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情世故练达术:掌控主动权的人际潜规则
20663100000016

第16章 抓住机遇:适时高调出击,大胆展露自己(1)

机遇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不会忽视谁,也不会优待谁。要想抓住机遇,就要主动出击,不能坐等机遇上门。只有那些懂得展现实力,表现自我能力的人才能牢牢把握每一次机遇。机会面前,人人平等,有能力者得之。那么,如何让别人知道你有能力呢?就是不要在乎世俗的看法,大胆地表露自我,尽情地施展才华。

掌握表现自己的微妙尺度

每个人孩提时代都喜欢吃糖,但那些沉默等待着的乖宝宝往往分不到糖吃,而那些爱哭爱闹的孩子就总能得到糖。乖宝宝们没有表达出想吃糖的愿望,自然就没人给;哭宝宝们则用强烈的方式表达他们的意愿,大人们就会用糖来哄。俗话说“会哭的孩子有糖吃”,这在现今社会中尤其适用。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要向哭宝宝学习,学会表现自己才能得到机会。

这个时代人才辈出,各种信息充斥耳目,每个人面临的选择和被选择的机会何止千万?如果不学会表现自己,就永远得不到别人的认可,得不到出人头地的机会。表现就是有意识地向他人展示自己的才能、学识、成就。积极表现自己的人,就会得到更多发展自己的机会。机会越多,工作才会越做越好,才能不断升迁。

然而,我们也不能过分地表现自己。分寸掌握不好,就会弄巧成拙,事与愿违。过分表现自己,就会成为自我标榜、自我吹嘘,不仅不利于争取机会,反而可能丧失机会。

小邵今年研究生毕业,由于在校成绩突出,他被一家大型软件企业聘请为软件开发工程师。几天后,他的能力引起总经理的注意。总经理找他谈话,表示对他寄予厚望。从那以后,小邵更加注意表现自己的工作能力,但没有掌握合适的分寸。有两次任务本应与同事合作进行,他却加班加点工作,几乎一人包揽了所有工作,他因表现出色获得老总的表扬,但也引起了同事的不悦。之后,小邵又曾绕过部门主管,越级向总经理反映部门主管下达的方案中存在不足,主管很快得知此事,从此对他就再没好脸色,同事们对他大包大揽的工作方式也十分不满,以各种理由拒绝与他合作。大家在私下交谈时,甚至说:“他那么能干,只留他一个人算了,我们都走。”

小邵发现,再这么下去,自己可能连工作都要失去,踌躇满志的他没想到情况竟会发展这个地步,每天都如坐针毡,不知如何是好。后来,小邵向好友求助,在好友的帮助下,他及时调整策略,不再只顾着表现自己。于是,他的人际关系逐步得到了改善,工作开展得日益顺手,后来成了该公司的技术部主管。

不是每个哭宝宝都有糖吃,还得强调一个“会”字,哭要哭得恰到好处,哭到点子上。小邵最初的表现有点过分,结果累人累己。如果一个人单纯为了显示自己,压倒别人,争个人的风头,甚至做小动作,贬低别人,突出自己,这种表现欲就失之于狭隘自私,容易让人反感,把自己变成众矢之的。

有位哲人说过,世间凡事都可用两个字来概括,一个是“道”,一个是“度”。“道”是指方向,“度”指的就是分寸尺度。大的方向要正确,微妙的分寸尺度也要把握好,二者之中任何一个出问题,都会把事情变糟。人需要对自己自信,可过了头给人的感觉就是狂妄自大、咄咄逼人;展现竞争力是对的,可处处占上风就让人觉得你一味争强好胜、难以相处。如果能掌握适当的尺度,效果则会好得多。当表现时就表现,不当表现就不不表现;当表现七分,就只表现六分甚至五分。留点机会给别人,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语言是打动他人的武器

一个人展现自己,常需要借助言行作为表现手段,其中,语言是最基本的沟通工具,也是最直接的手段。在与人交往时,别人最先接触的就是你的语言。大家可以通过交谈了解你的性格,你也会不自觉地在交谈中表现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可以说,语言是一个人综合实力最真实的反映。

语言具有直指人心的力量。要打动别人,就要紧紧抓住语言这个有力的武器,在说话方面多下工夫。我们不仅要会干,更要会说。踏实肯干是必要的,如果再恰当地用语言表现出来,就锦上添花了。把话说得漂亮,滴水不漏,是打动他人的妙招。

有一家小理发馆生意非常好,附近的几家同行都竞争不过它。论地理位置,它不是最突出的;论装修,它不是最漂亮的;论技术,理发师傅虽然不错,可还不是顶尖的。然而,就是这样一家不起眼的小理发馆,每天都顾客盈门。原来,理发师傅能根据每个顾客的要求适时送上赞美,使客人获得最大的心理满足感,所以大家都愿意来。

每位顾客的要求是不同的。如果顾客要求把头发留得长些,理发师傅就会说:“长头发适合您,使您显得含蓄,很符合您的身份。”如果顾客要求剪得短些,理发师就会说:“您剪短头发合适,使您显得精神、朴实、厚道,让人感到亲切。”有的顾客要求剪一些复杂的发型,理发师就会说:“为发型多花点时间很有必要,这发型特适合你的脸型,肯定让你看上去更有面子。”要是有顾客要求的发型不适合本人,他就会委婉地提出建议:“您剪这个发型虽然很帅,但我可以给你剪一个又帅又有气质的发型,让你看起来更有成熟的魅力。”听到这样的话,顾客无不高兴而去,纷纷表示下次还会来这家理发。

理发师看似简单的奉承话却使每个顾客舒舒服服,他不单是一个理发师,还是一个运用语言的高手。想成为一个像理发师那样能说会道的人就得掌握一些说话的艺术和小技巧。交谈的对象形形色色,学会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是非常必要的。如果对方是性情豪放的人,那么你就应直率坦白,不应扭扭捏捏、拖泥带水;如果对方是内向、容易害羞的人,你就要注意说话不能太直接,要婉转、含蓄;若对方是严谨的学者,那你说话就要富有逻辑性,不可太随意,不妨引经据典,使谈话富有哲理色彩;如果对方文化水平不太高,那么你就要注意使用浅显易懂的拉家常式的语言,尽量通过打比方来讲大道理,否则,对方不但无法理解,还会说你太酸气。总之,就是要“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无论是人是鬼,只要让他们感到舒服、愉悦,就是正确的谈话方式。

如果与对方意见相左,又该如何说动对方呢?每一件事都包含着两重性,有对有错,有利有弊。我们一定要先赞扬对方正确的方面,等对方慢慢卸下心理防御了,再一点一点地表达自己的不同看法。这种先扬后抑的方式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这种情况切忌一上来就大加批判,否则,只会不欢而散,于事无益。

语言是我们征服别人的先锋官,语言先行,能力随之。能干的不如能说的,虽然这话有点夸张,但也充分显示出了语言的力量。一个人说话有尺度,交谈有技巧,就很容易被别人接纳;反之,如果不懂分寸,说话冒失,举止失体,不识深浅,就会被人所厌恶。

“不好意思”的人永无出头之日

中国人信奉儒家的中庸之道已经几千年了,人们在圣贤“要低调”“要内敛”的教诲下越来越压抑个性,不善自我表现,以致稍有些表现的言行,就会大觉“不好意思”。这种“不好意思”正逐渐磨灭我们的激情,剥夺着本属于我们的机遇。

古时候有一个老员外,他的两个女儿长得都很美,凡是见过他女儿的人都赞不绝口,并且有很多媒人上门提亲。而他总是不好意思地说:“哪里哪里,她们长得很丑。”时间久了,他的话被传了出来,大家都认为他的女儿很丑,于是一直到老了,他的两个女儿也没有嫁出去。

这个老员外因为自己的过分“不好意思”而耽误了两个女儿的青春。谦虚固然是一种美德,但过于谦虚就是愚蠢了。承认自己的才能,甚至当众表现,并不是骄傲的体现,因为表现才能的目的在于找到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凡事都不好意思表现的人永远得不到别人的赏识和认可,出人头地只能成为想象。

历史上的英雄大多不是不好意思表现的人物。如战国时期的毛遂、三国时的黄忠,无不怀有远大抱负和强大的个人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懂得在机遇面前勇敢地站出来,这才能建功立业。韩愈在《马说》中写道,“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一匹千里马如果能遇到伯乐,那是十分幸运的,但遇到伯乐的时候如果不表现一下,不与众不同地嘶叫几声,恐怕伯乐也无法从众多普通马中发现它的身影。如果你还是不好意思表现,那就继续蹉跎你的青春吧。

某外资跨国公司老总应邀到一所大学演讲,这是他第一次给中国学生演讲。礼堂里,同学们听得很认真,有的人还一边做着笔记。大礼堂里很安静,没人站起来提问或者就一些观点进行争辩,气氛显得有些沉闷。老总很奇怪,难道自己的演讲很糟?为什么这些学生没有一个人附和或反对?只有他一个人滔滔不绝地讲,这种情况在自己的国家是不可能出现的。

演讲结束的时候,这位老总提了一个问题请同学们回答。他心里想,不管答案正确与否,只要有人敢站起来回答,我就为他提供一个出国深造的机会。可令他失望的是,没有一个人站起来。就在这位老总快要绝望的时候,一位男同学站了起来,说出了自己理解的答案。老总带头为他鼓掌,同学们都以为他的回答得到了老总的认可,可出乎意料的是,老总说:“你的分析并不全面,但你的勇敢为你赢得了一次出国深造的机会。”老总话音刚落,全场哗然。

想必故事中的其他同学都会后悔:早知道我就站起来了,可是机会往往只有一次。

绝大多数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但实现理想的第一步则是必须学会适时地亮出自己,为自己创造机会。有一些人感叹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他们虽然也想让别人知道自己是英雄,却羞于出口,不好意思表现自己。他们习惯等待别人来发现自己,就像那些听演讲的学生一样。

有些人总是说什么“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试问:从“不露相”的人怎么知道他是“真人”?天生我材必有用,有才还须露出来。只要不是损人利己,就应该积极表现,缩手缩脚的人永远不可能获得成功。现代成功人士应该拥有敢为天下先的魄力。

珍惜每一个露脸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