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李嘉诚谈商录
20816600000003

第3章 万事“诚”为先(1)

诚信对商人来说,就像水对于鱼,商人离不开诚信。那些留传了百年的老字号,每一家都是靠诚信立于不败之地的。其实,在中国历史上,诚信一直被人们看做做人之本、立身之本。诚实做人、本分做事,是成就大事业的基础。诚信,能给你带来一生的财富。

以诚信敲开商业之门

在香港还是其他地方做生意,毕竟信用最重要。一时的损失将来还是可以赚回来的,但损失了信誉就什么事情也不能做了。

--李嘉诚

诚信对商人来说,就像水对于鱼,商人离不开诚信。那些留传了百年的老字号,每一家都是靠诚信立于不败之地的。其实,在中国历史上,诚信一直被人们看做做人之本、立身之本。诚实做人、本分做事,是成就大事业的基础。诚信,能给你带来一生的财富。

按照习惯的思维,成功的人说成功的事,往往是盛名之下,名不副实,而李嘉诚似乎就是个例外。当我们带着疑问和好奇慢慢地对李嘉诚有了更多的了解,对他人生的经历有了全面的认识以后,就会感觉他也并非是传闻中的超人,他的一生是用一个“诚”字,敲开商业之门,闯过重重难关,赢得了他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人生第一课

李嘉诚是亿万人心中的偶像。那么,李嘉诚心中的偶像又是谁呢?他的答案是:父亲李云经。李嘉诚说:“我爸爸是非常典型的中国人,有气节,讲义气,且诚恳待人。”

李嘉诚依然清晰地记着1943年,父亲因长期劳累、忧愤,终于病倒了。父亲患的是肺病。肺病在当时是一种“不治之症”,染上这种病,就等于被判了死刑。父亲预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把一切希望都寄托于李嘉诚身上。为了维持李嘉诚的学费,他坚持不住院;医生开了药方,他也不去药店买药。李嘉诚的舅舅庄静庵知道这个情况后,“强行”送他住院。李云经住进医院后仍偷偷把药钱省下来,准备给独生子交学费。李嘉诚每每回忆起这段往事,都泪水潸然。

父亲病逝以后,还不到15岁的李嘉诚和母亲东拼西借,总算凑足了一笔为父亲买块葬身之地的钱。

按照当时的规矩,买坟地的人必须先付钱,才可以看地。卖地给李家的是两个客家兄弟。他们向李嘉诚吹嘘,说这块风水宝地多么好,先人葬在这里,后人必可发达。李嘉诚虽说希望发达,但不相信自己这么一点钱,能买到风水宝地。他想,只要父亲有个安息之地,他和母亲也就安心了。他将钱交给卖地人之后,便跟着他们去看地。这天,恰巧寒流南下,气温骤降,加上阴雨绵绵,山路泥泞,衣着单薄的李嘉诚冻得瑟瑟发抖。两个客家人见他是小孩,存心欺骗他。他们走得很快,企图摆脱李嘉诚,而李嘉诚却寸步不离,紧紧地跟着他们。

走到一座山坳上的荒坟时,走在前面的弟弟用客家话对哥哥说:“阿哥,就这里吧!”

哥哥说:“这里?你没看见这里已有一座坟了吗?”

“不要紧,掘开它,把尸骨弄走就是了。一个小孩子,量他不敢不收货。”弟弟回答道。

他们的对话被略懂客家话的李嘉诚听到了。李嘉诚想,世界上居然有这样黑心的人,为了这一点钱,连死人也不肯放过。他想到父亲一生光明磊落,鹊巢鸠占的事,父亲是绝对不会做的,即使将他安葬在此,九泉之下,他也是不会安息的。

李嘉诚想到这两个人如此黑心,将钱退回是绝对不可能的了,若同他们纠缠,遭他们毒手倒是有可能的。当那兄弟俩挥锄要挖坟时,李嘉诚说:“不要挖了,你们的话我全听到了。算了吧,那笔钱只当我施舍给你们罢了!我另找卖主。”说完,头也不回地奔下山去。

买地葬父的周折,给李嘉诚上了人生第一课,他彻悟了诚信的重要性。李嘉诚告诫自己,不论将来日子如何艰难,一定要诚信待人,不可以坑害别人。

巧用诚信敲门砖

1946年年初,李嘉诚突然离开势头极佳的中南公司,来到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五金厂做行街仔(推销员)。两年后,李嘉诚把目光盯在香港几家大酒店。在一般的情况下,这类酒楼饭店不会轻易购买这样没有影响的五金小厂的产品。在推销员生涯中,李嘉诚练就了一套不愠不火的应变能力。一天,他来到一家五星级高档饭店--君悦酒店,门前有侍应生守候,他们见了汽车才笑脸相迎,可是李嘉诚终究不是泛泛草民,守门的侍应生终究对他“高抬贵手”。然而,若想面见这家大酒店的老板,可远非入门那么容易。不过,李嘉诚还是挟着皮包壮着胆登上了楼梯,在三楼老板办公室门外的接待厅里,女秘书拦住了他。李嘉诚恭敬地递上一张名片,女秘书马上告诉他:“对不起,老板肯定不会接待你的,我也不敢进去通报。”

李嘉诚只好退出了接待厅。然而,李嘉诚想,既然来了至少也该与老板见上一面,于是他就蹲在厅外的走廊里。大约过了1个小时,那位女秘书发现李嘉诚还守在这里,心中便有些不忍,于是破例向老板作了通报,但是老板一口回绝了李嘉诚。

当李嘉诚听完女秘书反馈的信息后,心中不免有些怅然。他下了楼,左思右想,仍然感到进一次君悦酒店实在不容易,于是他就坐在楼下大厅的沙发上等待时机。没有想到,老板居然直到中午时分也没有下楼。下午1点钟时,女秘书又意外地发现了李嘉诚。于是她再一次进楼向老板汇报。

李嘉诚终于见到了老板,但他刚提到五金厂的小铁桶,老板就毫不客气地打断了他的话,说:“年轻人,你就不必费口舌了,我们君悦大酒店是绝对不会进你们五金厂任何产品的。”

李嘉诚知道即便继续纠缠下去,也不会再有转机。于是他礼貌地向老板致意,然后告辞出门。就在老板自感遗憾之时,走到楼下的李嘉诚忽然又转身上了楼梯,面对转椅上老板那双惊愕的眼睛,李嘉诚恭敬地上前一步,谦和地说:“是这样,我刚才就这样匆忙下楼其实是不礼貌的。因为我还没有征求先生对我推销方式的意见呢。因为我很年轻,也是刚做这种生意,所以难免有些不谙此道。我对先生并无其他所求了,只求先生能以长辈的角度,给我的推销方式提一点宝贵的意见!”

老板这次不能不对李嘉诚刮目相看了。老板说:“年轻人,并不是你在推销过程中有什么不礼貌,应该说你是个很会做事的人。你当推销员也很称职。只是你们五金厂太小,产品也不可能登大雅之堂,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大酒店,一般都从有名气的厂家进货。所以我只能拒绝你了,请你原谅。”

“没关系,如果我处在先生这个位置,也会这样做的。”李嘉诚非常通情达理,他见老板已经能与他平等对话,索性把想说的话吐出来,他忽然问道:“如果我没有猜错,贵店是否从香港名气很大的凯腾五金厂进过小铁桶?”

“年轻人,你怎么知道这些?”老板意外地望着他问道。

“都是做五金生意的,我们当然不会没有耳闻。”李嘉诚笑了笑回答说。

老板说:“你们知道就好,坦率地说,凯腾和我们已有几年的合作关系了,他们生产的镀锌小铁桶,我们用起来相当顺手,所以并不需要另外进货了。”

李嘉诚还是微笑地说:“先生有可能对小铁桶的生产工艺不太知情。据我们所知,凯腾虽然在香港享有很高的声誉,可他们的产品质量很值得怀疑啊,因为他们用的并不是进口镀锌板材,其实他们只是使用我们五金厂不用的边角余料进行再加工罢了,然后他们再以进口镀锌板的名义上市,其实许多买主都被他们蒙在鼓里。”

老板大吃一惊:“竟有这样的事?年轻人,你的风度气质都很让我折服,不过你为了推销自家产品就随便败坏其他同行的声誉,这种行为实在难以让人赞许啊!”

李嘉诚温和地说道:“是的,先生,我本不该对您说出这些同行的秘密,只是我方才与您一席交谈,感到您人格高尚,也是读书人,这才让我忍不住无意失言了。对不起,我要告辞了。请相信我的话,最好不要上当才好!”

李嘉诚离开后,老板果然请来工艺专家对酒店从凯腾五金厂进的小铁桶进行了查验。这才发现水桶的接口极多,确实是使用边角余料和废旧镀锌板制成的。而李嘉诚推销的小铁桶非但都用上好镀锌板制成,价格也更低廉。于是,这位老板马上派人去一下子就订下了500只小铁桶。从此李嘉诚所推销的产品打进了大商户的门槛,使这家五金厂与君悦大酒店的订单不断。

可见,如果一个人不诚实,不讲信誉,想靠坑蒙拐骗获得利润,最后打翻的还是自己的饭碗。而李嘉诚凭借着诚信,赢得了别人的信任,同时也为自己打开了商业之门,进而为他以后创立自己的事业奠定了基础。

借诚信闯难关

如果取得别人的信任,你就必须做出承诺,一经承诺之后,便要负责到底,即使中途有困难,也要坚守诺言。

--李嘉诚

人生之中有无数个难关。常听到有人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其实,只要你拥有冷静的头脑、诚实的信念以及不言放弃的精神,那么,闯过难关并不困难。

诚信离去立大志

1945年,李嘉诚来到塑胶裤带公司工作,他先从小工做起,18岁被提拔为部门经理,统管产品销售。两年后,他又晋升为总经理,全盘负责日常事务。李嘉诚才20出头,就爬到打工族的最高位置,做出令人羡慕的业绩。在此期间,李嘉诚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并掌握了全盘经营塑胶厂的经验。当他功成名就、地位显赫时,他并没有满足于现状,而是再一次跳槽,重新投入社会。李嘉诚回忆在塑胶公司的经历时感慨道:“这段生活,是我人生的最好锻炼,尤其是做推销员,使我学会了不少东西,明白了不少事理。所有这些,是我今天10亿、100亿也买不到的。”

李嘉诚决定离开塑胶裤带公司,公司的老板想通过给他加薪而留住他,但李嘉诚并没有为此而心动,因为他心中已有更远大的抱负。老板知道李嘉诚去意已决,于是大度为李嘉诚摆宴饯行,李嘉诚非常感动,于是将心中所想告诉了他:“我离开你的塑胶公司,是打算自己也办一间塑胶厂。我难免会使用在你手下学到的技术,也大概会开发一些同样的产品。现在塑胶厂遍地开花,我不这样做,别人也会这样做。不过我绝不会把客户带走,也不会用你的销售网推销我的产品,我会另外开辟销售线路。”

怀着愧疚之情离开塑胶裤带公司的李嘉诚,早已看好了香港市场上塑胶行业的前景,于是向亲友借来四万三千港元(因为李嘉诚诚实信用,没有担保人也能够借到钱),再加上母亲为他节省下来的七千港元,这五万港元便是李嘉诚的创业资金。李嘉诚利用这些创业资金,在一条小溪边租了几间破房子,并购买了一台欧美淘汰的第一代塑胶设备--压塑机。就这样,李嘉诚走上了叱咤风云的创业道路。

李嘉诚从离开橡胶公司起,一直在思索着厂名,他先后取了几十个厂名,最后确定为“长江”,其寓意是:“长江不择细流,故能浩荡万里。长江之源头,仅涓涓细流,东流而去,容纳无数支流,形成汪洋之势,日后的长江塑胶厂,发展势头也会像长江一样,由小到大。长江是中国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未来的长江集团,也应该为中国人引以自豪。长江浩荡万里,具有宽阔的胸怀,一个有志于实业的人,理当扬帆万里,破浪前进,去创建宏图伟业。”

1950年5月1日,没有鲜花、鞭炮、来宾祝贺,长江塑料厂在西环一个100多平方米的简陋工厂里开张了,还差三个月才满22岁的李嘉诚,自信满满地对着二十几名员工演讲,宣告正式开张:“我们公司虽小,但我懂得这一行,人家懂的,我们懂更多,我们懂的,人家未必懂。一路一路,我们一定会扩大,会一路变好,你们的收入,也会一路变好!”

李嘉诚从事塑胶行业,正顺应了香港经济发展的潮流。当时,在世界范围来说,塑胶行业也是一种新兴产业,因此发展前景非常可观。塑胶制品的原料从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国家和地区进口,产品加工投资少、见效快,因此,塑胶产品的销售范围很快由香港扩展到海外,第一批产品很顺利地销售出去,于是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销量一直不断增加,他手中还握着厚厚的订单。与此同时,李嘉诚招聘工人,实行三班倒工作制,机器昼夜不停,进行大批量生产。

诚信做人渡危难

正当李嘉诚春风得意之时,一些同行业的竞争对手雇用了一些人到长江塑胶厂拍照,企图用揭短的方式趁机搞垮长江塑胶厂。没过多久,他们拍摄到的照片就在报纸上刊登出来了,画面上是长江厂破旧不堪的厂房,他们想以此彻底打消顾客对长江厂产品的信心。由此,李嘉诚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风浪:客户退货、产品积压。这时的李嘉诚一筹莫展。

其中一家客户反应他的塑胶制品质量不合格,并要求退货。但李嘉诚手中还握着一把订单,客户一直打电话催货。李嘉诚进退两难,延误交货就要罚款,甚至连成本都会赔上。为了提高质量,他亲自蹲在压塑机旁监督质量。但是,靠这些已被淘汰的老机器,要保证质量谈何容易,于是李嘉诚陷入困境。仓库里已堆满了因质量不合格和因延误交货而退回的产品。还有一些客户纷纷前来要求索赔,也有一些新客户前来考察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但是他们见到这情形便转身就走。

产品积压,没有进账,但原料商依旧按照契约催交原料货款。掌握企业生杀大权的银行,得知长江厂陷入这样的危机,派职员上门催还贷款,于是长江厂面临倒闭的危险。此时的李嘉诚只有赔笑接待,恳求银行放宽还款限期。

李嘉诚回到家里,母亲庄碧琴从嘉诚憔悴的脸色,布满血丝的双眼,意识到长江厂遇到了麻烦。不懂企业经营却知如何为人处世的母亲平静地对李嘉诚讲:

很久以前,潮州府城外的桑埔山有一座古寺。住持云寂和尚已是垂暮之年,他知道自己在世的日子不多了,就把他的两个弟子一寂、二寂召到方丈室,交两袋谷种给他们,要他们去播种插秧,到谷熟的季节再来见他,看谁收的谷子多,多者就可继承衣钵,做庙里住持。云寂和尚整日关在方丈室念经,到谷熟时,一寂挑了一担沉沉的谷子来见师父,而二寂却两手空空。云寂问二寂,二寂惭愧地说,他没有管好田,种谷没发芽。云寂便把袈裟和瓦钵交给二寂,指定他为未来的住持。一寂不服,师父解释道:“我给你俩的谷种都是煮过的。”

李嘉诚悟出母亲话中的道理:诚信是为人处世之本,凭借着它,可以战胜一切困难。借此,李嘉诚已清楚地知道该如何挽救自己的工厂。

第二天,李嘉诚来到工厂,及时召集全体员工开会。他首先坦诚地承认自己经营上的错误,给工厂带来灾难,损害了工厂的信誉,同时还连累了员工。他向这么多天被他无端训斥的员工赔礼道歉,同时表示,经营一旦有转机,那些被辞退的员工都可回来上班,然而,倘若他们找到更好的去处,也不勉强。自今天开始,保证与员工同舟共济,决不为了保全自己而损害员工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