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李嘉诚谈商录
20816600000021

第21章 超人的“过冬术”(2)

1999年是世界电信企业最风光的一年,电信类企业的股票市值屡创新高,和黄抓住时机,创造了“千亿卖橙”的神话。由于在出售Orange,和黄海外利润额达到全集团的97%,并创造了单一集团公司盈利的全球纪录。随着和黄海外业务盈利能力的不断提升,目前和黄纯利中的60%来源于海外业务。庞大的海外业务令和黄能够在亚洲金融危机中置身于风暴眼之外。

高盛公司在评价和黄时指出:“和黄的电讯业务是推动其资产净值及股价上升的主要动力,而与电讯无关的业务则提供强大的抗跌能力。”

以和黄的港口业务为例,1994年“和记黄埔港口”成立后,迅速成长为全球货柜码头业的翘楚,目前经营全球30个港口,营业额占和黄集团总营业额的17%。事实上,金融危机爆发后,香港楼市缩水一半以上,随之而来的是网络泡沫的破灭,和黄的地产和电讯业务在这些危机中都经受了很大冲击,资产缩水达200亿港元,但是发展良好的港口和零售制造业务有效抵冲了前两项业务的损失,使和黄集团始终保持盈利状态。

稳中求发展

和黄能在金融危机中屹立不倒的最重要因素是李嘉诚所奉行的“发展中不忘稳健,稳健中不忘发展”的经营之道。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和黄采取了一种独特的商业模式:拥有一系列能产生稳定现金流的业务,从而为投资新业务提供强大的现金流支持。这些新业务通常是回报周期长、资本密集型的新兴行业,因此称之为“准垄断”行业。亚洲金融危机为和黄大举进入这些行业提供了机会,表现在港口和移动通信方面。

和黄的港口业务从1995才开始走向全球化,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和黄在亚洲和全球范围内大举收购港口。1997年,为把握缅甸于1997年加入东盟的时机,和黄将缅甸的港口仰光的货柜货柜港权益增至80%;同年,由和黄控股90%的子公司和记港口(英国)公司购入了Thamesport货柜港,并签订了一份收购Harwich国际港口的协议,进一步加强英国的港口业务;此外,和黄取得了巴拿马运河两端的巴尔博亚港及克里斯托瓦尔港的经营权,持有两个港口72%的实益权益,并收购了大巴哈马机场公司50%的权益。1998年3月,和黄在香港国际货柜码头有限公司的权益由85%增至88%;在盐田港的实益权益由47.75%增至49.95%;1998年2月,和黄收购新落成的英国泰晤士港货柜港;4月,收购哈尔威治国际港90%权益,进一步巩固在英国市场的地位。目前,和黄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港口公司之一。

众所周知,香港的富豪大多以地产起家,并逐渐形成多元化产业集团。但是多元化企业中,能够大手笔投投入电信或高科技产业的,只有和黄。1997年,和黄收购美国西部无线公司5%权益及西部个人通信服务公司19.9%权益,以拓展在美国的移动电话业务。1998年,和黄在印度Hutchison Max电讯公司的股权由29.4%增至49.5%,并认购了该公司一名大股东发行的优先股;通过与以色列一家运营商合资建立Partner电讯公司进入以色列市场;同年,和记电讯还与荷兰皇家电信公司移动通信部门成立合资公司,从而进军比利时市场。此外,和记电讯还进军非洲,1998年,和记电讯在加纳收购一家拥有全国移动电话牌照的公司80%的股权,登陆加纳。

针对金融危机,美国的哈佛大学吉尔教授说过这样一句话:经济的全面复苏取决于企业家的复苏,面对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中国经济任何时候都需要企业家的精神肩负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伟大攻坚中贡献中国企业家的精神。

金融危机是经济发展中的必然产物。所以面对危机,我们不要乱了手脚,在接受危机所带来的灾难时,也要另辟蹊径,寻求发展之道。

慧眼看投资

好景时,我们绝不过分乐观;不好景时,也不必过度悲观,这一直是我们集团经营的原则。在衰退期间,我们总会大量投资。我们主要的衡量标准是,从长远角度看该项资产是否有赢利潜力,而不是该项资产当时是否便宜,或者是否有人对它感兴趣。我们历来只做长线投资。

--李嘉诚

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冲击,富豪也不能避免,已满80岁的李嘉诚在漫长的商业生涯中经历过多次危机,但他反而以高人一筹的“危机创富力”,带领“长和系”在历次危机中不断壮大,其个人财富也更上一层楼,在1999年亚洲金融危机结束之后,他首次坐上了香港首富的交椅。

2008年,尽管受金融危机影响财富缩水超过百亿美元,但与其他一些富翁的悲惨境况相比,及时止损的李嘉诚至少保住了自己的老本。在2009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上,李嘉诚以162亿美元排名第16位,同时蝉联华人首富宝座。李嘉诚是怎样保住自己的财富的呢?那么,让我们一起来关注李嘉诚的投资:

持盈保泰

有些业内人士认为,多年的商场搏杀中,“李超人”的每次判断都异常准确,已经成为众多投资者心目中的榜样。当前正值全球经济最困难阶段,尽管李嘉诚没有发表任何公开言论,但行动说明无论在资本市场还是实体经济中,李嘉诚已经逐渐看好后市。

2008年,随着金融危机日趋恶化,亚洲各国的经济放缓已成现实,而欧美多国先后步入衰退期。10月下旬,全球股市出现暴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也同步下挫,众多声明赫赫的大公司纷纷倒下。在这样的情况下,李嘉诚宣布暂停旗下一切投资计划,其控股的长实与和黄随即暂停全球业务的新投资。李嘉诚当时公开表示,到2009年6月之前,将执行“持盈保泰”策略,冻结所有未落实的投资开支,并检讨全部现有投资项目。

目前和黄已采取异常保守的理财手法,在抛售了大部分股票投资后,公司估计持有超过221亿美元(约1724亿港元)资金,其中有多达69%、接近1190亿港元是以现金存放,其余主要投资在最稳妥的政府债券上,股票投资已下降到相当小的比重。和黄管理层已强调,完全没有投资企业债券、结构性投资工具和累计期权产品。在“高现金、低负债”的财务政策下,到2008年年底李嘉诚旗下企业资产负债率仅在12%左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著名经济学家巴曙松对李嘉诚非常推崇,他认为李嘉诚其实早在2008年上半年就敏锐地嗅到国际经济的异常气味,迅即改变投资策略,暂停了正在实施的重大项目,确保公司资金链不发生断裂。

“持盈保泰”的策略很快得到了贯彻执行,而首当其冲的就是李嘉诚旗下的内地物业和房产。来自公开数据显示,从2008年11月起,李嘉诚及其旗下公司不惜以超低价大举抛售其在上海、北京等地的物业资产。随着国内房地产市场的下滑,李嘉诚的抛售行为,一方面可以规避内地房地产泡沫破裂带来的调整周期,另一方面可以回笼大量资金,保证公司资金链安全。

瞄准投资

李嘉诚的财富故事已经广为流传,但很少有人发现,李嘉诚往往在金融危机或者经济衰退中体现出高人一筹的“创富力”,甚至能够使个人财富更上一层楼。比如,在1996年的《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中,李嘉诚以106亿美元名列香港富豪第三位,位居李兆基家族和郭炳湘兄弟之后,而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李嘉诚的财富反而在1999年大幅增长,并首次坐上香港第一富豪的交椅。在2007年3月的全球富豪排行榜中,李嘉诚以230亿美元的财富位列香港地区第一,比第二名李兆基的170亿美元多出50亿美元;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后的2008年3月,李嘉诚的财富达到265亿美元,比李兆基190亿美元的财富增速更快;而在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后,“和黄系”的股价跌幅远小于李兆基的“恒基系”,双方的财富差距还在进一步扩大。

李嘉诚的成功不仅在于恰当的“过冬”哲学,其对于投资趋势的判断、时机的把握,同样需要经验、理智与胆识。自2007年起,每次重大媒体发布会上,李嘉诚都不断提醒投资者面对泡沫要量力而为,即使作长线投资也要谨慎,并直斥利用内幕消息赚钱是“罪过”。

就在市场还在对李嘉诚抛空内地房产欷歔不已时,“李超人”的出手再次让人匪夷所思。2009年3月,市场突然传闻,李嘉诚旗下的长实已逆市启动内地最大的商业地产项目--上海真如城市副中心项目。尽管长江实业内部人士对该传闻不置可否,但工地上竖起的吊机和施工板房,打桩机发出的隆隆响声已是不争的事实。

有关业内人士表示,地产项目建设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把握好的话,在市场低迷时启动的建设项目建成后正好可以赶上下一轮牛市来临。此外,这一时期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下降,投入的成本相对也会便宜。作为商场上的常胜将军,李嘉诚的投资一贯保守和谨慎,如果他的确下决心启动真如城市副中心项目,那一定是他先于其他人看到了市场的未来。

多元化经营的和黄,更充分地放大了李嘉诚逆市扩张的投资哲学。和黄近年的商业模式为:通过一系列能产生稳定现金流的业务,为投资回报周期长、资本密集型的新兴“准垄断”行业提供强大的现金流支持。在亚洲金融危机后,和黄先后出售了Orange等资产,用非经常性赢利平滑了业绩波动。另一方面,资产出售带来的利润,为和黄在危机后的低潮期大举投资港口、移动通信等“准垄断”行业提供了资金支持。新领域的投资需要巨额资金。在零散出售资产无法满足后续资金投入时,和黄又采取了将各项目分拆上市的战略,使各项目负担自身的现金流,并避免和黄股价被严重低估。截至2008年6月30日,和黄的现金和流动资金总额已达1822.89亿港元。目前,李嘉诚很可能是在等待另一个1999~2000年那样的危机后复苏期的到来,市场或许会再次对和黄现有的某项业务开出高价,届时他可以选择获利了结,并利用本次金融危机的机会,低价投入那些资产价格被压制的项目或者另一个全新的领域。

从金融危机中的个人投资表现看,李嘉诚同样善于高沽低买、控制风险,对于所投资项目的价值和价格掌握精准,制造了大量非经常性赢利。在香港股市的深幅下跌中,他成功增持了“长和系”股份。

李嘉诚说:“眼光放大放远,发展中不忘记稳健,这是我做人的哲学。进取中不忘稳健,在稳健中不忘进取,这是我投资的宗旨。”

可见,不同的投资目光决定着一个人的资产增长速度,问题在于你是否拥有敏锐的目光、冷静的心态去发现它、抓住它。危机之中,投资虽说有风险,但是你若拥有敏锐的目光,你就能抓住投资的机遇,从而使自己在危机中得以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