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做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精神的领导
21220400000015

第15章 敢于处理棘手难题——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2)

要着力解决领导干部遇到矛盾绕着走、碰到问题搁起来、出了事情不追究的问题,形成职责分明、奖惩严明的工作机制和干事氛围,使领导干部切实做到守土一方,守土有责,恪尽职守。作为领导干部,必须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意识,主动负责地做好矛盾的化解工作,做到“站起来当伞,为百姓遮风挡雨;俯下身做牛,为人民鞠躬尽瘁”。

面对矛盾困难,领导干部要有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同时也要坚持态度与方法并重,作风与能力齐举,讲究策略与方法。一是观察法:与矛盾面对面时要学会察言观色,耳听六路、眼观八方,不能盲目盲从。二是缓和法:在工作当中要学会“弹钢琴”,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做到统筹兼顾。三是回避法:当有的矛盾正面着手很容易引起冲突和激化的时候,必须以退为进,退一步淡化矛盾,避其锋芒,赢得解决矛盾的时间和契机。

坚决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是党中央对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在重要关头、关键时刻,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切实承担起责任,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维护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

在我们国家的发展进程中,总会出现困难和风险,越是在困难面前、危急时刻,越要发挥党组织的作用。这是我们的政治优势,也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有力保证。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牢记所肩负的职责和任务,讲政治、讲党性、讲大局,不折不扣地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把工作做实做细,努力把党和政府有关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落实到每一个单位、每一个人。

坚决维护和保持社会大局稳定,是对广大党员干部的重大考验。它考验着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检验着各级政府的执政能力。充分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各级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广大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与广大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做群众的主心骨,做团结稳定的中流砥柱,我们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走访慰问群众,认真做好安抚帮扶工作。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坚持团结教育群众,帮助群众明辨是非,提高认识,引导大家倍加珍惜稳定和谐的大好局面,坚决同不法分子的违法犯罪活动作斗争,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哪里最需要、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身影。领导干部作为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中坚力量,理应冲锋在前,勇于担当,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保护各族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民族团结和睦,坚决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

三、领导干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提升

维护社会稳定作为领导干部必备的能力,应当是与时俱进的,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领导干部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也有不同的要求。当前,领导干部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决策、依法执政的能力

科学决策、依法执政是领导干部具备维护社会稳定能力的前提。领导干部作为施令的发号者,管理的领头羊,一个决策失误往往埋下混乱的隐患,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领导干部要维护社会稳定,要善于根据宏观经济形势与社会发展状况,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具体条件与实际情况,运用创造性思维做出科学可行的决策。要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正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善于进行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站在全局的高度,进一步提高科学决策水平、依法执政能力。科学决策能力和依法执政水平提高了,保证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正确贯彻实施,才能给社会稳定创造前提。

2.统筹协调、驾驭全局的能力

统筹协调、驾驭全局是领导干部具备维护稳定能力的重要手段。“为政之妙在于协调”。“百心不能成一事,百人一心万事成”。协调的目的在于保持整体平衡。领导干部要善于做沟通和协调工作,开展广泛而健康的社会交往,艺术地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发挥各种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整合稳定资源,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从而为各项事业的发展创造一个和谐的人际环境。社会稳定工作涉及各个部门的各个方面,不能顾此失彼、因小失大、片面追求局部效应和个人喜大好功,否则将会造成整体利益的失衡。兵有兵经,但兵无常势,弈有弈谱,但弈无定型。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领导干部要认真负起领导、组织、协调的责任,对各种纷繁复杂的情况要通盘考虑,统筹安排,精诚合作,不断提高驾驭全局、维护稳定的能力。

3.临危不惧、多谋善断的能力

临危不惧、多谋善断是领导干部具备维护社会稳定能力所应有的胆略。社会的发展总会面临着矛盾和问题,也总是在不断解决矛盾和问题中前进,面对突如其来的突发事件,领导干部要在第一时间内快速反应,多谋善变,速战速决,争取处置事件的主动权,将事件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控制在最小限度,以切实的措施维护社会稳定,这就是一种胆略。突发事件一般来势猛,发展快,其变化趋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应对之中常有瞬息万变的惊险,稍有不慎,将造成难以把握的失控局面。这就需要领导干部具有临危不惧、处变不惊、大胆果断的气魄;有审时度势、随机应变的胆略;有令出法随、雷厉风行的作风,迅速果断采取行动,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局势,否则就难以维护来之不易的稳定局面。

4.实事求是、勇于纠错的能力

实事求是、勇于纠错是领导干部在具备维护社会稳定能力上所应有的一种气魄。当前,在一些地方、一些部门、一些单位,浮夸风、造假风仍然存在,有的还比较严重。这种不讲求实际,不实事求是的思想和作风严重败坏了领导干部的威信,给党和政府造成很坏的影响,也给社会带来不稳定的因素。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从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怀着勇于纠错的气魄,坚决贯彻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勇于纠正单位内部那些浮夸、造假的错误做法,做到不掩盖矛盾,不激化矛盾,勇于承担责任,以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对待成绩,对待荣誉。只有实事求是,勇于纠错,才能减少矛盾发生,促进社会的平安稳定。

5.身先士卒、迎难而上的能力

“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立身”。领导干部的所作所为时时刻刻为身后的干部群众树立起学习的榜样。领导干部是处置突发事件、调处群体性纠纷的指挥者,也是维护社会稳定战略的执行者。正所谓是“强将手下无弱兵”,在处理危机和紧急关头,领导干部要身先士卒,知难而进,不畏艰险,发挥共产党员模范作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以实际行动,带领干部群众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确保每一次行动都做到万无一失,成功处置事件,安全排解危机,从而保持整个社会在各项建设事业中平衡发展。

四、锻造和修炼领导干部应对和处理复杂局面的能力

复杂局面是事物内在矛盾积累并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产生的结果。在复杂局面中,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彼此牵绊,主要矛盾的对立性地位上升并占据一定优势,其对立程度由弱变强,通常以争吵、争斗、群体上访、请愿等形式表现,矛盾加剧时,群体性械斗、闹事等过激行为也时有发生。从其内涵看,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阶段,它有不同的内容和特点;从其外延看,不同层次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所面临的“复杂局面”也不一样。

当前复杂局面的主要特征是:

1.经济利益矛盾突出。过去我们侧重强调根本利益和全局利益,对具体利益和局部利益重视不够;现在按市场经济法则运转,具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差别显得越来越大,这样就使得经济利益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起来,并成为形成复杂局面的根源性矛盾和主导性矛盾。

2.矛盾的成因复杂。复杂局面的形成,往往既有历史原因、主观原因,也有现实原因、客观原因,也有处理方法不当的原因;既有一些群众对党和国家的某些政策一时不了解、不理解的一面,又有基层干部素质较差、管理方式落后、处理问题简单的一面;既有传统文化积淀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也有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思维定式与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建设的不相适应。

3.矛盾牵涉的面比较广。现阶段,复杂局面所涉及的已经不仅仅是个体利益,而往往是群体利益,容易在一些人的组织串联或蛊惑下,酿成群体事件。

4.在一些地方矛盾的对抗性有所增强。过去一些地方的群众上访大多情绪比较温和,多数只在本企业、本系统、本地方,现在有的则出现了集体上访、越级上访的现象,甚至出现过激行为乃至违法犯罪行为。

当前复杂局面的主要类型:

1.“三农”问题引发的复杂局面。在农村,由于围绕农民、农业的有关问题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而造成干群矛盾突出,甚至引发群体事件。农民负担、村级财务管理、村委会换届选举、山林纠纷、乡村基层干部作风等是这些矛盾反映的焦点。

2.企业改制引发的复杂局面。一些企业因经营不善长期拖欠在职和离退休人员工资,职工下岗失业后再就业困难,基本医疗无保障,社保基金不到位。还有部分企业在改制过程中,行政行为多,职工参与少,企业破产、出售、转让、兼并等涉及企业职工命运的重大改制方案制订不让工会参与,不经职工讨论、职代会审议。还有的搞权力入股、强迫入股,持股上岗,引起职工的强烈不满,使矛盾激化,酿出事端。

3.城镇征地拆迁引发的复杂局面。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征地拆迁量多面广,一些职能部门或办事人员在征地、拆迁等工作中不严格依法办事,造成房地产开发不规范,补偿和安置不合理,拆迁户不能及时回迁。

4.重大灾情、疫情和安全事故引发的复杂局面。比较多见的这类事件主要包括山体滑坡、水库倒坝、河流决堤、重大生产交通安全事故以及一些急性传染性疾病等。这类事件使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对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造成危害。

5、黑恶势力犯罪引起的复杂局面。主要表现是:黑社会性质组织和恶势力团伙,非法持有枪支和爆炸物,以暴力手段相威胁,进行恶名恫吓、绑架勒索、强买强卖、开赌护赌、仗恶收费、抢劫强取等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严重影响社会稳定。

另外,还有一些复杂局面是由地下宗教非法聚会、违规和非法融资、移民等问题引起。

当前,国际局势正在发生冷战结束以来最为深刻的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在国内,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等多样化的趋势已经并还将进一步发展,对国家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活还会产生更为深刻的影响。同时,改革作为一场深刻的革命,必然涉及更多的利益调整。如何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从容应对来自各个方面的挑战,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如何正确认识和恰当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种利益关系,把个人与集体、少数与多数、局部与整体、眼前与长远等各方面利益有机地统一起来,把社会各阶层和各方面群众的切身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把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是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时时面对并着重解决的问题。能否恰当、适时地解决这些问题,是对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应对复杂局面能力的重大考验。

现阶段,社会正处在转型期,复杂局面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处理这些社会矛盾的过程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这些“失误”,反映了当前一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欠缺。具体表现在:

1.对复杂局面的判断失误。一些领导班子、领导干部遇事往往就事论事,忽略了事情的因果,忽略了事情的社会性和复杂性,不能很好地站在全局的高度,从维护大局的立场来议事处事,以致判断失误,事情难以处理,或处理了事情本身却埋下了隐患。

2.对复杂局面的感知和反应不迅速。一些领导干部政治敏感性不不够强,对已有的经验与教训学习借鉴不够,有的甚至在复杂局面面前,浑然不觉,反应迟钝,以致贻误了时机,不能及时、有效地控制局面。

3.对复杂局面的处置不当。有些领导干部工作方法简单,习惯用常规的办法或只知一味动用公、检、法机关或采取强制性措施处理复杂局面的问题,往往容易激化矛盾、扩大事态,适得其反。

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应对复杂局面能力建设的主要内容主要表现在:

1.明察秋毫的信息捕捉能力。任何矛盾的产生与爆发都不是没有原因的,都有端倪可察、有规律可寻,一般来说都要经历潜伏、显露、对立、对抗四个阶段。领导干部如能在潜伏或显露阶段及时获取信息,早发现、早警觉、早处置,有利于防范于未然,解决问题于萌芽状态,变事后控制为事先解决。一是要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在任何时候,领导干部都要保持耳聪目明,尤其是在工作处于“顺境”,进入“佳境”之时更要“居安思危”。善于从发展的不平衡中敏锐地发现问题,善于从工作的薄弱环节里寻找矛盾。二是要疏通信息渠道。要广辟信息来源,拓宽信息渠道,提高信息质量,做到信息快速、准确、无遗漏地传递。如果在那些可能影响全局的敏感问题上出现缓报、虚报、漏报甚至瞒报,就会贻误时机,使局部问题发展成全局问题,一般问题演变成重大问题,造成应对上的被动。三是要辨别信息真伪。领导干部对于从各种渠道获取的各种信息要能比较、分析和甄别,从中捕捉应对复杂局面有价值的信息,为决策提供可靠的第一手材料。

2.见微知著的分析判断能力。准确地确定复杂局面的性质,深刻地揭示复杂局面的成因,全面地把握复杂局面诸因素相互之间的联系是妥善处理问题的基础和依据。一是要抓住主要矛盾。领导干部面对纷繁复杂的各种矛盾,要正确地分析哪些是主要矛盾,哪些是次要矛盾,并善于抓住矛盾的实质,形成有针对性的应对方案。二是要借鉴类比。复杂局面,同任何社会现象一样都有其“共性”所在。领导者可以借鉴彼时彼地应对类似情况的经验教训。以缩短此时此地应对的决策时间,把握处理时机。同时,通过借鉴类推,可以超前把握事态发展的方向,争取应对处置的主动权。三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领导干部应对复杂局面,既要借鉴以往的经验教训,又不能照搬照抄以往的应对方案,而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