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墓葬分东陵和西陵,东陵在河北遵化,西陵在保定易县。东陵里的康熙、乾隆、慈禧等主要墓葬都多次被盗墓者光临过,虽然西陵的诸墓葬保存都较为完好,但总有破坏的。可泰陵曾多次面临危险都化险为夷。据说,当年孙殿英在东陵书写“大盗”历史的时候,清西陵被日本人所占据,由于雍正信佛,日本人也信佛,侵略者出乎意料地对雍正墓留了情,长时间占据也没有对泰陵动什么心思。相比之下,孙殿英真是猪狗不如。
迁陵之谜
泰陵是清朝入关后第三代皇帝雍正的陵墓,也是清西陵中建筑最早,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的一座帝陵,它坐落在永宁山下。整个陵寝分前后两个部分,前部分是门、坊、碑、亭,后部分主要是殿宇和地下宫殿。但是,我们先不要看这些宏伟建筑,我们应该问的一个问题是:清王朝入关定都北京后,已在遵化县马兰峪开辟了清东陵,为什么雍正不随祖父顺治,父亲康熙葬在清东陵,而却另选陵址,在易县新开辟清西陵呢?
对此真可谓是众说纷纭,一种说法认为雍正改诏篡位,如果葬于康熙的景陵旁,会发慌。这种说法的依据是,康熙遗诏里说:“传位十四阿哥胤祯。”而雍正同党理藩院尚书隆科多把“十”改为“于”,使遗诏变成了“传位于四阿哥。”于是,当时是四阿哥的雍正就成了皇帝。
但众所周知,这种说法没有历史根据。首先是清代诏书都以满文、汉文和满汉兼有三种文字书写。汉文可把“十”改为“于”,而满文就不能。另外,但凡对中国古文字有常识的人就知道,“于”在古代是写作“於”的。康熙和他的走狗们不可能那么超前,在遗诏中用了几百年后才出现的汉字。
另一种说法认为雍正好大喜功,杀戮成性,居功自傲,另辟陵区以突出自己。但这是他自己的内心活动,无据可查。所以,即使我们这样认为和不这样认为与雍正迁陵都没有太大的意义。
那么,雍正迁陵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事情还要从雍正四年九月说起,这一年,雍正派出怡亲王允祥和文渊阁大学士张廷玉会同工部办理从有关省份采办万年吉地楠木事宜,动用正项钱粮,并指示如果楠木实在难买,松木亦可。但有点头脑的人都知道雍正这是要建造自己的陵墓了,第二年闰三月初十日,雍正就命总兵官李楠、钦天监监正明图带领精通风水之术的官员人等到遵化昌瑞山一带孝陵、景陵附近相度万年吉地,同时行知专司看护陵寝的马兰口总兵官协办此事。
这些人运用平生所学,又经过踏勘研究,最后向雍正奏报孝陵、景陵附近没有理想的上吉佳壤,无可营建之处。雍正很着急,急忙又派怡亲王允祥等在遵化境内的其他地方卜择,该年四月,允祥出乎意料地发现遵化州城东北约四十里的九凤朝阳山风水十分。他跟雍正说了这件事,雍正批示:“将此所奏之地交与钦天监备记档案并行文该地方官不时巡查防护,禁止伐木挖掘及诸所毁碍之事。田地仍许照常播种,毋得拦阻,有妨农业。”
三个月后,九凤朝阳山就被正式确定为万年吉地。清政府这个机器开始了运作,采办木植、灰斤、砖块等建陵材料的事项同时进行。在此过程中,雍正一再谕令各地督抚官员“动用正项采买,不许克。恐地方官员阳奉阴违,仍有扰累民间之事,应再行申饬。凡属需用各项物料俱著该督抚动用正项钱粮,遴选贤员采买,按时价照数给予,不许分毫扣克,务令小民均得利益,自然欣然乐从。”
可到了雍正七年下半年时,问题出现了。施工人员在九凤朝阳山破土兴工时竟发现穴中之土含有沙石。穴即陵之穴位,将来地宫金井之位。营建陵寝开工破土之前要先确定穴位。破土时先从穴位开刨。对于穴中之土要求极严,要求土质纯洁,颜色纯正,土层深厚。穴中之土含有沙石乃建陵之大忌。
雍正不干了,他虽然不是非常迷信,但对风水一说却是极度地相信。他让精通风水的大臣对九凤朝阳山吉地再次详加相度,风水先生忽然又报告回来更不好的一件事:九凤朝阳山规模虽大但形局未全。最后,风水先生肯定地点头说,此地绝不可用。
雍正就传谕:“此地近依孝陵、景陵,与肤初意相合,及精通堪舆之人再加相度,以为规模虽大,而形局末全,穴中之士又带砂石,实不可用。”废弃九凤朝阳山吉地,另择他处。风水先生们倒霉了,因为这次重新相度万年吉地,范围之广让他们痛不欲生。经过一年多的勘察和筛选,最后认为易县泰宁山下的太平峪这个地方最为理想。
相度大臣在给皇帝的奏折中说:“相度得易州境内泰宁山太平峪万年吉地实乾坤聚秀之区,为阴阳和会之所,龙、穴、砂、水无美不收,形势、理气诸吉咸备。”雍正皇帝得知后传谕:“但于孝陵、景陵相去数百里,且与古帝制典礼有无末合之处,著大学士九卿详悉会议,具奏。”
大学士和九卿查阅史料,列举禹、汉、唐等朝帝王远离祖先另辟陵区的事实后上奏:“今太宁山太平峪万年吉地,虽于孝陵、景陵相去数百里,易州及遵化州地界与京师密迎,同居畿辅,并列神州,其地实未遥远。”据此,雍正皇帝决定在易州太平峪建陵,并派出内大臣常明、尚书海望等人负责陵寝事务。从雍正八年(1730年)开始营建,历经八年后于1737年竣工,命名为泰山陵,简称泰陵。这座耗时八年的泰陵共花去清政府200多万两白银。
从帝制社会的角度来讲,泰陵就可解释为:“循理安舒曰泰,临政无慢曰泰”。众所周知,雍正对康熙后期更治废弛,贪污横行的弊端十分憎恶,他继位后,严明法纪,严惩贪污,稳定了社会秩序,发展了生产力,呈现出国泰民安的繁荣景象,为乾隆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后世认为,他的陵寝用“泰”字命名是很符合事实的。
泰陵景观
在西陵诸陵中,泰陵是规模最大的一座陵园建筑。一座飞虹跨溪的五孔石拱桥是泰陵最前面的建筑,桥宽10.94米,87米长,拱高4.9米,由长方形青白石建成,婉蜒曲折的北易水从桥下流过,春夏秋冬,严寒酷暑,碧水长流,清幽可爱,风光优美诱人,象一幅山水画卷。陵区的最南端有三座精美高大的石牌坊和一条宽10余米,长近3公里的神道,纵贯整个陵区。进入宫门,北侧是具服殿,北面是30米高的圣德神功碑楼,重檐歇山顶,黄琉璃瓦,内立石碑两通,刻满、汉两种文字。碑楼四角有汉白玉石华表,满刻云龙浮雕。从此过桥是各种石象生,排列神道两侧,花纹图案精细,形态逼真。北面有座叫蜘蛛山的小山,作为影壁,绕过影壁后即为龙凤门,四壁三门,壁上有用琉璃制成的云龙花卉。门北是神道碑亭,神橱库和井亭。接着就是东西配殿,殿后有三座门、二柱门、石五供、方城、明楼。有马道通宝城,城上有宝顶,下即为地宫。整个陵区结构紧凑,气势宏大,让人望而生叹。
也正如我们上面所提到的,泰陵的建造所花费的人力物力不可思议。在建造中,最重要的建材是苏州烧造的金砖、山东临清的城砖、北京琉璃厂的瓦件、北京房山的石料、西南诸省的木料等。这些地方在雍正年间可就倒霉了。
金砖是一种入窑烧制的细料方砖,因苏州土质细腻,含胶体物质多,可塑性大,制成的砖质地密实,而且很容易从运河运到北京,当时雍正政府规定每个瓦工,一天只能制五块砖。这是因为苏州的金砖质量较高,慢工出细活。修建泰陵时,运夫们把金砖运到工地,还要把每块约重40斤的金砖磨到30斤,使砖平滑如砥,以便砌时使砖缝很细。整个泰陵所用苏州的金砖量并没有详细数字,但前后八年,攻击总数量该不会少于几十万块。
当时用砖的主要来源除了苏州,就是山东临清的长形城砖了。乾隆二年,有个叫史法敏的大臣上奏说:“泰陵工程需用临清砖块,据布政使郑祥宝称,通共解送过砖1577070块。内除不堪用砖15469块,漂失砖320块,每块奉部准给价银1分7厘,计算共用银4379两。”临清前后共五次奉命烧砖,政府还雇民船运送砖,每块运费是2分7厘。这样算下来,清政府花在临清砖上的银子就达5万两。
换作是今天,运送这么多砖进京也是很难的一件事。更何况是交通并不发达的清朝。当时征用的舟车数万辆艘,役使过千百万的人工。按政府的规定,搬砖上船及运输,政府都要给付银两,但又规定建材如有损失,运夫们的钱就要扣掉。遇到倒霉的时节,运工们不但分文报酬拿不到,反要赔给政府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