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中夏(1894~1933)原名康,字仲澥。湖南宜章人。
邓中夏8岁入私塾读书,后在县办小学、衡阳中学、郴县联合中学和湖南高等师范文史专修科学习,1917年7月考入北京大学文学系。在李大钊影响下,他开始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和从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动。1918年4月,他参加了反对“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的反日爱国运动。1919年3月参与发起组织“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向市民进行反帝反封建宣传,随后参加“五四”运动,任北京学生联合会总务干事,曾南下上海,筹备成立全国学生联合会。7月,参加少年中国学会,并于1920年9~10月先后任学会执行部副主任、主任,主持学会事务。1920年3月发起并参加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9月成为北京共产主义小组的成员。11月同李大钊建立了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初,创办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11月出版进步刊物《劳动音》,在工人群众中宣传马克思主义。1921年底主持创办《先驱》半月刊,作为青年团的机关报。1922年5月1日出席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起草《工会组织原则案》,为大会通过,成为后来指导中国革命工会组织的根本原则,会后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总部主任。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委员。8月和10月,先后领导了长辛店铁路工人,开滦煤矿工人大罢工。1923年2月又发动和领导了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根据中共二大的决定,在全国发动了劳动立法运动,起草了《劳动法大纲》。同年4月,参加创办上海大学,任总务长。6月,在中共三大上当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8月,在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10月参与创办《中国青年》杂志。
1924年初,邓中夏同李立三等在上海努力恢复工人运动。8月成立了“沪西工友俱乐部”。9月领导了上海南洋烟厂工人的罢工斗争。1925年1月,出席了中共四大。2月,参加领导上海工人大罢工,并在5月举行的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上当选为全国总工会秘书长、宣传部长。6月,任省港罢工委员会顾问和党团书记,参与领导了省港大罢工。还亲自主持创办了“劳动学院”和《工人之路》日报,宣传教育工人,培养工人干部。此间,他十分注意斗争策略,提出了在罢工中要“扩大及巩固各阶级群众的联合战线”,批评“不要国民党来过问”的错误意见,聘请廖仲恺等为“罢委会”的顾问,实行“工商联合”等等,争取了国民党和商业资本家的同情和支持。对国民党右派以及反动势力的破坏活动,则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对帝国义也采取了区别对待的政策,集中打击英帝国主义,这样就使省港大罢工能够坚持16个月之久。1927年4月,在中共五大上,他当选为中央委员,会后,担任中共中央秘书长。8月,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八七会议上当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随即被任命为中共江苏省委书记。1928年初,调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2月20日,在香港召开省委常委会议时被捕。5月,在组织营救下被释放后驱逐出境,到了上海。7月,作为中共广东省委代表团成员到莫斯科出席中共六大,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并出席赤色职工国际第五次大会,被选为执行委员。会后,任中华全国总工会驻赤色职工国际代表。在留莫斯科期间,他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撰写了《中国职工运动简史》这部著名的工运史著作。1930年7月回国,任全国总工会党团成员兼宣传部长。不久,任湘鄂西苏区特委书记和红二军团(后改编为红三军)政治委员和总指挥。后遭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迫害,被撤销了一切领导职务。
1933年,邓中夏担任了中国革命互济会全国总会党团书记,同年5月在上海法租界被逮捕。后因叛徒出卖,暴露身份,被引渡给国民党反动政府。在监狱中和法庭上,他同敌人进行了顽强的斗争。9月21日,在南京雨花台惨遭敌人杀害,时年3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