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自己相信对你来说有点困难,你也可以假装,假装“要求”已经实现。当你的言行举止看起来总像是拥有它时,你就会开始相信自己已经接收到了。这时,阿拉丁神灯一般的巨人——宇宙就会响应你的思想,在吸引力法则的作用下强力驱动你身边所有的情境、人和事件,像变魔法一样实现你的“要求”。
感觉已经到来
学习和实践吸引力法则,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促使自己产生“我现在已经实现了它”的感觉。去试开那辆汽车,去为那所公寓增添家具,去那栋别墅参观等等,尽你一切可能去产生“我现在已经实现了它”的感觉,并且将这种感觉牢记于心。在产生这种感觉的过程中,你为实现它所做的每件事,都会帮你真实的将它吸引到你身边来。
——鲍勃·道尔(作家、潜能研究专家)
运用吸引力法则的第三个步骤也是最后一个,就是“接收”。从“要求”到“相信”再到“接收”,闭上眼睛,静下心来想想,假如你想要的事物已经到来,你将会是怎样的感觉。想象彩票兑换大奖后,你会兴奋得睡不着,你会骄傲地宣布你是个幸运儿,你全家及朋友都会为此感到由衷的喜悦。现在,就用这种感受去感觉你的“要求”。
你的“要求”是你希望出现的,你去感觉它时,总会怀着情不自禁的喜悦心情。这时,你的身体就像一个美好事物的“接收器”,将一切与“要求”相关的你感兴趣的东西吸引过来,直到最终“要求”的实现。
你要相信,这种感觉是一种意识,它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启迪你,引导你,向你展示记忆中储存的场景、姓名、事件等等;它启动你的心跳、控制你的血液循环、调节你的消化、吸收和排泄功能。当你吃下一片面包,它替你转成组织、肌肉、骨骼、血液……
也许你已经意识到,这种感觉是从不休息的。它总在不停的工作,只要你将“要求”陈述出来,它就会引导你去无限的接近“要求”,实现“要求”。
这种感觉也可以说是前文所说的意识的力量,无论是莎士比亚的剧作,拉斐尔的圣母画像,还是贝多芬辉煌的交响乐,都是在这种感觉的作用下创造出来的。
十九世纪中期,孟加拉有一个从苏格兰来的外科医生,名叫詹姆斯。他从1843年到1846年在孟加拉工作期间内,大约实施了400多次大手术,有截肢的,切除肿瘤的,还有眼睛、耳朵、喉咙等手术。
那时,麻醉药乙醚或其他当代的一些麻醉方法还没有发明,所有的手术都没有麻药,用的只是精神麻醉法。令人惊奇的是,这些手术的死亡率很低,只占2%~3%。病人在手术期间不会感到疼痛,也没有死在手术台上的。
詹姆斯医生的做法是,将病人催眠,不断向他们暗示:不会疼痛,不会有败血症,不会出现细菌感染。结果,病人在他的这种暗示下,真的几乎没有感染现象,死亡也极其少见。
催眠,对催眠者来说是一种暗示,对被催眠者来说则是一种感觉,完完全全地感觉催眠者的暗示:感觉他暗示的一切已经到来,已经实现,你的整个身心已经处于他所说的那种环境之中。詹姆斯医生的病人就是在这种感觉中一次次地实现了手术的极大成功。
吸引力法则的学习与实践也是如此。它也是极力让你产生“要求”得以实现的感觉,想象已经处于“已经拥有”、“已经得到”、“已经实现”的环境,并且牢记这种感觉。为此,你可以去试开那辆汽车,可以到那栋公寓里参观,也可以摸摸邻居家那个不到一岁的小家伙的脑袋。一切你为达成它所做的,都会帮你将它真正吸引到身边来。
你的这些行为,都是受到感觉启发的自然而然的行为,有如顺流而下,毫不费力,而且目标也十分明确——直奔大海。现在,就把你的感觉比作流水,把“要求”比作大海,只要坚持这种感觉,追寻的道路就会自发的在你面前延伸,不断延伸,最终,你会顺利的到达目的地,实现你的任何“要求”。
从小到大
人们所说的大小,对宇宙来说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从科学角度上说,吸引一个我们认为“很大”的事物,并不比吸引一个我们认为“很小”的事物难多少。因为在宇宙眼里,每件事情都是轻而易举的,比如说草,总是可以毫不费力的生长,大自然的规律就是这么神奇。
——鲍勃·道尔
上文论述了运用吸引力法则的三个步骤:第一个是提出“要求”,第二个是“相信”它会实现,第三个是“接收”它已经到来。
第一个步骤里面提到,宇宙就像阿拉丁神灯一样,能满足人们提出的任何愿望。那么此时,问题可能就出现了,肯定有人会问:“我相信它会实现,我也正感觉它已经到来,可它究竟什么时候会来呢?一天?一个月?还是一年?”对于这个时间问题,很多人都难以理解。
一般来说,从提出“要求”开始,人们脑海中就会有这样的认识:这个“要求”比较大,要花点时间;那个“要求”比较小,只需要几个小时。其实,这些大小长短的概念对宇宙来说,都是不存在的。
如果你熟悉量子物理学和爱因斯坦的理论,就会觉得时间只是个幻象,眼前的事物并不是一个接着一个发生的,而是同时发生的,由此,你就会认为自己正处于与未来平行的状态,任何未来你想要的事物,现在已经存在了。
如果这还是难以理解,那么你就从小事做起吧。
比如说,吸引来一本书。假设你现在需要一本书,你就会将注意力专注在这本书上,心里会产生与之相关的情境,你就会越来越被它吸引,而它也会吸引你,但实际上,它是凭借吸引力法则借由你、通过你而成为有形的事物的。
再比如,你在电影院看电影,总是担心看得太晚停车场关门,车开不出来,所以你急切想知道停车场关门的准确时间。这时,吸引你的已不是电影,而是停车场看门的家伙。而停车场呢?它也在吸引你,它的管理员们也在想着车场的消费者:今晚附近影院新片上映,是否应该晚点关门呢?最终,在这种相互吸引力的作用下,不管是谁促成了这个结果,你都将汽车顺利地开回了家。
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小事,都是小“要求”,在大多数人看来都很容易。其实,大“要求”也是如此,跟着小“要求”一样坚持“相信”下去,“接收”下去,你会发现创造生活、达成理想是一件多么简单的事情。
名人链接——贝多芬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德国著名音乐家、作曲家,与海顿、莫扎特一起被后人称为“维也纳三杰”。他在音乐上的巨大成就来自他无穷的音乐灵感,即使耳朵完全失聪,他也能感受到那些由自己创作、指挥的音乐,是多么的美妙而伟大。贝多芬的亲身经历让你不得不相信,“感觉梦想已经实现”之后,吸引力法则便真能使你实现从“感觉”到“实现”的跨越。
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德国波恩,祖父和父亲都是宫廷乐师,母亲是宫廷御厨的女儿。
贝多芬从小就具有十分敏锐的乐感,他的父亲发现这一点后,决心把他培养成另一个莫扎特式的音乐神童,好以此作为他的摇钱树。
1781年,11岁的贝多芬加入戏院乐队,两年后当上了大风琴手。1787年,贝多芬的母亲去世。次年,父亲退休。父亲酗酒成性,整日不归,17岁的贝多芬不得不担负起整个家庭的重担。
1792年11月,贝多芬离开故乡前往维也纳,受教于海顿门下一年,又向申克、阿布雷兹贝格与萨里耶里等名师求教,尤其是后者,学习了十年之久。
1795年,贝多芬在维也纳举行了第一次音乐会。他弹奏的是自己创作的“第二号钢琴协奏曲”,维也纳市民为之折服,贝多芬也因此名闻遐迩(其“第一号交响曲”是后来才创作的)。此后五年,贝多芬凭借自己神奇的想象力,接连写作了震惊乐坛的名作。在这些作品中,弥漫着生命的欢愉与热情,而且表现了空前的自由意境,突破了连莫札特都束缚的严格形式。
就在贝多芬事业一帆风顺,声名如日中天之际,不幸的命运降临到他身上——他患上耳聋的疾病。
从1797年开始,贝多芬耳聋的病情逐年恶化,对一个音乐家来说,再没有比这一打击更沉重的了!恶魔限制了作曲家同外界的交往,妨碍了他的钢琴演奏,他不得不放弃演出,长期隐居在维也纳乡村。也正在此时,他与一名17岁的少女朱丽叶塔·古奇阿帝相恋,著名的十四号钢琴奏鸣曲“月光”就是他们相恋的作品。
隐居乡下的贝多芬一度消沉万分,甚至写下遗书陈述遭遇耳疾的悲惨和不幸,后终因康德的哲学观重建信心。他又回到维也纳市区,并乐思泉涌,于1803年写出了雷霆万钧的第三号“英雄”交响曲。此曲原想献给拿破仑,但因拿破仑加冕称帝,贝多芬愤而涂掉拿破仑的名字,改称为“英雄交响曲”。
同年,贝多芬又相继创作出“克罗采”、“华德斯坦”、“热情”及独一无二的歌剧“费黛里欧”。1806年,他又作出“第四号钢琴协奏曲”和“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1808年,贝多芬同时发表了第五号交响曲“命运”与第六号交响曲“田园”。1809年,贝多芬完成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这些都是永垂不朽的杰作。
贝多芬内心蕴藏着无穷的感情,细腻、超凡、和谐、十全十美。他有意将自己的意念放在曲子中。如第五号“命运”,一开始的主题动机就是命运之神用力敲门,第六号“田园”更可察觉出贝多芬有意对大自然的描绘,第一乐章他即标明了“令人心旷神怡的乡间”字眼。
从1804年到1814年之间,贝多芬肉体蒙受失聪的惨境,但在这11年的岁月里,他的创作极为丰富,历史价值更是史无前例。他写出了人类音乐宝藏中光芒万丈的珍品。
1824年5月7日,在维也纳举行的《D调弥撒曲》和《第九交响曲》的第一次演奏会,获得了空前成功。贝多芬出场时受到观众五次鼓掌欢迎,在这样一个讲究礼节的国家,皇族出场也仅能享受到三次鼓掌礼。贝多芬背对观众指挥交响曲,现场一片狂热的骚动,许多人失声哭泣起来。对这一切,完全失聪的贝多芬毫未察觉,直到一个女歌唱演员牵着他的手,让他面对着群众时,他才突然看见全场起立,挥舞着帽子,向他致敬。这是个激动万分的震撼场景,贝多芬感动得晕了过去。
1826年,对于已完全失聪的贝多芬来说,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这一年,他已做过了3次手术,病情仍不见好转,他还在等待着第四次。
1827年3月26日下午,维也纳突然下了一场大风雪,伴着震耳欲聋的一声惊雷,贝多芬咽下最后一口气,永远离开了世人。
贝多芬是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也是世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在自己短短的57年生涯里,他为人类留下了无价的音乐宝藏,因此,世人尊称他为“乐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