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可宝贵的。”党员领导干部要真正覆行好选人、用人、育人的职能,首要的是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马克思主义的人才观。胡锦涛总书记在2003年12月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做好人才工作,落实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当前世界和中国深刻变化着的实际出发,根据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树立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科学人才观。”
领导者要完成所肩负的各种艰巨复杂的任务,要进行各项领导活动,都离不开正确的选人、用人、育人。选人、用人、育人在领导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是领导者的重要职责之一。
知人善任,包括知人与善任两个相互联系的层面。“为政之本,在于选贤”,选贤务必知人善任。知人善任是领导者的基本职能,是实现领导决策的根本组织保证。
领导者必须有识才的慧眼、用才的气魄、爱才的感情、聚才的方法,知人善任,广纳群贤,努力开创人才辈出的局面。
领导者要努力提高知人善任的能力,善于发现人才,正确识别人才,合理使用人才,科学评价人才,努力把各方面的优秀人才汇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
手大捂不过天来
——俗语
【释义】手再大也遮盖不了天,比喻个人能力有限,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
这句话说明了一个道理:领导者要善于授权,只有合理地授权,才能充分调动下属的积极性;也才能够使领导者不陷于忙乱,腾出时间和精力来考虑和处理重要的事情。单位有大有小,一般有高层领导、中层领导、一般职工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有的还分的更细。之所以分成这么多的层级,是为了使管理更到位,更有力,分工负责,各负其责,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三国时蜀国丞相诸葛亮的例子就深刻地说明了这个道理。
史载诸葛亮当政以后,连一般文书也要亲自校阅。由于被日常琐事牵绊,忙得团团转,常常是汗流竟日,形疲神困。丞相主簿杨禺页曾对诸葛亮说:“鸡犬牛马,各司其职,你事事以身亲其役,不亦劳乎!”司马懿知道诸葛亮起早贪黑地操劳琐事,罚二十以上皆亲览,而“所啖之食,日不过数升”,曾断言:“诸葛孔明其能久乎!”果然,出师未捷身先死,诸葛亮才54岁,便病故于军营之中,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诸葛亮事必躬亲的直接结果,是使他正值盛年就离开了人世。由于闲置了属下,使他们没有机会锻炼、提高自己,造成人才匮乏的恶果。这虽为诸葛亮所始料不及,但那影响却实在而久远。他只相信自己,“唯恐他人不似我尽心”,大事小情一手包办,于是阿斗应运而生。大大小小年轻力壮的“阿斗”们,都倚在诸葛亮这棵“大树”下吃喝玩乐,坐享清福。他一死,竟弄得“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至此,蜀国先于吴国而亡,自然顺理成章。
由于诸葛亮整日陷于事务之中,难免耳目失聪,容易受人愚弄,而致用人不当。马谡志大才疏,“言过其实”,而诸葛亮“明不知人”,让他独当一面,驻守街亭失陷,蜀军进无所据,兵多于魏而为魏所破,只好退回汉中。李严安身求名,厚置家产,无忧国之心,有拍马之术,诸葛亮却把后勤重任交给他。结果因为他敷衍塞责,军粮运不上去,迫使诸葛亮不得不临阵退军。而魏延智勇双全,善养士卒,屡立战功,是个将才,却得不到重用。有一次,诸葛亮在汉中召集众将开会,商讨伐魏之策。魏延献计,请求带领五千精兵沿秦岭东侧,过子午,十日内赶到长安城下;由诸葛亮率主力为西路,出函谷关,然后两路人马东西夹击,攻陷长安,一举占领咸阳以西大片土地。这本是出敌不意进行突然袭击的妙计。可是,诸葛亮过于谨慎,认为“太冒险”了而不接受。而对这么一位言不听、计不从的主帅,魏延只好“叹恨己才用之不尽”,哪里还有什么积极性、主动性可言?
三国时期,人才辈出,有许多传奇的人物成为后人的楷模。诸葛亮足智多谋,料事如神,更成为人们喜爱的人物,在他身上凝聚了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但他从政一生,事必躬亲,大权独揽,小权也不肯分散,不注意培养和使用人才,以至于当他抱憾而逝的时候,蜀中竟无一堪任将帅之才。千载以来,只此一条,始终为后人所非议。历史是一面镜子。诸葛亮这个缺陷,虽说是白璧微瑕,并不能抹杀他作为一个英明的政治家的形象,但对我们今天在用人问题上却仍有可鉴之处。
陈云同志指出:“一个人能有多少力量,多少时间?即使你的精力很强,‘天下第一’,也要有天下第二、天下第三的人来帮助扶持,你才会成功。”人的精力有限,认识有局限性,不能事事都实践。倘若疏士而不用,不很好地发挥众人的才干,哪怕终日忙碌,最终也成不了大事。
现代领导工作千头万绪,极为繁杂。如果党员领导干部事无巨细都事必躬亲,即使有三头六臂,也会应接不暇,难免事与愿违。但如果党员领导干部善于“授权”,就不仅能减轻自身的工作负担,而且能有效地延伸管理,提高办事效率。大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应该懂得,适当地授权对于减轻自己的工作负担,从具体琐碎的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想大事干大事,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下属的专长,建立团队精神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胆、果断、准确地把一些权力授予下属,不仅领导自身能从繁琐的事务上解脱出来,把主要精力用于抓事关全局的大事上,而且能使下属对自己产生信赖感,从而调动下属的积极性,增强下属的工作责任心,也利于下属在实践中锻炼成长。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俗语
【释义】一个篱笆墙,需要有几根木桩帮它夯实或支撑,篱笆才能立得结实牢固;一个坚强勇敢的好汉,需要有人帮助他才能把事情办成办好。它的含义是说一个人的力量再大也毕竟有限,必须有人帮助他才能取得成功。
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团结协作、齐心协力才能最终成功。一个人的能力是很单薄的,但是有大家的帮忙就能办得更好。所以我们要团结一致。在今天的行业竞争中,同行、同企业之间的互相竞争是同行关系的主旋律。很多人都是天生的红眼病,忌妒心强,见不得别人好,为了排挤对方,不惜一切代价,也不惜—切手段,搞无谓的圈内争斗,以致两虎相争,相互内耗,两败俱伤。其实,换一种思维,双赢合作才是达到目的的最好选择。同行,竞争可以,不能做冤家。历史上就有许多这样的深刻教训。
同为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的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在推翻秦王朝之后,进行了一场长达五年之久的天下争夺战。最终,以项羽乌江拔剑自刎、刘邦龙袍加身而告终。项羽虽然英雄盖世,气拔山兮,但他不会使用人才;刘邦虽然武艺不及项羽,但他却善于用将。仅凭这点,就注定了二人最终的命运和江山的归属。
在楚汉相争初期,战争的砝码是向楚方倾斜的,面对拥兵40万的项羽,羽翼未丰、仅有10万军队(其中还包括秦朝降军)的刘邦,要做的也只有提着脑袋赴“鸿门宴”,跪在地上装孙子。在佯装俯首称臣的同时,刘邦没有忘记网罗人才,集聚贤能,招降纳叛,连项羽的谋臣、弃将都一一纳为己用。正是他充分利用了不为项羽重用的谋士陈平、帅才韩信,才最终用其“矛”洞穿了其“盾”,才有了垓下被困的“四面楚歌”,才有了项羽“无颜见江东父老”的壮烈诀别,才有了西汉几百年的强大与辉煌。
汉高祖刘邦所以能得天下,其奥秘如他自己所说:我领兵打仗不如韩信,筹送粮草不如萧何,但我能把他们的作用都发挥出来。一语道破天机,就楚汉相争而言,与其说项羽是被刘邦打败的,倒不如说是项羽自己打败了自己。项羽的可悲之处在于:呈匹夫之勇,不懂或不重视人才的重要性。在原本就存在选贤任能瘸腿的前提下,加之良言逆耳,偏听偏信,“领导艺术”匮乏,失败在所难免。当他唯一一个能臣亚父范增也被陈平用离间计“封杀”出局之后,当他因不会礼贤下士而将士纷纷倒戈之时,也只能仰天长叹“天意亡我”了。
中国人爱讲天时地利人和,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就是我们倡导的团结。团结,就是为了集中力量实现共同理想或完成共同任务而联合或结合。团结是人们在意志行动及感情上的和谐统一。团结不仅是口号,它所具有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能发挥无比巨大的作用。团结就是力量,善于团结他人,一切困难都可以迎刃而解,无往不胜。“兄弟齐心,其力断金”,求大发展,不能心胸狭窄,心理阴暗,搞团团伙伙,搞帮派体系,要善于团结他人。
古往今来,大凡成大事者,都有两点可供我们的领导者借鉴:其一,求贤若渴,广集能人于自己麾下,汇聚江河湖泊为大海;其二,知人善任,充分发挥其特长,以便形成“九牛爬坡,奋力争先”的用人格局。古今中外概莫例外。事实证明,喜欢拉帮结派、团团伙伙的人,一般都做不强、做不好、长不大、走不远。因此,要以诚待人,善待他人,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共求进步,共谋发展,也只有这样才会人才辈出,才能同心同德。
搞好团结、维护团结,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素质和本领。实践反复证明,团结出生产力、出战斗力,团结也出好环境、出好干部。要以原则为纽带增强团结协调。坚持人民的利益重于一切,党的事业高于一切,共同的奋斗目标大于一切,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同心同德、合作共事。要以民主集中制为基础维护团结协调。主要领导要平等待人、宽容大度、集纳群言,遇事多通气、多商量、多听取其他同志的意见特别是不同意见,做到总揽而不包揽、信任而不放任、果断而不专断;领导班子的每个成员都要顾全大局、积极配合、相互补台,做到服从而不盲从、到位而不越位、分工而不分家。要以健全的党内生活为保障促进团结协调。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参加组织生活,经常开展谈心活动,做到谈者诚心、听者虚心、双方以心换心。通过正常的组织生活和谈心活动,消除误解、增进理解、达成共识、形成合力。
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
——俗谚
【释义】三个才能平庸的人,若能同心协力集思广益,也能提出比诸葛亮还周到的计策。
中国的成语、谚语不计其数。其中有一条谚语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里的皮匠就是普通人,群众的意思。这条谚语的意思是皮匠虽是做简单的活儿,没什么智慧,但如果是多个皮匠合作,办法就多,而且胜过诸葛亮。如果遇上什么难事,大家一起商量,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很多,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伟人毛泽东也曾强调,密切联系群众,就是这个意思。
1942年夏天的一个夜晚,重庆一家剧院里正在上演新历史剧《屈原》。尽管酷热难挨,可这里却座无虚席,人们盯着台上,不时为曲折的剧情和演员们精采的表演而鼓掌。
当演到婶娟气愤地斥责宋玉:“宋玉,我特别地恨你,你辜负了先生的教训,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时,台下不时有人附合:“骂得好!”可有一个戴眼镜,学者模样的人却连连暗自摇头,脸上显出不太满意的神情。原来,他就是该剧的作者郭沫若,今天,他混杂在观众中间,是来检查该剧演出的效果的。此刻,他感到这句台词很不够味,但一直到散场,他也没找到这句台词的毛病所在。
第二天晚上演出前,郭沫若在后台找到扮演蝉娟的张瑞芳:“我觉得婶娟怒斥宋玉那句台词有些不够味,你有什么感觉?”张瑞芳坦率地说:“我也觉得这一句没把蝉娟痛恨宋玉的强烈感情充分表达出来,演到这里总有点别扭。”张瑞芳接着又说:“在‘没有骨气的’后面加上‘无耻的,怎么样?”说着,张瑞芳按照剧情表演一番,又自言自语地说:“好像还是不太够味。”
郭沫若正在为难,在一旁化妆的演员张逸生听到郭沫若和张瑞芳的对话,突然插了一句:“把‘你是”改成‘你这’,不就够味了吗?”郭沫若一听,忙叫张瑞芳再表演一下,当张瑞芳说道:“你这没有骨气的无耻的文人!”郭沫若几乎和她同时叫起来:“好,改得太棒了!”
郭沫若兴奋地拍着张逸生的肩膀说:“真有你的,这一改,确实够味多了。今晚,我们就照这个台词演!”从此以后,郭沫若便称张逸生为“一字之师”。
这个小故事说明了同一个道理:听取别人的意见,贵在真诚待人,虚心求教。现在有些党员领导干部不善于听取群众意见:一是不想听,总以为自己比群众高明,动辄摆出一副教训人的面孔,对群众只习惯于颐指气使,“我讲你听”;二是不真听,虽然也在那里“倾听”,但不过是做做样子而已,群众意见并没真正听进去,更没真正采纳其中的正确意见;三是不全听,只爱听恭维话,不爱听逆耳言,只能听委婉的建议,不能听尖锐的批评。这样势必挫伤群众提意见的积极性,不利于了解和掌握群众的真实意见和愿望,不仅自己难保不糊里糊涂办错事,还会影响干群关系,贻误党的事业。善于听取群众意见,包括一些逆耳之言,就能赢得群众的爱戴和拥护,团结带领群众积极推进党的事业。可见,听不听群众意见,不是个人的小事,而是事关大局的原则问题。
新形势下党员领导干部队伍应当统筹群体同心协力,集思广益,同心协力,集思广益,形成集体智慧。实践证明,民主共事确能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甚至更大的效益。所以,党员领导干部要养成民主共事风范,要听得进“多种声音”,善于博采众议,不搞“一言堂”、“家长制”,更不允许“拉山头”、“搞派性”,与集体决策背道而驰;要多拆“墙”、多建“桥”,多信任、少猜疑,多宽容、少迁就,多支持、少拆台,形成相互信任、相互谅解、相互支持的良好风尚。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群众中蕴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始终是党员领导干部实施正确决策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向群众作调查。把群众的意见集中起来,化为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在群众的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一个无限循环、永无止境的过程。如此循环往复,使领导的认识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资治通鉴》
【释义】指要同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只相信单方面的话,必然会犯片面性的错误。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仅仅相信一人之见,或一孔之见,往往对事的人的看法会产生偏见和片面性,如果多听听绝大数人的意见,集思广益,则对事和人的看法能得出比较客观的全面的看法。领导者要鼓励下属说真话,提意见,给他们畅所欲言的机会,这样,自己才能吸纳到各方面的观点,兼顾各方,做决策时就能使决策全面而又切实可行。
兼听各方让自己耳聪目明还要注意:领导者广泛纳谏,多听取反面意见十分必要,但听后一定要采取实际行动对自己的失误之举加以改正。明主一定要善于用人,用人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善于纳谏,这样才能兼听则明,决策正确。李世民就是善于纳谏的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