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宽心就会开心舍得就能获得
21159400000031

第31章 适时舍弃,才能明白真正的拥有(2)

母亲见儿子没有明白她的用意,于是让方杰去照照镜子。方杰在一面大镜子里看到自己满身都是黑的,从脸上只能看到牙齿是白的。

母亲这时才继续说道:“你看,白衬衫并没有变得多脏,而你自己却成了一个‘黑人’。你想在别人身上发生很多倒霉事情,结果最倒霉的事却落到你自己身上了。有时候,我们的坏念头虽然在别人身上兑现了一部分,别人倒霉了,但是也同样在我们身上留下了难以消除的污迹。”方杰这才明白了母亲的用意。

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适时地退一步就会化解矛盾,消除误会,赢得友情。

先舍弃才能到达

能进能退,能屈能伸

一个成功的人,必定是一个坚韧的人,失意和得意都能屈伸自如,泰然处之伸于可伸之机,是智慧,屈于当屈之时,也是智慧。

很多人认为,真正的英雄在临难时,无惧无忧,不屈不挠,不贪生以害义,士可杀不可辱,刚强不屈才是大丈夫的本性。可过于刚强,不懂得屈身的人,极易折断。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善于从容退让,暂时忍辱受屈,暗地里默默积蓄力量,等待转败为胜的时机,是为人处世的一种柔软,一种权变,也是一种高明的生存智慧。

一个成功的人,必定是一个坚韧的人。毕竟一个人不管他有多大的实力,都会受到周围环境和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当在现实中受挫,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愿望时,如果还是硬着头皮挺直腰杆一意孤行,最后吃亏的总是自己。心中存有远大的理想的人,都会能屈能伸,能进能退。人之屈,是为了保存力量,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人之伸,是为了找准机会,将蓄积已久的能量爆发出来,高扬自我,以便实现自己人生的理想。

这种进退自如不光在人类,自然界的动物都懂得在不利于自己的环境里要先保全自己。壁虎是我们熟悉的动物,小时候不是很理解它因为人类的轻轻碰触就自断其尾,想必也是忍着剧痛而逃离,不久它又拖着自己的长尾巴出现在墙壁上。这让人觉得它是不可理喻的,为了逃命,甘受巨大的断尾之痛屈身而退,这种行为经常会受到“小英雄们”的嘲笑和鄙视。可从另一个角度,虽然“士可杀不可辱”值得称赞,但为了一时的利益而放弃自己远大的梦想是否值得呢?看来小壁虎是值得我们尊敬的。

无独有偶,传说有一种鱼,每当旱季来临时,湖水慢慢干涸,鱼虾会拼命寻找赖以生存的水,可只有这种鱼,它把自己全身扎进湿泥里,口衔泥水,静静地躺在泥里一动也不动,就像死了一样。等到湖里的水全干了,鱼虾均干渴而死,变成鱼干,就是被人们捞走的时候了。独独只有这种鱼,被人误认为是泥巴,而侥幸逃过。随后。它就一直躲在泥里,依靠自身保存的水分和能量来维持生命,直到雨季再次到来。

古人讲:识时务者为俊杰。识时务者,识荣辱、知进退也。识时务者,知道什么时候屈,什么时候伸,知道什么时候进,什么时候退。刚柔并济,在自己不得意的时候,退一步,保存实力,留下性命。人生就像壁虎和泥鱼一样,真正的大丈夫不一定是那些纵横驰骋如入无人之境、冲锋陷阵无坚不摧的英雄,却会是那些看准时局、能屈能伸能进能退的聪明者,他们懂得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弛或张,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采用不同的生存与发展方式。在人生旅途中,无论是遭遇失意或得意,都能泰然处之,客观面对。在失意时,懂得在狭小的空间里,能最大限度地屈下身来保护自己,以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心中并不气馁;在高潮时,把握发展的机会,重新站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智能与才干。

纵观古今中外,所有成就大事业的人,都懂得能屈能伸,做到进退自如。进时,必定是称帝封王,建功立业,锦绣文章,誉满中华,腰缠万贯,富甲天下:退时,可以放下身段,委曲求全,淡泊名利,退隐山林,粗茶淡饭,自得其乐。世界是多彩多姿的,人生的道路也不会是一帆风顺、毫无波折的。这时候,面对障碍你不能前进时,必须换个角度考虑问题,重新选择道路,绝对不要“一条道走到黑”,一时义气用事最后落个两败俱伤。

人生漫长,变幻莫测,在前行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困难、会碰壁,在面对厚重坚固的比自己低的门框时,有多少人懂得去低下头呢?真正有智慧的人,懂得暂时的低头并非卑屈,而是为了长久的抬头。一场大雪过后,人们在树林里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榆树的很多粗大的枝条被厚厚的积雪都压断了,而一旁的松树却生机盎然,没有受到一点伤害。其原因就在于,榆树粗大的枝条不懂得、也不会弯曲,当冰雪在上面越积越厚,超过了它的承受能力时,只能被压断,而身躯柔弱的松树在自己不能承受冰雪的压力时,懂得低下头来,把树枝垂下,让积雪从身上滚落下来,才能在大灾大难后,依旧挺拔,巍然屹立。

可见一时的退让不是丧失原则和失去自尊,而是为了更好地生存。能屈能伸,刚柔兼济,才不失男子汉大丈夫的气度和风范。

屈服不是盲目,退却不是软弱

不知捕捉黄鳝的人将他手中的那个小小的竹笼子申报了国家专利没有,那东西完全可以得到一个专利号。因为它十分巧妙,做起来也不费事,却实用得很。

一束细篾编织成拳头粗细的笼子,笼子尾部足进口处,一圈轻而薄的篾瓣朝里形成一个漩涡状茬口。黄鳝被笼里的诱饵吸引了,就从那篾缝里钻进去,但是它在笼子里面没法转身,于是被收笼子的人提起来,没有一条能够逃脱的。

其实这笼子什么机关也没有,只有进口处那一圈篾瓣:它是利用了黄鳝的尾部特别敏感,只要一触到硬物整个身体就向前游动这一特性,断了黄鳝的后路。假使黄鳝敢于朝后退一步,那么就没有哪一条黄鳝能被关进笼子而束手待毙的。

当初黄鳝是怎么进来的呢?当然是顶着篾瓣钻进来的,因为那时诱饵在前,就什么也顾不上了,硬着头皮往前钻。等到后退的时候,篾瓣的尖梢一根根扎在尾上,它不知道后面那坚硬的是什么东西,退下去会有什么结果,所以一触即缩,怎么也鼓不起勇气朝后退,就只好在笼里一直待下去。

置身险境而不敢后退一步,这类现象在动物界并不鲜见。然而作为高等动物的人也常犯这类错误,甚至于将自己推上了绝路,这就不能不令人感到遗憾了。

一味地比权量力,好勇斗狠,最后只能导致两败俱伤。如果明智些做.出让步,有时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这种让步不是盲目的屈服,更不是软弱的退却,而是在分析了可行性的基础上,作出的理想选择,尤其是当我们遇到不可理喻的对手的时候。

我们来看一个聪明人的例子。

意大利艺术家米开朗基罗被世人公认的最伟大的怍品,应该是他的大理石雕刻大卫像。可是各位是否知道,当米开朗基罗刚雕好大卫像的对候,主管这件事的官员跑去一看,竟然不满意。“有什么地方不对吗?”米开朗基罗问;, “鼻子太大了!”那位官员说:“是吗?”米开朗基罗法在雕像前看了看,大叫一声: “可不是吗?鼻子是大了一点,我马上改”说着就拿起工具爬上架子,叮叮当当地修饰起来。掉下好多大理百粉,那位官员不得不躲开,隔了一会儿,米开朗哥朗基莱蒂好好了,爬下架子,请那位官司员再去检查: “您首,现在可在可以吧!”宣言在了看,高兴地说: “是啊!好极了!这样才对啊!”送到了官员, 米开朗基罗先去洗手,为什么?因为他刚才只是偷偷抓了一小块大理石和一切石粉,到上面做做样子。从头到尾,他根本没育改动原来的雅性。

也许这样做有点违心,好像有关一位大艺术家的尊严,但是,各位相想:如果米开朗基罗不这样做,而是跟那位官员争论,会有这么好的结果吗?显然退让能够免除我们不必要的麻烦,实现我们的终极目标。

学会付出,体味给予的快乐

人世间,不劳而获的事情终究太少太少。即使幸运之神光临你的身边,你在取得之前,还是要先学会付出。

有个故事说,某人在沙漠中穿行,遇到暴风沙,迷失了方向。两天后,烈火般的干渴几乎摧毁了他生存的意志。沙漠仿佛是一座极大的火炉,要蒸干他周身的血液。绝望中的他却意外地发现了一幢废弃的小屋。他拼足了最后的气力,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爬进堆满枯木的小屋。定眼一看,枯木中隐藏着一架抽水机,他立刻兴奋起来,拨开枯木,用抽水机开始抽水。但折腾了好大一阵子,也没能抽出半滴水来。绝望再一次袭上心头,他颓然坐地,却看见抽水机旁有个小瓶子,瓶口用软木塞堵着,瓶上贴了一张泛黄的纸条,上边写着:你必须用水灌入抽水机才能引水!不要忘了,在你离开前,请再将瓶子里的水装满!他拔开瓶塞,望着满瓶救命的水,早已干渴的内心立刻爆发了一场生死决战:我只要将瓶里的水喝掉,虽然能不能活着走出沙漠还很难说,但起码能活着走出这间屋子!倘若把瓶中唯一救命的水倒入抽水机内,或许能得到更多的水,但万一吸不上水,我恐怕连这间小屋也走不出去了……最后,他决定把整瓶的水全部灌入那架破旧不堪的抽水机里,接着用颤抖的双手开始抽水……水真的涌了出来!他痛痛快快地喝了一顿,然后把瓶子装满水,用软木塞封好,又在那泛黄的纸条后面写上:相信我,这绝对是真的。

几天后,他终于穿过沙漠,来到绿洲。每当回忆这段生死历程,他总要告诫后人:在取得之前,要先学会付出。

人生中,在通往成功和富足的路上,我们往往并不是缺少机遇,而是无法好好地把握它。生活有着它丰富的内容,它也会以多种方式给予你无尽的快乐。只是有些人二开始就有些误解,总以为只有从生活中索取才能使一个人快乐。其实不然,站在生活这一繁琐的课题面前,我们应该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给予比接受更令人快乐。

这一年的圣诞节,保罗的哥哥送给他一辆新车作为圣诞礼物。

圣诞节的前一天,保罗从他办公室出来时,看到街上一名男孩在他闪亮的新车旁走来走去,触摸它,满脸羡慕的神情。

保罗饶有兴趣地看着小男孩,从他的衣着来看,他的家庭显然不属于自己这个阶层。就在这时,小男孩抬起头,问道:“先生,这是你的车吗?”

“是啊,”保罗说,“我哥哥给我的圣诞节礼物。”

小男孩睁大了眼睛:“你是说,这是你哥哥给你的,而你不用花一美元?”

保罗点点头。小男孩说:“哇!我希望……”

保罗认为他知道小男孩希望的是什么,有一个这样的哥哥。

但小男孩说出的却是:“我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

保罗深受感动地看着小男孩,然后他问:“要不要坐我的新车去兜风?”

小男孩惊喜万分地答应了。

逛了一会儿之后,小男孩转身对保罗说:“先生,能不能麻烦你把车开到我家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