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士程昱首先发表了意见:“依目前情势,皇上在杨奉、董承等挟持下离开关中,进驻于安邑,如果能趁机奉迎皇上,必能取得公众舆论上的竞争优势。”
荀彧也表示:“豫州离司隶区最近,如果要迎回献帝,应以洛阳及许都为宜,因此要使事情顺利进行,必先清除豫州境内的其他力量。”
夏侯惇有不同意见:“就军事形势观察,豫州连接司隶区和荆州,目前拥有部分倾向袁术和刘表的小军团部署,正好可作为缓冲。清除豫州反而会使自己陷北方袁绍、东方吕布、南方刘表、西北面西凉及司隶区军团的层层包围中,相当不利。”
几乎所有的将领及幕僚都赞同夏侯惇的看法。
曹仁则更进一步表示:“奉迎天子并不一定有利,董卓便成了众矢之的,以我们现有的实力,‘挟天子’不见得便能‘令诸侯’。万一掌握不好,未蒙其利反受其害。”
满宠也表示:“目前最重要的是探询袁绍的动向,奉迎天子,袁绍最有实力。如果这个时候因此事和袁绍闹翻,很可能会遭到倾覆危机,应审慎对待。”
曹操回答道:“由冀州府传来消息,此事在袁绍那里存有很大的分歧,审配就坚决反对,而袁将军本身似乎兴趣也不大,况且和公孙瓒间的战争仍在持续中,依目前情势,应该不至于有所行动。”
荀彧却不以为然:“奉迎天子绝非纯为功利,从前高祖(刘邦)东向伐楚,便以为义帝复仇之名出师,因此得到天下诸侯的响应。董卓之乱起,天子流亡关中,将军便首倡义军勤王,只因山东秩序混乱,才无力兼顾关中。虽然战事连连,我相信将军仍然心向王室,以平定天下为己任吧!今皇上脱离西军掌握,正乃天赐良机!拥护皇帝顺从民望,乃大顺;秉持天下公道以收服豪杰,乃大略;坚守大义招致人才,乃大德。即使偶有阻力,也无关大局。倘若不及时定夺,等到别人也有所行动,就来不及了。”
荀彧的话无疑说到曹操心坎里了,曹操知道他在与诸侯对抗中,惟一的法宝就是人心,汉献帝虽早已名实不符,但在一片混乱的局势中,他仍是天下人心之所系呀!
于是曹操当机立断,决心奉迎汉献帝。于建安六年(公元196年)八月将当时处于困窘中的汉献帝迎至许都。
将窘困流徙中的献帝迁到许都,由自己来充当献帝的保护人,是曹操政治生涯中最得意也是最为关键的一个举措。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使曹操获得了高于所有文臣武将的地位,同时也为自己进行统一天下的战争创造了极大的舆论优势。从此无论是征伐异己还是任命人事,都可利用献帝的名义,名正言顺地置对手于被动的局面。
曹操智勇造势,利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谋略,不可谓不高明,不可谓不典型。
当然,要想“挟天子以令诸侯”能够造就有利于自我时局的发展之势,则需要具备以下一些条件:首先,天子昏庸软弱,或处于襁褓之年。贤明之君以及强权派一般是不会被下属官员所利用的。其次,挟天子者,必身居高位,为天子身边之重臣。普通老百姓,或者中下层官员,想挟天子,也不可能。其三,挟天子者,必颇具实力,威倾朝野,皇帝怕他几分,群臣也不敢对他有何异议。其四,能长时间挟天子者,非得有曹操那样的智慧和能力不可。董卓之流,虽偶得良机,出兵勤王,而居“太师”高位,却排斥贤才,骄奢淫逸,不图勤政治民,而一味弄权杀戮,他的败局是肯定的。而曹操,时至今天,仍然保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二、四面楚歌以散志:张良巧造心理势
秦朝末年,陈胜吴广起义后,各路英雄揭竿而起,顿时战火连天,风云四起。大浪淘沙、尘埃落定,只剩下项羽(西楚霸王)和刘邦(汉王)两大势力,为夺天下,双方鏖战五年之久,最终楚王战败,刘邦得胜,遂建立了西汉王朝。
楚汉相争到了晚期,刘邦追击项羽至垓下(公元前202年),四面围攻,楚国兵将缺吃少穿、缺医少药,眼看身陷绝境,个个心灰意冷,厌战思逃,士气极其低落。但由于项羽骁勇善战,且手下战将众多,兵力也有相当基础。汉军想速战速决,也实非易事。正值刘邦焦灼难耐之际,张良献计道:“楚军虽败,锐气尚存,若以死相逼,其将困兽犹斗,不如以攻心之计,夺其气,竭其力,达成不战而曲人之兵。”
于是,张良运筹再三,借虞姬兄长来汉营之际,偷学楚歌,暗中传教汉营士兵。到了深夜,楚国将士突然听到营寨外围,四面楚歌,凄凄切切,不禁思乡心动,许多人想起家中父母妻儿,热泪盈眶,甚至失声痛哭。当晚,楚国兵士,或单人或三五成群,大量离开营寨。随后每天都有很多将士离营逃走。
没过几天,汉军一举击溃楚军,逼迫项羽自刎乌江。汉军取得了彻底胜利。
在这一战中,张良以四面楚歌涣散了楚军的斗志,取得了空前的成功。这无疑是强大的心理造势产生的结果。当然,并不是任何时候,这种心理造势都能产生积极的作用,因为任何决策都必须讲究一个因时因事的权变机制。所以我们在进行心理造势时必须出于以下几点考虑:其一,当对方陷于包围的困境之中时,单纯地使用军事力量进行打击,就会迫使敌人进行垂死挣扎,甚至导致敌人“置之死地而后生”,使战争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其二,敌人虽被包围,处于劣势之中,但毕竟还有一定的战斗能力,即使优势一方掌握着主动权,能够取得战争的最终胜利,但自己必然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兵法上说:“杀敌三千,自损八百;杀敌一万,自伤三千。”虽然敌方的损失比我方大,但终究是要付出代价的。如果在此情况下采取刚柔相济的手段,在强大的军事威慑下实施瓦解军心的攻心战,则可以减少作战中的自我损失,从而达到“兵不钝而利可全”的目的。其三,使用四面楚歌之计,要周密考虑,巧妙布置,使敌人感到真实可信。在对敌实施攻心战时,虽然经常使用一些夸大己方优势和实力的方式,但决不可以漫无边际地用大话空话来唬人,而必须把攻心宣传建立在一定的事实基础之上,使敌人切实感到大势已去,任何反抗和努力都将是无济于事、不明智的,只会带来更大的损失,惟一可行的道路就是放弃抵抗,主动投降。
三、背水一战:韩信勇造压力势
《孙子兵法》上讲:“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讲的是,如果有意将军队置于危亡之地,逼迫士兵拼死奋战,那么是可以求生存、取胜利的。历史上就流传过许多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例子,最为典型的就是项羽的巨鹿之战和韩信的背水设阵。
公元前204年10月,韩信统兵数万攻打赵国。赵王歇和大将陈余调集20万大军在井陉口凭险据守。汉军新兵颇多,缺乏作战经验,因此无论在地势还是人和上都明显处于劣势。
韩信认为:如果把这支未经训练的部队放在有路可退的地方,一经挫败就会溃散。相反,如果置军队于危险境地,那么人人死战,勇气倍增。
夜间,韩信密令两千精锐骑兵手持汉军红旗,从小路迂回到赵军侧翼,隐蔽待机。同时派出万余人,出井陉口,背邻锦蔓水,摆开阵势。赵军见状,笑韩信不识兵法,十分轻敌。
拂晓,双方展开激战。汉军丢弃旗帜向背水阵撤退。赵军得意,倾巢出动,全力追击。汉军前有河水,后有追兵,无路可退,拼死苦战。
陈余见久战不胜,想退回原地。岂料赵军原来阵地上已全部都换上了汉军旗帜。
原来,韩信派出进行迂回的两千骑兵,乘赵军倾巢追赶之机,神速地占领了赵军阵地,拔掉了赵军旗帜,换成了汉军的红旗。
此时,赵军退路已被切断,军心动摇,全线崩溃。于是,汉军前后夹击,全歼赵军,击毙陈余,活捉赵王歇,大获全胜。
韩信用兵,有勇有智,真帅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