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因下雨,宫门前刚好积了一摊水,状如有人便溺之物,守门人便萌构陷夷射之意。
第二天清晨,齐王出门,看到门前有一摊其状不雅的水迹,心中不悦,急唤守门人,疾言厉色地问道:“这是谁人如此放肆,在此便溺?”
守门人见机会来了,故作惶恐支吾状。齐王于是追问更急,守门人便说:“我不是很清楚,但我昨晚看到大臣夷射站在这里的。”
齐王果然以欺君罪,赐夷射死。
以史为鉴
为了一杯酒便丧失性命,的确可悲。人们不免为夷射鸣不平,同时对守门人的卑鄙行为深恶痛绝。但是,大多数人对夷射是有微词的。因为他太不懂人情世故,太刻薄小气,遭此毒计也是咎由自取。人情往来上,不在乎东西的数量与价值,而在于该物后面隐藏着的“情”字。一杯酒本来不足挂齿,但之于守门人,若得之便脸上有光;不得之,便是人格受辱了。俗话说:“士可杀不可辱。”可见为人处世一定要慎重,千万不要辱没人的人格。为之,得不偿失。
容人之过,得人之心
得理不让人,伤害了对方,有时还会连带伤害对方的家人,甚至毁了对方。得理让人,也是一种人情积蓄。
俗话说:“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也就是“啥时候都不可把话说死”之意。这是言辞上低调做人的一个重要品质,与人谈话切不可把话说绝、说死,当你非要说明一些问题时,说话也要留三分。
对方无理,自知吃亏,你于“理”明显占过对方,但你放他一条生路,他定会心存感激,来日也许还会报答你。就算不会图报于你,也不太可能再度与你为敌。这就是人性。得理不让人,让对方走投无路,就有可能激起对方“求生”的意志。而既然是“求生”,就有可能是“不择手段”,这对你自己将造成伤害。
容人之过,方能得人之心。有过之人非常希望看到他人的宽容和友谊,希望得到悔过自新的机会。这种需要一旦得到满足,其对立情绪便会立即消失,感恩戴德,“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的情感很快便会在心理上占据主导地位。在这个基础上,只要稍加引导,就会产生出像“戴罪立功”那样的心理效果。
如果说“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之举在楚庄王身上表现出的是在诸侯中问鼎称霸的韬略和气魄的话,那么在宴会中绝缨之事,则展现了他那宽容大度的襟怀。一名统御者能宽宥属下的某些过失,宽大为怀,容人之过,念人之功;谅人之短,扬人之长,必然会得到部下的奋力相报,在客观上为自己留下了一条后路。
清代康熙年间,当朝人称“张宰相”的张英与一个姓叶的侍郎,两家毗邻而居。叶家重建屋子,将两家公共的弄墙拆去并侵占了三尺。张家自然不服,引起争端。张家立即发鸡毛信给京城的张英,要求他出面干预,张英却作诗一首:“千里家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老夫人看见这封家书,立即命人退后三尺筑墙。而叶家深表敬意,也退后三尺。这样两家之间即由从前的三尺巷变成了六尺巷,因此也被百姓传为佳话。
《菜根谭》中指出,“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这句话旨在说明谦让的美德。凡事让步,表面上看好像是吃亏,但事实上由此获得的必然比失去的多。英国学者勃郎宁也说过:“能宽恕别人是一件好事,但如果将别人的错误忘得一干二净,那就更好。得理之时要饶人,举大事者不计小恕。能学会适时让人,别人可能会心存感激之情,说不定有双赢的结果。让不是软弱无能,而是一种智慧,一种风度,一种雅量。把宝贵的时间,消耗在无聊的争斗上,而放弃了人生的主要目标,这才是最可悲的。”
以史为鉴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不要得理不饶人,有一颗宽容的心才能化敌为友,得到他人的尊重! 所以,饶人是一种明智的表现,饶人是一种潇洒的理念。如果我们时时处处不把别人的恩怨放在心上,对自己也是一种宽容的态度,就会让自己的心情放松一些,活的就洒脱一些。
陈轸妙语破谗言
一个言语极少的人不是为人称道的入,而一个言语严谨的人才称得上君子。
社会上总是有那么一小部分人爱非议别人。一种是出于妒忌,看到别人取得了成就,超过了自己,就妒火中烧,非要从别人身上挑出毛病来,加以夸张渲染。有的甚至无中生有,造出许多谣言来中伤他人,目的无非是造成对别人不利的社会舆论,从而使自己获得某种心理平衡。另一种是和别人结有怨恨,出于报复的心理,播弄出一些流言蜚语贬损别人的人格,降低别人的声誉。这样的人无论哪个时代都存在,让人防不胜防。
战国时候,张仪和陈轸都投靠到秦惠王门下,受到重用。不久,张仪便产生了嫉妒心,因为他发现陈轸很有才干,比自己强得多,担心日子一长,秦王会冷落自己,喜欢陈轸。于是,他便找机会在秦惠王面前说陈轸的坏话,进谗言。
一天,张仪对秦惠王说:“大王经常让陈轸往来于秦国和楚国之间,可现在楚国对秦国并不比以前友好,但对陈轸却特别好。可见陈轸的所作所为全是为了他自己,并不是诚心诚意为我们秦国做事。听说陈轸还常常把秦国的机密泄漏给楚国。作为您的臣子,怎么能这样做呢?我不愿再同这样的人在一起做事。最近我又听说他打算离开秦国到楚国去。要是这样,大王还不如杀掉他。”
听了张仪的这番话,秦王自然很生气,马上传令召见陈轸。一见面,秦惠王就对陈轸说:“听说你想离开我这儿,准备上哪儿去呢?告诉我吧,我好为你准备车马呀!”
陈轸一听,觉得莫名其妙,两眼直盯着秦惠王。但他很快就明白了,因为这里面明明话中有话,于是镇定地回答:“我准备到楚国去。”果然如此。秦王对张仪的话更加相信了。于是慢条斯理地说:“那张仪的话是真的。”
原来是张仪在捣鬼!陈轸心里完全清楚了。所以,他并没有马上回答秦王的话,而是定了定神,然后不慌不忙地解释说:“这事不单是张仪知道,连过路的人都知道。我如果不忠于大王您,楚王又怎么会要我做他的臣子呢?我一片忠心,却被怀疑,我不去楚国,又到哪里去呢?”
秦王听了,觉得有理,点头称是,但又想起张仪讲的泄密的事,便又问:“既然这样,那你为什么将我秦国的机密泄漏给楚国呢?”陈轸坦然一笑,对秦王说:“大王,我这样做,正是为了顺从张仪的计谋,用来证明我是不是楚国的同党呀!”
秦王一听,却糊涂了,望着陈轸发愣。
陈轸不紧不慢地说:“据说楚国有个人有两个妾。有人勾引那个年纪大一些的妾,却被那个妾大骂了一顿。他又去勾引那个年纪轻一点的妻,年轻的对他很友好。后来,楚国人死了。有人就问他:‘如果你要娶她们做妻子的话,是娶那个年纪大的呢,还是娶那个年纪轻的呢?他回答说:‘娶那个年纪大些的。’这个人又问他:‘年纪大的骂你,年纪轻的喜欢你,你为什么要娶那个年纪大的呢?’他说:‘处在她那时的地位,我当然希望她答应我。她骂我,说明她对丈夫很忠诚。现在要做我的妻子了我当然也希望她对我忠贞不渝,而对那些勾引她的人破口大骂。’大王您想想看,我身为楚国的臣子,如果我常把秦国的机密泄露给楚国,楚国会信任我、重用我吗?楚国会收留我吗?我是不是楚国的同党,大王您该明白了吧?”
秦惠王听陈轸这么一说,不仅消除了疑虑,而且更加信任陈轸了,给了他更优厚的待遇。陈轸巧妙的一席话,既击破了谗言,又保全了自己。
以史为鉴
势力强大的时候乘胜追击固然值得肯定;势单力薄的时候,能够冷静地动脑,这种处世智慧则更令人赞叹。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被陷害、被冤枉或被误解的时候。当发现有人攻击和诬陷我们的时候,不要惊慌,要冷静地进行解释和辩解,尽快消除一切误会,这样才能保护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