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子与当代社会
2053300000030

第30章 道家伦理精神与现代人(1)

河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寇征

人类生命生生不息的延续, 其中支撑它的是精神和理念, 在全球化的当代社会, 这种精神和理念尤其重要, 这种精神来自于各民族文化的优质传统和对各民族文化优质的现代化传承, 在历史的演进过程, 这种优质的文化传统和现时代有某种契机,它们选择时代, 时代也会选择人类文化。中国的道家文化的精神内质具有独特的魅力, 它能给当今社会疲于奔波的众多的人类生命注入一些生机和活力。

道学与现代西方文化的现实交融点缘起于现代人对生命、心灵和自然的关注, 当然在最根本上是源于哲学对自然世界和人类生命及心灵的深刻思考。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哲学他们原初的人文关怀和最终的精神都和人类生命和心灵息息相关, 一方面是对生命现象的探究和解密; 一方面是寻求心灵的依傍和慰藉。同时, 人类在与自然的关系中产生了不同的思考: 西方的文化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产生了人与自然的二元关系, 而道家文化则在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中建立了源于自然又归于自然的一元关系。值得注意的是现代人在与自然的搏击征战中一方面快速增长物质文明, 另一方面也同时带来了在心灵深处的迷茫和困惑。

在东方, 中国正在重振昔日辉煌, 中国在当代中西方多元文化的交融背景下和现代化的进程中, 物质的经济的层面得到了长足发展, 市场经济全面展开, 人们在这种高速的发展中得到了物质的满足和殷实。同时, 现代人的生存状态也和以往有所不同: 人们的生活形态变得紧张, 繁忙, 远离土地, 疏远心灵; 人们开始反思我们最初的人文关怀和最终的精神归宿, 精神上的文化传承促使我们在本民族的文化中寻根探源, 即择善而从之。

在这样中西方文化的背景下, 我们不仅要问:现代人的心灵和情感到底归于何处? 或许中国古老的道文化能给予我们一些有意义的启示。

一、道家的人格特质与现代人的个性特征

1.柔弱胜刚强

道家哲学和儒文化推崇的以德施教化的刚强性文化不同, 它发现和推崇道之自然具有的柔弱特性。老子说: “弱者道之用。” (《老子》第40章)

老子在78章中说.: “天下柔弱莫过于水, 而攻坚强, 莫之能先。其无以易之。故弱胜强, 柔胜刚, 天下莫能知, 莫能行。”

老子认为, 柔的东西像水一样往往具有韧性, 弱的东西往往具有长存性, 所以柔弱的东西不易折损而可长久, 可谓以柔克刚, 以弱制强。

老子在第43章中说: “天下之至柔, 驰骋天下之至坚。”

老子认为, 天下最柔软的东西,能驾驭天下最坚硬的东西。无形的力量能穿透没有间隙的东西。老子以为柔弱的东西更具有生命力。正因为其柔弱, 所以才无坚不摧。

老子在76章中说: “人之生也柔弱, 其死坚强。万物草木生之柔脆, 其死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 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 木强则共, 故坚强处下, 柔弱处上。” 老子是说: 柔弱的东西属于生存的一类。因此用兵逞强就会遭受失败, 树木强大就会遭受砍伐。

所以强大的反而居于下位, 柔弱的反而站在上面。

老子知其事物具有两面性的思考视角是现代人应特别关注的重点。柔弱和刚强的关系是事物表现的两个不同的方面, 知其一不知其另一面, 这使人易于陷入一面之偏的错误。

老子看到了事物表现出的刚强性, 同时也看到了刚强性无限发展的弊端, 所以特别赞赏水之柔性, 推崇柔弱克刚的特性, 这是老子思想智慧的体现。现代人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之中,常常有竞争和角逐, 人很容易直接显露人的崇强鄙弱、争强好胜的一面, 但是事实往往适得其反弱者不弱或者强者不一定真强, 争抢反而使自己处世不利。这就是不懂得强弱关系的道理。所以老子哲学的智慧应是现代人必修的功课。现代人在做人和做事时应当知道强弱的相互转化性, 懂得以弱胜强, 以柔克刚的道理。

2.慈爱与冷漠

《老子》第67章中说: “我有三宝, 持而宝之: 一曰慈, 二曰俭, 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夫慈, 故能勇; 俭, 故能广; 不敢为天下先, 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 舍俭且广, 舍后且先, 死矣。夫慈, 以战则胜, 以守则固。天将救之, 以慈卫之。”

老子特别看中慈爱的德性, 道家的慈爱细分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一是由道引出的慈爱, 也是指大爱, 大爱即是道之博爱, 道之博爱是对天下一切生命的慈爱; 道母之爱, 是指人之德性无限的包容性和宽容性; 另一方面是指救助和护卫之爱, 这是来源于自然之爱,它是人的心性原本自然发出的慈爱仁孝之情; 这样的慈爱精神也是现代人易于丢失和缺乏的, 现代世界是信息化的时代, 现代人在机器化的世界里, 变得有距离感和生疏感, 尽管现代人的眼界变大了, 但是个体间的心灵隔阂也在加强, 世间的人情也变得淡漠起来, 人与人的情感冷漠也在这种机器化和商业化的背景中加剧。现世间正是缺少这种人间大爱和博爱众生的情感以及由人们的原本纯朴心灵发出的慈爱之情。道家的这种慈爱宽容精神正是现代人欠缺的资粮。如果以老子之慈爱精神化现代社会之冷漠, 它可以纯化人们的心灵和情感并以此弥补现代人情感的疏离和隔膜。

3.放达、达观与悲观

求道者到达一定的修养境界就会在对待事物的认识水平上达到拿得起放得下的心理状态, 也就是能通达无碍地、乐观地看待世界上的人和事物。

庄子是这种放达精神的代表。庄子, 宋国蒙县人, 现代人考证庄子约在公元前369—前286 年间, 他“一生贫穷, 有时候连煮饭的米都没有, 但恬淡自若视富贵如‘舔痔’、如‘牺牛’。他热爱生命, 喜欢过一种无拘无束的生活”。楚威王请他做官, 他拒绝了, 更愿意做一个自由人。“庄子是一个十分通达的人, 在他主观的心境上实已达到无所不通、无所不透的地步, 人世间再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系缚他的心。名利不动, 哀乐不入, 置生死于度外, 实乃精神世界的超人。” (韦政通著《中国思想史》第119页) 《庄子》一书, 代表了他的整个哲学思想。

在《庄子》书中记述了一个“庄子妻死, 鼓盆而歌” 的故事。故事是说庄子的妻子去世了, 庄子却盘腿坐在蒲草编的垫子上敲着瓦盆唱歌。这样的行为是和他所达到的精神境界分不开的。在庄子看来, 人的生命是由宇宙大道演化而来的, 人的生命是天道在世间的具体体现。人的生与死是宇宙演化过程的一部分, 人生从自然中来, 又回归于自然, 既然生死都是来自自然, 生生死死都是自然之事, 所以, 人生也自然, 死也自然, 人们就要顺其自然, 不为生而过分地快乐, 也不会为死而过分地悲哀。这是一种智慧的对待生死的态度。如果人这样做了, 你就是达到了生死解脱的境界, 就不会为生和为死而欢乐和忧愁,人生就会变得通达而快乐。对待生死, 庄子达到了超脱的境界, 对待人世间的一切功名利禄, 庄子也是同样达到了高远而通达的境界。

由此看来, 庄子对于人世间的态度并没有转化为狭窄的小道, 而是就此建立起一种放达的哲学, 由此而来形成一种生活方式, 并修养出一种超然于物外的人生姿态。享乐玩世也好, 自然放纵也罢, 人生在世, 得意也好, 不得意也罢, 又有了新的出口, 这就是达观的人生态度。这样的达观态度对后世的中国知识分子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的知识分子在饱读经书之中, 常常会生出诸多的理想主义的救世精神, 还有政治变革和改革的作为,这是知识分子良知的体现。但是这种理想又常常和现实发生矛盾和冲突, 而这种冲突往往使知识分子的人生变得灰暗而苍凉, 如果没有对人世间和人生通达的了悟和解脱, 就会走向彻底的悲观主义。正是有了像庄子这样的达观精神,才使得人生变得有意味, 有情趣, 从而乐观和放达起来。从看透人世间的悲喜冷暖、功过是非, 从悲观到乐观, 从入世到超世,这些转化恰恰是现代人在面对急剧变化的当代社会可以参照的思维视角。

二、道家思维与现代人的思维方法

1.辩证思维与偏执一词

思维方法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受一定的文化和习俗影响而形成的思考习惯和模式, 它反映在认识论和做人之道两个方面:

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 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都有辩证思维的方法, 所谓辩证思维在西方哲学发展中特别强调认识事物的两个方面: 正的和反的两个方面, 事物两个方面的转化性和适度的把握, 但是如果过分强调事物的一面性, 对立性, 对事物的真实的认识就会丧失, 同时也会使人陷入对立的两极, 走向偏执, 从而忽视事物相辅相成的存在状态。这种思维方法反映在做人上就是非彼即此的偏执性格。

在道家老子的思想中也有丰富的辩证思维, 老子认为道是运动的, 道的运动处处体现了事物的相反相成性。老子讲“物极必反”, 他强调事物的对立两面性的转化性, 但老子也特别强调事物的相合性。从事物的反的方面来看道的运行规律,即事物是相反相成和相辅相成的:

老子第40章: “反者道之动, 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 有生于无。”

老子第45章: “大成若缺, 其用不弊。大盈若冲, 其用不穷。大直若屈, 大巧若拙, 大辩若讷。躁胜塞, 静胜热, 清静以为天下正。”

老子第22章: “曲则全, 枉则正; 洼则盈, 弊则新; 少则得, 多则或。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 故明; 不自是, 故彰; 不自伐, 故有功; 不自矜, 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 岂虚语? 故成全而归之。”

老子第36章: “将欲翕之, 必故张之; 将欲弱之, 必故强之; 将欲废之, 必固兴之;

将欲夺之, 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胜刚, 弱胜强。”

老子在第58章说: “祸, 福之所倚; 福, 祸之所伏。”

以上是老子的辩证法思想, 老子特别“提示大家要重视相反对立面的作用, 甚至于他认为如能执守事物对立面所产生的作用当更胜于正面所显示的作用。例如在雄雌、先后、高下、有无等等的对立状态中, 一般人多要逞雄, 争先、登高、据有, 老子却要守雌、取后、居下、重无。老子认为守雌要胜于逞强, 取后要胜于争先。” (陈鼓应著: 《老子注释及评介》, 中华书局, 第8~9页) 老子正是看到了事物的两个相反的方面和方向, 为此它化解了人们只是看到事物的单一层面的偏执特性。他从事物的两个对立关系中强调了事物的相辅相成性、事物之间的转化性。这也正是人们在思考问题和做事时特别注意的, 因为了解了事物的两个方面以及这两个方面的转化性, 就不会只是注意事物的一个方面和一个方向, 就不会偏执一词, 做人行事就会避免一意孤行、走极端化路线。现代人在走向现代化的路途中, 往往会只顾发展的一方面, 而忽视了发展还有另一面。这也是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应强化而需要反思的。

正是对道和事物的辩证思维, 所以他特别指出事物由事物发展的规律引申出的做人的中和不争的特性。

2.“中和不争” 与竞相争前

老子特别推崇水的特性和品质, 水具有善利万物而不争抢的特性。而且水的个性是坚不可摧的, 虽然处柔弱但不可轻易损伤。这也是老子所强调的人应具有水的品质和道德精神, 即尽其性和所能, 柔弱、不争:

老子在第8章中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 又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居善地, 心善渊, 与善人, 言善信, 政善治, 事善能, 动善时。夫唯不争, 故无尤。”

老子认为上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和万物相争, 人也应具有这种水的特征, 即为而不争的美德。

老子第81章; “圣人之道, 为而不争。” 老子认为, 人有所作为, 但不去争强争胜, 与人慈爱和谐而不争强好胜。这才是人间的法则、圣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