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这次的事你可莽撞了,现在城内谣言四起,说什么殿下你为了自己的政绩而哄抬粮价”。杨廉见四下无人注意,忽然压低嗓门道。
“谣言止于智者”李宽喝了口茶说道。
“殿下你那个农业补贴的方法,余杭商户大多都和那些世家有些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恐怕不会轻而易举的认输,你这样弄等于是断了他们的财路,只怕是这些谣言就是和他们有关”。
“果然杨老的眼睛不是一般的毒辣,我原来想着是这样的,昨天他们还找了钱家人,到我这里说如果我同意停止农业补贴的话,就会给我想办法助我恢复亲王的爵位”李宽边摇头便说道。“哦,他们真就说的这样露骨”,杨廉用些不敢相信。
“杨老,不知道。我与那钱家多有生意上的往来,我做的好多东西都放在他的店铺中销售,所以说钱墨吟在我这里自然不必有所隐晦”
“原来是这样,不知殿下如何打算”
“一口回绝了,我想杨老应该明白,这事是关系到民生的大事,岂可儿戏。他们也太小看我了”。李宽流出满脸鄙夷的神色。一旁的苏舜卿听了李宽的话露出了崇拜的表情。
今日原本无事,想去看看苏小小,姐妹二人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见面了,虽说知道小小已经去了万松书斋,那里竟是些寒门学子,又有李宽的照顾,少了不少破皮无赖的骚扰,但心中还是有些牵挂。
没有想到一见苏小小就被他拉到苏小小义父这里,其实说起来苏舜卿过去便与杨廉认识,被苏小小拉来是一方面,还有一部分,也是因为她想去主动结好于这位老人。虽然不是很熟,她对杨廉以往的事情,倒也知道一些,她对杨廉打心里还是有着几分敬佩的。只是没有想到在这里会意外地碰见了李宽。
“殿下,老夫知道您的苦心,也知道您的难处。不过那些市井之言也不要太过小觑,小民百姓之中目光短浅的人很多,不明事理的人更多,再加上有心人的调拨离间,弄不好殿下会被群起而攻之。若不幸被老夫所言中,到时殿下的清誉会受损”杨廉忧虑地说着。
“男子汉大丈夫,当有所为有所不为。该为者,虽千万人吾亦往矣;不该为者,宁背骂名,也不能昧了良心”。杨廉听了李宽的一愣,不觉被李宽的话语所感染。眼睛仔细地端详着李宽,脑中回想起自己当年的样子,同样的年轻气盛,同样的豪迈冲天。
“义父,义父怎么了”苏小小轻轻地叫着杨廉。杨廉被苏小小打断了思绪,“殿下要是不嫌老夫不用的话,老夫愿意助殿下一臂之力,完成这件事情”。杨廉对李宽的农业补贴是理解和支持,他觉得李宽的办法或者能够解决自古以来不断重复上演谷贱伤农、米贵伤民的顽症。同时他也感觉到李宽在政事和人事上的稚嫩和不成熟。
在这样大的事情上,李宽一点点的不谨慎都有可能被对方抓住,并加以利用,宦海沉浮数十年的杨廉对此深有体会。再就是杨廉不希望由于李宽的失败,造成农业补贴这样好的政策而消失。从古到今人亡政息的例子可以说数不胜数。另一方面只要余杭把农业补贴这件事件做好,朝廷也许会看到效果,进而向天下推广,要是那样的话,收益的将不仅仅是余杭的百姓而已了。
李宽听了杨廉的话,着实兴奋了好一会。没过多少时间李宽却皱起眉头来,连说不好不好。“怎么殿下是嫌弃老夫已经是老而无用了吗?”说完杨廉带着充满玩味的表情看着李宽。
没想到李宽却是正色地说道:“杨老,您知道我不是这个意思。杨老的好意,本王领情便是,虽然有信心克服一切阻挠,但万事无绝对。何况对方都有那些人参与其中,有多大的影响力等等事情,本王都不清楚。万一出现什么纰漏,导致功败垂成的话,必让杨老声誉受损,那是本王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所以本王想最好还是本王一人承担为好”
苏小小这边听李宽说完,用力地点着头表示赞成李宽的说法,在这余杭城中,什么文坛宿老或是致仕官员好不容易攒下名声,临老了却晚节不保的事情也是比比皆是,她和苏舜卿见得多了,她可不愿意自己的义父最后不能善终。
苏舜卿在旁边听了很长时间,心中惊疑之中,有很多人都在说李宽是能文能武的人,不过在她的心中,李宽抛去宗室的身份,还是是书生一名,哪怕文章做得好那又如何,与自己平时接触的那些整日里只知风花雪月的才子也没什么两样。现在他对李宽的印象有所转变,单从逻辑上来说,李宽方才说得是极有道理的,世事无常不能一概而论。
苏舜卿内心微微有些颤抖。不知道应该李宽有些说悲观,还是说太清醒。这是苏舜卿第一次领教李宽的行事作风,谦和恭顺的外表下却是慎密细致,未料胜先料败,说起事情来有理有利有节,分析的条条是道,毫无夸张做作之处。在苏舜卿心中这才是做大事的人应有的行事作风,实在是太令人欣赏了。
苏舜卿知道此刻的李宽是需要那真有才华的人来辅佐,心中想着是不是该把李善推荐给他呢?他们之间好像已经认识了,但李宽从来对那些什么诗会都不感兴趣,会不会李宽还不知道李善的真正才华呢?自己现在和李宽说,会不会有些唐突呢?苏舜卿陷入了纠结中。
早些年,自己曾经憧憬着一些事,曾不止一次的幻想过,将来会嫁与某个才华横溢的大才子。后来自己的父亲因为玄武门之变而受到牵连,家道中落,自己也被卖到了青楼之中。这样的想法便少了些,憧憬肯定还是有的,自己也并不认为没有这样的机会。
曾经发生在余杭的那些口耳相传的才子佳人故事,她都很有兴趣地去打听。见识了一个个诗会宴席上的比斗,或者听到其他诗会的传闻,看见许多好的诗作,也能让她觉得物有所值,这仿佛是另一个世界上的东西,可并不妨碍她去喜欢去憧憬。直到她在某次诗会上碰见了李善。
才让她见识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才子,并不是那种自诩才子,李善走到哪里都是中心和标志,又让人无法亲近的那种。她喜欢这样的感觉的,喜欢到她觉得有些无所适从了。不知如何去变,也不知如何去更进一步。对于李善是才子的这个认知,一直以来都很清晰。
后来她又结识了李宽。李宽给她的感觉很特别,这种感觉似乎从未有过。甚至李善也没有给过她这样的感觉。李宽和自己说话简单而随意的,说什么都行,不张扬不夸耀,幽默风趣。甚至稍微离经叛道一点。李宽一直就被人们说成宗室当中最有才华的人,不过李宽才华的印象一直以来在她这儿也有些模糊。直到此时它清晰起来。
在苏舜卿眼中李宽和李善都是才华横溢的人,想要是李宽和李善两个人能够联手的话,或许能把这件利国利民的大事办成。
“姐夫,姐夫”,正当苏舜卿刚要说起李善时,从远处走来个貌美的女子,身边跟随着两个丫鬟两个仆人,正兴高采烈地和李宽打着招呼。李宽见识萧若兰来了,笑着向她招了招手。等萧若兰走到近前,李宽把萧若兰和众人相互做了引荐。
过了一会子,李宽看萧若兰没有要走的意思,笑问:“你们今儿很闲吗?找我有什么事情吗?”萧若兰说:“姐夫,我是特意来找你的,你忘记了你自己说过的,要带我去城里吃小吃的,姐夫你什么才能带我去呀,我都等不及了,姐夫……”叽叽喳喳地开始说起来。说着萧若兰便开始和李宽耍起赖了。李宽刚刚蛮阴郁的心情,被萧若兰这一闹也就渐渐散开。
李宽便和杨廉等人告辞。一见李宽要走,萧若兰心情也就更加高兴起来,挽着李宽的胳膊,两人一边聊着天一边沿着道路朝热闹的街市走去。
在目前的这个年代背景下,两人的相处模式,其实有些古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