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帝国崛起于金戈铁马的春秋战国之际,在十年间横扫六国,一举成为强大统一的帝国。秦帝国的创建者秦始皇幻想能够传之万世,故自称“始皇帝”。然而,仅仅15年,历经二世,看似强大的秦帝国就轰然而灭。秦王朝如何从一个地处西戎的边僻小国而突然崛起成为战国七雄中的强国,并灭六国而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帝国呢?秦二世是如何亡国的呢?
谁杀死了大秦帝国?
秦以排山倒海之势一统天下,以变法图强之志重建华夏文明,使当时的中国走出了春秋战国纷乱的阴霾。秦国整合了春秋战国500余年的文明成果,一跃成为最为进步的文明社会。按照历史的法则,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权力主体,其权力生命至少应当延续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然而,秦帝国却只存在了短短的15年。随着始皇帝骤然的撒手西去,这个盛极一时的帝国,也轰然倒塌了。
公元前207年秦亡。秦帝国骤然灭亡的原因,至今仍是中国历史的一个巨大谜团。
1.对“暴政而亡”的质疑
贾谊的一篇《过秦论》,给秦帝国贴上了暴政的道德标签,大秦帝国在“暴虐苛政”的恶名之下几乎湮没在历史的尘烟之中。难道秦国真如传闻中的那样,是亡于暴政?事情似乎没有那么简单。
首先,暴政这个说法有妖魔化的嫌疑,缺乏公正的色彩;其次,暴政并没有明确的界定标准,只是一种模糊的形容,由于时代、立场以及个体的理解差异,对暴政的衡量尺度也莫衷一是。
退一步讲,我们姑且假定秦朝有暴政存在,也只能把当时秦朝政府秉承的基本治国方针——严刑峻法拿来当作标准。而如果按照这个标准,试问,两千年来中国历史上,有哪个王朝没有暴政呢?
可以说,暴政并不是秦帝国衰亡的根本原因。因为“暴政亡秦”这种说法的逻辑基石根本就不存在,那么构筑在其之上的一切说法,必然也站不住脚。
因此,若要探寻秦的衰亡真相,只能另辟蹊径,重新从“故纸堆”里寻找蛛丝马迹。
2.历史的真相
谈及秦朝灭亡的原因,许多人都只将其归结为横征暴敛,如修长城和阿房宫等。事实上,暴政固然是导致秦朝二世而亡的一个因素,但除此之外,在更深的层面上,还有其他更为重要的因素,导致了秦朝迅速走向灭亡。
第一,未能处理好与六国遗民的关系。
秦朝在扫平六国的过程中,将六国的王公贵族全都作为战利品俘虏到咸阳,对他们的家属尤其是妻子儿女更是极尽侮辱,“秦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所得诸侯美人钟鼓,以充入之”。在对待六国百姓方面,秦国也是视其为奴隶,派发繁重的劳役。
粗暴对待六国遗民的做法,不仅没有完成新政权建立后急需的“民族和解”,反而在六国遗民的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如刘邦的重要谋臣张良,其家族五世相韩,是韩国的贵族遗民,他在秦始皇东游之时,就曾雇请大力士刺杀秦始皇,他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韩报仇”,他后来竭心尽力辅助刘邦,也正是为了灭掉秦朝。
当各路义军风起云涌之时,这种未能妥善处理前朝遗民问题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便显现无疑了。
第二,政权的合法性受到质疑。
秦始皇吞并天下,靠的是武力,但到了秦二世之时,他统治地位的合法性遭到了质疑。
秦始皇临死之前发信给扶苏,“与丧会咸阳而葬”,其实是要传位给他,但最终这封信被匿藏,在秦始皇身边的二儿子胡亥,在李斯、赵高等人的帮助下成功篡位。
弑兄而立的胡亥,并没有像李世民那样,通过自己的勤勉来弥补道义上的污点,反而是穷奢极欲,这就导致了百姓的不满。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时候,曾说:“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这话至少表明了一点:胡亥登基的合法性,连陈胜吴广这样的最底层的民众,都抱着怀疑和不满的态度。由此可见,当时的大部分民众对胡亥政权的态度,都是持有怀疑和不信任态度的。
既然胡亥的皇位来路不正,则“彼可取而代之”也就是正常的了。正是因为合法性的丧失,才使得野心勃勃者群起而争之,使百姓失去了对秦王朝的最后一点忠诚之心。
第三,丧失了知识分子的支持。
战国之世,群雄纷争,士迅速成为一个重要阶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得士者得天下”。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对士阶层做了两件大事,一是焚书,如《诗》、《书》等都加以焚烧禁绝;二是坑儒,秦始皇一次性在咸阳活埋了四百六十多位儒生,更多的儒生则被发配去戍边。
在坑儒之前,公子扶苏曾向秦始皇谏言:“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扶苏这段话极有政治远见,他看出了在天下初定、人心未附的情况下,儒生对于稳定国家政权的重要性。
然而,笃信武力的秦始皇并未采纳扶苏的意见。虽然坑儒事件直接的受害者只有几百人,但此举足以让士人寒心。士心不附,与将心不附(如章邯率几十万人投降项羽)一样,成为摧毁秦帝国的最后两根稻草。
大秦帝国的崛起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瓦釜雷鸣,高岸为谷,深谷为陵”,战火纷飞,狼烟四起,周王朝的各诸侯国相互攻伐,展开了长达500多年的战争。
直到公元前230年,一支来自西北方的军队开始横扫天下。在十年的时间里,它吞并了东方诸国,征服了所有的部落。就是这支军队,最终结束了500多年的战乱,在中国创建了一个大一统的王朝:秦帝国。
1.望“东”兴叹
三千多年前,在周王朝的西北边陲,生活着一个专门为国君养马的部落,他们就是最早的秦人。
公元前771年,西北的游牧民族犬戎攻陷了都城镐京,周王朝被迫东迁。在周天子向东迁移的时候,秦人出兵护送。为了感激秦人的忠诚,周天子封秦人的首领为诸侯。秦人就这样建立了自己的国家。
但是,刚刚立国的秦人处境极为艰难。当时,西北高原是游牧部落的天下,这些马背上的民族极其凶悍,他们经常劫掠秦人。史书记载,秦人的几代先王都是战死沙场。但是,这支顽强的军队开始在逆境中成长。经过200多年的浴血奋战,秦军彻底征服了剽悍的游牧民族,统一了西北高原,势力大为增强。
在西部站稳脚跟之后,秦人开始将目光投向了东方。此时,周王室衰微,群雄争霸,战火笼罩着中原大地。那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经过几百年的兼并战争,弱小的国家一个个都消失了,最后出现在秦人眼前的是六个强大的对手。秦人发现自己的实力还很弱小,向东扩张的梦想一时很难实现,只能望“东”兴叹。
2.变法强军
转折发生在公元前356年,那一年,一个叫商鞅的人开始在秦国推行改革。
公元前361年,秦献公的儿子嬴渠梁即位,是为秦孝公。秦孝公即位后,下令求贤变法,征召人才。
一个叫公孙鞅的卫国没落贵族听说了这个消息,便来到秦国。这个人就是史上有名的商鞅,因他在秦国变法有功,被封于商地,人们称其为商鞅或商君。
商鞅通过秦孝公的宠臣景监引荐,见到了秦孝公。他向秦孝公讲述霸王之道,使秦孝公豁然开朗,决定重用商鞅,实行变法。
公元前356年,秦国变法拉开序幕。
商鞅变法主要包括六个方面:
一、实行连坐法。十家一什,五家一伍,按照编制,登记并编入户籍,责令互相监督。一家有罪,九家必须连举告发,若不告发,则十家同罪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发“奸人”者受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
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三、奖励军功,按功受爵。由于按功受爵,秦军将士在战场上勇猛无比,如同虎狼。
四、统一度量衡。
五、推行县制,加强中央集权。
六、废井田、开阡陌。“开阡陌封疆”其实就是把标志土地国有的“阡陌封疆”去掉,废除土地国有制,实行土地私有制。
商鞅通过这一系列变法,告诉秦人,生活中只有两件大事:耕田和打仗。只有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才能为战争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商鞅为秦国制定了延续135年的国策:耕战。其核心就是:富国强兵,而富国必须重农,强兵必须习战。由此可见,富与强二者是相互依赖的关系:强者必富,富者必强。
商鞅利诱三晋之民来耕耘秦国土地,从而使秦民应敌于外。秦人成为武士阶级,晋人则专为农户。如此,秦人可一心追求军功,晋人既获田宅,又可三代免兵役。这种安排可以说是两全其美,皆大欢喜。
通过变法,数年之间,秦国富兵强。论富庶,只有齐国可与之比肩。从此,强大起来的秦军开始迅猛地向东推进。
扫六合,平天下
1.长平之战
魏国是战国时代的第一个霸主。史书记载:魏国军队身穿重装铠甲,以强悍而著称。然而,强悍的魏军成了秦军的第一个“试验品”。公元前293年,秦军斩首魏军24万,魏国从此衰落。
变法后的秦军,牛刀小试便获大胜,从而胃口大开。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占楚国经营了几百年的都城郢,楚国一蹶不振。
到了公元前262年,秦军又攻陷了大片韩国领土。但韩国地方长官拒不投降,反而将上党郡送给了赵国。赵国的平阳君不赞成接收上党。平原君赵胜则认为,出动百万大军也未必能夺得一城,不费一兵一卒就得到韩国上党郡,机会不可错失。赵国孝成王采纳了赵胜的意见,派他去接手上党。赵王的这个决定,为赵国的最终毁灭埋下了祸根。
上党,位于太行山西侧,是韩、赵、魏三国交界地区。上党居高临下,一直威胁着秦国,秦国视其为心腹大患。因此,夺取上党,对于秦帝国来说,势在必行。趁赵军在上党立足未稳,秦军发动突袭,赵军不敌,退守长平。
在长平,秦、赵两国集结了100多万人,大战一触即发。这是古代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这次战役注定永载史册。
两军初次交锋,赵军损失惨重。赵军统帅廉颇立即改变策略,他十分熟悉秦军的作战特点,廉颇认为,秦军远来,利在速决,若旷日持久,则后援补给不易,必将陷于进退两难的困境,并最终败退。
于是,廉颇率全军全线撤退,凭借有利地形,构筑深沟壁垒固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