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后以女人特有的精细,立刻意识到萧何所言十分重要,但是眼前之急当如何解呢?萧何抬眼见她长长的眉毛一挑,杏目圆睁,薄唇一抿,就知道皇后有利如快刀般的话要吐出来——他对这位女人的厉害早在十多年前就耳闻目睹,颇为熟悉。于是急中生智,抢先把计谋说出来。吕后一听,急相顿弥,换做笑脸道:“此计甚妙!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不过要请他出府,非丞相亲去不可。”
韩信一面在府中有些小动作,一边等候着赵代的消息。他虽然对陈稀说得头头是道,临到他自己真正要抛开一切动手时,又优柔寡断起来:看看自己的新妾,何等妍丽可人;望望即将临盆的五妃,可能诞下一个儿子;府库里尚存万金;淮阴食邑三千户,每年所收也有两千金……可是,一想起自己功高盖世,却被汉王一贬再贬,心里又如火烧般坐立不安,暗暗喊道:“丈夫生长天地间,岂能委曲求全!刘季亦不过泗水小亭长,才不过中人,竟坐我头上装大!相者言我面相可为王,背相贵至极!我何不一搏以逞其快哉!”于是又打起精神,操劳些小动作。头天,采办黄叶儿一天没来,今天午觉时又梦到天阴落雨到自己身上,他略知些占梦,知道这是个凶兆,就准备以静避邪。通知门役,今日主上不安,概不会客。
哪知这天偏偏有消息传来:“皇上已平息叛乱,杀了陈稀等贼,不日圣驾将返都!”群臣闻知互邀进宫庆贺,几拨人来邀韩信,都被门役挡回了。到了下午,近黄昏时,韩信只觉心里闷得难受,走到练武的庭院里,舞起剑来。但见他开展潇洒,起合飘逸,身法走圈,忽顺忽逆;忽而有形可见,忽而无迹可寻。一套接一套,正待收拾,听得有人喝彩道:“好剑法!好剑法!”韩信定睛一看,原来是丞相萧何,吃了一吓,连忙下跪行礼。
萧何忙将其扶起,笑道:“君侯真天下奇才,你当随陛下平叛定边才是!”
韩信摇头叹息:“‘美女入室,恶女之仇’,我既被毁,皇帝不再信任也!”
萧何劝道:“既如此,今日陛下灭贼喜讯到京,君侯何不为贺?”韩信推诿道:“今我做一恶梦,出门不利,故待明日再说。”
萧何听了,被撞中心事,只怕夜长梦多,走漏了风声,让他累及自己,便又耐心地分析道:“老臣为君侯计,乱麻宜解不宜结。陛下对君侯有些误会,你何不借此良机,到宫中向皇后剖明心迹,请其缓颊呢?”
韩信尚在迟疑,萧何又催促道:“老臣陪你前去,有什么话不好说?难道明日再去君侯不怕误会更深吗?”
韩信一来首鼠两端,终没拿定起事的主意,二来不忍拂逆了萧何的一番好意,最终还是随丞相萧何去了皇宫。这年萧何已近六十,而韩信尚未到“不惑”之年,两人年龄相殊,韩信视萧何为长辈,以为老丞相是又一次“月下追贤”。其实,敌国已破,谋臣当亡,萧何自保乏术,何来“追贤”之想?这就是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以韩信绝顶聪明之人尚且如此,何况常人咧!
韩信随萧何进了未央宫,七弯八绕带他来到偏僻的钟室里,刚一进门,便被躲在帷后的吕后一声“拿下逆贼”的尖喝,吓得魂飞魄散,连声喊道:“丞相救我!”一语才出,便被一块麻布塞进口里,任他如何乱跳,也没办法了。昏暗的灯光下,他影影绰绰辨出了采办黄叶儿耸起瘦肩的身影,自知再辩也无益,当下就着天黑,拖下去行刑。临走前,萧何捧了一樽酒走到捆得结结实实的韩信面前,将麻布扯出来,倒酒进他的嘴里道:“君之家匿举告,无人可保。你有何言可对皇后明言。”韩信咽完口中之酒,笑道:“这就是你给我的剖明心迹的机会吗?我悔不该未听蒯通之言,直到今天竟死到了一个娘们儿手上!”吕后从帷后转出来,狠狠地望着韩信斥道:“凭你这一句话,咱叫你夷灭三族!”手一挥,禁军便将威名赫赫的韩信推出去斩首了。其时为汉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春正月。
【青年受辱】
沿淮水往西南方,有一个大湖,今称洪泽湖。古时依其形命名,唤做破釜塘。这是一片小湖群,从高处往下一看,明镜般的湖泊,大大小小、星罗棋布,竟一眼望不到边。湖间乃以树木沼泽相连,这里从来都是强人出没,律令自定之处。
这日,有一流浪少年漂泊至此,但见他虽然形容憔悴、鹑衣百结,却腰系宝剑,身材挺拔,气概不凡。他兴奋地望着这里的地势不由得感叹起来:“无怪孙武说‘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他一边想象自己是一个统兵百万的上将,在这样的地形该如何用兵布阵,一边往附近的一个古镇走去。
陌生的镇子普普通通,但其特色就是破街陋市里热闹的斗鸡场面。这里斗鸡的不下十数摊,摊主排出场次,鸡主及围观者皆可参与赌输赢。一条街上就数市场中间大榕树下的一摊为大,那里足足围了四五十人,不时传出哄笑、欢呼、叹息、咒骂声……流浪少年被那儿的热闹吸引,挤进人圈里去看时,场中胜负已分:一只黑雄鸡将一只白鸡啄得冠破羽铩、哀鸣而逃。众人欢笑鼓噪,各理输赢。此时斗败的白鸡被一个瘦小的男子倒提在手,用力拍打怒骂:“死鸡,养你何用!”少年见此,不禁摇头发笑。
那汉子乃本地无赖,斗鸡输了,自觉无颜,忽见一陌生少年发笑,仗着地利、人和,竟跳起来骂道:“哪儿来的小崽子?你笑个鸟!别看你牛高马大,腰里吊把破剑,有本事跟老子玩玩!”说着将受伤的鸡往地上一扔,那鸡绝处逢生,扑着翅子飞逃。
“好,老鳖揍他!”有人起哄了。
少年没料到一声笑,会惹出事,立在那儿一动不动。“老鳖”一看来人操手站着,像一棵挺拔的松树,心里发怵,犹豫间,众人又哄笑起来。“老鳖”忽发奇想,喝道:“臭小子拔出你的剑,有本事朝这儿戳!”他一边拍打着胸脯,一边向后退一步,再吼道,“如果你不敢,就打老子的胯下钻过!否则你小子今天就别想走开!”说话间他把衣襟扯脱,露出一身排骨,同时把两条细麻秆样的腿撑开。
其时所有人的目光都注视到陌生少年身上,等着看这个血气方刚的棒小子将如何对待这个突如其来的威胁。
但见少年剑眉一挑,两目如炷,面孔微红,鼻翼翕动,骨骼粗大的手按在剑柄之上。这动作已让“老鳖”发虚、发软,但“老鳖”要争这口气,硬挺着。少顷,少年突然把手一松,眼里的光亮消失了,左右抱拳拱手,笑道:“在下姓韩名信,今日在此现丑了!”言毕竟四肢着地,从“老鳖”胯下钻过,站起来快步离开了古镇。这事成了镇上一时的笑料,可有一长者叹说:“可惜我无缘见到这位英杰。想当年荆卿不也曾受辱于邯郸吗?其人志必不小。”这位少年就是淮阴县的韩信。他的父亲曾为楚军校尉,国灭后隐居城中,凭着积蓄为生。韩公生性大度,不善治业,因而坐吃山空。后替人打抱不平,动拳脚而受重伤,不治身亡。其夫人原为楚世家女,随夫受苦,早已愁思郁结,患下心疼绝症。因为夫君亡去,家境窘困,贫病交加,不久亦故。家中只留下韩信孤零零的一个,其时他只有十六岁,长得身高体壮,幼时跟父学兵,瞧不起农商。见双亲皆亡,哭了一场之后,将房屋、家什全部变卖,单留下父亲那把剑佩在身上,又倾其所有为双亲购得城外乡里的一块“藏风聚气,眺望淮水”的茔地,将父母合葬于此。此事在当地轰动一时,都夸韩信是个孝子。一般人家都让他就食一两餐,他也不推辞,乐得填饱肚子就成。俗话说:“久病无孝子。”何况一个外人?渐渐地,半月之后,就没人理他了。好在他是个随便之人,又在少年,有一餐没一餐地混。他自信地选了块风水宝地,韩家的发迹是一定的了。
某一日,他又一个人跑到父母的坟山上,对着淮水眺望。但见青山如黛,雀噪山林,晨雾尽散,旭日升空。他触景生情,心中一股豪气冲起,禁不住高声喊道:“舜,是什么人?我,是什么人?有为的人都这样吗!”这一声呼号,惊动了山下一个长者。他走上来一看,原来是个英俊少年,连声夸道:“后生可畏,后生可畏!”两人一交谈,原来都是兵家爱好者。这位长者大喜,介绍自己是离此不远的新昌亭亭长,家里除一老妻外,别无子女,当下邀其返家。
这一老一少,论今谈古,堪称忘年。韩信在亭长之家一住就是两个月,却惹恼了亭长之妻。因为老亭长终日清谈,不理农事,靠亭长的薄俸顶不几时,全靠她夜织早作,方勉强维生。如今平白地添了个吃闲饭的壮小伙,安得不怒。早就存心表示表示,只恨没有机会。这一日,亭长起得早,有事先走了,韩信同平常一样,起身洗漱毕,上厨寻早饭。寻了一回寻不到,便厚着脸问亭长妻道:“婶婶吃罢早饭了?”
“早饭?还有早饭吃吗?我这个家,以后每天能开一餐就要杀牲祭祖喽!”她不冷不热的一番话,直羞得韩信无自容之地。回屋收拾一下,便不辞而别。至晚老亭长回来叫韩信,已无人应,知其走了,暗想:“龙乘云,虎乘风,豪杰闯江湖。”他迟早也是个走。
韩信那天忍辱离开古镇回到淮阴后,在城郊一座破庙里安身。他将忍辱的愁思与愤怒,化为一股孜孜不倦的毅力,每日埋头习武演阵,苦读不辍。然而他必需解决的是吃饭问题,他的满肚兵书、阵法,换不来钱。他又不会砍柴、农耕,于是只有每天到频水边垂钓,有时钓得几尾鱼换些饭菜,有时运气不佳,无鱼上钩,便只有倒咽口水,空腹捱日了。一个正在长身体的美少年,一受饿,人看着就委顿不堪。他天天出现在河边,日子一长,别人都注意上他了。
“唉,有爹有娘百样强。瞧,那边钓鱼的小子,年前双亲亡故,本来很殷实的人家,成了要饭一般的人了!”一个知韩信根底的洗漂棉絮的女人对同伴说。
“这小伙子也是个没出息的,长得有模样,找个什么活不行,到这儿等鱼上钩,多轻巧啊!”另一个女人接口说道。
“哎,‘穷不过是个寻吃,死不过是个断气’。穷有什么笑头?”一位年长的老漂母很同情韩信。
到了中午,漂洗棉絮的女人们放下手中的活,分别拿出自带的午饭吃起来。
今天是个晦日子,韩信连一条小鱼也没钓到,肚子饿得咕咕叫。他抬眼望小舟上,渔夫们开饭了,转脸看,洗棉絮的女人们也开饭了,可是我呢?一个堂堂七尺男儿,满腹经纶,竟然连自己的一餐饭也解决不了。命兮,命兮,为何这般戏弄我啊!这般想着,头一低,坠下几滴伤心泪。
“小伙子,过来!”韩信扭脸滴泪时,那位年长的漂母招手呼唤道。
韩信回头一看,一位面目慈祥的老奶奶喊自己,便连忙急步上前问道:“老人家,您招呼我吗?有什么事要我做?”
“傻孩子,老身还会有么事央你,是叫你来吃饭的。”说罢,就将自己带的饭一分为二,递到韩信手里。韩信见了大为感动,待要不接,可肚饿不饶人,况且老奶奶一片诚挚。
韩信没几下,就把漂母匀的一半饭吃了个精光。长了些精神,就问道:“老人家,您天天如此洗棉絮,不管天寒地冻的,每日能挣多少钱?”
“多则五十,少则三十。”老妇面无表情地说。
“哎,您这么大年纪,每天辛辛苦苦还能挣钱养家。我一个七尺男儿,竟然连餐饱饭也挣不到,实在惭愧啊!”韩信感叹着,倍加难受起来。
老妇安慰道:“天还有一时急哩,谁无一时难呢!明日老身多带点饭就是。”
果然此后一连七八天,每天中午老妇都叫他过去,分一半饭给他。饭的分量比第一天明显增加。韩信每天吃这饭时,都思绪如潮,觉得受人一饭之恩,大如天!这天他边吃边想:当年伍子胥离楚奔吴,也曾道遇送饭义女,然而他有恩无法报,引为憾事。我韩某人只要发迹之日,定报这一饭之恩。这般想着,激动起来,吃完饭,把竹筷一收,对漂母躬身谢道:“韩信我承蒙老人家看得起,如此错爱,将来出头之日,必重报今日之恩!”
老妇听了,满脸阴霾,气冲冲地收拾自己的东西。不一会儿,拾掇完了,才对吓呆了的韩信说:“老身给你饭吃,难道是等你的回报?怜物之心,人皆有之,老身只不过可怜你罢了!一个七尺男儿,自食其力都难,何时能有出息,你就拉倒吧!”讲完这话,看着韩信摇摇头,指着滔滔江水,把大拇指一竖,又将小拇指对他一戳,然后拎起篮子就走,扔下韩信一个人在那儿发怔。
是夜,月光甚明,韩信躺在禾草铺上,翻来覆去,无法入睡。白天老妇的那番话,尤其临别前的那个动作,使他想起来就浑身发热,脸上发烫,羞愧无比。
此后他无颜去河边垂钓,更加发奋研习沙盘,苦读兵书,自信有派上用场的时候。
韩信出生入死帮刘邦打下大汉江山,是个杰出的军事人才,但是由于他功高震主,又不思退隐,终究被刘邦设计将他贬为淮阴侯,并且削夺他的兵权,最后还将他陷害至死。一代名将却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令人惋惜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