难。
骆越人是如何将画画上去的呢?
专家考察时发现,花山岩壁上留有竹签,这些竹签经测定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与花山岩画产生的时间相近,因此,古骆越人很有可能在岩壁上打洞,插入竹签来固定竹架。这一点与沿江民族的生活习惯和文化特征也很相似,例如同样离奇的“悬棺”习俗,也是沿江民族使用同样方法实现的。出于对神灵的敬畏和渴望死者灵魂的回归,古骆越人宁愿付出生命的代价和艰苦努力,也要在高高的崖壁上绘制如此巨大的画面。也许,古人对信仰的渴望与崇拜,不是今天人们所可以想象的。
除了祭祀水神的说法,目前得到学界较普遍认可的是图腾崇拜说。据专家考证,目前基本确定崖壁画绘制于战国早期至东汉之间,作者可能是壮族先民,绘画的目的是通过图腾崇拜以祈求五谷丰登、人丁兴旺。有专家认为花山岩画称颂了当时的农耕文化和对日月的崇拜,岩画分布广而且风格统一,具有很高的美术和教育研究价值。岩画的内容比较真实地表现了壮族先民从渔猎经济过渡到农耕经济的历史画面,其内容丰富程度不是祭祀那么简单。结合画面上出现的各种工具和乐器,有人认为花山岩画表现了祝捷庆功、欢庆丰收以及壮族先民祭祀蛙神图腾的仪式;还有说是操练或出猎等等。
总之,神秘的花山岩画至今还没有一个让人信服的答案,是一个令人好奇的离奇之谜。
花山岩画群
花山岩画群主要有宁明、龙州、崇左、扶绥、大新、天等、凭祥等县市的沿江地区,共79处。
花山崖壁画是其中规模最大的,其图像之多、分布之广密、作画地点之陡峭、作画条件之艰险,均被公认为国内外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