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党员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从政箴言
21220800000036

第36章 进退(3)

荣启期是春秋时期著名的隐士,他隐居在郕邑的一个山村里,每天看看书,跟别人聊聊天,不知不觉就有九十多岁了。有一天他在路上碰见了孔子,原来孔子在教学之余,还经常带着他的学生们出来游历天下,一方面研习学问,一方面历练人生。孔子看到一个老人散漫在郕邑的郊外行走,身上穿着破烂的衣服,弹着一把破旧不堪的琴,和着激越的琴声旁若无人放声高歌。孔子派子路向前询问,得知那人就是荣启期。于是孔子来到荣启期跟前,问道:“老先生为什么这样快乐啊?”荣启期回答说:“我快乐的原因多了!天地产生了万物,只有人是最宝贵的。我能够成为一个人,这是我快乐的第一个原因。人有男女的区别,男子尊贵,女人卑贱,而我是个男子,这是我快乐的第二个原因。在人当中,有的没有见过日月,刚出生就夭折了,而我已经在天地间行走了九十年,这是我快乐的第三个原因。贫穷是读书人的常情,死亡是人生的终结,我现在身处人之常情,得到人之善终,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孔子感叹道:“好啊!这真是个胸怀坦荡、怡然自乐的人呀!”

胡九韶是明朝江西金溪人。因为家境很贫困,他一面教书还一面种田,可就是这样也仅仅可以衣食温饱。每天黄昏时,胡九韶都要到门口焚香,向天拜九拜说;“感谢上天又赐给了我一天的清福”。妻子笑他说:“我们一天三餐都是菜粥,怎么谈得上是清福?”胡九韶回答说:“我首先很庆幸,我生在现在的太平盛世,没有战争兵祸。又庆幸我们全家人都能有饭吃,有衣穿,不至于挨饿受冻。第三庆幸的是家里的床上没有病人,也没有家人在监狱中做囚犯,这不是清福是甚么?

罪恶没有比贪得无厌更大,祸患没有比不知道满足更大,灾殃没有比掠夺侵略更惨。所以,知道满足的富足平衡心理,是永远的富足。老子的这句话不是告诉我们什么都不干,对待事物不思进取,而是告诉我们不要做过了。若知不行而勉为其难,势必会徒劳无功;若知可行而不行,势必会懈怠颓废。这两者之间要把握好是需要智慧和艺术的。如果知道在年轻的时候爱护身体,老了就不会因为身体的不便而遭受耻辱;做官知足于自己的收入,才不会贪也不会成为阶下囚。有很多人有条件去满足自己的任何需要,但他们却选择了知足而不去铺张浪费,这才是真正的知足。

作为一名立志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有着崇高追求的党员领导干部,在个人利益得失面前应该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一些,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时刻把党的事业、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只有这样,才能客观地分析自己,公正地看待别人,选准比的参照系,解决好“和谁比”、“比什么”、“如何比”的问题,不为官位所惑,不为名利所扰。我们要净心,保持良好的心态,不做金钱的俘虏,不被金钱所击垮,要有公心,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筑牢思想道德防线。

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老子》

【释义】大功告成之后,自行隐退,不再复出,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道理。

《老子》云:“功成身退,天之道也。”这就是说,等到功业既成之后,就要引身退去,这才是合乎自然规律的。老子对人生的观察充满着智者的深邃,这在于他看到人生深层处中的根本人性。没有人不爱财慕富,贪恋权势,但是放眼历史上,谁能够将名利守护长久呢?如果一个人利欲熏心,把个人的欲望无休止地延伸膨胀,势必会在人生的道路上碰得头破血流;如果一个人能够正确地对待自己的需要和欲望,正确地处理自己的情感、欲望和现实的矛盾,并将这些矛盾调节得非常合理自然,那么他就能够活得自在逍遥。俗话说得好:“知足为幸福快乐的源泉。”从古至今,有许许多多的典型事例,都证明了这个道理。

春秋时期吴越争霸,当越国灭掉吴国的时候,越王勾践的重要谋臣范蠡立即就功成身退,泛舟五湖。在他临逃走时,写了一封信给他的朋友,也就是当时越国的宰相文种,信上说:“狡兔尽,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勾践的颈项特别长,而嘴象鹰嘴,这种人只可和他同患难,不可和他共享乐,你最好还是尽快离开他,不然将后悔不及。”文种把信看完之后,内心大大地不以为然,不相信世上会有这样的冷血动物。但他随即不久就相信范蠡的话了,只是已经迟了。勾践亲自送了一把剑给文种,厉声质问他说:“你以前说过你有七个灭掉别人国家的方法,我现在只用了三个就把吴国灭掉了,那么还剩下四个方法,你准备用来对付谁呢?”文种除了自杀外别无选择。

曾国藩是同治中兴的一代大臣,从1852年奉旨兴办团练对付太平天国开始,到1872年他死前的一年,一直都在负责过问军事。虽然他的湘军纪律严明,战斗力也强,在和太平天国一系列的战斗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后来更是攻破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一时间正处于威震四海的顶峰时期,曾国藩却出于保全自己的目的,下令解散了湘军。

在攻克天京前,曾国藩对于战后他将面临的政治危机,就已经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当攻破天京的消息传至他那里以后,他马上对于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进行预测并采取相应的处理办法,那就是裁军不辞官。他的分析是:当时他不仅是事实上的湘军领袖,只要是湘军出身的将领,无论是执掌兵权还是为官一方,也都把他视为精神上的领导者。而湘军被裁遣,被裁者多至数万人,他们的功名路断,难免会有很多人心存不满。曾国藩如果在此时请求解官回籍,皇帝当然不能不接受他的要求,但却容易因此被朝廷误解发生不必要的猜忌。

所以,攻克天京之后,曾国藩立即就自动解除了兵柄,又留在两江总督任上继续为清政府效力,这就等于给清政府吃了一颗定心丸,消解了朝廷对他的猜疑。他在两江总督任内,不以劳苦为辞,奉旨“剿捻”。逢到军事失利,立即趁机推荐李鸿章替代自己的位置,也无非仍是远权势而避嫌疑的做法。曾国藩一贯主张“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由此可见,裁撤湘军,正是曾国藩功成身退、见好就收的一个典型事件。

当曾国藩后来再次出山时,就变得十分注意自我克制,特别注意调整自己和清政府之间的关系,尤其注意回避历史上那些顾命大臣常遇到的功高震主的问题。功高震主者身危,名满天下者不赏。曾国藩时常提醒自己要注意“富贵常蹈危”这一残酷的历史教训,只有功成身退,才能做到保身有道。

弓满则折,月满则缺。凡功高名利之地,退一步便安稳,只管向前便便危险。知足常乐,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爬得越高,摔得越狠。功成身退是人类最宝贵的生活智慧,禅宗不是说要“进步处便思退步,着手是先图放手”吗?既然得到了好处,心中就应该知道满足,知道感恩。只知大杀大砍的乃是匹夫之勇,知道适时鸣金收兵的才是良将和智者。可是放眼看当今,有一些人在官场上欲壑难填,导致贪赃枉法,最后落得个人仰马翻,身败名裂,酿成终生的苦酒,真可谓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这就是不知足,不懂得见好就收的恶果。应该说,“功成身退”表现出一种对于历史的前瞻性,以及对于自己生存环境的清醒的、睿智的把握与预测。这种功成身退、见好就收的精神,是值得领导者好好领悟学习的,也只有做到这一点的人,才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一个成功的人。

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时刻把个人的欲望限制在党纪政纪、党规国法限定的范围内,决不能谋取规定以外的特殊利益。党员领导干部手中都有一定的权力,而想利用其权力的人,往往是从其嗜好上下手的。身为党员领导干部,在众人瞩目的岗位上工作,应当知足常乐,感谢人生,多想责任,多讲奉献。一定要以“入世”之心干事,以“出世”之心交际,在车马喧哗、前呼后拥之时,常思人去茶凉、功成身退之日,少些应酬的“热心”,多些学习的“静气”。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释义】如果对国家有利,那么我就会不顾生死地去做;怎么会考虑对自己有祸害就逃避,有利益就奔竞呢?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历史上曾涌现出一大批为祖国为民族而献身的仁人志士:著名诗人屈原对祖国的热爱“虽九死其犹未悔”,最后沉江殉国;西汉时期的苏武出使匈奴十九年,面对匈奴的威逼利诱而持节不屈不辱;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为国家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西晋时期的祖逖为国家的统一恢复大业而“闻鸡起舞”、“中流击辑”;在唐代安史之乱中,颜杲卿、颜真卿兄弟和张巡等人在强大的叛军面前英勇不屈,视死如归;岳飞、杨继业等在金兵入侵和国内投降势力的面前宁死不屈,慷慨殉国;宋元之际的文天祥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不朽篇章,宁死不屈,最后从容就义;明代的于谦一心为国为民,“粉身碎骨浑不顾,要留清白在人间”。这些人都是崇高的爱国主义和无私奉献精神的典范楷模。而在直接抵抗外国侵略势力的斗争中,如明代东南沿海戚继光、俞大猷的抗倭斗争,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斗争,清初抗击沙俄侵略黑龙江的斗争等,涌现出一大批爱国仁人志士,表现了为国家为民族而献身的崇高精神。

进入近代社会以来,在与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的斗争中,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表现出了献身祖国献身民族的爱国热忱:林则徐为捍卫国家主权而“置祸福荣辱于度外”,宁可丢官流放,也不屈服;左宗棠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风险,力排众议,收复了新疆;中法战争中,冯子材亲冒矢石,身先士卒,取得了著名的镇南关大捷;中日甲午战争中,左宝贵力战殉国,血染平壤,邓世昌、林永升指挥舰队英勇作战,最后为国捐躯,这些人都在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爱国主义篇章。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将军和杨虎城将军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将蒋介石扣押在了西安,提出国共合作,全面抗日的爱国政治主张。在当时日寇步步逼近,中华民族已经到了生死攸关的危急时刻,如果没有西安事变,中国的历史进程还真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在延安的中国共产党派周恩来、秦邦宪、叶剑英等组成的中共代表团赶赴西安进行调停谈判,经过不懈努力,西安事变最终得到了和平解决。蒋介石在勉强接受了张学良将军、杨虎城将军所提出的抗日救国八项主张之后,于12月25日获得了释放。张学良将军登机亲自送蒋介石回南京,踏上了束身归罪之路,迎来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软禁生活。在送蒋介石回南京的时候,他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是为什么呢?

张学良将军的这一行动,绝不是个人的鲁莽之举,也不是一时的意气用事;张学良将军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已经深谙蒋介石的性格,深知蒋介石会认为张、杨举行兵谏是犯上作乱,损坏了他全国最高领袖唯我独尊的形象,罪莫大焉,因而恨之入骨,事后难免会对抗战心存芥蒂;而张学良将军踏上束身归罪的道路,主动接受军法审判,个人承担起西安事变的全部责任,就给了蒋介石以维护领袖尊严、挽回面子和下台阶的机会,从而避免了内战的再次爆发。张学良将军的此举,是从国家大局出发,意在牺牲自己,使得全国齐心协力,一致抗日。从后来历史发展进程来看,张学良将军的行动确实起到了这一关键重要的作用,为中华民族的团结抗日作出了伟大的贡献。“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张学良将军实现了林则徐这一名言。后来周恩来赞颂张学良将军、杨虎城将军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

近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林则徐为我们留下的这句诗,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激励了后来的无数仁人志士,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无私奉献。爱国主义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正是从古到今始终秉持不变的爱国主义精神,才使得数千年来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绵延不断。当前的中国需要我们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我们要以国家的利益为重,以国家的发展为重。尽管目前我们仍面临一系列问题的巨大考验,在前进的道路上仍有诸多困难,但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持续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尽全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党的十七大的宏伟战略目标尽早实现努力奋斗。这就是我们为国家作出的最直接的贡献,这就是我们要强力彰显的爱国主义精神。

中华民族能够拥有悠久的文明史,源于它一直秉承着舍身忘己、抵御外侮的爱国主义精神,它使历经磨难的中华民族愈挫愈坚。党员领导干部要始终要明白这个道理:人民利益是至高无上的。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是爱国主义的实践者,必须是社会主义的忠实拥护者和建设者,因此必须始终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信仰,自觉加强党性锻炼。作为领导者,应该去完善自己的人格,建立高尚的道德情操,为人民大众、为国家民族毫无保留奉献自己的青春和全部智慧。

知识链接:从容淡定处之坦然

一个有真实本领的人,在自己面临考验的时候,才能够从容不迫地回答问题,解决事情,从而体现出自己的能力。济南的大明湖有一副脍炙人口的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这副对联以简洁生动的14个字,把济南这座泉城特色和大明湖的诗情画意表现得淋漓尽致。那么是何方高手,为大明湖写此楹联的呢?提起此人,在历史上也很有名气,他就是曾做过济南府太守的刘凤诰。

刘凤诰是清代乾隆年间的一名秀才。此人自幼苦读诗书,立志进取。然而家境贫寒,读书艰难。他白日务农,当教书先生;晚上在残灯如豆的茅草寒舍中读书写文章。天长日久,竟得了眼疾。家中又无钱医治,不久,一目失明,他仍然不灰心,继续苦读。数年后,进京赶考。

由于刘凤诰踏实的学问,在考试中笔走龙蛇,文章写得妙笔生花。发榜之时,竟高中金榜,得第三名探花。封建科举年代,考试第一名是状元,第二名是榜眼,第三名是探花。他们都要按名次到金殿朝拜皇帝。乾隆皇帝高坐龙椅,对新考取的进士们一一过目,有的还询问几句,基本上都还满意。但举目之间,看到刘凤诰时,心中不快。因为刘凤诰面目清瘦,只有一只眼睛。乾隆觉得此人长得不体面,如封官走马上任,是否有人嘲笑我朝中无人?想到此,乾隆不觉脱口而出:“独眼岂能登皇榜?”刘凤诰在台阶下听得真切,他毫不气馁,顺口接道:“半月依旧照乾坤。”

这一句下联对得妙极了。乾隆皇帝大为欣慰说:“想不到刘爱卿如此有真才实学,朕出一联,你可敢对下联?”刘凤诰答道:“万岁爷乃当今风流天子,既有此雅兴,卑职敢不从命?少不得献丑了。”乾隆皇帝想了想说:“东启明,西长庚,南极北斗,朕乃摘星手。”这上联出得确实高明,但没有难倒刘凤诰。他沉吟片刻,说道:“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臣为探花郎。”乾隆大喜,对刘风诰倍加赞赏。后来刘凤诰到了山东济南,写下了吟咏大明湖的千古绝句。

不知你有没有去济南大明湖看到这首吟咏大明湖的千古绝句?如果你看到了,请不要忘记:这是一位一只眼睛失明的人写的。在皇帝和众多官员面前,在自己将要被淘汰之机,刘凤诰仍然毫不怯场,从容应对,表现出了超人的胆识,不能不令人叹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