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班主任培训教程
21135900000033

第33章 班级管理问题(1)

刘老师的班上,有一个小男孩负责教室门口的清洁卫生。夏天,班级人数多,必须开着门上课,否则,教室里的空气非常不好。可是,如果刮风,门就会咣当起来,影响同学们听课。

刘老师找来那位负责的小男孩,说:“你要想办法让门开着,而又不能咣当。同时,你要写出另外六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来。”那个男孩点头答应了。

下课以后,女孩用尺子量好了大门的宽度和门的厚度。回家以后,找了一根木料,两端各锯了一个梯形的缺口。用加工过的木料卡住两扇门,刮风时,门便不再咣当。而且,她还写出了另外六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交给了刘老师。

在班级管理中,像这样以尊重学生个体为前提,发挥学生个体潜能和主体精神的例子,在刘老师的班里举不胜举。刘老师后来做了副校长,曾有学生问他:“您还能做我们的班主任吗?”刘老师说:“为什么不能?”学生说:“我们看您太累了!”“那就请副班主任来管嘛!”学生问:“副班主任在哪儿?”刘老师说:“就在每位同学的脑子里。”刘老师对班级管理的理念有独到见解,他认为学生虽然是班级管理的对象,但不能把学生当作没有思想、没有情感、被动的受管理者,而应该把他们当作有思想、有情感的主动发展的个体。尊重他们的人格,把他们当作实实在在的“人”。

新时期班级管理工作纷繁复杂、千头万绪,但也不能忽视被管理者自身的天性和潜能来实施管理。应该让学生在类似于抛秧的具有发展空间的学习环境中,在班主任的帮助和引导下,学会自我管理、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就像魏书生老师的一席话所传递给学生的信息一样:管理对整个教学活动来说是必要的,但管理不是老师来约束学生,而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我约束。教育家斯宾塞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别人来管理的人。”也就是说,班级管理追求的不是他治,而是自治;不是他律,而是自律。简言之,学生的自我管理应成为班级管理的主旋律。如果班主任树立这样一种理念来实施班级管理工作,像刘老师这样成功的班主任就会越来越多。在本模块中,下面从五个方面的问题来讨论班主任班级管理。

§§§第一节 班级管理概述

我一直算是一个乖巧、懂事的孩子,但由于从小生活在单亲家庭,显得比较缄默、害羞,乐群性较低。我不太喜欢与人交往,更没有勇气在众人面前说话。这一切我的班主任张老师都看在眼里,也清楚地知道这将成为我未来健康成长的羁绊。他并没有就我身上的性格缺陷批评过我,而是在一个学年初期的班干部民主选举后通知我,让我当班长。我想说我不行,而他斩钉截铁地对我说:“你票数挺高的,就这么定了。”

开始的时候,我连喊“起立”都不敢,说话支支吾吾的,有的科任老师都提意见了。张老师没有责备我,反而鼓励我说:“胆子大一点儿,没有关系,一切从头开始,你一定行。”当时的我万分感动。

在他的鼓励下,我的心门仿佛被打开来,一缕阳光直射进我的心窝。他对我的教育使我的性格得到完善,也培养了我的自信心。这在我人生中可谓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没有这样的班主任,我的人生不会如此绚烂。

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班级工作的教师,是学生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作为班级的管理者,班主任应该充分认识到,在影响班级教育教学质量的诸多因素中,学生居于首要地位。班主任要善于把自己的管理思想转化为学生的思想行动,创造积极健康的班级氛围。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关心学生,采用科学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运用正确的激励手段适时的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古语有云:“教者也,长善而救其失也。”而“数其一过,不如奖其一长”也是说的这个道理。案例中的张老师在于善激励管理,能恰当适时的运用激励手段,对于班级的良性发展一定大有好处。

一、班级管理的含义

班级管理作为学校组织生活中的现象.可以从两个层面理解:一是学校领导对班级的管理,包括班级编制、班主任的委任以及开展各种以班为单位的活动等。二是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从班主任对具体班级实施管理来理解,班级管理是班主任按照教育目标和学校计划,充分利用和调动班级内外力量,为实现班级教育任务而进行的组织、指导、协调、控制等各种活动。由此,我们可以知道:

1.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对班级的领导

“主任”意味着领导,班主任就是班级的领导者。班级需要班主任的领导,是因为:其一,儿童处于身心发展的过程中,是正在成长中的人,由儿童组成的班级不能没有成人的领导;其二,学校是专门的教育场所,教育的职能主要由成人世界的代表——班主任和科任教师承担。作为成人社会的代表.班主任在制定班级发展目标、规划班级活动内容、引导班级发展时.既要考虑学生发展的实际,又要体现特定社会的要求。强调班主任对班级的领导,是强调班主任对学校的基层组织——班级的管理职责,班主任要在班级组织中发挥管理作用,通过设计、组织、协调、控制班级组织内的活动,努力实现预定的班级发展目标。

“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发挥学生班级管理的主人翁作用”,这是班级管理中的成功经验。这是否意味着学生也是班级的管理者?班主任的管理权限学生是否可以替代?回答是否定的。从班级管理的角度上讲,需要学生参与承担一定的管理任务,但并不等于将班级交给学生管理。学生可以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但学生却不承担责任,学生无论在怎样的情况下,也不可一能真正成为班级的管理者。班主任不论以什么样的方式,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但真正的管理者仍然是班主任不是学生。

2.班级管理是一种教育管理

社会生活中有不同的组织,产生不同的活动,因而有不同的管理。对经济活动而言,是经济管理或企业管理;对国家机关而言,是行政管理;对教育活动而言是教育管理。班级是一种教育组织,因而,班级管理属于教育管理。

教育管理与其他管理不同。如经济管理的最终目的是生产的“物质产品”,而教育管理旨在“人”,在培养出来的人的发展。班级管理也应以人的培养和发展为目标,面向全体学生,服务全体学生,以人为本,创设和谐的管理氛围,给每个孩子关怀和尊重、期待与赏识。

世间事物最复杂因而最难懂的莫过于人,教育是育人的艺术,因此可队说教育也就是世界上最复杂的艺术。其复杂性表现任人的行为方式的千变万化,心理特征的千差万别。

3.班级管理在班主任与学生的直接交往中进行

学校管理者一般只间接同学生发生管理者的关系,而班级管理者直接面向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在与他们面对面的交往中进行管理。在这种管理中,班主任直接对被管理者发生教育影响。在这个意义上说,班主任的管理行为与教育行为是统一的。班主任是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引领学生成长的‘‘重要他人”。

儿童与成人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常常发生冲突。蒙台梭利认为,儿童跟成人的冲突,主要是由成人引起的。在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过程中,成人始终像“一个拥有惊人力量的巨人站在边上,等待着猛扑过去,并把他压垮”。要化解这种冲突,必须确立教育中的儿童立场。著名的特级教师李吉林把自己定义为一个长大的儿童。教师作为“长大的儿童”是站在儿童立场上,在更高的程度上再现儿童的本质,其旨意是更好地理解儿童、发现儿童,其目的是在更好地开发儿童、引领儿童。此外这也提醒我们,教师要与儿童共同成长,随着儿童一起“长大”,与儿童分享“长大”的快乐。可以说,“长大的儿童”是对班主任角色、作用生动形象的定位。

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有影响其发展的“关键影响人”,即“重要他人”。班主任与学生相处时间最长,了解学生最深,班主任的言行对学生心灵影响最大。班主任的使命就是站在儿童的立场上,用温柔而灵巧的“教育之手”,去触摸儿童稚嫩的心灵,以唤醒他们埋藏在心底的良知和潜能。一位优秀的班主任会以其创造性的教育劳动打动每个孩子的心灵,因而,他的影响,会伴随学生的一生,他的形象会被学生珍藏在记忆深处,成为学生成长过程的“重要他人”。

二、班级管理的特点

1.管理工作的教育性

班级管理的过程就是对学生教育的过程。在学校中,管理活动和育人的活动是密切联系的,尤其是对学生的管理,每项活动无不渗透着丰富的教育因素,离开了教育,对学生的管理是没有意义的。在管理中实施教育,在教育中进行管理,让班级管理充满“精神关怀”的色彩,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

班级管理过程的教育性是由教育的任务决定的:确立班级管理的目标要依据教育方针,依据学校的整体规划和要求。管理目标的实现,也是教育目标的实现。班级管理的内容是以学生健康和谐发展为核心的,每项具体的管理内容,都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所必需的,即班级管理的内容离不开对学生教育的内容。班级管理的实施,是在学生接受教育中实现的.每项管理内容的实现,都是学生成长、进步的体现,没有学生的成长,管理的内容也就不能落实。

2.管理的内容广泛性

班级可以说是一个微型的社会,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一个缩影,涉及面非常广:从教育内容上看,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全涵盖;从工作内容上看,学校内外各种因素都涉及;从活动内容上看,课内课外各种活动形式都相关。这既为班主任施展才干提供了舞台,也增加了班级管理的难度。

网络技术的传播和盛行,既对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增加了班级管理的新内容。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班级管理制度、内容动态化、形象化,以辅助班级活动和专题活动的开展;建设班级管理网络平台,开设-t班级论坛”等交流平台,让学生在网上真实地反映思想,反映意见,能拓展班级管理渠道。另外,利用网络构建家校互联平台,开设家校通,实现网络与家长通讯工具的互联,能够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有利于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和实效性。

3.管理对象的成长性

学前儿童与小学生不同,小学生与中学生不同,小学生中低、中、高年级的学生也都各有特点。小学班级管理的对象是小学生,年龄在6岁到12岁,还不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经验,班主任在实施管理过程中,时刻要考虑教育对象不成熟的特点,珍视学生成长的可塑性。

研究表明从幼儿期进人童年期,孩子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气质上和行为习惯上。当童年期结束时.孩子个别差异就会在整个心理发展水平和基础学力的水平上显现出来。这就是为什么要强调提高小学班级管理水平的重要原因。班丰仟懂得尊重孩子、善于发现孩子的潜能,并以自己善良的心灵、运用教育的艺术培育新生一代,具有特殊的意义。不同气质的班主任,其影响会使儿童的发展水平出现很大的区别。正因为如此,蔡元培先生高度评价为童年的发展作出贡献的小学教师,在他看来,小学教师其责任比大总统还大。

4.管理过程的琐细性

班级管理是一项既琐细又繁杂的工作,不仅考验着班主任的耐心、智慧。更是在考验着班主任的意志和品质,需要班主任倾注大量的精力和心血。

学校工作千头万绪,都要班级来实施和落实,所以班主任工作头绪多、事无巨细都要“管”。学生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事无巨细,点点滴滴,班主任都得操心。学生的变化常常表现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而这些“小事”弄不好却又会成为“大事”。班主任只有本着对事业的痴心、对学生的爱心、对工作的热心、对未来的信心,才能在琐细又繁杂工作中,做好育人的大文章。

班级管理过程的琐细性,并不是提倡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事必躬亲,事无巨细,都要一一过问,仔细安排。事无大小,包揽一切,不仅使班主任忙得团团转,容易疲惫,而且使学生处于被动服从状态,不利于人才培养。这就需要班主任运用管理智慧进行全面考虑。一般来说,在班级形成之初,应该把班级工作做细做实,但班级发展稳定后,班主任应该给学生适当放权,引导学一生自治.把自己从纷繁的事务中解脱出来。

5.管理方法的多样性

班级管理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班级管理是在多渠道中通过不同内容和不同方式来实施的.由于班情校情不一。再加上各个班主任的个性迥异、风格不一,也意味着实施班级管理的方式方法不同。

班级管理工作不是机械的管理,它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班级管理有自己的客观规律,同时又千变万化。在班级工作中,班主任只有把握管理艺术的奥妙,根据其特点和班级教育与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管理艺术,才能提高班级教育与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在班级管理中.广大班主任不应满足于按常规办事.而应发挥工作中的独创性.以顺应课程改革的新形势.创造出更多的班级管理的新办法、新经验。

6.管理角色的多重性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班主任角色的多重性,得到了广泛的认同。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组织者、教育者、领导者、校规校纪的执行者,以及学生学习、生活、娱乐的辅导员、服务员,扮演着多重角色,肩负着领导、引导、辅导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的责任。

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组织单位班级,也犹如一个社会,而我们的班主任就是一个“社会工作者”,是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塑造个性的“灵魂工程师”,也是班级这个小社会的“引路人”,班级人际关系的“协调员”,班级学生进步、成功的欣赏者,是班级集体创建活动的亲密的合作者、参与者.更是学生心理健康的指导者。角色的“多重性”,向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适应这个多元化的角色。

三、班级管理的原则

班级管理的原则是我们在班级管理中必须遵守的基本指导思想和要求,对于建立和发展班级集体、全面实现班级目标以及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全员激励原则

所谓全员激励,是指激励全班每个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智力、体力等各方面的潜能,实现个体的目标和班级总目标。

贯彻全面激励原则,首先要求班级管理者公正无私,一视同仁,用同样的情感和尺度对待每个学生。对优秀的学生,不能“一俊遮百丑”,对暂时后进的学生,不能“一眼看死”,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其次,要善于用适当的目标激励所有成员。要引导全班学生积极主动地制定班级远、中、近努力目标,以及小组、个人目标。同时还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使目标具体化并变为行动过程。第三,要运用各种激励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全体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