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在早几年还是投资者们的专业投资工具,而现在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的百姓理财生活。基金该怎么买?怎么选?下面,让几位网友给大家讲述一下他们买基金的真实故事。尽管他们的表述可能不太专业和完整,但他们的经验值得我们去分享。他们提出的技巧和原则也有诸多的时间限制,但鲜活的事例高于生硬的教条。读一读,会有启发。
1、一不小心成了基金“私募经理”
自去年六月起,得到一位在股海翻腾了八年的朋友的指点后,我把仅有的三万元储蓄倾进基市。
大半年过去了,我投资的基金翻了一倍多,心里甭提多高兴了,生活也随之发生了变化。首先是妻子,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自此后家务事不再让我沾手。我以为从此就这样“清闲”下去了,平时上上班,没事就研究研究基金,反正买基金不像炒股票,一天到晚都要盯着K钱图,但是没想到让我备感压力的事情还在后面。因为在基金上挣了钱,妻子很高兴,就把这个消息告诉给家里人,引起了极大的连锁反应。首先产生“化学反应”的是妻子的三姑,三姑有投资两万元买基金的打算,委托给我投资。因为自己有实战经验,对各路基金早已了然于胸,虽说不敢保证能赚翻番,但是收益应该能多过银行定期。
话说上午刚弄妥三姑这桩“生意”,下午妻子又接到岳母的电话,话题自然又是投资基金的事儿,岳母在电话里一个劲儿地怪她女儿有这么一桩大好事不和她说,她凑了一万元整准备投资基金。妻子不忘在电话里对她母亲进行一番“风险教育”,想不到岳母在电话一顿“回击”,你唬谁啊,我有赚钱的念头,当然也会有亏钱的准备啦。看着她们母女俩在电话里你来我往舌战不休,我知道自己的苦差事又来了,等下又得跑银行一趟,把汇来的钱申购基金。
第二天,妻子的二姑又打来电话,说有一万元定期存在银行到期了,听说我这个“基金经理”买基金的眼光不错,也想取出来凑一回热闹,我笑着对妻子说,你再揽几笔来,我可就成民间“私募经理”了。
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在妻子的推波助澜下,我的“私募基金”也达到了惊人的二十几万,这可是我一辈子都没摸过的数目,感觉担子一下子重了很多,但庆幸的是我此时并没有乱了阵脚,而是有的放矢地把全部资金分散在股票型基金、偏股型基金、平衡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上,尽量分散风险。买的稳健型基金居多,譬如华夏稳健增长、华夏债券等,而且还建立起自己一套持久战与运动战相结合的战术,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但在态势对己不利的情况考虑转移。
半年过去了,收益颇丰,不负众望,初步完成重任,终于可以长吁一口气了,妻子那天打电话回家报喜:妈妈,今天过年不送礼,送礼就送真金白银。岳母大人在电话里的笑声,连坐在五米开外的我都听得清清楚楚了。
2、我学巴菲特买基金
“五卅惨案”,这是昨天一个朋友在MSN上的签名,血淋淋的感觉。二零零七年五月三十日,相信所有中国的股民都将牢记这个日子:两市900余只股票跌停,大盘下跌近300点,多少人早上醒来后都感到了一种“忽如一夜寒风来,千股万股百花衰”的凄凉。
股市近期的“红色浪潮”一度让老百姓深感“钱途一片光明”,初入股市尝到甜头的新股民对各大财经媒体不断的“风险提示”视若无睹,在“牛市”中每个人都信心十足,勇气可嘉。但是大家知道,任何一种过速的增长都可能存在着潜在的威胁。现如今的股市中对垃圾股、概念股的疯狂追捧与炒作一方面让某些人暴富或暴贫,一方面让部分股民进入了投资的误区,另一方面也严重挫伤了投资者对一些估值不高的绩优股的投资积极性,非常不利于股市的健康发展,股市K线的走势不再平稳。多次的连续加息和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对股民来说似乎只是隔靴搔痒。终于,中央终于在大多数人的酣睡中拿出了“提高印花税税率”的“杀手锏”,此举措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打击股市中的“短线投机”行为,朋友笔下的“五卅惨案”由此诞生。但是在中国股市摸爬滚打了十年左右的老股民却为这场看似“灾难性”的大跌叫好,一个老股民朋友说:就是要洗去浮躁的筹码,然后中国股市才能昂首阔步的前进。所以说,“提高印花税税率”的出台不是寒流来袭,而是春风化雨;五月三十,不是惨案,而是希望!
似乎有些跑题,怎么说起了股市。但说股市,其实是为了引出今天的主角--基金。股市的风云变化对基金有一定的影响,同时也给我们这些基金投资者提了醒。
我是今年二月底才搭上了“基金投资”这班车,很多人都说已经错过了获取高利的黄金时节。如果说当初懵懵懂懂的进入基金投资领域是因为它的高回报,那么现在对理财略知一二的我更看重的是基金投资作为一种长期理财方式的持久性和稳定性。美国家庭有近一半投资基金,70%的投资者持有基金长达10年。国外的经验告诉我们,对于普通百姓家庭来说,基金毫无疑问是一种非常积极却稳妥的长期理财方式。
这次股市的大调整,对基金的确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我自己所拥有的几只基金的跌幅从5%至7%不等,账面损失不小,但我不会因此而对基金这种理财方式产生任何的怀疑,更不会在这个时候急于赎回,原因有三:
首先,这三个月来我也曾经历过两次比较大的股市震荡,起初心里还非常的不踏实,但基金的后市表现却显示出它较好的抗风险能力,也许基金不会每天都涨,也许每次的涨幅也不算大,但如果以一个月或更长的时间段为一个周期来看,它的价值曲线是稳步提升的。
其次,基金的大部分也用于投资股票,恐慌性的赎回挤兑,会加大基金经理人的操作难度,基金和股市也存在联动效应,俗话说“动一发而动全身”,恶性循环并不是我们所期望看到的。
另外,基金不能追涨杀跌,反复的进出就变“投资”为“投机”了,其最终的结果可能不仅是扰乱市场,更多的是降低自己的收益,赔了夫人又折兵啊!
我非常追捧巴菲特的股票投资原则,远离纯粹的投机行为,可谓是金科玉律,并且同样适用于基金投资。结合我自身的基金操作经验,特将巴菲特的投资原则实践到基金的投资中,挑选了部分与各位基金偏好者做一个分享。
1、巴菲特:“找出杰出的公司”。
我:“找出成熟的基金公司,挑选杰出的基金管理团队(人)”。
股票投资的是一个经营有方,管理者可以信赖的公司,在一个健康的市场中它的内在价值一定会显现在股价上。而基金投资的也是一个公司,即基金公司,更确切地说应该是投资一个基金公司的某个基金经理人带领的基金投资团队。
其实,挑选基金比挑选股票要简单的多。两市的股票上千只,篮子大了,有点无所适从,下的工夫必然就要很大。挑选发行股票的公司,我们要对公司的财务指标有一个全面的分析,甚至要考虑到整个行业的发展与政策的导向,有一定程度的专业性和复杂性,要想深入了解并做出准确的判断可不是件易事。而挑选基金呢?我个人的方法是一个三步走:
第一步,确定基金公司。我借助的是老基民朋友的推荐。因为老基民在投资基金方面有了一定的经验,他们的成功与失败经验可以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同时我们也要对他们推荐的基金公司进行简单的调查,方式主要是通过网络和报纸。
第二步,确定基金种类。基金主要分为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开放式基金主要分为股票基金、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股票基金又分为股票型、偏股型、平衡型。面对这么多的基金种类,刚开始一定是一头雾水,但只要确定了自己的风险偏好,便可指定投资方向。首先,我不想在二级市场进行操作,所以我选择了开放式基金;其次我是一个风险中性的投资者,因此我选择了股票型、偏股型、平衡型的投资组合,平衡收益与风险。
第三步,确定基金产品。确定了投资品种,便可以对具体的产品进行研究挑选了。其实挑选基金可以走捷径,我的方法就是买一份周日版的《北京青年报》,在“财经市场”板块里有一个“基金净值增长率的排行榜”。也许大多数人会说看排名的方法太老套,但是我要强调一点:看排名,但也不仅仅是看排名!我们要看什么呢?
(1)过去一年的星级评价与增长率:这是对基金过去一年表现最好的总结。尽量选择四星级以上的基金,因为我们看重它的成熟性,有过往业绩的支撑,我们心里相对踏实。有一些基金还没有评级,说明基金成立的时间还不够长,时间的检验还不够,选择是要慎重。
(2)今年以来的增长排名:过去的就让他过去吧,现在大家都更加提倡展望未来。今年的业绩更值得我们关注,因为基金也存在更换经理人与管理团队的可能性。如果今年的业绩与过去一年的业绩差距很大,那我们就要慎重选择了。
(3)过去一个月的增长排名:近期的表现对投资者来说肯定是一个很重要的选择因素,但没有必要太多关注过去一周的增长排名,因为基金投资的股票会经历板块轮动,有起有落,有快有慢,这都是非常正常的。上周高增长的基金,并不一定会在本周有出色的表现。
2、巴菲特:“要有耐心”。
我:“基金是一种长期投资”。
巴菲特有一个说法,就是短于5年的投资是傻子的投资,因为企业的价值通常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充分体现,你能赚到的一点钱也通常被银行和税务局瓜分。基金本身是一种长期理财方式,国外的经验数据告诉我们每年10%的收益是基金投资收益的平均值,收益不在高低,而在于长期的保障。短期的多次操作不仅仅有可能丧失获利机会,还会提高投资成本,无形中降低了投资收益。
高风险、高收益的原理人人皆知,所以想从风险相对较低的基金投资里获得高额回报,是违背市场原理的。而长期拥有,财富的累加效应必然得到应验。
3、巴菲特:“不要担心短期价格波动”。
我:“没有风平浪静的市场,但不要因为一点小风小浪就离海靠岸”。
“选择少数几种可以在长期产生高于平均效益的股票,将你大部分资本集中在这些股票上,不管股市短期跌升,坚持持股,稳中求胜”是巴菲特的集中投资思想。这也正是“五卅惨案”给我们的启示。美国基金持有人自上个世纪80年代牛市以来的平均持有周期是3--4年左右,这反映了美国基金持有人将基金视为理财工具,而非短线炒作工具,他们通常不会随短期市场波动而频繁进出。如果我们选择了一个基金公司的精英团队,我们就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信任和时间,坚信他们的投资水平与风险规避能力。其实个人投资者与基金公司是拴在一根绳子上的蚂蚱,大家的利益是相同的。股市的涨跌对于基金投资公司来说都只是家常便饭,我们也尽管把心放在肚子里吧!
总而言之,投资基金有两个切记:切记平和心态、切记长期持有;还有两个切忌:切忌盲目投资、切忌频繁操作。
3、买基金为儿子实现了钢琴梦想
那是7月12日的上午,太阳高高的挂在天空,闷热的天气让我喘不过气来,我像往常一样来到工商银行取工资,由于我是政府的公务员,每个月都是到固定的银行,领取固定的工资,每个月都会计划着花钱,每笔必须的支出、每笔不能再节省的资金都要按时交纳,总而言之,一句话,花钱前一定要想清楚,不能到月底闹空城计啊?
至今我清晰的记得,一个30多岁的男同志在介绍南方稳健2号复制型基金,“基金,”我第一次听说。说句心里话,虽然我也是大学毕业,可是由于专业的关系,实在是不知道“基金”究竟为何物。在他的介绍下,我决定不管挣钱与否,我应该知道,毕竟我不能和社会脱节,更何况如果可以合理合法的挣钱,我就可以给儿子买钢琴了。也许是钢琴的诱惑和儿子期许的目光,3天后,在对基金有了初步了解的情况下,我拿了1万元钱到银行,那天买的 是汇添富均衡成长基金。可是它今天的收益并非我的囊中之物,原因很简单,就是错误的理解、错误的投资理念让我在拥有利润10%时,就放弃了对它的持有,但是也是这个教训,让我在以后的“基民”生涯中,实现了儿子在家里练琴的愿望。
随后我又购买了华夏回报2号、建信优选成长、上投摩根成长先锋、银华富裕、南方绩优。在元旦前夕,我将我名下的5种基金,每份赎回利润的部分,为儿子买了钢琴。在元旦休假的时候,听着儿子的琴声,看着儿子高兴的样子,想着儿子以后不用在数九寒冬到老师家练琴,我在老公的怀里幸福的睡去,梦想着有一天儿子能成为钢琴家,梦想着我们幸福的生活。
“老婆,醒醒吃饭了”,看着老公忙里忙外,我知道他心里的高兴劲儿,看着老公和儿子的笑脸,我知道幸福的生活原来是这样,我暗暗下决心,要将这种幸福继续下去。我知道这种幸福要用理智科学的投资观念指导我的基金投资,我相信我的“基民”之路才刚刚开始,我也相信我的未来在有基金相伴后,会更加丰富多彩!
4、基金爱情双丰收
无论在为人还是在理财方面,我都可以算得上属于保守型。几年前,别说基金,就连股票都没炒过,对于像炒股这类风险性投资,我的态度是宁肯把钱放到银行,也绝不投到股市。理财基本上停留在记账和储蓄的低级阶段。我对基金的感性认识始于周围的同事纷纷成为基民以后,那时只知道基金比股票保险些,买了基金就算不赚钱,也赔不了多少。幸运的是,老同学阿迈给我这个菜鸟基民补上了宝贵的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