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党员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从政箴言
21220800000009

第9章 知时(1)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要把提高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的开拓创新能力作为一项紧迫的重要任务来抓”。这是党中央深刻把握时代发展要求,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对新形势下加强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把提高党员领导干部开拓创新能力作为一项紧迫的重要任务来抓,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对新形势下加强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全面贯彻这一要求,对于进一步增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党员领导干部在种种领导活动中,要善于捕捉新事物的萌芽,提出新的设想、新的方案,创造性地进行工作的能力。创造是领导者活动的根本属性,一个称职的党员领导干部,应当是创造新世界的设想者和组织者。勇于开拓创新是现代领导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特征,也是领导者综合执政能力的一种体现。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孙中山

【释义】任何个人,哪怕是再伟大的英雄,若顺应历史,就成就其伟绩,若逆行于历史潮流,则必然失败与灭亡。个人在历史面前,显得是那样的渺小和微不足道。

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认为,人类社会历史是一个不断进化发展的过程,人们的认识也是随之不断深化和发展的。文明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是自然所致,是不能逃避的,只能够顺其自然。凡是适应历史潮流,能够为历史发展提供动力的事物,就是顺应历史潮流。凡是丧失历史必然性,在历史改革的洪流中,就是违反历史潮流,最终将逐渐消亡。生活改善了,那些旧的一套自然离我们远去,人们的生活总是越来越好,对于整个社会来说,趋势是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享有平等的权利,每个人有对美好的追求。所以说凡是和它相悖的,都会最终归于消亡。由此可见,孙中山是用世事皆变的观点来审视世界的潮流。

项羽出生在“世世为楚将”的楚国贵族家庭,其祖父项燕为楚国的大将,在秦灭楚战争中被王翦所杀,其叔父项梁为初期反秦盟军首领。项羽的童年生活在楚国衰亡而秦国强盛并逐步统治全国的时期,国仇家恨,带给项羽的是对秦国统治者的深深仇恨。他仿佛生来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推翻秦朝的统治。在司马迁的《项羽本纪》中,“苦秦”、“亡秦”等词反复不断出现。而当项羽对宋义坐兵袖手旁观,不打算去救赵时,年仅二十四岁的他说出了这样的一番话:“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不引兵渡河因赵食,与赵并力攻秦,乃曰:承其蔽。夫以秦之强,攻新造之赵,其势必举赵,赵举而秦强,何蔽之承!”

针对当时整个时局形势,项羽的议论分析简要精辟,指明当时秦军的实力强大,反秦的义军内部急需相互团结成统一阵营。项羽把矛头直接指向反秦盟军的最高首领宋义,对他不顾反秦大局,拥兵畏缩不前的行为严加呵斥。由此可见,在反秦这一目标上,年轻的项羽具有成熟大气的时局观,加上军事策略和个人雄武力量,他取宋义而代之,最后取得了巨鹿这场以少胜多战役的关键胜利,并一步一步走上反秦盟军首领位置。

公元前206年,项羽在鸿门宴后,表面上已经取得了整个反秦盟军的领导权。当时人民对和平安定充满着期待,时代也希望统一,但是骨子里流着楚国贵族血液的项羽,只是希望重新回到楚庄王当年问鼎中原,趾高气扬的时代,希望能再次像楚王那样得到“列国从长”的地位,并希望长期维持这种在分封割据中己为大的状态。他分封诸反秦将领到全国各地,自立为西楚霸王,并远离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土地肥沃的关中战略要地,而以地远偏僻、物质相对匮乏的彭城为都城,只为一个“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

可以说在亡秦斗争中的项羽,目标准确而单一,符合整个时代乃至人民心声,但在推翻秦王朝后,他目光短浅,甚至在政治上妄图恢复到以前春秋战国互为攻伐的状态,这是一种历史的倒退。所谓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从这一点看,项羽后期无法顺应历史潮流,只能在历史潮流中苦苦挣扎,兵败垓下,最后走向灭亡。

孙中山先生这一句名言概括了他对人类历史的认识。大千世界,万邦林立。每个民族都在不断选择自己的发展路径,每个民族都走过了别具特色的演进历程,每个民族都留下了形态各异的历史轨迹。不同的路径,延伸出了不同的社会走向,并且最终决定着这个民族的兴衰荣辱。百余年来,实现中国的现代化是一代又一代爱国者孜孜以求的伟大目标,也是推动近代社会发展的主轴。为此,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不断探索、反复实验,其间经历了说不尽的挫折与磨难,直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之后,她才真正走上通向现代化的正确轨道。

翻开中国历史,从古至今,大凡在政治、经济、军事领域有所建树者,无不为顺潮流、识时务者。《三国志·诸葛亮传》:“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的确,现代社会更加多元,竞争更加激烈,小到一个企业,大到一个国家,党员领导干部只有顺应历史潮流,加快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的转变,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识时务者为俊杰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

【释义】抉择前途时要认清时代潮流和当前形势。比喻认清时代潮流者,方可为英雄豪杰。

古人说“识时务者为俊杰”,自古雄才大略之人皆能顺应时势而成大事,永远走在时代的前面。兵法说,战法应该“与时迁移,随物变化”,这也就是“造势”的奥妙所在。其实,掌握时机永远是政治家的智慧体现。在什么时候实施自己的计划,什么时候又欲擒故纵,这些都是智慧。有时,等待的结果是养虎为患,而有时,等待则是成功的重要保证。

能够准确地识别时机的转换,是英雄创业的基本素质。诚如鬼谷子在《逸文》中说:“圣人之所以能永垂不朽,就是能把握时机的变化。”所以无论在行动上,还是计划上,如果不能顺应时代的变迁,讲求适应环境的策略,只是一味固守己见,绝对是要失败的。

萧何是刘邦的第一功臣,在汉高祖开创西汉王朝的大业中,萧何忠贞不二地追随刘邦:在丰沛起义中首任沛丞,刘邦屈就汉王时任汉丞,西汉建国以后,任汉皇朝的丞相,并享有“带剑上殿,入朝不趋”的特权。在近三年的反秦战争中,他赞襄帷幄,筹措军需,直到打下咸阳进入汉中。在四年之久的楚汉战争中,萧何在后方精心经营,保证了兵源和军需的充足供应。危难关头,他多次力挽狂澜,使刘邦绝处逢生。其中脍炙人口的故事有:“咸阳清收丞相府”、“力谏刘邦就汉王”、“收用巴蜀,还定三秦”、“月下追韩信”、“制定九章律”、“诱捕淮阴”……萧何以其超人的智慧、胸襟和气魄为西汉王朝的创建和稳固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汉朝建立以后,刘邦的江山渐渐稳定了,事过境迁,而萧何的功劳有那么大,刘邦对他自然会猜忌和怀疑。汉十二年初,萧何看到长安周围人多地少,就请求刘邦把上林苑中的空闲土地交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这本来利国利民的一件小事,不料却使得刘邦龙颜大怒,以受人钱财为由,将萧何关进大牢。困惑莫名的老丞相,出了监牢,才明白自己犯了“自媚于民”的错误。淮南王英布造反,刘邦御驾亲征,萧何留守京城。战争中,刘邦不断派使者回来,回来一次就一定要去见萧何,问候萧何。萧何的幕僚警告他:“君灭族不远矣”。萧何一听此言,如五雷轰顶,方明白自己已有了功高盖主之嫌,再继续做收揽民心的事情就必然引起皇帝的疑心,招来杀身之祸。于是他就利用权势以极低的价格强买民田民宅,激起民怨。终于使刘邦将他看做为子孙谋利,胸无大志的人物。刘邦回到京城,收到了一大堆平民百姓告萧何的状子,然后对萧何放心了许多。

历史上有不少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例子,这些都反映了大丈夫审时度势、等待和把握机会的战略。老子说,要表现出无私的样子吗?这样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想废掉对方,就先捧起他;想剥夺对方,就先假装满足他。这种以屈求伸的姿态也许不够壮观、英武,但毕竟是在前进,是靠着自己的力量,一点一点地前进。

在如今网络盛行的年代,党员领导干部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置身于媒体和群众的监督之下、评说之中。识时务者为俊杰,这已经不是一个领导可以凌驾于一切之上、可以一手遮天地瞒蔽所有丑闻的官本位时代,无论你愿不愿意,你的言行和举止都已经处于网络的监督和评说之下。顺应潮流接受媒体的监督,公众欢迎;违背潮流不愿被监督,你会被网络的滔滔洪流和人肉搜索逼着剥光“衣服”。怕没有用,你别无选择,唯有让自己更廉洁更干净,干净得能经得起最苛刻的监督。越怕,网友和媒体越会盯上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尚书·盘庚·上》

【释义】一点儿小火星可以把整个原野烧起来。比喻小事可以酿成大变。也比喻新生事物开始虽然弱小,但有广阔的发展前途。

自毛泽东领导工农红军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探索出“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之后,党和红军内部不少人仍然对革命前途表示出悲观情绪。到了1929年年底,这种情绪依然在党和军队内弥漫。时任红四军第一纵队司令员的林彪在一部分人当中散发了一份对红军前途究竟如何估计的征求意见信。1930年1月5日,毛泽东写信给予了答复,批评了林彪以及党内一些同志对时局估量的悲观思想。在信中,毛泽东指出:“这里用得着中国的一句老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就是说,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是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由此,“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就成了中国革命力量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最终取得彻底胜利的代表性表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样的故事在历史上不乏先例。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即位,这就是秦二世。秦二世是个昏庸而残暴的皇帝。在他的统治下,老百姓的徭役赋税负担更为沉重,刑法愈加苛毒。广大劳动人民在饥饿与死亡线上挣扎。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下令征发淮河流域的900名贫苦农民去防守渔阳(今北京密云)。佣农出身的陈胜和贫农出身的吴广被指定为屯长。当他们走到蕲县大泽乡(安徽宿县西南)的时候,连绵的阴雨把他们阻隔在这里,不能如期赶到渔阳戍地。按照秦法规定,误了期限就要全部被处死。

押送他们的两个军尉非常凶暴,陈胜和吴广就借机把军尉杀掉,接着对大家说:各位遇到大雨,都已误期,误期要被处斩。即使不杀我们,而戍守边疆死的也有十之六七。何况壮士不死则已,既然要死,就要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来!他们的话激励了戍卒的斗志。大家推举陈胜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提出了“伐无道,诛暴秦”的口号,组成一支农民起义军。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了。

陈胜、吴广起义虽不到一年而败亡,陈胜的部下吕臣等人坚持斗争,这支起义军后来与项羽、刘邦等人领导的起义军会合,继续同秦军战斗。公元206年,秦王朝在农民起义军的沉重打击下灭亡了。

党员领导干部都应带头管住自己,自觉从点滴小事做起,才能不断提高党性意识,充分体现党员先进性。在具体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自我检点,从而实现自我言行与社会规范、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的有机统一。从一点一滴做起,从自己的小节和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严格以中央“八项规定”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真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锻炼、自我修养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思想政治素质,实现人生的升华。同时,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都要自觉地把自己的工作同全党全国的工作大局紧密联系在一起,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增强忧患意识,为了党的事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勤奋工作。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

【释义】冰冻三尺,不是一天的寒冷可以凝成的。形容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是经过日积月累而逐渐形成的。

中华文明在清朝乾隆年间之前一直领先于世界先进水平,从嘉庆年间开始中国的科技水平开始落后于西方了。以至于造成中国在近代史上近百年的耻辱。在列强坚船利炮的侵略下,中华民族一度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这其中的缘故与清朝最高统治者所制订的国策有关系。

康熙年间清朝为了收复台湾,使用了封海的办法。下令“片木不得下海,迁徙海边的居民远离海岸……”从经济上封锁台湾。可是在康熙二十二年收复台湾以后,清朝并没有改变闭关锁国的国策。继续拒绝与外国通商交流;失去了主动与外国科技技术接轨的机会。在鸦片战争以后被动的与外国通商就是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础上了。

物极必反,盛极而衰;清朝和以前的朝代一样。由于受社会制度的影响,不可避免的陷入了历史兴亡的怪圈。清朝历代皇帝对文化控制的比较严格,对于比较敏感的政治言论更是严厉镇压。从开国就大兴文字狱,对汉人的思想严格控制。对汉族文人实行先礼后兵的政策,对于不向清廷妥协靠拢的知识分子严厉镇压。乾隆年间曾经收集了全国大量图书,挑选出认为对自己统治不利的书籍一律焚毁。此举大大摧残了中华文明,进一步禁锢了人的思想。

清朝的政治体制是沿袭了明朝的体制,从雍正以来设立了军机处;更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一方面不容皇帝的大权旁落,另一方面不允许其他大臣对圣旨贯彻执行地阻挠。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了空前的高峰。清朝是中国历史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的政治体制借鉴了历朝历代的兴亡经验;在制度上比较完善。没有出现自秦代到明代那样恶性倾覆的事件,辛亥革命以后,皇室自动退位;还享受特别待遇。可以预见假如清代换位到明代以前的朝代,享国的时间还要长久。

清朝从嘉庆帝开始,下面的君主才能都比较平庸。即缺乏康熙,雍正,乾隆的雄才大略,又无作为守成。乾隆盛世留下的各种社会矛盾日益突出;清朝已经危机四伏。白莲教,天理教起义,全国上下,烽火四起。在嘉庆十八年(1813年)连皇宫都被天理教教民攻入。从道光二十年(1840年)开始,清朝是每况愈下,先是签定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往后太平天国起义,甲午战争以及《马关条约赔款;八国联军进北京以及《辛丑条约》赔款等等。内忧外患,此伏彼起;严重消耗了国家的元气。所以在辛亥革命中武汉起义成功后,全国的大多数省纷纷表示独立,清朝统治彻底的土崩瓦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