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宽心就会开心舍得就能获得
21159400000018

第18章 心存善念,快乐永相伴(4)

有天下午,周艳正在弹钢琴,7岁的儿子走了进来。他听了一会说:“妈,你弹得不怎么动听!”

不错,是不怎么动听,甚至任何不认真学琴的人听到她的演奏都会挑出不少错误,不过周艳并不在乎。多年来,周艳一直就这样不断地弹着,她弹得很高兴。

周艳也曾热衷于不动听的歌唱和不耐看的绘画,从前还自得其乐于蹩脚的缝纫。周艳在这些方面的能力不强,但她不以为耻,因为她不是为他人面活着,她认为自己有一两样东西做得不错就足够了。

生活中的我们常常很在意自己在别人的眼里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因此,为了给他人留下一个比较好的印象,我们总是事事都要争取做得最好,时时都要显得比别人高明。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人们往往把自己推上了一个永不停歇的痛苦循环。

事实上,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并不是一定要压倒他人,也不是为了他人而活着。人活在世界上,所追求的应当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以及对自我的珍惜。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一个人是否能实现自我,并不在于他比他人优秀多少,而在于他在精神上能否得到幸福和满足。只要你能够得到他人所没有的幸福,那么即使表现得不出众也没有什么。

人的一生,如同在江河中泅渡。身边有时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有时是长沟流月去无声……一味地强渡抢渡,最容易陷入举步维艰、事倍功半的境地。而如果你懂得了“随”字诀,对于人生的各种变故与动荡就不会那么手足无措,大可以在轻松写意中化解各种矛盾。

所谓“随”,不是跟随,而是顺其自然,不躁进、不强求、不过度、不怨恨。《道德经》中“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一语道破了顺其自然的根本理由--为了生存。有机的生命体从来都是柔性的,只有在死亡之后才变得坚硬。而坚硬的东西通常都易受损、易碎、易灭失。所谓“柔弱者,生之途;坚强者,死之途”,因此,生存之本是顺其自然,为人处世,亦是如此。

所谓“随”,不是随便,不是随波逐流,而且还是一种有智慧的勇敢。它是怀着坚定的信念,顺天道、识大体、持正念、择正行,在顺应中努力,在屈中求伸。要修成糊涂真功,先得学会“随”字心法。心境放随和了,身段就柔和了。能进则进,当止就止,于不经意间收获丰赡的人生。

老子曾经赞美水说:上善若水。他认为水有七种美德(七善),其中有两种分别为“事善能”、“动善时”.前者的意思是:处事像水一样随物成形,善于发挥才能。后者的意思是:行动像水一样涸溢,顺应天时。由此可见,道家的无为,实质上是指遵循事物的自然趋势而为,即凡事要“顺天之时,随地之性,因人之心”,而不要违反“天时、地性、人心”,凭主观愿望和想象行事。

学会付出,体味给予的快乐

人是否拥有快乐,并不是由财富的多少来决定的。由衷的快乐是来自于分享与付出,肯让你周围的人都能因为你的快乐,这才是一个人所拥有的真正的快乐。事情往往是这样,当你是接受方的时候,你只能体会到一个人的快乐,如果你是给予者,你自己会快乐,同时接受的人也会快乐,这样你就拥有了双重快乐。

人世间,不劳而获的事情终究太少太少。即使幸运之神光临你的身边,你在取得之前,还是要先学会付出。

有个故事说,某人在沙漠中穿行,遇到暴风沙,迷失了方向。两天后,烈火般的干渴几乎摧毁了他生存的意志。沙漠仿佛是一座极大的火炉,要蒸干他周身的血液。绝望中的他却意外地发现了一幢废弃的小屋。他拼足了最后的气力,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爬进堆满枯木的小屋。定眼一看,枯木中隐藏着一架抽水机,他立刻兴奋起来,拨开枯木,用抽水机开始抽水。但折腾了好大一阵子,也没能抽出半滴水来。绝望再一次袭上心头,他颓然坐地,却看见抽水机旁有个小瓶子,瓶口用软木塞堵着,瓶上贴了一张泛黄的纸条,上边写着:你必须用水灌入抽水机才能引水!不要忘了,在你离开前,请再将瓶子里的水装满!他拔开瓶塞,望着满瓶救命的水,早已干渴的内心立刻爆发了一场生死决战:我只要将瓶里的水喝掉,虽然能不能活着走出沙漠还很难说,但起码能活着走出这间屋子!倘若把瓶中唯一救命的水倒入抽水机内,或许能得到更多的水,但万一汲不上水,我恐怕连这间小屋也走不出去了……最后,他决定把整瓶的水全部灌入那架破旧不堪的抽水机里,接着用颤抖的双手开始抽水……水真的涌了出来!他痛痛快快地喝了一顿,然后把瓶子装满水,用软木塞封好,又在那泛黄的纸条后面写上:相信我,这绝对是真的。

几天后,他终于穿过沙漠,来到绿洲。每当回忆这段生死历程,他总要告诫后人:在取得之前,要先学会付出。

人生中,在通往成功和富足的路上,我们往往并不是缺少机遇,而是无法好好地把握它。生活有着它丰富的内容,它也会以多种方式给予你无尽的快乐。只是有些人二开始就有些误解,总以为只有从生活中索取才能使一个人快乐。其实不然,站在生活这一繁琐的课题面前,我们应该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给予比接受更令人快乐。

这一年的圣诞节,保罗的哥哥送给他一辆新车作为圣诞礼物。

圣诞节的前一天,保罗从他办公室出来时,看到街上一名男孩在他闪亮的新车旁走来走去,触摸它,满脸羡慕的神情。

保罗饶有兴趣地看着小男孩,从他的衣着来看,他的家庭显然不属于自己这个阶层。就在这时,小男孩抬起头,问道:“先生,这是你的车吗?”

“是啊,”保罗说,“我哥哥给我的圣诞节礼物。”

小男孩睁大了眼睛:“你是说,这是你哥哥给你的,而你不用花一美元?”

保罗点点头。小男孩说:“哇!我希望……”

保罗认为他知道小男孩希望的是什么,有一个这样的哥哥。

但小男孩说出的却是:“我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

保罗深受感动地看着小男孩,然后他问:“要不要坐我的新车去兜风?”

小男孩惊喜万分地答应了。

逛了一会儿之后,小男孩转身对保罗说:“先生,能不能麻烦你把车开到我家前面?”

保罗微微一笑,他理解小男孩的想法:坐一辆大而漂亮的车子回家,在小朋友的面前是很神气的事。 但他又想错了。”麻烦你停在两个台阶那里,等我一下好吗?” 小男孩跳下车,三步两步跑上台阶,进入屋内,不一会儿他出来了,并带着一个显然是他弟弟的小孩,因患小儿麻痹症而跛着一只脚。他把弟弟安置在下边的台阶上,紧靠着坐下,然后指着保罗的车子说:“看见了吗?就像我在楼上跟你讲的一样,很漂亮,对不对?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节礼物,他不用花一美元!将来有一天我也要送你一部和这一样的车子,这样你就可以看到我一直跟你讲的橱窗里那些好看的圣诞节礼物了。”

保罗的眼睛湿润了,他走下车子,将小弟弟抱到车子前排座位上,小弟弟的哥哥眼睛里闪烁着喜悦的目光。于是三人开始了一次令人难忘的假日之旅。

在这个圣诞节,保罗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给予比接受更令人快乐。

乐观才能让生活充满幸福的阳光

同样的半杯水,乐观的人看到的是希望而悲观的人却把自己引向绝望的深渊。现实生活中未尝不是这样,同样的2000元的工资,对于乐观的人来说,有一个安定的工作,稳定的收入,衣食无忧,足矣;但是,对于悲观的人来说,这些钱不过是维持温饱,宁可错过,也不愿意去工作。

生活我们经常会接触到两种人:乐观的和悲观的。悲观者会认为自己是“脚踏实地”的人。他们坚持认为人生艰苦,成功并不是举手之劳。他们相信,如果你能预见到事情会出差错,当真的出错时你才不会失望。

隘观者想证明他们的负面假设是正确的。他们用负面经验来对抗乐观主义。他们以为乐观的人是鸵鸟,只会把头埋在沙子里,根本就不了解人生的现实与艰苦。

不过,乐观的人也都明白,没人握有未卜先知的水晶球,没人可以准确地预知未来。在这个前提下,他们知道悲观主义者虽然很肯定事情定不会奏效,却仍任意猜测,并且假定这是真的。乐观的人相信由于没有人真的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所以还是乐观一点好,凡事往好的方向想,人生才会比较愉快,比较充实,内心才会有幸福感。

一个寒冷的冬天,纽约一条繁华的大街上,有一个双目失明的乞丐。那乞丐的脖子上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自幼失明。”有一天,一个诗人走近他身旁,他便向诗人乞讨。诗人说:“我也很穷,不过我可以给你点别的!”说完,他便随手在乞丐的牌子上写了一句话。

那一天,乞丐得到很多人的同情和施舍。于是,疑惑的乞丐问身边的人:“他给我写了什么呢?”旁人便向乞丐念了牌子上诗人所写的句子:“春天就要来了,可是我却不能见到它。”

其实,牌子上的意思是一样的,诗人只是换了种表达方式,却换来完全不同的结果。生活中,每个人都无一例外地、多或少地承受着生活的压力和不如意,用悲观的意识面对生活中的痛苦只会让自己体会到更加深刻的痛苦和挫败感,而乐观的情绪却总会在不如意的境遇中发现希望,让阳光照进生活,让沉闷的心得到快乐,让人生从苦难的深渊走向幸福的殿堂。

有一个聪明的年轻人,很想在一切方面都比他身边的人强,他尤其想成为一名大学问家。可是,许多年过去了,他的其他方面都不错,学业却没有长进。他很苦恼,就去向一个大师求教。

大师说:“我们登山吧,到山顶你就知道该如何做了。”

那山上有许多晶莹的小石头,煞是迷人。每见到他喜欢的石头,大师就让他装进袋子里背着,很快,他就吃不消了。“大师,再背,别说到山顶了,恐怕连动也不能动了。”他疑惑地望着大师。“是呀,那该怎么办呢?”大师微微一笑:“该放下,不放下背着石头咋能登山呢?”

年轻人一愣,忽觉心中一亮,向大师道了谢走了。之后,他一心做学问,进步飞快……

其实,人要有所得必要有所失,只有学会放弃,才有可能登上人生的极致高峰。

在人生路上,每个人不都是在不断地累积东西?这些东西包括你的名誉、地位、财富、亲情、人际、健康、知识等等。另外,当然也包括了烦恼、忧闷、挫折、沮丧、压力等等。这些东西,有的早该丢弃而未丢弃,有的则是早该储存而未储存。只有在了如指掌之后才会懂得放弃并善于放弃,只有在懂得并善于放弃之后才会敛集无尽的财富。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一个少年背着一个砂锅前行,不小心绳子断了,砂锅也掉到地上碎了,可是少年却头也不回地继续前行。路人喊住少年问:“你不知道你的砂锅碎了吗?”少年回答:“知道。”路人又问:“那为什么不回头看看?”少年说:“已经碎了,回头何益?”说罢继续赶路。

听完这个故事,不知道你有没有一点感悟。这个少年是对的,既然砂锅已经碎了,回头看又有什么用呢?

这正如人生中的许多失败一样,已经无法挽回,再去惋惜悔恨也于事无补。与其在痛苦中挣扎浪费时间,还不如重新找到一个目标,再一次奋发努力。还是让我们学会放弃吧!像那个少年一样。不要因为失败而作无谓的自责和叹息。当我们真正学会放弃时,会发现那才是一种真正的超越,一种真正的战胜自我的强者姿态。

也许有时我们只看到了放弃时的痛苦,而忘记了那些如果我们不放弃就会得到的更大的痛。所以我们要学会放弃。

泰戈尔在《飞鸟集》中写道:“只管走过去,不要逗留着去采了花朵来保存,因为一路上,花朵会继续开放的。”

为采集眼前的花朵而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是不值得的,道路正长,前面尚有更多的花朵,懂得放弃,让我们拥有更多的美好,拥有人生的精彩,让我们一路走下去……

只要你心怀阳光,让心灵沐浴着阳光好好活着,生活才会随着心灵的指引走进一片明媚的春光。

曾有一位失明的音乐家一生创作了很多动人的音乐,而且每一首乐曲都描绘到了春花、流水、白云、青山等优美的景物。特别是作为希望和温暖象征的阳光更是在他的作品中反反复复地出现。他乐曲中所描绘的阳光不仅明艳照人,而且充满了柔情,非常富有艺术感染力。对此他的朋友感到很奇怪,问他,“你从来没见过阳光,却为什么能把阳光形容得如此淋漓尽致?”

盲人音乐家笑着回答:“虽然我看不见阳光,我却能每时每刻感受到来自心灵深处的阳光。而且这种心灵的阳光让我时刻感觉到自己生活在这个世界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其实,人的一生中难免有生命的暗夜,比如该上大学的时候却因为家庭贫困而失学,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龄却下岗,升职无望、恋爱失败、婚姻破裂等等,这些表面上不堪忍受的经历,却是生活从不同方向带给我们的机会和财富。只要我们懂得用心灵的阳光照耀自己,让心灵好好活着,我们的生活最终也一定会像我们的心灵一样阳光明媚。

世界上不会有哪条河永远波澜壮阔,人生也不会有那条路永远笔直平坦。只要你相信哪怕自己面临着生活的绝境、情感的悬崖,生活中也总能找到一条希望之路,而这条路,也会引导我们走向幸福的殿堂。

生活中的阳光,不是靠别人给予的,它需要你自己创造;人生的幸福,不在于你获得多少,而在于你是否有一颗乐观的心,去体会人生,享受人生。乐观一些,心存希望,生活才会随着你心灵的指引,走进幸福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