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尘扬古战场:中国古代战场秘境追踪
20949200000017

第17章 雁门关古战场——杨家将铁血传奇的历史见证

雁门关之战”,杨业以三千步兵为主力,大破契丹十万铁甲精骑,斩首近万人,并亲手斩杀了辽军主帅萧咄李和生俘副帅李重海,雁门关大捷是宋辽战争中宋朝为数不多的胜仗之一,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那么,杨业在大敌临关的危急时刻,是如何变被动为主动的?雁门关的古战场遗址究竟在什么地方?“雁门”又是如何得名的?

中华第一雄关

雁门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寨尊崇第一关。”今天的雁门关,还很好地保留着古战场的记忆。残破的城墙,都是历史沧桑的见证。雁门关,是一座历史的丰碑,在这座丰碑上,既记载民族间的战争,也记载着民族间的和亲;既铭刻着历史的经验,也留下了历史的教训。站在雁门关头,仰观天上的雁阵,俯察深涧的流水,近看山边枯萎的草木,觉得它们似乎有说不完的故事……

1. 只有大雁才能飞过

雁门关又名西陉关、雁门塞、西隆关,是宋代的关址和明代的遗存。它究竟在哪里?“雁门”这个名字又是怎么来的呢?

雁门关位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由代县徒步循城东的关内河上溯,可直达雁门关上,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

雁门山脚下,数百座汉墓封土堆状若丘陵一般,高者大约15米,低者大约4米,透透迄迄,散落在旷野荒郊之上。这些汉墓埋葬着无数汉朝守卫雁门关将士之忠骨,行人路过此地都会肃然起敬。

关于“雁门”这个名字的由来,据明《永乐大典·太原志》记载:“代山(即雁门山)高峻,鸟飞不越,中有一缺,其形如门,鸿雁往来……因以名焉。”

雁门关东临隆岭、雁门山,西靠隆山,处于地势高峻的双峰之间,只有大雁才能飞过。单从“雁门关”这个名字,就可以想象出它的险峻。

2.“城随山势转,关并塞云齐”

雁门关由关城、瓮城和围城三部分组成。关城城墙高10米,周长约1公里。墙体以石座为底,内填夯土,外包砖身,墙垣上筑有垛口。

雁门关的城楼随山势而建,周长5公里多。城墙的南端分别与关城的东西两翼相连,向北则沿着山脊延伸到谷底合围,合围处建有城门。

其城门有两个,东门楼称“雁楼”,匾额上写着“天险”二字,门外建李牧庙;西门楼称“杨六郎庙”,匾额上写着“地利”二字;另有一南北石门,匾额上写有“堰门关”,砖联是“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寨尊崇第一关”。

东门右侧建关帝庙一楹,西门有门楼,东侧建靖边寺,祭祠战国时赵国的大将李牧。关城正北为营房,东南为校场。登上关城,放眼四外,东西边墙之雉堞墩台、堑壕堡寨,仍历历可见,真有“城随山势转,关并塞云齐”之慨。

而且,城楼以外还筑有3道大石墙和25道小石墙,起到屏障的作用。

3.细说雁门关

根据史料记载,雁门关至今已有两千四百五十六年的历史了。然而,《魏书》上记载:“(汉)熹平六年(公元177年)……匈奴中郎将藏晏与南单于出雁门塞。”有人对雁门关的历史年龄提出了质疑。

如果雁门关的历史年龄不是真的,那么,山西代县的雁门关也就不可能是最早的雁门关。

近年来,考古学家不断在雁门关外发现了防御契丹骑兵的宋代铁蒺藜,由此专家推断,现在的雁门关是始建于宋、重建于明的雁门关。

那么,古雁门关在今天的什么地方呢?这就需要我们了解一下雁门关的沿革历史。

据相关史料记载,秦汉以前,雁门关位于现在阳高县北雁门山的阳和口,这里也是古代雁门水的发源地。当时,那里两峰对峙,中有孔道,仅仅容得下大雁从中飞行,因此人们把它看成天险,但是并没有在那里设关。

秦汉以后,为了防御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下,中原王朝在句注山一带不断设关置戍,驻兵防守。

句注山,也称句注陉或者陉岭。陉是山间隘口,隘口之水回旋转注,因此此山被称为“句注”。

“天下九塞,句注其一”,由此可见,句注早以其险要著名。古句注就是雁门,雁门关位于此地。

句注山西起宁武的分水岭,东达繁峙的枚回岭,北到浑源恒山,绵延100多公里,全境有18道隘口,其中以句注陉最长最险,秦汉以后的雁门关,基本上都设在句注陉左右。

西晋时期,句注陉是防守要地,并且陉北树有石碑,其碑文是“北方之险,有卢龙、飞狐、句注为之首,天下之阻,所以分别内外也”。

句注陉,即现在的太和岭中的隘口通道,其主要有两条,一条通过山巅,蜿蜒崎岖;一条通过山涧,较为平夷。

唐代,朝廷为防突厥族南下,在山巅被称作铁裹门的地方设立关门,称为西陉关,也称雁门关,驻兵戍守。

北宋时期,由于辽朝不断侵扰,雁门关更成为了北宋的重镇。杨业长期率兵驻守在这里,保卫北宋的安全。

明朝建立后,由于道路崎岖难行,朝廷于是放弃铁裹门的关隘,将关门转移到山涧通道,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明廷为了防北西蒙古势力的侵扰,在其旧址上重建关城,并筑“内长城”与其西面的宁武、偏头两关相连,总称“晋北三关”,也称“外三关”。

后来,雁门关在嘉靖年间增修,于万历年间复筑门楼,并一直保留至今。

前奏曲:从燕云十六州说起

1. 高粱河之战

宋朝,是中国古代武力非常贫弱的一个时期,它时刻面临着周边游牧民族政权的巨大威胁。

尤其是北宋时期,北方契丹民族建立的辽国,是北宋开国初期面对的最强大外敌,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北宋与契丹之间燕云十六州之争。

想要了解燕云十六州问题的由来,就需要先了解北宋为收复燕云十六州而进行的第一次北伐,也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高粱河之战”。

当年,宋太宗为夺回五代时后晋石敬瑭割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今北京至山西大同等地区),在未经休整,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转兵攻辽,打算趁辽国不备,一举夺取幽州。

宋军云集镇州(今河北正定)后,宋太宗率数十万大军兼程北上。辽北院大王耶律奚底为阻止宋军北进,率军迎战于沙河(今河北易水),被宋军击败。随后,宋军兵临幽州城下。

幽州城坚垒固,方圆30余里,由辽国八万守军驻守。南院大王耶律斜轸军得知奚底军败,为避宋军锋锐,便以奚底之青色军旗置于得胜口(北京昌平)诱敌。

宋军由于轻敌冒进,结果被斜轸军从后面伏击,受挫。

接着,宋军用少数兵力与斜轸军在清沙河(今北京清河地区)对峙,集中主力四面围攻幽州城。

宋军攻城不下,于是太宗领兵转至城攻北打斜轸军,双方激战数日,斜轸军败退。

然而,被胜利冲昏头脑的宋军再次攻城,结果却被击退。宋军只好屯兵坚城之下,将士倦怠厌战。

后来,辽景宗耶律贤得知幽州被困,急忙派兵救援。辽军趁宋军不备,左右两翼向宋军猛烈夹击,再加上城中援军开城出击,宋军三面受敌,顿时大乱,全线溃退,死者万余人,宋太宗乘驴车逃走。

2.报仇雪耻和帝国梦

高粱河之战的惨败,无论对大宋王朝,还是对皇帝赵光义,都是难以洗刷的奇耻大辱。

因此,为报仇雪耻,也为了收复河山,赵光义决定再次北伐。

然而,对于契丹来讲,“高粱河之战”的大胜极大的刺激了他们的野心。于是,契丹皇帝魂牵梦绕,建立由契丹族统治的、大一统的“大契丹—中华帝国”的梦想复活了。高粱河战后,辽国开始数次大举南侵。

杨无敌弯弓射苍狼

1.“无敌”当关

雁门关从唐朝开始就是中原政权和北方游牧民族竞相争夺的对象。然而,唐朝时,名将薛仁贵为代州都督把守雁门关,使那些企图进犯雁门关的突厥人不敢轻举妄动。

可是,五代时期,契丹崛起,后晋石敬瑭摄于契丹之威,将燕云十六州拱手奉上,致使位于山西北部的雁门关成了山西唯一一处险峻之地。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北宋。

宋太祖赵匡胤当政时,北宋和辽只是试探性地发生一些边境冲突,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争。但是,宋太宗赵光义上台后,事情就不一样了。他亲自率兵北伐,一举降伏北汉。

“雁山横代北,飞塞接云中”,代北即代州之北,云中即大同。雁门关是由辽国西经大同,直叩北宋太原的门户,也是北宋的重要防御体系之一。当时,雁门关长城以南是北宋的代州,以北就是辽国。一旦雁门有失,太原首先告急。

因此,宋太宗在杨业归宋仅三个月后,就以其“老于边事 ,洞晓敌情”为由命他为知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负责镇守雁门关。

杨业原是北汉将领、沙场奇才,他为人正直,武艺高强,用兵如神,屡立战功,所向披靡,国人号称“无敌”。他有丰富的治边经验,对辽国的用兵状况也非常了解。当宋太宗要他驻守代州时,杨业自知责任重大,对宋太宗的信任感激不尽。

此外,杨业深知自己作为一名降将,要想在北宋官场立足,也需要用战功来证明自己的实力。

于是,杨业一上任就马上加强代州的防御力量,首先用数月时间,在辽军常常出入的地段设置边寨。

而辽国听说驻守代州的是大名鼎鼎的“杨无敌”,都感到几份寒意,不敢轻易出战。

2. 擒贼先擒王

公元980年,辽西京大同府节度使、驸马、侍中萧咄李率十万大军,气势汹汹地向雁门关发起进攻,这是辽国向北宋发动的第二次大举南侵。

当时,杨业麾下只有数千守军。大敌来攻,面对这种突发情况,杨业急遣信使请求节制西北边疆军事、正驻守太原的潘美发兵援助。

可是,潘美却认为雁门关虽是战略要地,但只能暂时阻挡辽兵的攻势,并不能用来坚守以长期拒敌,所以拒不发兵,只是积极准备固守太原。

辽兵已经到达雁门关,潘美却仍然按兵不动,杨业无奈,只好率领自己的数千兵马死守雁门关。

杨业知道自己的数千士兵去势必无法抵挡萧咄李的十万大军,于是在此危急关头,他不得不冒险设计,用奇兵袭击辽军统帅的指挥部。俗话说“擒贼先擒王”,如果辽军统帅被擒获,那么,辽国的十万大军可不战自溃。

杨业同手下将领商议好计划后,留副将继续坚守雁门关,自己则率麾下数千骑自西径而出,经由小径到达雁门北口,从背后突然袭击辽军,一举将辽军击溃,辽军大败。

事实上,辽军当时正在准备进攻雁门关,却没料到宋军会在背后猛插一刀,再加上他们不知道宋军究竟有多少人马,顿时大乱,纷纷逃窜。

混战之中,杨业断定辽军统帅必在中军旌旗簇拥之处,于是率军猛攻辽军中军,随后,他便看到在辽军旗鼓簇拥的地方,有一人骑着一匹高大骏马,杨业肯定此人就是辽军主帅,立刻率众击之。

杨业的判断很正确,骑骏马者正是辽军统帅萧咄李,由于宋军的猛烈冲杀,其左右卫兵都被冲散,萧咄李在混乱中被宋军斩杀。萧咄李一死,辽军顿时成为一盘散沙,再也无心恋战。

守卫雁门的宋兵看到杨业袭击成功,立即开关杀出,辽军顿时大溃,只好退至大同。杨业见势挥军追杀,将辽军都指挥使李重海擒获。

此战后,“杨无敌”的威名更加响亮,辽军甚至见到“杨”字大旗都会自动退走。此外,因为杨业在雁门关的成功守御,使得山西安宁,河北无策应之忧。

3.遭到诬陷

杨业以少胜多、取得雁门关大捷的消息传至太原,潘美不信,查证后发现属实,对于杨业的功绩他妒火中烧,于是上疏宋太宗,劾奏杨业之短。

与此同时,一些戍边宋将因杨业是降将,在杨业雁门关大捷名声大噪后,感到非常不舒服,在背地里向宋太宗告杨业的状,幸好宋太宗当时还算明智,未因此惩办杨业。

宋太宗为了能让杨业一心一意地为北宋效劳,还特地将这些告状信的内容透露给杨业,并暗示他在朝中树敌太多,最好不要有非分之想,并升杨业为领云州观察使,兼代、郑南州刺史,算是对杨业雁门关大捷的奖赏。对于当时的处境,杨业心理非常清楚,他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把这些毁谤当作卫国的动力。

被胜利冲昏头脑的北伐

1.孤军奋战

公元986年,宋太宗不顾大臣们的劝阻,执意北伐。杨业被任命为西路军的副将,而西路军的主将是作战经验丰富的忠武军节度使潘美,监军是宋太祖当年的老部下王侁。

然而,三人在战争中的配合却并不默契。

杨业等人从雁门关出发,连续攻下克云(今山西大同)、应州(今山西应县)、朔州(今山西朔州)等几个地方,可是,在这关键时到,杨业被命令后退。

就在他们后退的时候,大量辽兵攻入寰州(今山西朔州东),杨业等人马上停下来商量对策。

杨业认为辽兵人多势猛,最好的方法就是避开敌人锋芒,在辽军行军的途中埋伏弓箭手,再配合骑兵对敌人突然袭击。

可是,杨业的计划遭到了王侁的反对,他嘲笑杨业胆小畏敌,坚决主张和辽军正面对决,而潘美明知王侁的计划存在很大的漏洞,却仍然支持王侁。杨业无奈,不得不按王侁的安排取道朔州,直逼雁门关。

杨业想这一去必定凶多吉少,所以在临走之前,特地嘱咐王侁和潘美,让他们一定要在陈家谷口(今山西朔州南)布置好弓弩手。当他将辽兵引入此地时,王侁和潘美要马上领兵呼应。否则,他们这支部队就会全军覆没。

后来,杨业在领兵去朔州的路上遭遇了辽军。杨业一路浴血奋战,好不容易才按原计划将辽兵引入陈家谷口。

可是,杨业在陈家谷口却没得到宋兵的接应。此时,杨业望着空落落的四周,看着和自己一起冲杀出来的将士,只能仰天长叹。

其实,潘美和王侁为了自己的安全,早已率兵逃离该地,在听说杨业战而不利后,不但没有援助杨业,反而跑得更快。

孤单力薄的杨业身负重伤,在绝望中奋勇拼杀,直到最后耗尽力气被辽兵擒获。

杨业被俘后,在辽兵营里不吃不喝,最终绝食而死。

2.忠烈的象征

失去了杨业这名猛将,宋太宗心理很难过,他追赠杨业为太尉、大同节度使,并且提拔了杨业的几个儿子,封其子延朗为崇仪副使,延浦、延训为供奉官,延环、延贵、延彬为殿直。同时,宋太宗将潘美削官三任,还把王侁的名字从编管中划走。

“援兵不前,独以孤军,陷于沙漠,劲果炎厉,有死不回,求职古人,何以加此……”这是宋太宗为表彰杨业的功绩所下的诏书,当朝廷上下看到这份诏书后,都非常感动,再也没有人去计较杨业的“降将”身份。

此后,在雁门关附近居住的人,为纪念杨业的战功和忠贞精神,在雁门关北口立了“杨将军祠”。如今,杨令公和佘太君的彩塑还凛然地静坐在雁门附近的杨家祠内。

杨业死后,他的后人就在雁门关一带居住下来。杨业的儿子、孙子也都成为了北宋良将,他们不仅驻守雁门关,还在河北等地抗击敌人,保护大宋。直到今天,人们仍然可以在这里轻而易举地找到杨业的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