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唐王爷
2121900000119

第119章 第 开心不已

开心不已

“今年水患灾情规模,已有数十年未遇了。余杭但比往年倒还显得平静,殿下可知为何?”杨廉顿了顿,“虽然灾情严重,但此时收容组织无家可归的灾民已有二十余万,人数还在不断增加,可据说秩序井然,未有疫情发生,另受灾的常州、苏州等地,这边湖州、睦州也都在妥善做后续安置,若在以往恐怕疫情已起难以控制了,今年虽然也有疫情,却被一些秩序好的州县隔开,并未持续蔓延”

李宽点子点头,自从水患以后,外面的信息传进来很慢,李宽最近又多在西湖,听他说了才大概知道余杭以外的这些事情。

“常州、苏州、湖州等地,大多用了或是参考了殿下的那些方法。虽看来简单,但效果甚好,数十万人因殿下而受惠”杨廉有些感慨地说着。

李宽摇了摇头笑道:“真应了那句话了,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呀,这个虚名的刺史要管的事情还真不少”。杨廉笑称李宽太过慵懒了,连当个虚名的刺史都要这样心不甘情不愿的,若李宽是他的弟子,刚才那几乎话便跑不了一顿当头棒喝了。李宽说道:“有些事情之前我不愿意去做,我出谋划策旁人可做,我若自己去做,那边未必做得好了,此时藏拙,属有自知之明之举”。

杨廉点了点头随后倒也并未说话,过得许久,两人在书房摆起棋盘,老人方才说道:“前些日子,听小小说起你那万松书斋来,说是现在那些学子趋之若鹜,不知殿下是如何想到这样的方法”

李宽自不敢说千年之后,图书馆如何如何的。李宽半真半假地说:“很早之前,一次在街上闲逛,发现一个衣衫褴褛的学子在书摊前久久不肯离去……当时如何才能永久地帮助那些寒门学子,让他们有书可读,有书可看”。

杨廉说:“殿下此举不知道会帮助多少寒门学士,避免了他们无书可读的尴尬,这里面的意义不可小觑。不过每人一年收三十文是不是有些少了,毕竟每日还管一顿膳食,若是这样长此以往的话,不知殿下能坚持多久”。

“本来很多事情都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都需要有人去大胆尝试。本王虽想出现办法,不过同样对于本王来说也是第一次,毫无经验可言。即便本王这次失败了,那又如何。至少能然其他人得到一些经验,过去他们会比本王做的更好,也未可知。至于那顿膳食吗,也不一日一顿,而且还是定量供给,解决不了什么事情的”。

“不管怎么说,万松书斋的意义并不在于书斋本身,老夫相信万松书斋一但成事,天下会有很多人效仿的”

“如果能这样的话最好,也不枉本王的一番心血”。

二人又聊了很久,大多是跟书斋有关的事情。大约又过了一个时辰,李宽这才向杨廉告辞而去。李宽对今天的收货还是很满意的,杨廉毕竟是有着数十年经验的人,给自己提了不少宝贵的建议,并承诺以后李宽要是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随时来找自己,让李宽很是感激杨廉。

李宽在自己的府邸前,发现王氏布行的王蓉正在独自徘徊着,不时向府中张望一下。“王小姐,有什么事吗?”李宽主动上前和王蓉打了招呼。正在向里张望的王蓉显然是被吓了一跳,回头一看李宽正微笑地看着自己。“那有殿下这样的,一点声都没有就过来了,吓民女一大跳”王蓉边说话便把手放在自己的胸口上轻轻拍了几下。

“是你太专注了,本王都走过来了,你都不知道,现在倒是埋怨起本王来”李宽笑着摇摇头。李宽和王蓉接触的机会不多,说话的机会更少。在为数不多的几次接触后,李宽对王蓉着实有几分欣赏。这女人长得漂亮,完全是江南水乡柔弱女子的气息,方才的一番行事,虽然也有着内在的强势,但却将这种如书卷,如眉黛般的气息完美地融合到了说话与行事里。

“看来你是找本王有事,那为什么不进去呢?”

“殿下,民女就不能拜访殿下吗?非要有事才能来吗?”

李宽笑道:“呵呵,不管有没有事,都应进府在说,若不然别人岂不说本王太过傲慢,有失待客之道吗?走,你随我一同进府”。二人说笑着走进了信诚郡王府。

今天王蓉找李宽还真是有事,进了外书房寒暄几句后,当李宽问及王蓉来意后,她便十分委婉地说明了自己的来意。原来她想做皇商。希望李宽能帮助他拿到更多的份额。

“这样的皇商……你真的想继续做下去吗?”李宽喝着茶听着王蓉的话,王蓉没有明白李宽话的意思,“江南是自从魏晋以来,织造业就十分发达,每年朝廷和皇室都需要江南地区采购大量布帛和丝绸。每年数十万匹绢的布帛需求不是个小数目,若不是化整为零,任何一家布商都不可能吃下去。而即便化整为零,朝廷方面给出的仍旧是一个个的大数。偏偏这样巨大数量的布帛需求,朝廷的收购却不可能给出真正的高价,甚至给的价格往往比市面上还要低。”

每年也有一些珍品的丝绸绸缎之类的会被宫中购入,这个就是奢侈品的价格,利润当然有,但相对布帛来说,需求量就不算大了。成为皇商肯定会有一定的特权,薄利多销或者干脆不考虑赚钱,以朝廷给的一些特权去发展其余地方的生意。这些情况王蓉当然知道。

“王家当然承接下一小部分没问题,但如果想去扩大份额,那就相当费麻烦了。王家本身就有大量的生意需要维持,皇家的单子一旦接下,他们可不会管你需要时间缓冲什么的,到时间就一定要货。如果你们不能按时交货的话。接下来事情会变得有些麻烦。”

“嗯?殿下说的情况,民女也知道,如果能接下一部分布帛的生意,宫廷之中对王家也会放开一部分珍贵绸缎的需求,这一小部分赚得就比较多一点。谁都想要这一部分的生意,其实除了几种全国闻名的珍稀丝孵布帛外,很多的布商想要将自己的名贵丝绸献上去,也都得打包一部分没什么赚头的布帛份额,再加上打通各种关节的杂七杂八的费用……”

“江南一带这样的大布商很多,余杭虽也是织造业兴盛之地,但皇商的生意基本是几家中型的布商固定接,他们转做这一块,在他们眼中,余杭城中布行,王、赵、沈三家是没什么区别的,当然偶尔也会分摊一些下来。倒不是说总是那些中型的布商负责岁布买卖,王家即便是成为皇商的,最后都只做到了中型,原因就在于布帛的数量压力太大。”

“民女对这些事情原本也是知道,所以……”人贵自知,王蓉在余杭商界那么多年,真正成功的商人也见过不少。做生意卖东西,有利润就有风险,有些事情不是她的心性可以轻易弄得清楚的,不过:“生意这么好,摆在眼前做不了……又觉得怪可惜的……”

“卖布帛商贾很多……你若执意继续扩大规模,会出现很多你意向不到的状况……”李宽走到了书桌前拿了枝笔,一边随意说着,一边在地上画来画去:“这个时候你会发现自己原料准备或许不充分,或者你突然感到有些做不过来,本来是用一些稍微熟一点的人,譬如依附王家的亲戚、朋友弄成的小作坊,各种磕磕碰碰会开始出现了。然后另一边,由于王家突然大量采购原料,必然会引起那些原料在价格上突然波动。一个月,原料的价格差不多就可以出来这样的反应,或许还稍微早一点,如果保密严格,也拖不到二个月之后……”

“布帛的生产本身技术含量不高,你短时间内大量采购,必定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状态。这些事情有心人一查就能查到。你后面的心思,对方自然也会猜到。为了保住自己原本的生意和皇上的地位,他们才会疯狂的采购,然后就简单了,参与抢购的人越来越多,收购原料的价格越来越高,说不定他们还会外地弄出一些新的原料,可是做好的布却不一定好卖。假如布的价格连二十文卖不上去,你只能降价,他们也降价,更多的人会做,到了最后,也就跟卖烧饼差不多了……呃……”

李宽说着,扭头望过去,王蓉也正托着下巴扭头望过来,眼中似是有些笑意。李宽撇了撇嘴,拿树枝指她一下:“到时候,面临着高价的原料和低迷的市场,你会受到打击。”王蓉现在想到的是其它的事情:“其实殿下在这些事上很厉害,是吧?”

“嗯?哪些事?”

“做生意。”

李宽沉默片刻,随后道:“我这也是现学现卖的。”王蓉抿嘴轻笑,随后抚了抚耳畔的发丝:“其实我一直想问,殿下为什么在意经商的事情,真的只是为了公益吗”

“继续为了官,总得做些事的,不好真做个富贵闲人,正日里混吃等死吧。”李宽笑了起来,“最初确实是我的想法,现在看来出了点意外,弄巧成拙了……”

“原来真是这样啊。”她喃喃说这,嘴角泌出一丝笑意,李宽点点头。其后二人又聊了过,王蓉这才起身告辞。

在回去的马车上,王蓉回想着刚才聊天的情景,微微有些失落。对于扩张家族生意的事情,她是做个仔细权衡的,李宽说的那些,在心里早就做过无数遍的计算,会有什么样的成败得失,要比李宽计算的还要清楚。之所以还要和李宽说这个,不过是个借口,真正的目的就是想和李宽见见面说说话而已,但双方的身份有着巨大的差距,若没有什么合适想借口为掩护,被人传出去,自己会成为大家的笑柄。

现在除了些许的失落也有些满足。因为就在刚才,李宽邀请她过几天一同出去,去看看那些普通农户和蚕农的情况。

想到这里王蓉兴奋地搓了搓手,今天来找李宽果然是对的,过几天便能第一次和李宽单独相处了,心情好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