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老子西游流沙说
《史记》正文, 司马迁的表述相当谨慎, 他只说, 老子“居周久之, 见周之衰, 乃遂去”, “老子乃著书上下篇, 言道德之意五千言而去, 莫知其所终”。只言“遂去”, “而去”, 不言“西去”; 不言有“所终”, 只言“莫知其所终”。显然, 司马迁早就碰到其论据之不足。
后人作注, 明显放得开了。《正义》引《抱朴子》、《括地志》均有“老子西游” 之说,《集解》引《列仙传》“老子西游” 之说更具体一些。说关令“喜” “与老子俱之流沙之西, 服巨胜实, 莫知其所终”。《抱朴子》为葛洪所著, 晚多了。《列仙传》乃西汉刘向所著, 略晚于司马迁, 《索隐》称其作“物色而迹之, 谓视其气物有异色而寻迹之”。似告诉人们《列仙传》非虚说也。
唐《临川郡公主墓志铭》也刻有“真人(即老子) 播迹于流沙” 之铭文。那么, 老子西游而“播迹于流沙”、“俱之流沙之西” 之“流沙” 在何地? “流沙”, 古代指我国西北的沙漠地区。《书·禹贡》记述大禹“导弱水至于合黎, 余波于流沙”。合黎, 据史称, 应是今甘肃张掖、高台、酒泉之北的合黎山, 与毗邻龙首山合称北山, 与南山的祁连山相对。
弱水, 史载甚多, 若与合黎联系起来, 应指今黑水, 又称张掖河, 古又叫鲜水、合黎水,最后流入居延海。据此, “流沙” 和“流沙之西” 大体指甘肃河西走廊的张掖、高台、酒泉以及其西、其北一带, 似可成立。大禹为疏通江河, 兴修沟渠, 发展农业, 在治水的十三年中, 三过家门不入之事迹, 代代相传, 家喻户晓。大禹圣迹, 老子西游寻访考察, 这是题中应有之意。由此, 我们可以推断, 《书·禹贡》记述的“流沙” 就是老子必去之地。
这里需要指出尹喜是老子西游流沙的好向导。老子在散关结识了临洮人尹喜, 知其是“夷狄” 人氏, 而他要在人地两生之地西游, 很需要当地人作向导。一向仰慕老子的尹喜,对甘肃故乡人熟地熟, 为老子作向导, 向老子学习, 实在情理中和一拍即合之事, 于是尹喜痛快决定“去吏而从之” (《汉书·艺文志》第1037页)。我认为, 老子在散关著下《道德经》由尹喜相伴西行, 这是老子事业的开始, 并不是“以自隐无名为务”, 而是找到了他传道德之经的极好机遇和极大空间。
四、老子寻远祖根说
此说正史无载。但是有两条古今共识似可见证“祖根” 之有据, 一是甘肃是中华民族人祖文宗伏羲的发祥地, 故有称“羲皇故里”; 二是中国第一大姓的“天下李氏出陇西”。
由此生发出甘肃地方史家们的老子西游线路图结论, 似在情理之中。老子寻“远祖根” 可从二义解, 一是寻伏羲祖根依信史而来的史家之共识是伏羲诞生在古成纪, 即今甘肃天水、秦安一带, 一说在今甘肃静宁一带, 有地方史家考证, 老子乃伏羲第20代孙。唐李敬实墓志铭载称: “其先陇西人也。昔伏羲之佐赫胥氏征西戎, 分封其裔, 食于陇西, 子孙家焉,代称令族。” 此说虽晚, 根绪犹存。临洮马家窑、辛店、寺洼等古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显示, 这里祖先们的生活状况与伏羲时代及其后伏羲时代之直系子孙们的治理不无关系。二是寻李氏祖根, 据甘肃省李氏文化研究会的专家研究我们推断, 一说李氏在先, 老子在后。
其远祖及伏羲黄帝后裔采食于古陇西邑, 即今临洮县所在的洮河下游。老子诞生前20年左右(或50年左右) 的秦穆公37年即公元前623年伐戎王, 并国十四, 陇西, 次地是也。但此时有否李氏之称, 实证不足, 有待李氏族源研究找到新证。一说老子在先, 李氏在后。人所共知的传说, 老子诞生李树之下而取姓李。老子西游入甘, 对甘肃影响极大, 老子之八世孙李昙生四子, 长子李崇即老子第九代孙约在公元前290年作了陇西郡守, 始为陇西李氏之祖。子孙遂居陇西郡, 即今临洮县。唐太宗李世民所修《氏族志》有: “李氏凡十三望,以陇西为第一。” 直称老子为李姓“太上始祖”。在李崇之后, 老子后裔高官、皇帝辈出,包括狄道侯李瑶、陇西侯李信、西汉名将李广、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大诗人李白等。由此可断李氏之一脉, 其根以老子李氏一脉为宗。这也表明, 老子西行落户甘肃之后始有“天下李氏出陇西” 之说似可定论。
五、老子临洮飞升说
老子的“所终”, 正史难言, 但在甘肃临洮却能找到很多旁证。一从遗迹说。在今临洮县城东一里的岳麓山有超然台、说经台、飞升崖、文锋塔(又名笔锋塔, 传为老子写经插笔的地方) 等传说的与老子有关的遗迹。超然台本名凤台, 据明万历《洮州府志》记载,宋熙宁元丰年间时, 有个叫蒋之奇的人改其名为超然台。该台始建不详, 但由此推断, 其始建时代相当早。明嘉靖时的1552年, 时任兵部侍郎的杨继盛(又名杨椒山) 被贬官作典史, 曾述及超然台, 曰: “此台相传为老子飞升之所。” 后来的清代《狄道府志·古迹》有类似记载。明万历《洮州府志》记有曾任工部员外、两地知府的临洮人李弼留有《超然台》诗, 诗中写道: “此台曾以凤凰名, 至今凤去台益旷。老君曾此炼金丹, 遁老于斯排仙杖。” 说明当年老君(即老子) 确在临洮为归隐老者教炼内丹。而在李弼、杨继盛之前,《庄子·养生主》就有记载, 云: “老聃死, 秦失吊之, 三号而出。” 这是说, 老子确实死在陇西邑(今临洮) 所在的秦地, 他在秦地的生前好友失(一作佚) 哭号三声而别。二从黄河说。明人王世贞《送五太史胤昌册封关道省寿太夫人》诗有云: “犹龙紫气将西度, 如带黄河自北来。” 清人除振芳有《海陵寄李子微》诗有云: “犹龙久矣逃圣世, 牵犊公然饮上流。” 二人诗句中的“西度”、“饮上流” 都遵从老子西游旧说, 而且都与黄河有关, 似乎老子是沿黄西行的, 甘肃正处黄河上游即“上流”。三从道教说。东汉道教诞生后, 一经传入临洮, 香火格外旺盛, 而且历来如此, 仅不大的临洮县城就有白衣庵、公输庵、西庵、北庵、斗母宫、五瘟殿、太平观、总真观、九华观、万寿观、北极观等十数家全真派道观。
四从祭拜说。传说夏历三月二十八日是老子的忌辰, 临洮世代相传, 于每年的这一天开始有3天庙会, 祭拜老子。此俗延续至今, 香火依旧。五从发明说。传说老子还有不少发明,用于开智启慧, 流传临洮于今犹存的有“围茅坑”、“下四马”、“走方” 等。传说是老子走访禹之故里大夏城(今甘肃广河县城东) 时, 听到禹胞弟叫象的破屋玩游戏变好的故事,受其启发发明的。六从老子点太极传说。今临洮县城北的洮河西岸5公里处有座太极山, 老子每登东山讲学远观时, 发现该山景象很像太极图。一次讲学结束, 老子对弟子们说:
“我要把那座山变成早晚都像太极图那样。” 言毕, 挥笔朝那座山点画几下, 将笔锋朝天插于地上, 便“飞升” 了。其后, 人们发现那座山真的早晚都像太极图, 一半明, 一半暗,只是早晚明暗换位, 早晨东边亮西边暗, 傍晚西边亮东边暗。从此以后, 那座山就叫太极山了。
关于老子在甘肃的研究, 是个大题目, 也可以说是个重头戏。可是, 并没有引起学术界注意, 我们甘肃地方史专家们的研究也相当有限, 眼光不开, 实力不足, 功夫不到。我们想借此论坛的大好机会, 希望得到国内外学者专家的指点、支持和帮助。我们相信, 如果下决心用功夫研究下去, 肯定会有很多新发现、新成果、新收获的, 我们一定能把这块大文章做好。我们期待这一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