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这是《孙子·谋攻》中的著名论断。它恰如其分地体现了《孙子》的中心思想:以智取胜;也让我们后人悟出了《孙子》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不战而胜。
《孙子·谋攻》篇说,“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这里追求的是“全”,而不是“破”。“全”是上策,“破”则次之。要达到“全”,就需要以智取胜,而不是以力取胜。
孙子认为,能够百战百胜,还不算是最高明的将帅;只有不战而使敌人屈服,那才称得上是高明中之最高明者。“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所谓“谋略”到底是什么呢?它是人类的高级思维劳动,是一种能力、一种技巧、一种手段、一个计划、一次革命……古人有:“深谋远虑,所以不穷。”“不谋万世,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不足谋一域。”说的就是施计用谋对人生、对世事的重要性。
中国人的生活谋略化的,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弛或张,或进或退,或入世或出世……可见,谋略是中国文化的主轴。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长于思辨、善于筹谋的智慧民族,我们的祖先曾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谋略是人类的智慧之花结出的果实,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从统军作战到治国兴邦,从兴办企业到商品经营,从人际交往到体育竞技,无时无处不闪烁着智谋之光。
一条妙计,可以赢得一场战争;一番谋略,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计良策,可以成就一桩事业;一个心机,可以反败为胜,化险为夷。从古至今,无论帝王将相,还是凡夫俗子,无不倚重智谋,用心、斗智、出奇、弄巧,去达到预定目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为了求生存,争发展,必须运用谋略;个人的为人处世、工作生活以及谋取成功之道,都离不开学习、研究和运用谋略。
现在社会虽是和平年代,但白热化的竞争虽不具有战场上刀光剑影,却机诈百出,令人防不胜防。不仅仅是比财势,更是比计谋,比智慧。没有永远的胜家,也没有永远的输家。只要你拥有金点子,就可以反败为胜。
人事无边际,计谋无穷尽。如果说旧时官场有满足争权夺位、追名求利之需,决定个人升降沉浮、生死荣辱之境的权谋之术;那么在社会结构更为复杂、人际关系更为多样、价值利益更为多元的现代,则应该有超越这种权术、糅合现代文明的现代计谋。并藉此来帮助管理者们在处理各类事务中采取明智与积极的态度,选择恰当的方式方法,理清解决事务的头绪,制造与寻找成功的机会等等。
有人认为计谋如同一只潘多拉的盒子,一旦打开将遗祸无穷。其实,这是一种曲解。计谋为人类所独有,它是人类精思奇巧的升华、聪明才智的结晶。它在本质上是人类文化的一种智慧形态。
古人的智谋不但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谋锦囊,更是值得我们用心去深入的学习与发现,并进行细致的研究与探索的宝藏;而且我们研究古人的智谋,也相当于在学习一门多彩多姿的“智谋课程”,它一定能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奥秘与惊喜。
本书是以一则则饱含前人智慧谋略的故事,汇聚成的见微知著、借古鉴今的智库,是一部齐集我国古代的智者贤人们各种各样处世应事智谋的一部智谋全书。历史与现实是相通的。一个聪明的人,即使达不到大圣大智的境界,也会基于对现实生存与发展的考虑而去对先人的智谋进行扬弃性地吸收,并将其作为进一步开创现代人际关系,创立新的生活环境一个有益的借鉴。
岁月,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但作为文化独特形态的计谋不应荒芜下去,智慧之灯也不应暗淡下去。“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就让我们擦亮智慧之灯,到计谋之河批沙沥金!
另外,本书引用了国内、国外九十多位专家、学者的关键性观点和资料,没有他们的珍贵资料和成果,是不可能有本书出版的,也是不可能给读者带来更多更好的人生福音的,在此,请允许我献上真诚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