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儒家智慧一点通
20672500000011

第11章 “忍”让人变得豁达

人生很多时候都需要忍耐,忍耐误解,忍耐寂寞,忍耐贫穷,忍耐失败。持久的忍耐力体现着一个人能屈能伸的胸怀。忍是一种力量,是一种担当,更是一种智慧。

中国古代的先贤极为推崇“忍”,视“忍”字为最妙,奉“忍”为“众妙之门”。现代化的工业强国日本,也极为重视“忍”,将“忍”作为工业伦理学来研究。“忍”字为什么会有如此深远的影响,其妙在何处?那就让我们来推开这扇“众妙之门”,追根溯源,探究一下“忍”的本意吧!

以“忍”组词,人们可以顺口说出一大串词语,诸如忍耐、忍受、忍让以及忍饥挨饿、忍气吞声、忍痛割爱、忍辱负重等等。但“忍”作为人的一种性情、性格和行为方式、处世态度时,人们往往很自然地把它同无能、窝囊、废物、懦夫等联系在一起,久而久之,“忍”在生活词典里便成为一个被贬责的对象。其实,这完全是一种误解。

“忍”字在古文字学中是一个褒义词。中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这样解释:“忍,能也。”清朝的段玉裁被公认为注解《说文》的第一人,他在“忍”字注中解释说:“贤者称能,而强壮称能杰。凡敢于行曰能,今俗所谓能干也。敢于止亦曰能,今俗所谓能耐也。能耐本一字,俗殊其言。忍之义兼行止,敢于杀人谓之忍,俗所谓忍害也。敢于不杀人亦谓之忍,俗所谓忍耐也。”“忍”字原来并非人们通常认识的那么简单、单纯,消极意义则可解为残忍、杀人也敢。一个“忍”字竟会解出反差如此之大的意义来,不可谓不妙。

古人在使用“忍”字时,一般有四义:

一曰忍耐、容忍。

《伦语·八佾》:“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也就是说连这也能忍,那么还有什么不能容忍的呢?

二曰堪、忍受。

张衡《东京赋》:“百姓不能忍”。李善注:“忍,堪也。”说白了,就是不堪忍受,无法忍受。

三曰克制、抑制。

《荀子·儒效》:“志忍私,然后能公;行忍情性,然后能修。”大意是从主观意志上克制私欲,然后才能为公;在行为上抑制住性情,这才能够修好。

四曰残忍。

《新书·道术》:“恻隐怜人谓之慈,反慈为忍。”也就是说有恻隐之心、怜悯之意是慈善,反之则是残忍。

在古书中,由“忍”组成的多义词,以表前之义为多。其中既有对忍字的解释,也是阐释了忍功。

忍性:就是克制性情。《孟子·告子下》曰:“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庄子·列御冠》曰:“忍性以视民,而不知不信。”

忍事:就是以忍耐态度处事。《避暑余话》上说:“灰心缘忍事,霜发为论兵。”

忍垢:也就是忍恶。《庄子·让王》曰:“强力忍垢。”也就是说对恶人垢语要有坚强的毅力去忍受。

忍辱:一作忍受耻辱讲;二是佛家话。指忍受各种非常的侮辱、恼怒而心不记恨。为六波罗蜜之一。

忍辱铠:佛家语。也就是袈裟的别称。佛教徒以袈裟代表佛法,能遮防红尘、诤谩诋辱,因而称为“忍辱铠”,又称“忍辱衣”。《法华经·劝持品》曰:“我等敬信佛,当着忍辱铠。”

忍士:佛家语。指婆娑世界。婆娑是梵语,义译为忍,又译为堪忍世界。佛家用之指众生安于忍受多种苦恼,不肯脱离这世界,所以称为“忍士”。用今人话说就是抵住一切诱惑。

忍水:佛家语。忍辱之功德,如海水之深广也。《大集经·四十五》曰:“忍辱如大地,忍水常盈满。”可见,能忍功德无量,胸怀博大,什么都能容得下。

上述七忍,有四忍都是佛家语。这又道出“忍”字之妙,达到一种神妙之境。我们从这七招“忍功”中似乎可以看到一个身怀忍功的圣徒,以其博大如海的胸襟,百折不挠的韧劲,超凡脱俗的心性面对现实,摒弃一切私欲,容天下难容之人,忍常人难忍之事,伟岸挺拔。那不是神仙,却是我们大家。当你领悟忍的本意,懂得了忍的价值,你就可以做到忍苦耐劳,忍饥挨饿、忍气吞声、忍辱负重,最终便会成为一个有大作为的人,有心智的人,能抵御邪恶势力的人,成为一个真人。

忍是一种力量,是一种担当,更是一种智慧。能忍才能化除一切问题。有句关于“忍”的话在民间极为流行,甚至成为一些人用以告诫自己的座右铭,它就是“小不忍则乱大谋”。的确,这句话包含有智慧的因素,有志向、有理想的人,不应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更不应在小事上纠缠不清,而应有广阔的胸襟,远大的抱负。只有如此,才能成就大事,从而达到自己的目标。

“小不忍则乱大谋”,其核心就是一个“忍”字。所谓“心字头上一把刀,遇事能忍祸自消”。所谓“忍得一时之气,免却百日之忧”。

那么,到底要忍什么呢?

苏轼在《留侯论》中说:“忍小忿而就大谋。”这是说克制个人情绪,以免莽撞闯祸而败坏大事。

忍小利而图大业。这是“毋见小利。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忍辱负重。倘若勾践忍不得会稽之耻,又怎能卧薪尝胆,兴越灭吴?韩信如果受不得胯下之辱,又哪能做得了淮阴侯?

因此,在中国传统的观念里,忍耐也是一种美德。尽管这一观点与现代这种竞争社会似乎不合拍,但是,很多学者已经发现,中国传统文化里有些东西并没有过时,相反,其中的学问博大精深,如果运用于现代人的生活,必将使人们受益匪浅。其中,忍耐就大有学问,当与人发生矛盾的时候,忍耐可以化干戈为玉帛,这种忍耐无疑是一种大智慧。

人生中不可能总是风调雨顺,当遇到不如意、不痛快,甚至是灾难时,一个人的忍耐力往往就能发挥出奇制胜的作用。很多时候,因为小地方忍不住,而误了大事,这是得不偿失的。

三国时,诸葛亮在祁山攻打司马懿,可司马懿就是不出来应战。诸葛亮用尽了一切手段,极尽所能地侮辱司马懿,但司马懿对诸葛亮的侮辱置之不理。等到蜀军的粮食吃完了,不得不退兵回蜀国,战争就这样结束了。诸葛亮六次出兵祁山,每次都是无功而返。司马懿之所以不战而胜,就是因为一个“忍”字。

明神宗时,官至户部尚书的李三才是一位好官。他曾经极力主张罢除天下矿税,减轻民众负担,而且他嫉恶如仇,不愿与那些贪官同流合污。但是他在“忍”上的造诣却显得不够。

有次上朝,他居然对明神宗说:“皇上爱财,也该让老百姓得到温饱。皇上为了私利而盘剥百姓,有害国家之本,这样做是不行的。”李三才毫不掩饰自己的不满,激怒了明神宗,他也因此被罢了官。

后来李三才东山再起,有许多朋友都担心他的处境,于是劝他说:“你想,把奸人斩草除根,但不能把喜怒挂在脸上,让人一看便知啊。和小人对抗不能只凭愤怒,你应该巧妙行事。”李三才不以为然,反而认为那样做是可耻的。他说:“我就是这样,和小人没有必要和和气气的,小人都是欺软怕硬,要让他们知道我的厉害。”没过多久,李三才又被罢了官。

回到老家后,李三才的麻烦还是不断。朝中奸臣担心他再被重新起用,于是继续攻击他,想把他彻底搞臭。御史刘光复诬陷他盗窃皇木,营建私宅,还一口咬定李三才勾结朝官,任用私人,应该严加治罪。李三才愤怒异常,不停地写奏书为自己辩护,揭露奸臣们的阴谋。

他对皇上也有了怨气,居然毫不掩饰自己的愤怒情绪,对皇上说:“我这个人是忠是奸,皇上应该知道的。皇上如果听信谗言,对我就有失公平了,而得意的是奸贼。”

最后,明神宗再也受不了他了,便下旨夺去了他的一切封赏,并严词责问他,因而,李三才彻底失败了。

古人常说“喜怒不形于色”,而李三才却不明白此点,不分场合、不分对象随意发怒,自然只能产生失败的后果了。

与别人发生误会时的忍耐,那只是一时的容忍,比较容易做到。难得的是在漫长时间里,忍受着各种各样的折磨,而只为实现心中的理想。这种忍耐是难能可贵的,但也是做人最应该拥有的一种能力。

有人说,忍让是一种妥协。其实,妥协不是简单地让步,而是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达成的一种共识。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妥协都不仅仅是为了“家和万事兴”、“安定团结”,而且还隐藏着一种坚持,这种坚持实际上就是一种坚定的决心。

人生很多时候都需要忍耐,忍耐误解,忍耐寂寞,忍耐贫穷,忍耐失败。持久的忍耐力体现着一个人能屈能伸的胸怀。人生中总有低谷和巅峰。只有那些在低谷中还能坦然处之的人,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走过低谷,前面就是海阔天空。回过头来,那些在低谷里忍耐的日子,那些在苦难中挣扎的岁月,都会显得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