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代君臣得失之道
2064300000007

第7章 取人之道:用对一个人等于走对一步成功棋(1)

“非知人不能善其任,非善任不能谓之知。”

——孟子

“事之至难,莫如知人;事之至大,亦莫如知人;诚能知人,则天下无余事矣。”

——陆九渊

把贤人当成好伙伴

——刘邦重才而得天下

得贤者安,失贤则乱。贤才之于治国,犹良医之于危病。唐代陈子昂有言:“天下之政,非贤不理;天下之业,非贤不成。”由于贤才品德高尚、才华卓越,在治国安民上,他们往往表现出超乎常人的能力与才干。因此,历代英明的统治者都把举用贤才列为治国之首务。

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在我国历史上,历代思想家、政治家都认识到“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并且深切地感到人才在决定战争胜败、国家兴亡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这是一个识人的古语,它说明在人才不易识别的情况下,相对一般人才而言,千军易得,一将就更难求了。无论是战火弥漫的动乱时期,还是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甚至是经济繁荣的太平盛世,领导作为社会阶层的一个特殊群体,其作用和地位无疑是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一支军队,一个组织,一个企业,如果没有领导人才的控制和驾驭,必然是一盘散沙,缺乏战斗力,当遇到困难或敌情时,定将一触即溃。俗话说,蛇无头不行,讲的正是此理。

楚汉相争三年,笑到最后的却是刘邦。按理说,实力强大的楚军应该不会落得如此凄凉的下场,但是,事实胜于雄辩。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两人对人才的态度上:刘邦重才,不计出身,并且用之不疑,能让其充分发挥自主性,同时他没有满足于自己的长处,也不认为自己的计谋超过别人,更不以为自己有军事天才,正如他自己所说的:“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粮草,不绝粮道,我不如萧何;综连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豪杰!我能够得到这三个人,这就是我所以取得天下的原因。”由于他有自知之明,能够放手让属下去独当一面各自作战,故贤能志士多归之;项羽自恃深懂兵法,又有力可拔山举鼎之勇力,认为比谋臣武将都高一筹,也就不再用他们的长处,其麾下多限于亲属或所谓的“亲信”,谋臣、骁将无法施展手脚,疑而不信,常常掣肘于左右,因此不少人愤愤离去。

在刘邦的一大批开国功臣当中,韩信、张良、陈平、英布等都是难得的人才,而这些人有的曾在项羽手下干过,有的曾是项羽的心腹猛将,甚至有的还与项羽有密切的关系,如果项羽能留住和信用他们,使之不为刘邦所用,那么历史也许将要重新改写。

项羽统兵之初,陈平就一直跟随,因破秦有功,被任命为爵卿。过了不久,殷王叛变,项羽任陈平为信武君率兵讨伐,击败殷王后,项羽封他为都尉,赐金20镒。而后刘邦攻下殷,项羽大怒,扬言要杀尽镇守殷的将吏,陈平惊怕被杀,便投奔了刘邦。陈平在谈及他归汉的原因时说:“项王不能信人,而所信之人,不是项氏族人就是他妻子的亲属,虽有奇士却不能用,因此我才离开楚。听说汉王能用人,故归大王。”

韩信,淮阴人,项梁率起义军渡过淮河时,他仗剑投于其麾下。项梁战败后,归项羽,项羽鄙其少时曾受胯下之辱,只给了他个郎中的官职。他数次向项羽献策,项羽不用。于是认定在项羽手下很难施展己才,因此当有人说其归附刘邦时,便毅然背楚归汉。

刘邦的众多谋士当中,张良与项氏的关系是最为亲密的。当年张良刺秦始皇不成藏匿于下邳时,项羽的叔父项伯杀了人,曾在张良住处藏身躲避。正因为这一关系,张良与项伯、项羽素有往来,故后来刘邦能脱“鸿门宴”之险以及取得汉中,就是张良从中疏通,请求项伯帮忙的结果。张良是个“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人才,而当时楚军兵强马壮,势力正旺,通过项伯是有可能使之归附的,但项羽却并不争取。张良与刘邦虽说只是泛泛之交,但二人一见如故,加上刘邦对张良言听计从,十分信任,故张良死心为刘邦献智效力。

项羽不善举贤,虽然兵多,但手下可用之人却寥寥无几,能起作用的也只不过是范增、钟离昧、龙且等数人而已。范增和钟离昧,虽有安邦定国之智,项羽却疑而不用。彭城之战,刘邦兵败,被楚军追到荥阳。项羽数次断绝汉军粮道,汉军缺粮,刘邦惊恐,割荥阳以西为汉请和。项羽拟同意。范增马上劝说:“汉军将灭,今释而不取,后必悔之。”于是楚军围攻荥阳。形势危急,汉王用陈平计离间项羽君臣,才化解了这次灾难。项羽使者来,汉王叫人用丰美的酒食隆重接待,见了使者佯装惊愕:“我以为是亚父范增派来的,原来是项王的使者。”便将美酒佳肴撤去,换上粗食。使者回告项羽,项羽怀疑范增与汉有私,便削其权。范增大怒:“天下事已定了,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去。”项羽自恃,对其也就不加挽留。范增是项羽惟一的谋士,其一走,项羽离失败也就不远了。至于龙且,虽能战,但骄傲自负。韩信率汉军击齐,齐王求救于楚。项羽派龙且率大军20万救齐,齐王广与楚军并军将与韩信战。有人献计,认为“汉兵远斗穷战,其锋不可当。可深壁高垒不与战,使人告知降汉的齐将兵‘齐王尚在,楚兵来救’,众将必叛。到时候,汉军孤立,又无粮,可不战而降之。”龙且却说:“我平生知韩信为人,容易对付。”便与韩信在潍水布阵。韩信乃令人在夜间拿万余囊,满盛沙,塞潍水上流,引龙且军半渡而击之,佯不胜而退走。龙且高兴地说:“我固知情胆怯。”就渡水追韩信军。韩信使人搬去沙囊,大水汹涌而到,龙且军大半不得渡,韩信军急击,龙且兵败身亡。可见龙且远非韩信对手,不是大将之才。

“夫争天下者必先争人。”纵观人才得失与国家安危的鲜活的历史画面,我们无不发出这样的感喟:对于历代统治者来说,不管其基业如何雄厚牢固,也不论其自身才华如何超群绝伦,只要他以才自恃,不重人才,那么等待他们的只会是自取灭亡。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人是社会的主体,一切社会活动都应该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这一理念的核心是把人放在第一位,一切从人出发,重视人才、尊重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一个企业领导者的成功之处,在现象上可能表现为他所领导的企业获得的经济效益,而深层的本质则在于人才谋略的成功上。韩国著名企业“三星”集团公司在开创之初就确立了“人才第一”的理念,其董事李秉哲就把自己的领导职权定位在人事制度的制定上。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曾说过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话:“你可以把我的资金、厂房、设备全拿走,只要人不动,10年后还是世界第一。”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一些领导者往往目光短浅,只热衷于引进资金、设备,却忽略引进人才。在他们的概念中,产品的价值比人才的价值更重要。尤其是企业创办之初,一些领导者首先想到的不是人才,而是资金、物业,花大力气跑资金、跑贷款、跑厂房、跑设备等,惟独没想到去跑人才。等到他把硬件设施都搞齐了,但是没有好的人才去管理,去开发,没多长时间,好端端的企业就给弄倒了。这些深刻的教训,我们不得不引以为戒。

“得人才者得天下,失人才者失天下”,这一道理,已成为共识。作为企业领导,不仅要了解产品市场的情况,更要了解“人才市场”的情况,及时收集人才信息。同时还要学会寻找人才,挖掘人才,要有重点、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引进人才。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广开门路,尽纳天下贤良之士。

不可否认,人才是企业运行过程中最关键的资源,但是这种资源是具有流动性的,正是这种流动性给企业带来了两方面的好处:一方面可以使企业人力资源更新换代(这是活跃的生命力的重要标志);另一方面可以给企业带来新的知识和信息,为企业运作输送新鲜血液。所以,企业要重视人才,但不可以过分依赖极个别人,而是要把这些人的知识“收藏”好,通过建立贮存知识的信息数据库,把企业的知识平台搭建好。

睁大眼睛看准人

——赵王察人不慎满盘皆输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是《孙子兵法》开篇中的第一句话,其中指出了领导的第一要务就是要察人选将。一般来说,察人都存在一个由浅入深的渐进过程:首先是描述阶段。即通过第一次接触,对其外貌特征、兴趣爱好、文化层次以及工作情况等等有一个初步的概念;其次是预测阶段,即通过进一步的交流,对其思想感情、思维特征、性格特点以及为人处事的态度等等有一个大致的认识,这一阶段不仅能较准确地描述一个人,还能大体上预测出这个人品质与才能的优劣;最后是解释阶段。即随着交往的深入,对其生活经历、性格成因、行为动机以及心理基础等等的了解和认识。这一阶段,不但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优劣,而且还能解释其行为的动机以及性格形成的成因。由此可见,察人必须正确掌握观察的深度,尤其是对一个未知的人,更不可盲目结论,而应该从若干方面细细考察,才能准确地了解。否则,选将有误或者识人不慎就会给整个事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历史上“小人误事,小人误国”这样的惨剧并不鲜见。

公元前260年,秦国驱重兵攻战韩国的上党,赵国为防止秦军乘势入侵,便派老将廉颇领兵驻守于边境。果不其然,秦吞韩后又对赵虎视眈眈,顿时,秦赵两国风云骤起。战争伊始,秦兵得胜,赵兵失利。为扭转局势,廉颇改变战略,以静制动,坚壁不出,企图迫使秦军不战自退。可惜赵王不懂廉颇的策略,以为廉颇怯战,便频频派使者到前线敦促其出战,而廉颇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为由,不听命令,坚守不出,秦军无计可施。

获悉赵王与廉颇在战略观点上不和,秦国便乘机派使者到赵国,买通了赵国的谋士向赵王进言:“秦军所畏惧的,只有赵国已死的战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廉颇对秦国来说不足为惧,如果此时赵王不用赵括,那么大王之地将易与他手。”赵王素知赵括熟读兵书,也早有此意,听此议论,遂起用赵括。

蔺相如听闻后劝谏道:“大王以赵括熟读兵书之名而起用他,就好比用胶把琴瑟调音的柱子胶上一样,这把琴也因此而成了一块死木。赵括只知死读兵书,而无权谋机变之智,望大王慎之。”但赵王根本不听。

俗话说:“知子莫若父。”对于赵括的才能,他的父母更为清楚。为了使赵王了解到真实的情况,赵母也劝谏道:“赵括小时就熟读兵法,其父与之议论,也难不倒他。然而其父却并不认为小儿真正懂兵法。我颇不解,就问先夫是何缘故,先夫就说,‘用兵自古以来就要求谨慎小心,而我们的儿子却如此轻率,这不是良将之所为。赵王不用他为将那也就罢了,如果使他为将,赵国必有覆军之难’。过去夫君为将时,门下食客几十,大王赏赐的金银珠宝,他都全数散发给下属的官吏,大王命他出征,他便不再顾及家事。如今犬子则不这样,一为将就东向而坐,吏臣们都得一一拜见。大王所赐的金玉,他全拿回家,寻机购置良田和屋舍。大王认为虎门无犬子,那就大错特错,其实他们父子俩是绝对不同的,请大王不要遣他为将。”

上面的这段话充分说明了赵括只有“纸上谈兵”的夸夸学识,而无实战领兵、统兵的本领,其母认为如果赵王硬派这样一位虚浮之人前去御敌,无疑是“螳臂当车”,不但起不了什么作用,反而会大败而归。但赵王充耳不闻,依旧我行我素,其母见无法说动赵王,只好采取自保的方式以防日后受到牵连,于是说:“如果你一定要用他,那他如果不能称将军之职,我请求你在责罚他的时候,不要牵连到我的族人。”

赵王同意,遂遣赵括领军取代廉颇。秦国一见计谋得逞,便偷偷更换了将军,用战将白起取代了王龁。并密令军中,“有敢泄漏白起为主帅者斩”。

赵括任职后,改变策略,更换吏士,主动出击。白起则佯装败退,借以骄纵赵括,麻痹赵军,同时却于两边出奇兵断了赵军的后路,把赵军分割于两地包围起来。赵军粮道断绝,惟有等待救援,而此时秦国却把全国15岁以上的男子全部征发到长平,以截击赵国的救兵和粮草。

就这样,赵军被秦军围困多达40余天,由于内无粮草,外无援军,被围士兵只得杀自己的兄弟以为食。赵括企图亲率精锐敢死队突围,但刚一出城就被乱箭全数射死。赵括没有办法,只得率40万众向秦军投降,自己则自刎而死。白起觉得这40多万俘虏很难控制,就将之赶入一个大峡谷中,全部活埋。长平大战,秦军前后消灭赵兵45万。诸侯震怖,赵人心寒。

赵王选人却不察于人,拜书生赵括为将,而致军破国衰,成为千古恨事。其实赵国本来可以避免这场灾难性的打击,因为赵括母亲的那番进谏之词,完全是在对其子深刻颇析的基础上作出的,她将儿子与其父进行了比较,认为无论是从品行还是从才能上看,赵括都是不足以担当重任的。身为父母,谁不希望自己的儿女干一番事业、有一番出息,但成就伟业是需要厚实的本领的,否则不懂装懂,勉强为之,就有可能身败名裂,甚至还会丢掉性命。正因为有自知之明,其母才极力劝谏。可惜赵王却没有深思熟虑,细细考察,只是盲目趋同社会上广泛流传的一种言论——“赵括自幼熟识兵法,无人能敌”,加上赵括又是赵国名将赵奢之子,就简单地认为赵括也应该具备带兵作战的军事才能,因此兵败也就成了预料之中的事。

可见,选人、用人必须以察为先,否则选错人才,用错人才,都将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古语云:“试玉要烧三日满,辩才需待七年期。”知人不易,人不易知。知人之不易主要表现于三个方面,一是人之才德有一个逐步显露的过程。这个过程据其所处环境、社会条件和任事难易的不同虽然可长可短,但都在所难免。二是知人有一逐步识别的过程。有的人貌似忠厚,而行为骄横;有的人外貌圆顺,而实为刚直;有的人相貌丑陋,而心地善良;有的人道貌岸然,忠孝节义,实则品德不端,男盗女娼。可见,“不可以一时之誉,断其为君子;不可以一时之谤,断其为小人”。如果不辨真伪,不识表里,必将为奸佞所惑,渐至正直之士远去。三是择人有一比较的过程。人之不同,有如其面,如何使每一个人各有所宜,各司其职,有一个“人择事,事择人”的选择过程。如何识别各人的品行的优劣,则更有一个反复比较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