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有一种卓越叫王道
20994100000022

第22章 狠猛谋胜之道(2)

在现代管理活动中,“趁火打劫”是惯用之计。领导者为了使自己的企业和产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双方都希望赢得胜利,千方百计地争夺利益,以达到预期目的。但此计必须要求自己真正了解对手的详细情况,进行分析,论证,认定对手有求于自己时,就可逼得他接受自己的苛刻条件,趁火打劫,获得谈判成功,从中赚大利润,发大财。

十七 以准胜——抓住关键再下手

擒贼擒王

【原典金言】

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计名阐释】

擒贼擒王,语出唐代诗人杜甫《前出塞》:“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民间有“打蛇要打七寸”的说法,也是这个意思,蛇无头不行,打了蛇头,这条蛇也就完了。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此计中的“王”指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主要矛盾是在诸矛盾中居于领导和支配地位的矛盾,主要矛盾解决了,其它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擒贼擒王,就是捕杀敌军首领或者摧毁敌人的首脑机关,敌方陷于混乱,便于彻底击溃之。

【妙用“擒贼擒王”计】

张巡打败尹子奇

唐朝安史之乱时,安禄山气焰嚣张,连连大捷,安禄山之子安庆绪派勇将尹子奇率十万劲旅进攻睢阳。御史中丞张巡驻守睢阳,见敌军来势汹汹,决定据城固守。敌兵二十余次攻城,均被击退。尹子奇见士兵已经疲惫,只得鸣金收兵。晚上,敌兵刚刚准备休息,忽听城头战鼓隆隆,喊声震天.尹子奇急令部队准备与冲出城来的唐军激战。而张巡“只打雷不下雨”,不时擂鼓,象要杀出城来,可是一直紧闭城门,没有出战。尹子奇的部队被折腾了整夜,没有得到休息,将士们疲乏已极,眼睛都睁不开,倒在地上就呼呼大睡。这时,城中一声炮响,突然之间,张巡率领守兵冲杀出来,敌兵从梦中惊醒,惊慌失措,乱作一团。张巡一鼓作气,接连斩杀五十余名敌将,五千余名士兵,敌军大乱。张巡急令部队擒拿敌军首领尹子奇,部队一直冲到敌军帅旗之下。张巡从未见过尹子奇,根本不认识,现在他又混在乱军之中,更加难以辨认。张巡心生一计,让士兵用秸杆削尖作箭,射向敌军。敌军中不少人中箭,他们以为这下玩了,没有命了。但是发现,自己中的是秸杆箭,心中大喜,以为张巡军中已没有箭了。他们争先恐后向尹子奇报告这个好消息。张巡见状,立刻辨认出了敌军首领尹子奇,急令神箭手、部将南霁云向尹子奇放箭。正中尹于奇左眼,这回可是真箭,只见尹子奇鲜血淋漓,抱头鼠窜,仓皇逃命。敌军一片混乱,大败而逃。

马超潼关战曹操

在军事上,擒贼要擒到点子上,如果能擒住敌军首领,那么战争的胜负就基本决定了,否则,定是胜负难料。

曹操杀了西凉太守马腾,引得马超兵犯潼关。

这时曹操引兵到了潼关,见失了潼关,曹操下令砍伐树木,立起排栅,分作三寨:左寨曹仁,右寨夏侯渊,曹操自居中寨。

第二天,曹操引三寨大小将校与西凉军交战。两边各布阵势。

马超神勇无比,曹操众将均不是对手。

马超把枪往空中一举,西凉兵一齐冲杀过来。曹兵大败。西凉兵来势凶猛,左右将佐,皆抵挡不住。

马超、庞德、马岱引百余骑,直入中军来捉曹操。曹操在乱军中,只听得西凉军大叫:“穿红袍的是曹操!”曹操就马上脱下红袍。

又听得大叫:“长髯者是曹操!”曹操惊慌,抽出佩刀斩断其髯。军中有人将曹操割髯之事,告知马超,马超令人叫喊:“短髯者是曹操!”曹操听完,即扯旗角包颈而逃。

曹操正走之间,背后一骑赶来,回头视之,正是马超。曹操大惊。左右将校见马超赶来,各自逃命,只撇下曹操。

马超厉声大叫:“曹操休走!”曹操惊得马鞭坠地。看看赶上,马超从后使枪搠来。曹操绕树而走,马超一枪搠在树上;急拔下时,曹操已走远。

此战马超用的就是擒贼擒王之计,本想一鼓作气抓住曹操,他知道抓住了曹操,自己就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遗憾的是他几次都险些抓到曹操,但还是让曹操给跑了,马超就是没有擒住这个“王”,后来自己反倒让曹操给打败了。

曹操之计

曹操当年矫诏联络的十几路大军讨伐董卓不成,纷纷离去之后,趁朝廷动乱,无暇多顾,便彼此争城夺地混战开来。别的地方不说,单就关东一带的军阀,几天前还是盟军,现在却相互绞杀。今天是袁绍打公孙瓒,明天是孙坚击刘表,后天是曹操攻陶谦,然后袁术袭刘备,过后是吕布战完曹操又攻刘备,你争我夺,互不相让。就在此时,朝廷所在地的长安又发生了更大的动乱。

那时王允用美人计除掉元凶董卓之后,自己不久又被人杀害。于是董卓的旧属李莈、郭汜、樊稠共掌朝中大权。不等时局安定,他们三人就勾心斗角,相互厮杀起来。李莈先以樊稠私通马腾、韩遂,以求“谋反”的罪名,将他杀害。郭汜却也因此而担心李莈如法炮制罪名加害于己,便想先下手为强,带兵攻打李莈。李莈却早有防备,先派兵进宫,把献帝扣在手中,并一把火烧了皇宫。郭汜见皇帝被李莈掳去,怕自己手中没有王牌,急了眼,就把三公九卿等朝廷文武大臣统统押了起来,然后两家刀兵相见。郭汜、李莈这一场恶战,几乎毁了整个长安城,可是谁也消灭不了谁。这时,本在关东镇守的镇东将军张济从弘农回来,劝两家不要再战,还建议皇帝跟他出关到弘农去。李莈、郭汜本来就已打得不耐烦,便一个放了皇帝,一个放了众大臣,双方罢了兵。献帝踏上了去弘农的路程。

15岁的献帝带着一帮皇亲国戚及忠于汉室的一些老臣,在乱兵的纷扰下,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从那年7月到12月,经过半年时间,才从长安到达弘农。还没等安顿好,李莈、郭汜却又后悔,他俩合兵一处追了过来,想把皇帝再次揽在手中。献帝一行听此消息,只好丢下所有的财宝、书籍及宫女们,仓惶向旧都洛阳逃跑。一路上辗转流离,坐牛车,住窝棚,吃青菜、窝窝头,总算于第二年七月到达洛阳。可洛阳经董卓焚烧之后,又几经战乱摧残,几十万人口的大城市,现在只剩下几百家,宫殿全毁。献帝只好借居在中常侍赵忠的家里“办公”,惟一赶来“勤工”的外官只有一个河内太守张扬。

这时的曹操,正在许昌一带发展势力。他的谋士荀彧看到汉朝天子几经辗转,如今初定洛阳,正需要人扶持,尽管汉朝天子己无能行今天下,但这块牌子有它特殊的作用,尤其是对曹操这样想成大事而眼下势力还不够雄厚、又是处在群雄割据的局面下,谁拥有“天子”这张王牌,别人当另眼相看。于是便极力劝曹操西进洛阳“护驾”。他对曹操说:春秋时期,晋文公迎奉周襄王,终于当上了霸主;秦朝末年,汉高祖为义帝发丧佩孝,争得天下人心。近年来董卓作乱,皇上蒙难,是将军你首先起兵,只是因为关东诸军彼此兼并战乱,你才没有能远上关中去辅佐朝廷,但天下人还是知道你效忠皇上的心。现在皇上已经到达洛阳,忠义之士罹汉朝,黎民百姓也怀念过去的日子。将军若是此时能去保驾,下可顺从民众的愿望,上可以宾服四方的豪杰。至于皇上周围那几个武将不过是盗贼之流,不值得顾虑。如果万一失去了这个机会,让别人抢先把皇上接走,那就悔之晚矣!曹操一听十分有道理,就带领本部人马来洛阳“护驾”。

曹操来到洛阳,见了献帝。汉献帝十分高兴,大加封赏。可时隔不久,曹操看到旧皇都洛阳城内,官场上盘根错节,关系网密密麻麻,倘若不翦除这些根基,则不利于自己施展拳脚。为断其根基,曹操决定迁都到许昌。尽管汉献帝初回洛阳,惊魂未定,不想再挪动身躯,但慑于曹操重兵在握,不得不从,于是便又匆匆迁都至曹操的本营——许昌。

挟天子幸许昌,简直令曹操喜出望外,他在许昌大兴土木,盖起宫殿,请献帝入宫,又修建宗庙,便于天子祭祀先皇,大有匡扶汉室之势。献帝感谢不尽,遂封曹操为大将军,地位在三公之上。天子既已在自己手中,又是大权在握,曹操便想试试这张王牌的威力了。当时各地军阀中,以袁绍为最强,曹操原来还是袁绍的属下,他想试探一下,袁绍对他的所作所为服还是不服,也想试探袁绍对朝廷的态度,便让汉献帝下一道诏书责备袁绍地大兵多,却不思朝廷,一心树立私党,扩充势力,意欲何为?袁绍一见此诏书,果然不敢怠慢,赶忙上书申辩,并表示愿意效忠朝廷。曹操牛刀小试,即获成功,深感挟天子以令诸侯,比自己东拼西杀省力得多,管用得多,好不得意。从此,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把戏越来越多,而给他带来的好处也越来越大。

泰王智斩王储

1569年,泰国被缅甸灭亡。15年后,已长大成人的泰国王子在肯城自立为泰王。缅王闻讯,派王储率兵讨伐。

泰王召集军事会议,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缅甸王储是缅甸国的王位继承人。缅王派他亲自带兵,是要让他在群臣面前树立威信,以便日后接替王位。我们来个擒贼先擒王,设法生擒王储作为人质,逼缅军退兵。大家点头表示同意。

泰王在缅甸王储必经的路上设下埋伏。当缅军进入伏击圈时,泰军的伏兵四起,缅军的阵脚大乱。不料泰王所骑的大象正值发情期,见缅军大象四处奔逃,立即追赶。等到尘埃落定之后,泰王发现自己孤入敌阵,缅甸王储率众正立于一棵大树下。泰王心想:这下坏了,擒人不成,倒要反被人擒。情急之下,泰王异常冷静。他高声对缅甸王储说:“皇兄为何呆在树下乘凉,莫不是怕我吧?敢与我一对一决个雌雄吗?”缅甸王储本可以命手下人蜂拥而上杀掉或生擒泰王,但他十分顾及王储的身分,还是亲自应战了。缅甸王储催动坐象向泰王冲来,泰王的坐象行动稍缓一步,被缅甸王储一刀砍掉了头盔。泰王坐象又反身一撞,正好使缅甸王储的坐象横对着他。泰王举刀猛砍,正中缅甸王储的右肩。缅甸王储当即血流如柱,倒在了象脖子上。缅军见主帅被杀,无心恋战,急忙退兵。

王储被泰王斩杀,缅王后悔莫及。此后150年内缅甸再也没有侵犯泰国。

刺杀王僚

春秋时期的吴国公子姬光是吴王诸樊的儿子,诸樊死后,姬光本应继位,但他遵守父命,将王位让给了叔叔夷昧。等到夷昧死时,按理应轮到姬光继位,不料夷昧之子王僚贪得无厌,竟自立为吴王。公子姬光心中不服,暗中寻思着如何杀掉王僚以夺回王位,但苦于朝中大臣多是王僚的党羽,只能等待时机。

这一天,伍子胥从楚国逃难到吴国,姬光将他收为心腹,并向他请教夺取王位的计谋,伍子胥给姬光出了一个擒贼先擒王的计策。首先,将手握重兵的王僚的亲信庆忌、掩余等人从他的身边调开,然后,再找机会刺杀王僚,王僚一死,其属下必然土崩瓦解,此外,伍子胥还向姬光推荐了勇士专诸。

因为王僚极爱吃鱼,所以姬光先把专诸派到太湖边上去学做鱼。三个月之后,专请手艺学成,凡是尝过专诸做的鱼的人均对其手艺赞不绝口。于是姬光便把专诸藏在自己府中,图谋刺杀王僚。又过了一些日子,吴国的邻国楚国的国君去世。根据伍子胥的计谋,姬光力劝吴王伐楚,而自己却假装从车上摔下伤了脚。于是王僚就派掩余为将,再派庆忌联络郑国、卫国等小国,共同攻打楚国,只将姬光留在吴国朝中。战事一开,便陷入了胶着状态。姬光见时机成熟,便对王僚说:“我府上新近来了一名厨师,最擅长做鱼,请大王到我的府内来品尝。”王僚一听说吃鱼,便来了兴致,随口就答应下来,于是王僚在前呼后拥下来到了姬光府上。席间,姬光借故先溜了出去,而专诸双手捧着做好的鲜鱼走上殿来。王僚手下的武士对他上上下下搜了个遍,也没有发现任何武器,于是便命他将鱼捧给王僚。不料专诸将短剑暗藏于鱼腹之中,在靠近王僚时他突然抽出匕首,直刺王僚胸口。这一动作专诸已暗中练习了不知多少回,真是又快又狠,王僚毫无准备,大叫一声便气绝而亡。这时,醒过神来的众待卫慌忙举起刀剑,将专诸剁为肉泥。那边姬光见专诸已然得手,便派出手下将士追杀王僚的随从。树倒猢狲散,王僚一死,他的手下便作鸟兽散,其从属一半被杀,一半逃走。于是姬光驱车入朝,聚集群臣,自立为吴王,这就是吴王阖阎。再说带兵在外打仗的庆忌、掩余等人,听说王僚已死,自己的军队又被楚军死死缠住,便不得不扔下大军,自顾逃命去了。

俄军太平洋舰队全军覆没

1905年,日俄战争爆发,海上和陆上同时开战,争夺对大清帝国和朝鲜的控制权。在海战中,日军联合舰队总司令东乡平八郎和俄军太平洋舰队司令马卡罗夫斗智斗勇,最后以马卡罗夫葬身鱼腹而告结束。

马卡罗夫可称得上是世界首屈一指的战术家,他的《海战论》一书被译成多种文字。当时有一种流行的说法:谁想当海军司令,就必须读马卡罗夫的《海战论》。东乡平八郎在《海战论》出版伊始,便设法搞到一本仔细研读,直到能够背诵为止。他发现,海战经典《海战论》也有缺陷和不足。如果在马卡罗夫指挥失误之处下手,战胜强大的俄国海军是不难的。

东乡平八郎知道马卡罗夫是一员猛将,在受到挑衅的情况下会暴跳如雷,失去冷静。于是,他在晚上派人到马卡罗夫盘踞的旅顺军港外围布满水雷。天刚放亮,东乡平八郎又派遣一艘战斗力较弱的战舰前去挑衅。马卡罗夫前几天在交战时吃了亏,见日舰单独出海便失去了应有的冷静,率先冲出港外追击日舰。日舰边战边退,把俄舰队引入布雷区。这时日舰主力在前方出现了。马卡罗夫发觉上当,命令舰队急速掉头返航。俄主舰掉头时正碰上水雷,舰身倾斜沉没,马卡罗夫带着终身的遗憾葬身鱼腹。主舰沉没,统帅身死,俄国海军士兵的士气大受影响。从此,俄海军一蹶不振。日俄海战的最终结果是:俄国太平洋舰队和后来增援的波罗的海舰队全军覆没。

东乡平八郎在仔细研究对手的战术特点的基础上,采用擒贼擒王之计,设圈套先搞掉俄海军主舰,击毙俄海军统帅,动摇俄海军再战的信心,从而赢得了海战的全胜,在世界海战史上留下了精彩的一页。

土木堡之困

明英宗宠幸太监王振,王振是个奸邪之徒,侍宠专权,朝廷内外,没有人不害怕他。当时北方瓦刺逐渐强大起来,有觊觎中原的野心。王振拒绝了大臣们在瓦刺通往南方的要道上设防的建议,千方百计讨好瓦刺首领也先。

公元1449年,也先亲自率领大军攻打大同,进犯明朝。明英宗决定御驾亲征,命王振为统帅。粮草没有准备充分,五十万大军仓促北上。一路上,又连降大雨,道路泥泞,行军缓慢。也先闻报,满心欢喜,认为这正是捉拿英宗平定中原的大好时机。等明朝大军抵达大同的时候,也先命令大队人马向后撤退。王振认为瓦刺军是害怕明朝的大部队,畏缩而迅,于是下令追击瓦刺军。也先早已料到,已派骑兵精锐分两路从两侧包围明军。明军先锋朱瑛、先晃,遭到瓦刺军伏击,全军覆没。明英宗无可奈何,只得下今班师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