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历史速读
2069200000008

第8章 古典文明的辉煌与终结(4)

春秋时期有两大特点,一是周天子地位的衰落,二是诸侯的相继称霸。周天子与各诸侯的关系,本是一种契约关系:诸侯对周天子称臣纳贡,周天子把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既然有极大的自主权,各自为政,那么周天子本身衰落之后,自然无法抑制强大起来的诸侯。诸侯之间也彼此争斗不休,强大的诸侯或吞并、或操纵弱小的诸侯国。

春秋时期,相继称霸的诸侯国为齐、晋、楚、吴、越等。齐国在齐桓公的时候强大起来,是诸侯中第一个称霸的。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遂霸诸侯”,一定天下。管仲教齐桓公的策略有许多条,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尊王攘夷”,“尊王”便是尊奉周天子,号召诸侯仍然尊奉周天子这个“天下共主”;“攘夷”便是排斥夷族、蛮族等并非“中国”的少数民族部落。齐桓公称霸的方式是“大会诸侯”,会盟的用意,是为了平他国的内乱,攘他国的外患,进而谍周室的安定。齐桓公还曾与楚结盟,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楚国北侵中原的野心。齐桓公死后,齐国衰落,代之而起的是晋。晋文公率诸侯大败楚军于城濮,同时,晋的强大还抑制了秦的东扩,秦只好在西戎中称霸。楚在昭王时被吴王阖闾打败,阎闾之子夫差又打败越国,一时吴俨然成了霸主。但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最终打败吴国。越国的强盛也只是昙花一现。至此,春秋时期大国争霸的局面结束,代之而起的是战国七雄间的届0烈斗争。

在春秋时长期称霸的晋国,后来被韩、魏、赵三家瓜分。经过长期的兼并,齐、楚、燕、赵、韩、魏、秦成为战国七雄,其他十几个小国则渐趋衰亡,周王实际上沦为一个无足轻重的小国君主。战国七雄与春秋时的霸主所不同的是,不再打着“尊王”的旗号称霸。七雄纷纷任用“贤才”,变法图强,如魏用李悝,楚用吴起,秦用商鞅。在斗争中秦逐渐强大起来,并且对东方各国构成极大的威胁,于是东方各国为了和日益强大的秦相对抗,便联合起来,史称“合纵”。而秦为了瓦解诸国,让各国形成一个从东到西服从秦国的体系,便采取“连横”政策。东方六国彼此矛盾重重,无法团结起来,最后终于被秦国一一消灭。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战国时代结束。

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经济也有重大的变化,铁器开始广泛使用,手工业也有较大的发展。与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相对应,商业也发展起来,于是出现了一些往来经营于各国之间的大商人,他们当中多有因此致富者。这个渐起的工商奴隶主阶层,成为代贵族奴隶主而起的新兴力量。在政治制度上,原来的“封建”制逐渐衰落了,代之而起的是郡县制,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标志着由封建王国到帝国的转变。郡县制的实行,强化了君主专制,强化了中央集权。

春秋战国时期一个永远引人注目并令人向往的现象是“百家争鸣”。各家学说纷纷兴起,其思想之自由,学术风气之浓厚,为自古以来所未有。一大批思想巨人正是在那时崛起。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以商鞅、韩非为代表的法家,是其中的荦荦大者。另外还有阴阳家、名家、农家,等等。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在中国古代史上形成了一个文化空前繁荣的局面,在世界古代史上也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秦的统一秦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秦王政改称“皇帝”。秦既统一,秦始皇便开始在全国“废封建,置郡县”,国家的领土,不再分封给诸侯,而是全部置于中央政府的控制之下,由中央政府派官员前往各个郡管理事务。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朝代。此外,秦始皇还实行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等政策。在对外关系上,公元前214年,蒙恬击败匈奴,秦王朝将原来六国北部的长城连起来,西起临洮,东至辽东,这便是“万里长城”。

秦国一建国,便开始极其暴虐的统治。派去修长城的,据说有30万人,而同时又派70万人为秦始皇修骊山陵墓。不仅如此,秦对知识也实行专政,这便是“焚书坑儒”。残暴的统治,定会引起激烈的反抗。帝国建立11年后,即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秦二世胡亥继位。第二年,即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便在大泽乡起义,反抗秦的暴政。项羽和刘邦乘势崛起,公元前206年,刘邦攻人成阳(泰国首都),秦朝灭亡。秦灭亡后,刘邦与项羽又开始争夺天下,公元前202年,项羽在乌江自刎,刘邦在长安称帝,建立汉朝,史称西汉。

秦朝的统一,只维持了十几年,便如昙花一现,旋即归于灭亡。灭亡的原因,是因为对人民剥削太残酷。然而秦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是很重要的,它第一次统一如此广大的帝国,奠定了以后几百年中国版图的基础。它修建的民城,对防止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保持中华文明的沿续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它统一度量衡,特别是统一文字,对保持中华民族的完整性和统一性有深远的意义。它所实行的“废封建,置郡县”,在中国此后的封建社会里得到了继承,最终使中国成为一个极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

强盛的汉帝国

汉朝初建,经过多年的战乱,政局不稳,经济破败,秦朝的严刑峻法又令人惴惴不安。西汉统治者为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限制土地兼并,轻徭薄赋。这些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到了文帝、景帝时期,国家情况大为好转,社会经济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史称“文景之治”。公元前139年,汉武帝刘彻即位,他在位期间,汉朝达到极盛。汉朝的郡县制使得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虽然名义上也分封诸王,但诸侯的实力大为削弱,对中央构不成戚胁。在思想上,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观点,为汉武帝所采纳,从此儒家思想统治中国达2000多年。从汉武帝的谥号“武”就能看出,他的主要成就在“武功”方面。公元前127年、前121年、前119年,汉朝三次派兵出击匈奴,结果迫使匈奴西迁,由此引发了整个欧亚大陆的民族大迁徙。在南方,汉武帝也数次用兵,今天的广东、广西、云南部分地区都划归汉帝国版图。

西汉晚期,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地主与豪强的势力增强。在这种情况下,王莽于公元8年篡汉自立,改国号为新。王莽上台后,曾致力于改革,他限制地主商人对农民的剥削,想以此来缓和矛盾,但最终归于失败。王莽又错误地发动战争,人民更加活不下去了,只有起来造反,爆发了绿林、赤眉起义。王莽和他的新朝在起义中一同灭亡。公元25年,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刘秀(光武帝)在位期间,汉朝颇有中兴的气象,故有“光武中兴”之说。到了后期,外戚和宦官当权,皇帝都是些无能之辈,只能听任外戚和宦官的摆布。外戚之间、外戚与宦官之间彼此争斗不休,朝政也愈益腐败下去。东汉国势已衰,各路贵族、豪强据地称雄,互相火并。公元196年,曹操把汉献帝从洛阳挟到许昌,东汉名存实亡。公元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让位,自己做了皇帝,改国号为魏,东汉正式灭亡。

中国魏晋时期的大分裂

公元196年,曹操把汉献帝迎到许昌,从此“挟天予以令诸侯”,东汉名存实亡。公元200年,官渡之战,曹操打败袁绍,之后便统一北方。同时,刘备据有荆州,孙权占有江南,都是地方割据势力。曹操野心极大,欲“扫平四海”,刘备因是皇室苗裔,也口口声声说要“兴复汉室”,只有孙权似乎安于在江南一隅。但曹操的势力毕竟太大,所以孙、刘两家不得不联合起来反抗曹操。公元208年,双方战于赤壁,曹操战败,此后遂成三足鼎立之势。220年,曹操之子曹丕废汉献帝而自立,改国号为魏;次年,刘备在四川称帝,国号汉(蜀);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这便是所谓“三国”。三国之中,魏、蜀矛盾很深,因为刘备口口声声要“兴复汉室”。诸葛亮为蜀汉作出了巨大贡献,他曾多次北伐中原,但都未成功。诸葛亮死后,后主刘禅是个无能之辈,公元262年蜀汉被魏灭掉。265年,司马炎篡魏自立,国号为晋,定都洛阳,这便是西晋。280年,晋灭吴,统一了中国。三国归于一统,本是司马氏大有作为的时机,然而这个统治集团却荒淫残暴,极端腐败,内讧此起彼伏,最终导致“八王之乱”。此时,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乘机南下,316年,西晋灭亡,北方遂落入少数民族建立的割据政权手中,前后共有16个之多,故称“五胡十六国”。317年,司马睿在南京称帝,偏安一隅,史称东晋。在北方,前秦和北魏曾一度统一长江以北地区。在南方,东晋于420年被宋所代替,此后经历了宋、齐、粱、陈四朝,到公元589年,陈为隋所灭,中同又归于一统。这段历史,称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或称“魏晋南北朝”。

可以看出,在西晋短暂的统一之后,中国陷入300多年的大分裂,而政权的更迭、王朝的兴衰也像走马灯一样令人眼花缭乱。这一时期,割据势力混战不休,尤其是北方地区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文化被摧残。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混乱的时期。

欧亚巨变——古典文明的终结游牧民族的大迁徙

远古时代,人类尚处在食物采集者的阶段,采集的食物不外乎植物与动物,当然,这是广泛意义上的“采集”。随着人类的进步,由采集植物转变为耕种,由“采集”动物——狩猎转变为游牧。亚欧大陆上,各民族或耕种或游牧,大体上取决于自然环境。气候温润、土壤肥沃的地方适于耕种;而水草丰美、土地贫瘠的地方适宜放牧。由此而产生两个世界: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大体上农耕世界在欧亚大陆的南部,游牧世界在欧亚大陆的北部。两大世界既成,必有相互的影晌,这影响不外两种:一为和平交流,二为暴力冲突。一般而言,农耕文明因属于定居的性质,故能创造出较高的文明,游牧文明的本质是“逐水草而居”,故相对而言较为落后。两个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游牧世界为掠夺财富,便时时南下侵扰;农耕世界为绥靖边疆,也常常主动出击,因此暴力冲突不断。农耕文明常因这种斗争而毁于一旦,游牧民族亦有被农耕世界赶走,发生大规模的迁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