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纸报道:有一位武警战士乘车出差,在一个汽车站正好遇到3个歹徒抢劫乘客,被袭击的对象恰好是他父亲的仇人。这个人曾经和他父亲一起经商,后来因为他矢口否认一笔债务,致使那位武警战士的父亲从此债务缠身,因气愤过度而含恨辞世。做儿子的自然对此耿耿于怀,仇恨难消。后来因家庭窘困,他不得不高中学业未尽就中途辍学。为了替父报仇,年轻的他毅然报名当兵去了。可是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他对两家的仇恨有了新的看法,他懂得了“冤仇宜解不宜结”的道理,过去的事情在头脑中也就淡化了。所以,当他看到歹徒行凶的时候,他没有想起过去的仇恨,惟有正义感充斥满腔。他勇敢地跳下车与歹徒搏斗,在胳膊上挨了一刀的情况下,仍然忍着疼痛追上歹徒,把巨款夺了回来,交给昔日的仇人。如此情景让仇人愧疚得无地自容,顿时跪倒在地,说:“我过去对不住你家的事,你不但不记,还舍命救我,真叫我羞愧难容啊。”这位战士淡淡地说:“过去的事就过去了,你知道怎么为人就好了。”
在生活中,碰到如此偶然的情形虽然很少,但是战士不计前嫌,勇救仇人的高尚境界却不会很少。他不曾想过要用勇救仇人来换取仇人的幡然悔悟,他也不曾想过用冒死搏斗会获取多少经济利益。一切只在一念之间,只关乎道德与境界的问题。
心灵感悟
正如那位战士所说的“过去的事就过去了”。活在过去的仇恨中,我们除了能得到暂时的精神满足之外,又能获得什么呢?事实证明最神圣的复仇是宽容。用宽容的胸襟换取他人真诚的忏悔,这就不仅仅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睿智的处世哲学。
体谅他人是一种美德
堂贝尼托·胡亚雷斯是1858~1872年的墨西哥总统,墨西哥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和杰出的民主主义者。他是个纯血统的印第安人,牧童出身,连续当了四任总统。微贱的出身和他建立的丰功伟绩,使他成为一个传奇人物。
一次,胡亚雷斯到维拉克鲁斯视察。他被迎进了萨莫拉州长的官邸。州长给他安排了最好的房间,但他借口奥坎波的房间更接近浴室,恳求和他交换。在总统一再要求下,奥坎波让步了。第二天清晨,他走出房间到浴室去。没有水。他拍了几下手掌,来了一个名叫佩特隆娜的女仆。她是个乡村妇女,已经不很年轻,还很有点脾气。
“你要什么?”这个女仆问道。
“请打一点水来。”胡亚雷斯请求她。
“你要乐意,就等着吧。好个爱干净的印第安人!我总得尽先招待总统吧!”
胡亚雷斯什么话也没说,就回自己房间里去了。过了一刻钟左右,他又请她打点水来。
“你要乐意就等着,我得先伺候胡亚雷斯先生!真不像话!没见过你这么不识相的人!这么着急,您就自己动手嘛,水龙头就在那儿!”说着给他指点了庭院一角的一个盥洗处。
胡亚雷斯没对发脾气的佩特隆娜说什么话,自己走去打水漱洗。
到吃午饭的时候,这个女仆穿上了她最好的衣服,心情紧张地盼着见到共和国总统,希望有机会荣幸地伺候他。
突然间,她看见那个不识相的印第安人穿一身黑色大礼服,在主人萨莫拉陪同下,沿着走廊穿过大厅。
“那家伙也来了。”这个敦厚的女仆想道。
当女仆看见大家一直等那个印第安人坐到他的高背椅上之后才敢入座时,她吓得面无人色,浑身哆嗦,不由得惊叫一声。大家转过身来瞧这尴尬的女仆,她哭得悲悲切切。胡亚雷斯站起身来,亲切地拉着她的胳臂说:“别哭了,小姐。您不要担心,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事嘛。如果您的工作是招待大家,那您就干去吧,因为这里每个人都应当尽自己的本分。”
心灵感悟
拉尔夫·爱迪生说:“无法宽恕那些需要宽恕从而才能生存下去的人们常常是一个人所犯的最大错误。”能体谅他人、宽恕他人,这是一种美德,这是件很严肃、很重要的事。愿意对那些普普通通的人体贴入微、宽宏大量,这种美德是无价之宝
警察的温情让你成为冠军
有一位警察是自行车爱好者。一天清早,他在大街上巡逻,突然发现一辆自行车飞速朝他驶来。他下意识地拿出测速仪,开始测定他的速度有没有违反交通规则。骑自行车的人根本没有发现有人在测他的速度,他在大街上开始加速,车像一匹野马一样,向前冲去。
测速仪显示的速度已经超过了限定的速度,他违规了!警察这么一想,觉得不对,天哪!竟然是汽车的速度,也就是说,刚才那个骑手的速度超过了汽车。他惊呆了,他有点不相信一个人可以把自行车骑得像汽车一样快。他把那个骑车的人拦下,车手是一位十五六岁的孩子。
警察把测速仪显示的速度告诉他,并指出他违反了交通规则,要对他进行罚款。警察让他把学校或者家庭住址告诉他,否则将要重罚。孩子告诉警察,他是哥本哈根一所学校的学生,因为赶着上学所以骑得快了些。
警察笑着对他说:“原来你还是个学生,那么,你先上学,以后我会同你联系。”不久,那个孩子的学校接到一封信,信是来自哥本哈根最著名的自行车俱乐部,这个俱乐部曾经培养过许多优秀的自行车手。信中说,欢迎那个叫斯卡斯代尔的孩子参加他们的俱乐部,他们将为他提供一切训练条件,信中还夹着一张警察测定的速度。
学校也鼓励孩子参加自行车俱乐部。
4年后,斯卡斯代尔成为丹麦的自行车冠军,并在奥运会上拿到了自行车冠军,这是丹麦在自行车运动项目上的第一块金牌。
心灵感悟
执法者与被罚者本是相对立的双方,但是如果有怜惜和欣赏成分,那么结局就变成了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是双向的,也是相互的。人的心灵是无所不包的,它可以容纳宽广与辽阔,也可以容纳细腻与纤巧。如果我们人人都能在心灵中多放进一些理解、宽容、细腻……那么这个世界将变得更加温馨。
你必须原谅他
1987年12月23日,急促的电话铃声给伊丽莎白和丈夫佛兰克带来了一生中最不幸的消息:他们18岁的独生子泰德,在下班回家的途中出了车祸。
在赶往医院的路上,夫妻俩一言不发地搂在一起,伊丽莎白浑身不住地颤抖,他们都在默默祈祷上帝保信他们的儿子安然无恙。
急救室里,他们的爱子泰德已失去了往日的活泼、英俊,脸上身上缠满绷带,人一动不动地躺在急救台上。医生告诉他们,泰德的伤势很重,现已处于昏迷状态。医生们尽了最大的努力,抢救了一天一夜,但是他们未能挽留住泰德年轻的生命。正值千家万户忙着准备庆贺圣诞节时,泰德停止了心跳,离开了钟爱他的父母。
警方告诉佛兰克夫妇,泰德当时根本没有可能避开碰撞。肇事者是24岁的皮盖吉,他驾驶的汽车突然越过中线,与泰德的车迎头相撞,皮盖吉只受了点轻伤。警察抓到他时,他浑身酒气,血液化验的结果显示,他血液中的酒精含量是0.28,几乎是规定含量的三倍。皮盖吉被控谋杀罪,获准以1万美元保释。
佛兰克夫妇急于知道杀害他们儿子的详细资料,于是在一本高中年鉴里查到他的照片。从照片上看,皮盖吉是个眉清目秀的青年,但在佛兰克夫妇眼里却像个地痞。“一个流氓!”佛兰克盯着照片恨恨地说。
一个月后,佛兰克夫妇到法院听审,得悉皮盖吉在一家酒吧做事。出事那天下班后,他喝得酩酊大醉。关于撞车的事情,他已经完全记不得了。据他母亲说,当他听到自己撞死了人,他把头伏在母亲的大腿上,呜咽着说:“老天爷,死的为什么不是我呢?”但在法庭上,他却为自己开脱罪名,他为自己辩护说,他没有犯谋杀罪。
伊丽莎白像遭了晴天霹雳似的觉得天旋地转。她反驳说:“他没有犯谋杀罪?那么是怪泰德吗?死的应该是皮盖吉,全是他的错。”出了法庭,她仇恨地对丈夫说:“如果我碰到皮盖吉在人行道上走,我一定用车压死他。”“这样做解决不了问题。”佛兰克叹道,他认为要依靠法律治皮盖吉的罪,他说他一定要送皮盖吉上电椅。伊丽莎白说:“我要亲自按电钮,亲眼见到他痛苦地死去。”
由于法庭的判决迟迟未下,伊丽莎白受到仇恨和痛苦的折磨,她变得落落寡合,她常常伏在儿子床上,一哭就是好几个小时,在心情最恶劣的时候,伊丽莎白想到过自杀。“我怎能过没有儿子的生活,我更加不能忍受杀子的仇人逍遥法外。如果是这样,还是让我和泰德在一起吧。”她把装有子弹的手枪抵着自己的头,但最后还是把手枪放下,羞愧地勘哭起来。
又过了一个月,一个大陪审团把皮盖吉的谋杀罪减为三级过失杀人罪,而且这个案件的审讯因此而一再耽搁。伊丽莎白等待得越久,要皮盖吉一命偿一命的愿望就越强烈。她联合了许多父母进行了一次投书签名活动,反对州法院对醉酒驾驶者宽大处置。弗兰克夫妇加入了“母亲反对醉酒驾驶协会”,在协会的帮助下,他们继续努力,要求当局制定严格有效的法律。在各界的压力下,“醉酒驾驶伤害人须判以徒刑”的法规得以实施。
发生那场车祸的21个月后,皮盖吉的案子进入决定阶段。被告这时已承认了控罪,检察官要求判处被告十年徒刑,法官同意其判决,并一致赞成执行缓刑,即皮盖吉每隔一周的周末,便要在监狱里呆两天,为期两年。如果两年内仍服过量酒精开车,他将入狱服刑。
宣布判决后,法院破例放映了泰德面带笑容的幻灯,皮盖吉望着照片,硬咽地说:“我杀死了泰德,这是我永远内疚的事。尽管当时我喝醉了酒,尽管我当时神志不清,但是我在开车,这是我的错。法院判得太轻了,我应该被关在监狱里。我要对泰德的父母说:对不起!我这一辈也弥补不了我的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