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振贪功冒进,落得个惨败而归。要不是有江湖侠士一叶知秋的解救,恐怕汤振现如今已经死在流寇刀下了。
从林克口中洛川得知这一叶知秋原名叫做叶若秋,是南海神尼的最小的徒弟。虽然排行最小、年龄最小,但是叶若秋比起她的师姐们却是不遑多让。叶若秋很小就行走江湖,南海神尼这些年都在闭关修炼,很难见到她的身影。但是叶若秋却常常出没在江湖的各个角落。打抱不平、解救苦难之人,倒是落得个狭义之名。叶若秋冷艳寡言,面如寒霜,就像是九天圣女一样圣洁无暇,叶若秋在武林中人是圣女一般的存在。其中当然有七师南海神尼的影响,但是她自己后天的努力却也是不可忽视的。
流寇依旧存在,前几天在莘庄一带活动,说明这股突厥流寇已经来到了泾河镇附近。这让洛川激动莫名,本来他就打算拿这些流寇做练兵之用。
本来他还想着跟县尉李祯求个情让自己出去会会这股流寇,但是汤振事情一出,恐怕李祯是很难答应了。自己也只能像汤振一样冒一次险了,汤振的惨败在洛川看来主要是汤振太过盲目自大、轻视敌人。再加上以软碰硬造成的,本来突厥人擅长的是奔袭骚扰,而大汉军队擅长的是防御。而汤振却一己之短攻彼之长,不败才怪。
历史上宋代是个比较纠结的朝代,宋代实行的是重文轻武,再加上宋太祖赵匡胤吸收唐朝藩镇割据的教训,采取中央集权制度。无论是钱还是兵都由中央控制,虽然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唐朝藩镇割据的发生。但同样的这样造成地方势力太弱,要知道宋代北边有契丹、蒙古,西北有李元昊的西夏,西南有不时来骚扰一下大宋边境的吐蕃,还有那不辞辛苦每年都来抢点物资的大理。总之一句话,宋代艰难啊!
宋代兵多,但那指的是中央。宋代边境狭长,需要防御的敌人数量也多。但是宋代军队战斗力羸弱,打不了硬仗,所以宋朝皇帝只能委曲求全,靠着岁贡、软弱过日子。
后来在宋代仁宗一朝诞生了一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文人宰相范仲淹。这老哥可是个了不得的人物,他曾经在西北担任边帅有五年之久,主要任务就是防御李元昊的西夏。后来李元昊被其子宁林格割鼻,流血过多而死。宁林格后来因弑父之罪被处死。之后李元昊皇后的弟弟没藏厄宠坐收渔翁之利统治西夏多年。后来不敢做傀儡皇帝的李元昊之子李谅祚杀了没藏,西夏再次姓了李。
西夏骑兵擅长奔袭,而宋兵擅长的是防御,宋兵缺乏和西夏骑兵决战的能力。所以,范仲淹便开启了一个浩大的工程,那便是修寨工程。在范仲淹做边帅德五年里,很多后人认为范仲淹是失败的,因为范仲淹从来没有一次主动攻击西夏人的战役。
殊不知盛名之下无虚士,范仲淹之所以不主动和西夏人发生决战,那是因为范仲淹看到了敌人的长处,也清楚的认识到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自己一方擅长防御,正是因为范公的高瞻远瞩,自范仲淹之后西夏再没有占到过什么像样的便宜。因为范仲淹修的寨子就像是一把把刀插在西夏人的心脏周边,寨子与寨子只见相互呼应,牵一发则动全身。西夏人根本占不到什么便宜,西夏人要想侵略宋朝边境就必须面对他们最不擅长的攻城战,而攻城战是他们最不擅长的、最为恐惧的。而且西夏人必须把宋代设的寨子各个击破,只有这样才能完全破解范仲淹对西夏人的阻制。
无疑,范仲淹的这一壮举抓住了西夏人的命门!
突厥人和西夏人虽然民族不同,但是洛川觉得范仲淹对抗西夏的法子大汉完全可以用在突厥人身上。突厥骑兵以机动为主,长途奔袭作战是他们的长相,而防御作战是大汉士兵的长相。以己之长攻彼之短,只要做到这一点,突厥对大汉的威胁便可以消失了。
后来,洛川的这一计策果然起到了奇效。后人为了纪念洛川提出的这一英明决策,将其定名为泾河定策,写入历史,受后人瞻仰。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洛川现在要面对的就是这群突厥流寇,怎样把自己的损失降到最小又能完灭这群流寇这是洛川当前要做的。
洛川手上有一百名受过特训的士兵,虽然洛川不敢说自己手下的这些兵可以和后世的特种兵相匹敌,但是起码战斗力不是一般士兵可以相提并论的。自己的敌人则是战斗力丰富的五十余名突厥流寇,虽说他们装备不是很精良,但是他们的长处就是作战经验丰富、擅长奔袭作战、野战,这足以弥补他们装备不够精良的短处。
洛川既然打他们的主意,自然要全功,而且自己损失不能太大。一方面如果把流寇歼灭,自己却损失惨重,这也显示不出自己的能力来。再者,自己手上就这么点家底,要是就这么消耗完了,实在可惜。自己必须找一个万全之策来对付即将面对的这群敌人。
———
(这里先解释一下,像突厥、西夏、吐蕃等等少数民族虽然都有各自的语言,但即使是西夏、突厥的王公贵族都基本上说汉语,而不用他们自己的语言。一方面是因为汉族文化的强盛,这些蛮夷也大都崇尚汉族文化。另一方面因为无论是金国还是西夏等少数民族都是在努力学习中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民族的融合,语言的融合,金代文化虽然保留和吸收了女真族的某些文化传统,但基本上是继承中原的汉族文化,西夏亦是如此。金,夏,辽等少数民族政权中不乏汉族精英做其统治者的智囊,中原文化备受推崇乃至推行也不足为怪。当然,其中也有特例,那就是蒙古人。他们轻视汉人,在元代施行等级制度,汉人为最低级,所以汉族文化在蒙古族中传播还是相当少的。)
“牙胡(突厥语大哥的意思),前面发现了一队商队,足有几辆大车,车上满载着货物。”一个身着突厥服饰、络腮胡子的黑脸大汉冲着一名身形剽悍、面容刚毅的大汉说道。这一批人有五十余骑,这些人大都身形剽悍,身下的战马比起中原马匹来明显要高大不少。
他们身下的突厥战马所配备的马具还是很先进的。马衔均为铁制,成对使用。衔上有两个孔,中间系带。带扣为活扣,用铁、铜或骨头制成,能够调整带子的松紧。马镫一般是宽镫板、小革孔的八字形马镫。其中领头的那名大汉的马镫很是精致,马镫制作得非常精美,在环孔和镫板上镂刻花纹,有时还会镶上草木纹银错。
这些人身后大都背着弓弩,这些突厥弓一般用木头制成,把手和两端多用兽骨做衬子。弓臂一般长一米多,拉弓时两端弯曲成M形。所用的箭镞多为三角形的铁制三叶镞。镞叶上穿有小孔,箭镞的下方带有钻孔的骨球,射出后遇风发响,故称“鸣镝”。
这些流寇腰间挂着一些短兵器,大都是马刀、匕首和剑。马刀和匕首都做成直柄,区别在于前者厚重,后者刀锋有锲。突厥骑兵所使用的长兵器有长矛和马绊两种。长矛也是用铁制成,矛尖狭长成棱形,锋利无比,可以刺穿敌人的重装甲。
虽然这些人只是流寇,不是突厥的正规军(突厥铁骑),但他们的装备和突厥狼骑一点不差。如果洛川看到他们身上的装备不知道还会不会说他们的装备比汉军的差。
这股流寇已经在庆州府一带流窜了足有十几天,他们本来是突厥境内的牧民。因为突厥牧场减产,日子不好过。他们觊觎中原的大批物资,于是结伙流窜到中原劫掠。突厥人全民皆兵,有战争发生的时候牧民跃上战马就是战无不胜的突厥骑兵。没有战争,放下刀剑弓弩,他们就是牧民。这些牧民一生多数时间都在马上度过,因此他们骑兵的战斗力是汉军骑兵无法比拟的。当年汉武帝为了打败匈奴,韬光养晦十数年,为的就是练出一支可以和匈奴铁骑相对抗的骑兵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