⑤安上治民,莫善于礼:易之履曰:“君子以办上下,定民志。故礼者,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也。”《荀子·修身篇》:“故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论语·宪问篇》:“上好礼,则民易使也。”《礼记·礼运篇》:“故圣人所以治人七情,修十义,讲信修睦,尚辞让,去争夺,舍礼何以治之?”《经解篇》:“是故,隆礼由礼,谓之有方之士;不隆礼不由礼,谓之无方之民,敬让之道也。故以奉宗庙则敬,以入朝廷则贵贱有位,以处室家则父子亲兄弟和,以处乡里则长幼有序。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此之谓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让君主安心、让百姓太平,没有比用礼节更好的办法了。
⑥礼者,敬而已矣:郑注:“礼者,敬之本也。”《孟子·告子篇》:“恭敬之心,礼也。”《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这句话的意思是礼说到底就是一个“敬”字。
⑦故敬其父则子悦:悦,高兴,喜欢。这句的意思是有人敬重自己的父亲,作儿子的一定感到喜悦。
⑧所敬者寡,而悦者众,此之谓要道也:寡:少。郑注:“孝悌以敬之,礼乐以化之,此谓要道也。”《论语·学而篇》:“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句话的意思是所敬的人少,而高兴的人却很多,这就是所说的要道啊。
【译文】
孔子说:“教化百姓和睦相处,没有比用奉养父母的孝道更好的办法了。教导百姓懂得长幼之序,没有比用尊敬兄长的悌道更好的办法了。想要改革民情风俗,没有比用音乐更好的办法了。让君王安心,使民众太平,没有比用礼节更好的办法了。礼,诚敬而已。所以,如果有人敬爱自己的父亲,作儿子的一定感到喜悦。有人敬爱自己的兄长,作弟弟的一定感到喜悦;有人敬爱自己的君王,作臣民的一定感到喜悦;敬爱一人,而使千万人喜悦,所敬爱的人虽少,但喜悦的人却很多,这就是所谓的要道啊!”
【编者评析】
孔子在开宗明义章里提到的“要道”,在这一章里作了充分的具体的说明。
首先谈到的是实行“要道”的四种对策:第一,教民亲爱用孝;第二,教民礼顺用悌;第三,移风易俗用乐,第四,安上治民用礼。
在这四种对策中用礼是最重要的,所以孔子接着主要谈“礼”。孔子说,礼说到底就是一个敬。常言说只有敬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敬重,一个敬字成为人际关系的润滑剂,这也是我们日常交往中的体会。孔子从敬父、敬兄、敬君中推断出了这样一个结论:“敬一人而千万人悦,所敬者寡,而所悦者众,此之谓要道也。”
孔子在这一章里提到了一个新观点,即用音乐来改革风俗。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明确地指出了音乐的教化作用。音乐不仅仅只是悦耳,它所起到的社会作用有时是不可估量的。在我国的抗日战争时期,许多抗战歌曲就曾经鼓舞了民族抗战的斗志。
广至德章第十三
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①。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②。’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③?”
【大意】
此章直承前章之文,对“至德”君子的敬的行为做进一步说明。文中说:
君子以孝道教人,并不是挨门挨户和每日不断地直接向人宣讲,而是尊敬普天之下的为父者,以此教导人们行孝。同样,君子还以敬天下为人兄者教人尊敬兄长,以敬人君的行为教人为臣之道。以身作则才是至德的表现,才能使人民心悦诚服。
文中之诗,引自《诗经·大雅·泂酌》。
【注释】
①非家至而日见之也:家至,家家亲自都到。日见:每天都见面。郑注:“言教非门到户至,而日见而语,但行孝于内,流化于外也。”又:“天子父事三老,兄事五更。”《礼记·祭义篇》:“祀乎明堂,所以教诸侯之孝也。食三老五更于大学,所以教诸侯之悌也。祀先贤于西学,所以教诸侯之德也。耕籍,所以教诸侯之养也。朝觐,所以教诸侯之臣也。五者,天下之大教也。食三老五更于大学,天子袒而割牲;执酱而馈,执爵而,冕而总干,所以教诸侯之悌也。是故,乡里有齿,而老穷不遗,强不犯弱,众不暴寡,此由大学来者也。”
②恺悌君子,民之父母:恺悌,慈祥和易的。《礼记》:“子言之,君子之所谓仁者,其难乎!《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恺以强教之,悌以悦安之,乐而无荒,有礼而亲,威庄而安,孝慈而敬。使民有父之尊,有母之亲。”
③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顺民,适合民心,顺应民意。意思是没有至高无上的德行,谁能有这样伟大的顺应民心的力量呢?
【译文】
孔子说:“君子以孝道教化人民,并不需要亲自沿着家家户户讲述孝的意义,而是以自己日常的孝行感化人。君子教化人民都能够推行孝道,为的是要人民尊敬天下的父母。君子教化人民都能够推行悌道,为的是要人民尊敬天下的兄长。君子教化人臣奉守为臣之道,为的是要为臣的尊敬天下的君王。《诗经·大雅》上说:‘和乐有礼的君子,不愧是人民的父母。’要不是具有推行孝道这至高无上的美德,谁能有这样伟大的顺应民心的力量呢!”
【编者评析】
上一章里孔子主要讲“要道”,这一章里孔子主要讲“至德”。
怎样才能做到“至德”?孔子说:“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君子要言传身教,要为民众作出表率,具体办法是:敬父以孝,敬兄以悌,敬君以臣道。如此,才能使上下同心同德,使人知长幼之序,明君臣父子之义。
通过君子的努力,人人都能够尊敬人,人人都能爱护人,这就是君子所要达到的最高尚的道德。
广扬名章第十四
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①。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②,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③。”
【大意】
本章继续描述君子的优良品行,指出由于他们事亲孝,所以能够忠君;由于能尊敬兄长,所以能顺从官长;由于治家有方,所以可以治理国政。正因为如此,君子在家门之内奉行孝、悌、理三德,就可以树立自己的形象并且扬名后世。本章是对首章“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一句中“扬名”的展开,故称《广扬名章》。从这一章中,我们可以更明确地理解作者“家国一理”
的主张。
【注释】
①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移,转移。感情的转移。这是孔子孝道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大学·释齐家治国章》:“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礼记·祭统篇》:“忠臣以事其君,孝子以事其亲,其本一也。”《曾子·大孝篇》:“孝子善事君。盖孝子忠臣,相成之道也。”
②居家理:指善于料理家事。《左传》:“先王,理天下。”杜注:“理,正也。”
③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礼记·中庸》:“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黄道周曰:“君子之立行,非以为名也。然而行立,则名从之矣。事亲孝,事兄弟,居家理,此三者,有修于实,而无其名。事君忠,事长顺,居官治,此三者,有其实而名应之。”
【译文】
孔子说:“君子事奉父母能极尽孝道,那么他事奉君王时才能像精心服侍父母一样极尽忠诚。君子事奉兄长能极尽尊敬,那么他事奉年长者时才能像尊敬兄长一样恭顺。君子治理家务能极尽认真地达到完善,那么他能以这种精神去为官处事,并做得有条不紊。因此,君子在家若能遵行孝道,培养德行,然后才能在外面建功立业,声誉就可流传于后世了。”
【编者评析】
孔子认为君子能孝父就能忠君,能敬兄就能尊长,能理家就能做官,如此才能事业有成,名声远扬。
用现代观点来说,如果一个人能孝敬父母尊敬师长,首先就取得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和支持;如果对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能认真去做,那么无论是做官还是做学问就更不会马马虎虎。这些优良的品行和良好的习惯就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
所以一个人要成名成家,要从培养个人的品行开始。
谏诤①章第十五
曾子曰:“若夫②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③矣。敢问,子从父之令④,可谓孝乎?”
子曰:“是何言与⑤,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⑥,虽无道,不失其天下⑦;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⑧;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⑨;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⑩。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大意】
本章讲述对孝要有辩证态度的道理。一味地恭顺父母之命,并不一定是孝,面对父母违背道义的行为或主张,儿子要进行谏争,帮助父母改正错误。
如果此时“从父之令”就是不孝。推而广之,臣之于君,亦是如此。
【注释】
①谏诤:谏,规劝君王、尊长、朋友,使之改正错误。诤,以直言相劝。
②若夫:连词,表示他转或提起,此处可译为像那些。
③闻命:谦词,意思是说对师长的教导已经领会了。
④从父之令:听从父母的命令或指示。《庄子·田子方》:“先君之令。”《释文》:“令本作命。”
⑤是何言与:这是什么话?是,代词。与,语气词。
⑥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争,同“诤”。诤臣指能直言谏诤之臣。郑注:“七人者,谓太师、太保、太傅、右辅、左弼、前疑、后丞。考此七字,非专指七人,而不得增减也。”此处七人,非实数。
⑦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虽,即使。无道,没有仁政。这句的意思是即使他一时缺乏德政,也不会失去天下。
⑧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白虎通,谏静篇》:“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荀子·子道篇》:“昔万乘之国,有争臣四人,则封疆不削。千乘之国,有争臣三人,则社稷不危。百乘之家,有争臣二人,则宗庙不毁。父有争子,不行无礼,士有争友,不为不义。故子从父,奚子孝?臣从君,奚臣贞?审其所以从之之谓孝、之谓贞也。”
⑨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司马光曰:“士无臣,故以友争,益者三友。言受忠告,则其身不离远于善名矣。”《论语·季氏篇》:“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令名,好的名誉。
⑩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礼记·内则》:“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孝。说则复谏。”《论语·里仁篇》:“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曲礼》:“子之事亲也,三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曾子·大孝篇》:“君子之所谓孝者,先意承志,论父母以道。”又《事父母篇》,单居离问于曾子曰:“事父母有道乎?”曾子曰:“有。爱而敬。父母之行,若中道,则从;若不中道,则谏。谏而不用,行之如由己。从而不谏,非孝也;谏而不从,亦非孝也。孝子之谏,达善而不敢争辩。争辩者,作乱之所由兴也。”又《立孝篇》:“君子之孝也,忠爱以敬,反是乱也。尽力而有礼,庄敬而安之,微谏不倦,听从而不怠,欢欣忠信,咎故不生,可谓孝矣。”
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郑注云:“君父有不义,臣子不谏诤,则亡国破家之道也。”又云:“委曲从父母,善亦从善,恶亦从恶,而心有隐,岂得谓孝乎?”
【译文】
曾子说:“听您阐述慈爱、恭敬、安亲和扬名的各种孝道后,我都明白了。很冒昧地再请问,作儿子的若一味听从父亲的命令,这样能算是孝吗?”
孔子说:“这是什么话呀?这是什么话呀?从前,天子身边设有直言相劝的谏诤的臣子七人,即使天子一时触犯王道没有德政,也不会失去他的天下;诸侯身边设有谏诤的臣子五人,即使诸侯一时触犯君道,也不会失去他的封地;卿大夫身边也设有谏诤的臣子三人,即使卿大夫一时触犯臣道,也不会失去他的乡邑。一般的官吏若有谏诤的好友,就能保住一个美好的声誉;做父亲的若有能谏诤的儿子,他就不会陷于不义的行为中。因此,做儿子的若看到父亲有不义的行为,就应该直言相劝;为人臣的若看到君王有不义的行为,就应该进言劝止。所以,只要是不义的事情,不管是什么人做的,都要大胆地直言相劝。做儿子的如果一味盲从父亲的命令,那又怎能称为孝子呢?”
【编者评析】
在这一章里曾子提出了这样的疑问:“从父之命,可谓孝乎?”
孔子连用两个反问表明了自己不同意这种说法的态度。接着孔子从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及父五个方面对谏诤作了精辟的阐述,认为天子从谏才能不失天下,诸侯从谏才能不失封地,卿大夫从谏才能不失其家,士能从谏才能保住名声,父亲从谏才能不失于义,由此说明谏诤的巨大作用。
孔子反对一味盲从,反对愚忠愚孝,在此他提出了一个重要理论就是:“故当不义,则争之。”他提倡“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这些孝道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孔子的辩证思想和民主思想。正是这些积极的思想的影响,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出现了一些“亲贤纳谏,从谏如流”的君主,出现了许多以死相谏的忠臣,出现了许多为正义而牺牲的志士仁人,也出现了许多大义灭亲的英雄好汉。
感应①章第十六
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②。长幼顺,故上下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③。故虽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④;必有先也,言有兄也。宗庙致敬,不忘亲也⑤。修身慎行,恐辱先也⑥。宗庙致敬,鬼神著矣⑦。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⑧。”
《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
【大意】
本章讲述孝的超凡作用。文中举昔日贤明之君为例,指出虽贵为天子也必有父有兄,天子若能孝父母、敬兄长、致敬于祖先,其作用就会大大超出凡人之孝,可以“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本章以《感应章》命名,是说明天子之孝可以感动天地神明。
文中之诗出自《诗经·大雅·文王有声》。
【注释】
①感应:古人认为人间的精诚行为能使神灵作出相应的反应。
②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易》:“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孔子曰:“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孟子曰:“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故郑注云:“尽孝于父,则事天明。尽孝于母,能事地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