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前期中国沦为弱国, 文化的影响力也随之减弱。于是韩国在文字政策上曾先后经历了汉字时代和“韩文专用” 时代。许多韩国专家指出, 抛弃汉字使韩国社会出现了知识、哲学和思想的贫困, 20世纪90年代产生的经济危机, 就是韩国半世纪以来推行韩文专用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因为它导致韩国社会出现大量文盲。所以韩国开始反思, 并于1991年11月和1994年9月在汉城先后两次举行了“汉字优于拼音文字” 的国际汉字学术研讨会, 并且成立了“国际汉字振兴协议会”。日本也是如此, 它曾减少了可识的汉字字数, 但现在又增加了。《图说汉字的历史》成书于1986年日本有关语言学家组织召开的“汉字文化的历史与未来———在信息化社会中创造汉字新文化” 国际研讨会之后, 该研讨会的缘起是日本关于汉字使用的存废之争论。该书作者阿辻哲次以“事典” 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对汉字发展史上的基本事项进行了简洁却明晰的梳理和叙述, 意在为学习汉字、使用汉字的人提供更多的相关知识, 让那些对汉字有成见的人明白: “现在就想把拥有四千余年悠久历史、担负着人类文明发展一翼的汉字塞进博物馆里, 还为时尚早。”
日本学者撰写的《图说汉字的历史》揭示了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 使东亚各国明白汉字不仅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文化根基, 而且是能够超越语言的不同而让彼此知晓共通意思的最佳媒介。透过汉字, 不用语音也能达到彼此理解、彼此认同和彼此融合。故而现在世界潮流不仅在扩大“汉字文化圈”, 还在促使汉字为创造21世纪人类的高度文明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们仍然以东亚和世界上文化、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日本为例, 日本著名学者、艺术家平山郁夫强调:
中国有很多自然和历史的文化遗产, 它们是日本文化的源头。
我们从更长的时间来考虑的话, 日中两国应该考虑, 比如说中国是创造了自己文字的国家, 而日本是把中国的文字引进到了日本, 通过音读或训读的方法,或者通过汉字的意思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语言之中, 可以说是在中国的文字基础之上创造了日本的假名, 并且使中国的文字在日本得到了很好的运用。
中国的文字最初进入日本被原封不动地使用了几百年之久, 而且广为日本人喜爱。中国文化是日本文化的源泉。
日本考古学家原田淑人说: “敦煌是日本艺术之根。” 为什么这样说? 日本民族、国家的文化就是经过朝鲜半岛从中国传过来的佛教文化在日本的应用。当时日本作为一个统一的国家, 需要跟各国交流, 需要国际的往来。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是在中国的唐朝, 而唐朝最灿烂的文化在长安, 所以日本曾经派很多人到长安, 在那儿学习很多先进的社会制度、科学技术、哲学文化。后来由于经历战火, 那些灿烂的文化就逐渐消失, 很多东西就没有了, 唐朝鼎盛时期的文化艺术也不多了。但是敦煌保存了下来, 敦煌的壁画代表了当时整个灿烂的盛唐的文化, 那个文化就是当时日本的榜样。所以原田淑人会那样说。
我在孩提时代, 从历史书中知道敦煌, 知道敦煌的意义所在。我亲身访问敦煌是在1979年。我觉得通过敦煌的壁画不仅可以看到日本文化的传承, 还可以了解东亚文化的共性。在敦煌石窟, 从4世纪开始一直到14世纪, 1000年的壁画, 奇迹般留在敦煌, 这是一个世界的奇迹。
日本有一种宫廷音乐叫雅乐, 实际上是从中国传来的。中国唐朝的宫廷音乐在1200 年以前传到日本, 包括当时同样的服装, 同样的乐器都在日本得以保存。
唐朝的宫廷音乐在中国已经完全绝迹了, 日本却是代代地传承下来。中国人听了以后非常吃惊。比如日本的一些寺庙, 它有一些祭祀活动叫松明节, 就是举着大型火把来参加祭祀的, 这个也是在很早的时候由中国传来的。即便是发生战争,或者是其他的问题, 东大寺都会举行类似的祭祀活动, 它是传承了1000多年的活动。这个完全是来自中国的。
我作为日本的艺术家, 作为一个日本民族的成员, 对过去的中国给予日本的恩惠铭记在心, 如果我们有条件的话就应该报答一下, 现在中国强大了, 但20年、30 年以前, 中国确实是没有精力也没有条件去保护敦煌。当时在敦煌从事研究的第一线的人就很着急, 如果这样下去的话, 敦煌就眼看被湮灭了, 他们很痛苦,所以我当时的心情同样很着急, 我有条件的话就很愿意贡献自己的一点微力。我就是这么一个心情, 多年来我就是以这个心情一直从事保护敦煌的事业。
东亚诸国学习、吸收中国文化, 是自愿、自觉、自利的历史性行为; 反映在当代, 其在当代获得经济腾飞, 固然有学习西方先进科技的原因, 但其民族文化和民众的智力基因即学习西方的基础却是中国文化造就的, 是他们在数千年中努力吸收中国文化的基础上,民众的智力得到很好的发展所形成的坚实基础。海外新儒家和东西方部分学者认为东亚几个国家和地区之经济腾飞与中国传统文化(不单是儒家)有关系。从这个角度看, 不为无见。
孙子兵法和《三国演义》等为日、韩成功的经济界人士所喜爱、所借鉴、所崇敬, 显非偶然。
中国文化带动了东亚各国在二千年中的同存共荣, 但中国政府和学者, 过去从未在这方面夸耀和宣扬过自己, 充分体现了《老子》指导的“知其雄, 守其雌”, “功成而不居”的文化精神。赞扬的话语首先由受惠国的学者发表。
与此相对照, 我们反观赖武力扩张而违背仁义、妄图害人利己的古今大国, 最后都枉费心机, 它们或因扩张而耗尽元气而自取灭亡, 或无力长久维持而分崩离析, 或受到被害国的长期、有力的反抗而失败, 只能退回本土而只能固守老本———最后这种下场还是最好的, 然而还要不断受到当时和后世历史学家的谴责。只有友好地吸引、无偿提供甚至资助别人来学习自己的先进文化才是无上功德, 并受到历久弥新的真正赞美。
五、倡导了一种历史悠长、完整、永葆青春的不断发展的伟大文化
沈善增先生在其一代名著《还吾老子·导论》中说到, “因为中国政治的文化本位主义, 中华民族的以文化为凝结剂的特性, 所以, 几千年来, 有几次大规模的异族入侵乃至入主, 结果都以入侵、入主之异族被同化融合而告终。中华国家只是一时在军事上被打败,而中华民族在文化上则一直占据优势地位, 且最终以柔弱胜刚强的方式消化了入侵、入主的异族。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 是中华民族特别有生命力, 以至其在世界四大古老民族中独长存于世的原因。”
不仅如此, 中国文化如上所述, 久已成为东亚各国共同的精神财富, 正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近年出版的日本学术权威滨下武志的名著《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朝贡贸易体系与近代亚洲经济圈》指出: 明清时期, 整个东亚属于中华文化圈, 东亚各国都自认为是中华的一部分。(在康熙之前的) 江户时代(1603—1868年明治维新时期之前) 的日本自认为是中华的正统, 正因为如此, 清初时期的日本不承认已经在中国建立政权的满族为中华的正统, 认为满族是“夷”, 当时的日本与满族统治的中国产生了“华夷变态” (位置互换), 即认为满族统治的中国成了夷, 故而称清朝为夷, 而日本自己已是正统“中华”, 故自称为“中华”。李氏皇朝统治的朝鲜(即李氏朝鲜1392-1910, 日本于1894年占领朝鲜,1910 年正式并吞朝鲜, “日韩合并”, 李氏皇朝灭亡))认为中华文明的中国特色产生在朝鲜半岛, 故而在明朝灭亡之后, 也以中华的正统自居。
从这样的史实和当今的现状可以看到, 中华文化不仅存活于中国, 也存活于东亚。中国古代的不少文化传统的内容, 由于种种的历史原因, 在中国本土已经失传, 但在韩国和日本还完整保存或流行于民间。例如有些古代的礼仪、服饰、饮食等等。像跪式坐姿, 中国先秦两汉举国流行, 甚至直到宋以前还是中国流行的, 由于接受了北方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 汉人渐以坐凳椅代替席地而坐, 而韩国和日本还保持着这样的习惯。日本众多的古代建筑、艺术形式都保留了中国古代的原始样式。又如古人的佳节例如中秋节, 韩国要抢先申报文化遗产保护, 说明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确早已成为东亚各国共同的珍贵遗产。
中国文化在不远的将来必定会给东亚以外的世界各国带来美好的前景。因此, 季羡林和汤因比给予中国文化在21世纪的前景以高度评价。季羡林的基本观点为: “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 为“人类社会进化的规律”。西方文化导致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目前西方文化已经衰落, 因此必须“彻底改恶向善, 彻底改弦更张”, “以东方文化的综合思维模式济西方分析思维模式之穷”。他所以赞同钱穆之言, 认为“此下世界文化之归结, 恐必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我们在目前这危急存亡的时候。只有乞灵于东方的中国伦理道德思想……只有东方的哲学思想能够救人类。”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则早就认为:
我所预见的和平统一, 一定是以地理和文化主轴为中心, 不断结晶扩大起来的。我预感到这个主轴不在美国、欧洲和苏联, 而是在东亚。
就中国人来说, 几千年来, 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 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 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这样的统一正是今天世界的绝对要求。中国人和东亚各民族合作, 在被人们认为是不可缺少和不可避免的人类统一的过程中, 可能要发挥主导作用, 其理由就在这里。
将来统一世界的人……要具有世界主义思想。同时也要达到最终目的所需的干练才能。世界统一是避免人类集体自杀之路。在这点上, 现在各民族中具有最充分准备的, 是两千年来培育了独特思维方法的中华民族。
中国的季羡林和英国的汤因比在中国经济腾飞震动世界、世界汉语热产生之前就看好21 世纪中国文化发展的前景, 所以当时还被有些中国学者讥笑为自作多情的“东方文化救世论”。沈善增则在其《还吾庄子》的序中作出了有力的论证。笔者认为, 他们的预言如能实现, 必须有多种条件, 最重要的是中国学者必须负起以下重要责任: 其一, 我们必须克服一百多年来否定中国传统文化、重洋迷外的思潮, 深入研究和有效继承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 其二, 我们必须坚持中国文化中善于学习、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传统; 同时善于鉴别外来文化的偏颇和谬误之处; 其三, 在最大限度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保持、强化和发扬中国文化的特色的基础上, 在学习和融合外来文化的基础上, 创造无愧于前人的新的文化, 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