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解密大清皇宫
2074600000017

第17章 北京故宫(9)

嘉庆八年(1803年)闰二月二十日,嘉庆正从圆明园启銮返回紫禁城皇宫。按惯例,嘉庆帝带领朝中重臣、御前侍卫自圆明园上马车驾,进入神武门后换乘御轿进宫。然而就在嘉庆帝换轿欲进入神武门内的顺贞门时,忽然从神武门内西厢房南墙后冲出一条大汉,手持短刀直奔御轿而来。轿旁的御前大臣定亲王绵恩见势不妙,忙迎上前去阻挡大汉,固伦额驸拉旺多尔济、乾清门侍卫丹巴多尔济等人也随即冲上去与大汉搏斗。此时嘉庆被这突如其来的行刺吓得魂飞魄散,慌忙逃入顺贞门内。经过一番搏斗,大汉才被擒住。

嘉庆帝险些被刺事件惊动了朝野上下,这起发生在光天化日之下的神武门刺杀皇帝案,也成为了嘉庆朝有名的一桩大案。后经刑部查明,刺客名叫陈德,47岁,北京人。因家境困难,负债累累,走投无路,才想到行刺皇帝,求得一死。

嘉庆十年(1805年)二月二十日,又发生了一件行刺皇帝的事件。当天上午,突然从北上门(原在神武门北,现已拆除)西栅栏闯入一个人。此人大约30多岁,身材高大,体格健壮。他肩扛着铁枪,上盖布袍,夺门而入。守门护军立即上前拦截,但那人将布袍一丢,用铁枪直戳过去,护军衣服虽被扎破,却也顺势握住了枪。这时护军参领赶到,几人一起将刺客擒拿。但此人因伤势过重,在将要押往慎刑司时就死了。后经多方调查,得知这个人叫刘士兴。因此案危及清廷尊严,嘉庆帝非常重视,在尚未有确供的情况下就发布上谕,以反逆罪对此人处以极刑,命刑部“戮尸枭示”。

短短两年左右就连出两起闯门事件,这很让嘉庆恼火。无独有偶,七十多年后,光绪八年(1882年),又抓获了一个擅入内宫的人犯,名叫刘振生,据说也是从神武门窜入的。可见当年清宫守卫,时松时紧,严密之中,常有漏洞。老大封建王朝,弊端百生,此其一例。

紫禁城的西大门——西华门

西华门与午门一样,是紫禁城的大门,午门是南大门,而西华门是西大门。与午门的建筑时间也一样,都是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修建的。

西华门西向,与紫禁城的东大门东华门遥相对应,西华门虽说是紫禁城的西大门,但这座门并不在紫禁城的正西方,而是在偏南的方向,北距紫禁城北垣角楼800米,南距紫禁城南垣角楼100多米。之所以这样设计是有一定的原因的。紫禁城分外朝和内廷两部分,武英殿、太和门、文华殿构成贯穿外朝的横轴,东、西华门分处于轴线两端。如此布局既便于外朝使用,也可减少人员出入对内廷生活的干扰。将这一横轴继续向东、西两方延伸至皇城,恰为东安门与西安门,显然东、西华门乃连接皇城与宫城的重要枢纽。

西华门属于紫禁城中的旁门,主要是皇帝、皇太后、皇后等日常出入的门。另外,一些大臣及官员奏事和一些仆役也都从这个门进出。

西华门门楼高33米,用于安放阅兵所用棉甲及锭钉盔甲。门外与东华门一样设有下马碑石,用满、蒙、汉、回、藏五种文字镌刻。西华门与东华门建筑格式相同,都是平面矩形,红色的城台,汉白玉须弥座,城台当中辟出3座券门,券洞也都是外方内圆的。城台上建有城楼,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基座围以汉白玉栏杆。城楼面阔5间,进深3间,四周出廊,梁枋绘墨线大点金旋子彩画。门楼西面檐下“西华门”匾额原为满、蒙、汉三种文字,后减为满、汉两种,辛亥革命后只剩下铜质的汉字了。

出了西华门,正对的就是皇家园林西苑。清代帝后们要西去游览皇家园林的时候,大多都是从这个门出入的。清朝末期,八国联军攻打京城的时候,慈禧太后、光绪皇帝一行人也是由西华门离宫,仓皇西逃的。

供奉历代帝后画像的南薰殿

南薰殿与故宫内的其他建筑一样,也是始建于明代,它位于外朝西路武英殿的西南方向,是一处独立的院落,面阔5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单檐歇山顶。

南薰殿正面正间开门,次间和尽间为直棱窗,斗拱为单翘单昂五踩斗拱,值得一提的是殿内的藻井,很是精美和华丽。南薰殿是故宫中少有的明代木构(很多建筑因为火灾大都是在清代的时候重建了),这就使得这处不起眼的建筑具有很珍贵的价值。

在明代,南薰殿是阁臣们为帝后撰写金宝、金册文的地方,明崇祯三年,崇祯皇帝令人绘制历代帝王贤臣图,分别藏置于文华、武英殿。清乾隆十四年,乾隆帝曾检阅两殿中所藏的画像,发现这些画像好多都斑驳脱落,于是就命工部将内府所藏的历代帝王后妃、圣贤名臣肖像重新装裱后改藏到南薰殿中,由内务府管理,每逢夏月负责检曝。事后乾隆帝还做了《南薰殿奉藏图像记》以记载这次的事情。古代帝王圣贤图像改藏在南薰殿后,这里就成了专门保存这批画像的宫殿。因此这批图像也被称作“南薰殿图像”。嘉庆二十年(1815年),嘉庆帝下令将南薰殿图像收入《石渠宝笈三编》。

南熏殿的殿内明、次间各有朱红漆的木阁,上下共有5层,供奉的是历代帝王的画像。每轴画像都是用黄云缎夹套包裹,装入木色小匣内,然后按阁的层次分别安放妥当。殿内的东室安奉的是历代的皇后像,西室有一木柜,贮藏着明代帝后的册宝。

皇宫书局——武英殿

北京故宫武英殿始建于明初,位于外朝熙和门的西侧。武英殿虽然不在中路建筑群中,没有中路建筑群的重要性,但它还是在历史上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很多大事的发生都跟武英殿有关。明代的时候,皇帝在这里斋居或召见大臣。明末的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于崇祯十七年(1644年)春攻入北京,成立大顺政权。但李自成的皇帝梦只做了一天,四月二十九日在武英殿草草举行了即位仪式后的第二天便撤离了北京。清兵入关之初,摄政王多尔衮在北京的时候就是在武英殿处理军国大事的。

武英殿面阔5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歇山顶。须弥座围以汉白玉石栏,前出月台,有甬路直通武英门。后殿敬思殿与武英殿形制略似,前后殿间以穿廊相连。东西配殿分别是凝道殿、焕章殿,左右共有廊房63间。院落东北有恒寿斋,西北为浴德堂。

清初时期,武英殿一般是用作皇帝的便殿,举行小规模的朝贺、赏赐、祭祀等仪典。康熙八年(1669年),康熙办公居住的太和殿、乾清宫等处维修,康熙皇帝便移居到武英殿。

康熙年间,康熙帝首开武英殿书局,以武英殿内左右廊房63间为修书处,掌管刊印装潢书籍等事,由康熙钦定的亲王大臣管理,下设监造、主事、笔帖式、总裁、总纂、纂修、协修等30余个职位。乾隆朝时期,书馆很兴盛,刊刻了大量的书籍,正殿、后殿都堆满了书籍。清代的一些主要典藏书籍,如康熙年间的《佩文韵府》、雍正年间的《古今图书集成》、乾隆年间的《钦定四库全书》也都是在这里编撰而成的。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乾隆帝命人将《永乐大典》中摘出的珍本138种排字付印,御赐名《武英殿聚珍版丛书》,世称“殿本”。

同治八年(1869年)武英殿被火焚,烧毁正殿、后殿、殿门、东配殿、浴德堂等建筑共37间,书籍版片焚烧殆尽。虽然同年又重建了武英殿,但殿内的珍贵书籍却再也找不回来了,这个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咸安宫官学

在西华门内,武英殿的西面,有一座两层的宝蕴楼,不过这座楼是民国时期才建的,这座楼的原址上是清代的咸安宫。

咸安宫始建于康熙二十一年,建筑物一共是一座正殿和两座配殿。康熙四十九年九月,康熙帝第一次废黜太子后,康熙下令在皇宫东部的上驷院搭建一座毡房,令太子在这里居住。不久,康熙帝恢复了太子之位,太子便移居到咸安宫。康熙五十一年十月,太子又一次被废黜,这一次,他被彻底地囚禁在咸安宫。到了雍正即位后的第二年,这位被废的太子终于在郁郁中逝世,这座咸安宫也就更加寂静了。

雍正七年(1729年),雍正帝见咸安宫一直空置,便下令在咸安宫内设置官学,并修理了读书房三所。雍正皇帝是一位很勤勉的皇帝,他见这座咸安宫长时间闲置,便将这里用作办学之用,选拔八旗和内务府上三旗的优秀子弟、景山官学中的优秀学生到这里来上学。乾隆十六年(1751年),咸安宫经过了改建,名字也改成寿安宫,成为了专为皇太后、妃等居住的地方,而咸安宫官学便被移至了西华门内、武英殿西的尚衣监处,但这个尚衣监年代太久了,没过多久就坍塌了,于是在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乾隆帝命人在尚衣监西边新建成安宫官学校舍。咸安宫有宫门三间,门内有影壁一座,院内是三进院,每进院正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三间,一共有房二十七间。

1914年,民国政府在紫禁城的外朝建立了古物陈列所,并在咸安宫的旧址上建立了宝蕴楼,作为紫禁城文物的库房。

皇帝的浴室——浴德堂

浴德堂位于外朝西路武英殿院内西北方向的平台上,浴德堂的名字来源于《礼记》中“浴德澡身”。从名字上看这里好像是洗澡的地方,但其实这里是清代词臣校书的值房,专门负责刊刻、装潢书籍等事宜的。

浴德堂坐北朝南,面阔3间,黄琉璃瓦卷棚硬山顶,后檐接抱厦2间。堂后偏西有北房,面阔2间,黄琉璃瓦卷棚硬山顶。浴德堂东次间后檐辟门,接砖砌拱券通道以通后室,通道曲折如曲尺。

在浴德堂后面有一个土耳其式建筑,这是一座平面呈圆形、内壁用白色琉璃砖砌筑、上有透明穹窿顶、并在顶部有天窗的建筑。相传这里是乾隆皇帝给他的爱妃香妃所设的浴室,因为这里面的设施确实是浴室的设施。这里的后墙筑有铁制壁炉供烧水之用。室外有锅台,西侧有井亭1座,亭中有井,用方石砌成一条方形水管从井口一直接到浴室。其实,这里之所以是浴室的设计,是因为明代的时候,皇帝在这里斋戒,为了方便也就在这里洗浴,所以才设计成这个样子的。到了清代,武英殿变成了修书处,这个浴德堂也就改为蒸纸处,供印刷书籍蒸熏纸张之用。

到了民国年间,鉴于外界关于的传言,紫禁城外朝所设立的古物陈列所便把从沈阳皇宫和承德离宫运来的文物中发现的一张戎装女子画像。附会成是香妃,又把武英殿后浴德堂及浴室说成是香妃沐浴处,并把这张画挂上去供人参观。按照武英殿清代时候的作用来说,这里不可能是香妃的浴室,相隔这么近的两座殿堂,一个是修书之所,另一个怎么可能是给妃子沐浴的地方呢?

清代内务府——仁智殿

在武英殿的北面还有一座宫殿,叫作仁智殿,俗称白虎殿。在明代,这里是皇帝死后停灵的地方。在平日,这里是供职于宫廷的画师们作画的地方。到了清代,这里变成了清皇室的管家——内务府的办公场所。

内务府在清代相当于皇室的管家,凡皇帝家的衣、食、住、行等各种事务,都由内务府承办。内务府的下设机构主要有广储、都虞、掌仪、会计、营造、慎刑、庆丰七司,分别主管皇室财务、库贮、警卫扈从、山泽采捕、礼仪、皇庄租税、工程、刑罚、畜牧等事项。另外还有上驷院负责管理御用马匹,武备院负责制造与收储伞盖、鞍甲、刀枪弓矢等物,奉宸苑掌管各处苑囿的管理、修缮等事务,以上各处统称为七司三院。此外内务府还有三织造处、三旗参领处、掌关防处、三旗庄头处、御茶膳房、升平署、御药房、养心殿造办处、武英殿修书处、咸安宫官学等三十多个附属机构。这些机构个个都关乎皇家的各项民生事宜,是非常重要的机构。

营造宫廷各项器物的机构,称为造办处,这个机构的办公地点就在慈宁花园的南侧,原址是慈宁宫的茶饭房。造办处是康熙朝的时候才开始设立的,刚开始的办公场所在养心殿和圆明园内,康熙三十年间,宫中的需求大量增加,康熙帝又命人将隆宗门西慈宁宫的茶饭房改建为造办处,后来又增加了仁智殿后房百楹为造办处的工作房。据记载:造办处在最鼎盛时,下设多达42个作坊,每个作坊都荟萃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甚至还有来自西洋的画家,从皇宫的重大节日到日常需要,从宫殿建筑到精巧首饰,都是由这个机构办理的。

皇太后的私人花园——慈宁花园

慈宁宫南面正对的是长信门,长信门西边有一个小门,门内就是慈宁花园。慈宁花园与皇宫内的其他建筑一样都是始建于明代,这里是明清两朝太皇太后、皇太后及太妃嫔们游憩、礼佛的清雅之地。花园中原有临溪观、咸若亭等建筑,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皇帝把这里改名为临溪亭、咸若馆。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这里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此后,这里基本保持原样未动,虽小有改动,但总体布局始终没有大的变化。

花园南北长约130米,东西宽50米,总占地面积6800平米。这么大的花园中仅有建筑11座,而且都集中于花园的北部,其他地方都是地势比较开阔的地带,种花种树,山澜叠石、流水小桥,美丽的景物使得皇太后、太妃们不用费时费力就能欣赏山林之趣。

慈宁花园的南门是揽胜门,这个门不是想象中的富丽堂皇的大门,而是一处极为朴素的随墙门。进门后,一座假山迎面而来,假山后是一片小林区,中间铺有鹅卵石的小路直通花台。向北望去,花园中的主殿咸若馆清晰可见,馆前有花坛一座,东西两侧有宝相楼和吉云楼,馆后正北为慈荫楼,三座楼形制相近,皆为两层,形成了一个小规格的四合院的形式。慈荫楼底层东稍间有一小门,与慈宁宫前广场相通。宝相楼和吉云楼正南分别各有小院一座,名为含清斋、延寿堂,是皇帝的临时处所,当皇太后患病的时候,皇帝就要到慈宁宫侍奉汤药,然后在这里休息。

花园南部的花台部分有一东西窄长的矩形水池,水池之上建有汉白玉石桥,桥上建亭一座,名日临溪亭,这座亭子与北面的咸若馆遥遥相对,很有一些韵味。临溪亭的东西两侧有翠芳亭、绿云亭,花园的东南、西南两隅还各有井亭1座,绿云亭内流杯渠之水即是从东南井内引出的。

慈宁花园的正殿咸若馆的殿内供奉的是三世佛和各种救度佛母,墙壁上悬挂的也都是壁龛和用泥制作的无量寿佛,而咸若馆的外观看来也很具有佛教寺院的风格,所以,这里与其说是一个花园,不如说是佛园更合适些。

皇太后的寝宫——慈宁宫

慈宁宫位于北京故宫内廷外西路隆宗门西侧,是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修建的,原址是仁寿宫,嘉靖皇帝撤除了大善殿,在这里建成了慈宁宫。明万历年间,慈宁宫遭受一次火灾,灾后重建。清入关后,效仿明制,把这里作为皇太后、太妃们的居住之地。慈宁宫历经多代皇帝,并历经了顺治十年(1653年)、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乾隆十六年(1751年)的三次大修,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格式和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