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孔子的智慧(林语堂全集2)
20674100000016

第16章 《论语》(2)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第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曰:“彼哉!彼哉!”问管仲。曰:“人也。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

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

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四)霸气

子曰:“观过知仁。”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

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智乎?”曰:“不可。”“日月逝矣,时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逊悌,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五)急智与智慧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子曰:“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己无能也。”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子贡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子曰:“以德报德,则民有所劝。以怨报怨,则民有所惩。”(《礼记》第三十二)

子曰:“以德报怨,则宽身之仁也。以怨报德,则刑戮之民也。”(同前)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焉。”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六)人道精神与仁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子曰:“道不远人,远人非道也。”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七)以己度人

子曰:“无欲而好仁者,无畏而恶不仁者,天下一人而已矣。是故君子议道自己,而置法以民。”(《礼记》第三十二)

子曰:“仁之为器重,其为道远,举者莫能胜也,行者莫能致也。取数多者,仁也。夫勉于仁者,不亦难乎?是故君子以义度人,则难为人;以人望人,则贤者可知已矣。”(同前)

子曰:“中心安仁者,天下一人而已矣。”(人同此心)(同前)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恕道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仁”

子曰:“仁之难成久矣。人人失其所好,故仁者之过易辞也。”(《礼记》第三十二)

子曰:“仁之难成久矣。惟君子能之。是故君子不以其所能者病人,不以人之所不能者愧人。”(同前)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子曰:“恭近礼,俭近仁,信近情。敬让以行此,虽有过,不其甚矣。夫恭寡过,情可信,俭易容也。以此失之者,不亦鲜乎?”(《礼记》三十二)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仁”又释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君子与小人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其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其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子曰:“君子不器。”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矣。”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子曰:“事君三违而不出竟,则利禄也。人虽曰不要,吾弗信也。”(《礼记》第三十二)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八)中庸为理想

夫子之所厌恶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无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逊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孔子曰:“恶似而非者。恶莠,恐其乱苗也。恶佞,恐其乱义也。恶利口,恐其乱信也。恶郑声,恐其乱乐也。恶紫,恐其乱朱也。恶乡愿,恐其乱德也。”(《孟子·尽心下》)

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不逊,远之则怨。”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子曰:“君子不以辞尽人。故天下有道,则行有枝叶。天下无道,则辞有枝叶。”(《礼记》第三十二)

(九)论为政

为政之理想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以德行为政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上之风必偃。”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政,孰敢不正?”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为政要素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十)论教育、礼与诗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不畔矣夫。”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以行也。”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曰:‘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曰:‘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