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像照看自己的孩子似地照看着小熊,她比以往更饿了,但她却很快乐。村民们偶尔可以捕捉到一些大动物,这时村里的每个人都能分到一份,老人和她的熊崽便可以饱餐几天了。不过大多数时间里人人都得挨饿。
随着小熊渐渐长大,它成了一个精明的猎手。年轻力壮的熊不只是抓些鱼,有时也能捕获几头小海豹。现在他们有了足够的食物,不久他们又有更多的食物可以和邻居们一起分享了。每个人都称赞它是头了不起的熊。“我的孩子!”她总是骄傲地说。
但好日子没有持续多久,忽然间气候骤然变劣。遮天蔽日的暴风雪一连几星期横扫整个村庄,再也捉不到一条鱼,海豹也似乎被风雪卷走了。
这时一个村民对大家说:“既然我们这儿有食物,为什么大家还要挨饿呢?老寡妇的熊够我们吃上几天的。”
其他的人一言不发,但他们挖开了齐肩深的雪,来到老妇的房前。他们看见老妇正伤心地哭着,她不愿离开她的熊。
村民们慢慢地走回家,他们已无话可说、无法可想了。风雪越刮越大,饥饿的村子正陷入绝望。
然而,有一天风向转变了,那头熊回来了,大家都盯着它,没人说话。只剩下一把骨头的寡妇已无力呼叫她的熊,只能勉强冲它咧嘴一笑。熊仍然立在那儿没动,只是一次次地抬起头。
“它在告诉我们什么?”一个村民说。“我想它在叫我们跟它走。”另一个村民说:“它好像在指着什么地方。”
熊转身走开,后面紧紧跟着村民们,它领着他们爬过冰山,避开又深又宽的冰缝,最后停了下来。在它前面90多米的地方一堆深色的东西躺在一大块冰上几乎一动不动。村民们走上前,看见一头受伤的、但仍凶猛的动物——一头巨大的雄海豹。这头海豹比他们中的任何人所见过的都要大。他们总算有了足以维持很长一段时间的食物。
欢快的人们带着食物和熊回到了村子,他们受到了欢迎,尤其是那
头熊。
“它知道我们需要什么。”人们都这么说,“它还替我们找到了它。它为我们战斗。我们的一切都多亏了它呀!”
人们一遍又一遍地说:“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它。”
寡妇等着她的熊走过来把头靠在她的手上,然后拍了拍它毛茸茸的脑袋,轻声地唤着:“我的孩子。”
心灵感悟
动物也是懂得友爱,懂得报恩的。如果我们对动物更友善些,在保护环境方面多下些工夫,这世界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爱犬救主
1985年的一天,一只叫“沙迪”的爱斯基摩狗拉着雪橇向瑞士克罗瓦山进发。雪橇上坐着沙迪的主人父子3人。当雪撬到达克罗瓦山下时,突然遇到雪崩,人狗都被活埋。沙迪从雪中挣扎出来,拼命地用双爪扒雪,硬是将埋在1.5米深雪中的父子3人挖出,使他们平安脱险。
1986年,美国佛罗里达州授予猎犬“大王”“英雄奖”,以表彰它在一次大火中勇救主人珍妮一家的壮举。奖品是一只镀金项链、一根皮带和1000美元的购物券。12岁的珍妮和她的父亲、母亲带着他们一家的“恩人”,专程乘飞机去佛罗里达州领奖。
“大王”原本是一条无人收养、四处流浪的猎犬。这只丧家之犬有一次被人追赶,头部中了一枪,倒在地上奄奄一息。珍妮一家发现了它,将其收养并治愈,一家人都真心地善待它。就在珍妮家失火的那一天,大王还得到了一份与家庭每个成员一样的圣诞节午餐——烤火鸡呢。
圣诞节的夜晚,在农场小楼里度过了快乐的一天后,珍妮全家均已安然入睡。午夜时分,因厨房里的微波炉发生故障引起火灾,刹那间大火便蹿上房顶。大王在屋外发现险情,立即狂吠着冲进火海,咬开关闭着的厨房板门,通过厨房,闯进珍妮的卧室,衔着珍妮的衣领,将还在梦乡中的珍妮拖下床。这时,熊熊的火焰已蹿进卧室,惊醒过来的珍妮和她的母亲在“大王”的帮助下,从卧室窗口翻出逃生。
这时,珍妮的父亲已被浓烟熏倒在地,大王和珍妮的母亲再一次冲进火海,将珍妮的父亲托出窗外。待珍妮的父母全部脱险后,大王才跃出窗外。
心灵感悟
真正的爱,是以相互理解、相互体贴为基础的。在生死关头,最大限度地感恩,就是表达爱意的最好方式。
感恩的黑叶猴
某年7月的一天,住在重庆金佛山北墓山脚下的山民王志成在密林深处采药。突然,“咚”的一声,一团黑乎乎的东西从树上落下。他吓了一跳,原来是一只黑叶猴正可怜兮兮地望着他,嘴里发出呜呜的哀鸣,它的左手受伤了,正在流血。
王志成二话没说,抱起黑叶猴就往家中赶。到家后,他先为猴子清洗伤口,然后上草药。这样,在他的精心照料下,10多天以后,黑叶猴就痊愈了。一天晚上,黑叶猴悄悄离开了他家。
9月底的一天凌晨3点,王志成所在的村庄还在沉睡中。突然,一阵猛烈的敲门声伴着惨烈的喊叫声,把王志成惊醒。他跑出门一看,是黑叶猴回来啦。王志成想抱起黑叶猴,可猴子却一反常态,拼力挣脱他,用手指着后面的山岭。他转身看去,天哪,山上石头正不断滚落下来。黑叶猴伸出长臂,使劲地拉王志成,意思是让他快走。
王志成终于明白了。他飞奔回屋,摇醒妻子,拉起孩子,跑出屋外,然后一家一家地喊门。全村6户人家共20多人,刚刚跑出门外,大块的石头便滚落下来。许多村民哭了,好险啊,如果不是猴子报信,他们就难以逃生了。
村民们心怀感激地四处寻找救命“恩人”。只见黑叶猴站在山坡上,两眼爱怜地望着人们,手舞足蹈,嘴里还发出呜呜的欢叫声,像是为逃脱灾难的人们祝福。
心灵感悟
王志成偶然救助的一只黑叶猴,却在关键时刻,挽救了全村人的性命。这是他平等地对待动物、珍视生命所得到的报答。如果我们友好地与动物相处,也许它们还能告诉我们更多我们所不知道的事情。
最让人感激的东西
穷人区里的一位小学老师要求她所教的一班小学生画下最让他们感激的东西。她心想能使这些穷人家的小孩心生感激的事物一定不多,她猜他们多半是圆桌上的烤火鸡和其他食物。当看见杜格拉斯的图画时,她十分惊讶,那是以童稚的笔法画成的一只手。谁的手?全班都被这抽象的图案吸引住了。
“哦,我猜这是上帝赐给我们的手。”一个孩子说。
“一位农夫的手。”另一个孩子说。
到全班都安静下来,继续做各人的事时,老师才过去问杜格拉斯,那到底是谁的手。“老师,那是你的手。”孩子低声说。她记得自己经常在休息时间,牵着孤寂无伴的杜格拉斯散步,她也经常如此对待其他孩子,但对无依无靠的杜格拉斯来说却特别有意义。
是的,一生中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要感谢的人和事,或许不是什么大恩大德,只是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比如,感谢母亲辛勤的工作,感谢同伴热心的帮助,感谢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对很多给予者来说,也许这些给予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的作用却常常难以估计。
心灵感悟
感恩是一种生活状态,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如果我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善于发现事物的美好,感受平凡中的美丽,那我们就会以坦荡的心境、开阔的胸怀来应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让原本平淡的生活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让孩子对帮助他的人说“谢谢”
高鹏是个三年级的孩子,和每个孩子一样,玩起来就顾不上其他事情。
有一次,他和几个同学玩耍后,把书包放在操场忘记拿了,结果当天下起了大雨,书包被淋湿了。幸亏老师冒着大雨帮他在操场上找到了书包。高鹏当场埋怨其他几个同学没给他看好书包,没有及时提醒他,才让他的书包淋湿了。
回到家后,他满口怨气地和妈妈抱怨同学不好,本以为会得到妈妈的同情,结果妈妈只是问他:“你向老师道谢了吗?”高鹏不说话了,妈妈接着说:“自己的东西应该自己负责,为什么要埋怨别人呢?老师冒雨帮助你找书包,你认为这是老师应该做的吗?别人帮助你,你应该知道感谢。”高鹏低下了头。
第二天,高鹏找到帮他找回书包的老师,真诚地说了一声“谢谢”。
心灵感悟
要知道,一声“谢谢”虽然并不是一件多么贵重的东西,但是,有的时候它却比任何东西都有价值。
居里夫人与老师
1903年,居里夫人发现了一种新的物质——镭。这一发现,震惊了全世界。居里夫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金的女科学家。从此,她享有盛誉,博得了人们的敬仰。可她对她过去的老师仍然十分尊敬。
居里夫人的法语老师最大的愿望是重游她的出生地——法国北部的第厄普。可是,她付不起由波兰到法国的一大笔旅费,回乡的希望总是那么渺茫。居里夫人当时正好住在法国,她非常理解老师的心情,不但代付了老师的全部旅费,还邀请老师到家里做客。居里夫人的热情接待,使老师感到像回到了自己家里一样。
1932年5月,华沙镭研究所建成,居里夫人回到祖国参加落成典礼。许多著名人物都簇拥在她的周围。典礼将要开始的时候,居里夫人忽然从主席台上跑下来,穿过捧着鲜花的人群,来到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老年妇女面前,深情地亲吻了她的双颊,亲自推着她走上了主席台。这位老年妇女就是居里夫人小时候的老师。在场的人都被这动人的情景所感动,热情地鼓掌,老人也流下了热泪。
居里夫人就是这样,当她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之后,仍旧没有忘记曾经传授给她知识的老师。
心灵感悟
老师教我们学知识,理应受到尊敬,更不要忘记恩师之情。
蚂蚁与大鸟
一只小蚂蚁在河边喝水,不小心掉了下去。它用尽全身力气想靠近岸边,但没过一会儿就游不动了,在原地打转,小蚂蚁近乎绝望地挣扎着。这时,正在河边觅食的一只大鸟看见了这一幕,它同情地看着这只可怜的小蚂蚁,然后衔起一根小树枝扔到它旁边,小蚂蚁挣扎着爬上树枝,终于脱险回到岸上。
当小蚂蚁在河边草地上晒干身体时,它听到了一个人的脚步声。一个猎人轻轻地走过来,手里端着枪,准备射杀那只大鸟。小蚂蚁迅速地爬上猎人的脚趾,钻进他的裤管,就在猎人扣动扳机的瞬间,小蚂蚁咬了他一口。猎人一惊,子弹打偏了。枪声把大鸟惊起,振翅飞远了。尽管蚂蚁是比大鸟弱小许多的小动物,但它却用自己的力量帮助大鸟躲过一次杀身之祸。
心灵感悟
心怀善意常帮助别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或许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人都有失意受困的时候,这时,一些小人物若是肯尽其心智力量,也很有可能会改变你的命运。
会放牧的鹤
20世纪80年代,在前苏联的一个村庄,有一只不寻常的鹤,名叫“若拉”。它每天从早到晚一刻也不离开自己放牧的羊群,要是有一只羊跑远了,若拉立即就会张开双翅扑过去,使这只羊乖乖地回到羊群。
鹤怎么会帮助人牧羊呢?这里还有一段故事哩。
那年春天,切霍维奇在一块草地上发现了若拉,当时它躺在草地上,翅膀受了伤。他把鹤带回家,给它熬药治伤,并同孩子们一起仔细地照料它。
孩子们去放牧,常常把若拉带去。孩子们指挥若拉去赶回跑散的羊群,若拉很聪明,很快学会了这一切。
秋天到了,鹤群飞经这个村子上空。若拉一冲而起,向鹤群飞去,但在盘旋了3圈以后,又回到了地面。冬天,它同切霍维奇的家禽栖居在一起,同家禽友好相处。第二年春天,鹤群再次飞过村庄上空,可是若拉再也不想回到鹤群中去了。它与这一家人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每天早晨就飞到草地的羊群中,执行自己的放牧任务。
当地人亲切地叫它“放牧者若拉”。
心灵感悟
爱心是最具感染力并具有传递性的。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中,人人都会自觉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奉献,人人都会感到幸福和快乐。
感恩之旅
18岁的黄舸看上去像个十一二岁的孩子。7岁时,他被确诊为先天性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据专家介绍,同类患者最长生命纪录仅为18岁。
黄舸的生命也许就要走到尽头,但是为了能面对帮助过他的人说声谢谢,2003年,15岁的黄舸和父亲用一辆三轮摩托车踏上了“感恩之旅”,开始在全国寻访素未谋面的恩人。如今,父子俩已经走过了82个城市,行程1.3万多公里,向30多位当年给他们寄过钱的恩人当面道了谢。父子俩一路上感受着感动,也传播着感动。
黄舸说:“到好心人的家门口说声谢谢,送上一束鲜花表达深深的谢意,是我最大的心愿。”这个心愿一直支持着他走到今天。如果有一天离开人世,黄舸希望把自己的眼角膜捐给需要的人。
心灵感悟
黄舸就像一小截被命运丢弃的蜡烛,善良的人点亮他,他就欢快地燃烧起来。藏起眼泪,还给人们光明和希望。
守墓三十七年的上海知青陈健
在1969年这一年,20岁的上海知青金训华为抢救国家财产,在黑龙江省逊克县纵身跃入洪水不归,英雄的行为影响了整整一代人。30多年来,当年受他影响而来到逊克插队的5400余名上海知青陆续返城了,只留下了一位默默的守墓人。他就是当年被金训华从洪水中救上岸的上海知青——陈健。
37年来,无论刮风下雪,每年他都要到金训华墓地祭扫至少四次。陈健不是不想回上海,也不是没有机会。一次生命的交换,让他内心留下了永远的歉疚。陈健说:“我无法用生命去报答他,我对我所做的一切,昨天没后悔,今天也不后悔,即使明天也不会后悔。历史也不该把金训华遗忘。”
当知青开始返城的时候,妻子对守墓不理解,提出了离婚。陈健二话没说,放弃了房产和孩子,他坚持要守墓。
在陈健家里,有许多当年有关金训华报道的报纸,报纸年久已发黄,但陈健仍将这些像历史珍宝一样珍藏着。
心灵感悟
一个生者对死者的承诺,只是良心的自我约束,但是他却为此坚守37年,放弃了梦想、幸福和骨肉亲情,淡去火红的时代背景,他身上有古典意识的风范,无论在哪个年代,坚守承诺始终是支撑人性的基石,对人如此,对一个民族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