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阅过来信,只是释然一笑,旁边的人面面相觑,莫名其妙。只见张大人拿起大笔,一首诗一挥而就。诗曰:“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交给来人,命快速带回老家。
家里人一见书信回来,喜不自禁,以为张英一定有一个强硬的办法,或者有一条锦囊妙计,但家人看到的是一首打油诗,败兴得很。后来一合计,确实也只有“让”这惟一的办法。宅地是很可贵的家产,但争之不来,不如让三尺看着。于是立即动员将垣墙拆让三尺,大家交口称赞张英和他的家人的旷达态度。
宰相一家的忍让行为,感动得叶家人热泪盈眶。他家宰相肚里能撑船,咱们也不能太落后。全家一致同意也把围墙向后退三尺。两家人的争端就此平息了。从此,两家之间,空了一条巷子,有六尺宽,有张家的一半,也有叶家的一半。这条一百多米长的巷子很短,但留给人们的思考却很长很长。
张英乃位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权势显赫,如果在处理自家与另—家的矛盾时,稍稍打个招呼,露点口风,肯定会发生自下而上的倾斜,叶家会变得无力抗衡;再进一步,要是通过地方政府,不顾法律,搞行政干涉,叶家更会吃不了兜着走。这样,有形的尺寸方圆的土地是到手了,产业更大了,但这样做,无形中将会失去许多东西。不仅仅是叶家这样的邻居,余波或许会从桐城一下子震荡到京城,这些不好的影响将会对张英和其家人的声誉十分不利,不免落个仗势欺人的恶名。更何况,张英旷达忍让不是没有结果的,他的这一行为,感动了叶家,也让叶家选择了更好的处理方法,六尺不比三尺宽多少,但却将这个巷子赋予了更多的人情味,让人们看到一条宽广的人间道路。互相忍让,天地才会更宽广啊! “让他三尺又何妨”,这句话成了宽容的典范,也成为人们处世的指南。
宽容豁达,不仅仅是为官之道,更应该是我们的为人之本。现实生活中,亲朋邻里同事之间,有时也会因一点小摩擦便互不相让,甚至横刀相向。但试想一下,与我们的生命相比,那些小小的矛盾又算什么呢? 但愿人与人之间多一分理解和宽容,少一分冲动和遗憾!让他三尺又何妨——当你面对矛盾与摩擦时,不妨想想这句话,它会帮你做出理性的选择!
让人三尺并不是一种懦弱的表现,邻里之间,要和睦相处,该让的时候让一下,退一步海阔天空,如果斤斤计较,就会造成一些恶劣的后果。下面这个例子就是因为邻里纠纷而引发的流血事件,本来无足轻重的小事,因双方的太过计较,最终导致了两个家庭的破裂。
清明过后正是棉花播种的季节,而导致无棣县村民张景义与张景奎争执的那二分耕地的归属问题至今尚未解决。一年来,两家因地界偏差问题产生矛盾,双方各执其辞,互不相让。
这天,张景义带着家人在那二分地里刚播下棉种,张景奎即率全家赶来制止,双方由争吵发展到殴斗。先是拳打脚踢,后升级到棍棒相加、铁锨舞动,最终以张景奎被铁锨铲中头部致死而告结。而张景义之子张中超也因故意伤人罪被依法逮捕。一场殴斗虽然让当事人解了一时之气,却让两家都为此付出了血的代价,两个原本幸福的家庭也随之破碎了。
想想当初仅仅为了争那二分耕地,却以生命作偿,这结局是双方始料未及的。也许当初双方要争的确是那二分耕地,而后来却仅仅是为了出一口气,两家的宗旨都是不向对方低头,不在人前失面子,使得矛盾一再升级。想一想,那种“不吃馒头蒸(争)口气”的心态曾让多少人因斗气而丧失理智,以致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在现实生活当中,常见到同事之间、邻里之间和夫妻之间,为了一点芝麻绿豆大的小事情,引起争端,以至于恶言相向,拳脚相加,甚至于诉诸法律。到最后两败俱伤。旁观者都会为之惋惜,认为这样做太不值得。然而,这样的事情却源源不断地出现在我们身边,究其原因,是当事人不冷静所造成的。其实,只要理智对待,有一点宽容精神,再大的事情也会化干戈为玉帛的。“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心平气和”,这句话是现代人交往中的金玉良言。很多人以这个为准则,冷静处理与自己相关的事情,人际关系也因此向着好的方向继续发展。
拿得起,还要放得下
“放下”是一种觉悟,更是一种自由。如果不懂得“放下”的艺术,人就活在痛苦里,如果事事向“钱”看,“我们的人生除了钱还剩下什么?”不知道,这样的话有多少人问过自己。有一位皇帝,登上城墙说:“这么多人,国必强盛。”身边的高僧说:“我只见到两个人,一个贪名,一个贪利。”这句话充分指出了世上追逐名利的人之多,超出了我们的想像。
一个成就大事的人,不能贪图眼前的荣华富贵,以免被暂时的收获蒙住了双眼,被身边的追名逐利之气扰乱了内心;不要和人针锋相对地争高下,以免过早暴露出野心,徒增宦海危机之恐惧心。这样处世,即使落入艰难困苦中,也不会有什么忧虑,而当宴饮游乐时却能知警惕,以免无意中误入堕落之途。即使遇到有权有势的人,也不畏惧,可以保持冷静独立的心智;而当遇到孤苦无依的老弱时,却具有高度的同情心,以博得大众的拥戴。始终保持冷静平和的心态,特立独行的处世风格,超越一切世俗的羁绊,果敢走向自己理想的彼岸。这样的人是拿得起放得下的,对他们而言,人生就是如此,有得到就一定有失去,这种心态,让他们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越走越顺。
有这样一个故事,告诉我们放下的重要性。两个和尚赶路,遇到一个美女被河水所阻,其中一个和尚就背她过了河。他们又继续赶路,走了好久,另一个和尚指责他的同伴:出家人不近女色,你怎么能背她呢?那个曾经“美女在背”的和尚叹息道:我早把她放下了,你怎么还背着她?
人生是复杂的,有时又很简单,甚至简单到只有拿起和放下。应该拿得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去拿,不该拿得则当毅然放下。拿起往往容易心地坦然,而放下需要巨大的勇气。若想驾驭好生命之舟,每个人都面临着这样的永恒的课题。
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钱财确实给人带来了不少快乐,也给人带来不少烦恼。对于有些人来说,把钱财看得太重,自己无钱时眼红别人,不择手段、千方百计地得到钱财,自己有钱时又非常吝啬,亲兄弟之间甚至对父母也是分厘必争,对这些人来说,钱财不仅是烦恼,而且能使其丧使生命中原本拥有的许多东西,当然不会给他们带来快乐。该放下时放下,这也是为人处世的必修课。
邹韬奋是中国现代新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1926年,他在上海主编《生活》周刊。
1931年,有位读者写信给《生活》周刊,揭露国民政府交通部部长王伯群贪污腐化,穷奢极侈,吃喝嫖赌,无恶不作。信中还揭露,王伯群利用贪污的金钱和手中的权势,诱逼大学一名女生做他的小老婆,而大办婚礼的奢华不亚于蒋介石和宋子文。主编邹韬奋看完信十分气愤,他提笔一口气写了一篇编者按,指出高级官员如此腐败,实为国家的罪人,人民的公敌。
稿子正在排印时,王伯群闻知此事,急忙派了两名心腹,携10万元巨款直奔《生活》周刊报社。来人见了邹韬奋,假仁假义地说:“王部长一向关心报界诸人,最近拨下巨款,慰劳上海各大小报馆的编辑、记者。王部长说《生活》周刊是份非常好的刊物,他几乎每期必读。所以,专门嘱咐我们,送给《生活》周刊的慰劳经费要特别多些,以补助你们经费不足,请邹先生笑纳。”说毕,捧上10万元。
邹韬奋拒绝道:“我们《生活》周刊一向自力更生,从不接受任何方面的津贴补助,请带回去还给王部长吧!”来人见这招无效,急忙改口道:“这笔钱不算津贴补助。如果邹先生认为名不正的话,我们就将这笔款子作为股金向《生活》周刊投资好了。请邹先生一定收下,我们也好回去交差。”
邹韬奋见他们还要死缠,便冷冷地说:“王部长既然如此慷慨,那就请你们二位将这笔款捐赠给苏北地区几百万饥寒交迫的灾民吧!”两个人见邹韬奋这么一介书生,不为这10万元所动,只好悻悻退出。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看来这话只有一半是正确的,动物无信仰,无操守,为食而亡,不计利害,这是自然界的法则所决定的。人则不同,惟财是贪,惟色是渔,此种人动物性没有蜕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义之财不取,这样的人,才是有气节,真正对得起这一撇一捺相互支撑的人字。放下对金钱的执著,才能取得生命的尊严,获得他人的认同和称赞。
大作家易卜生对金钱的认识可谓精辟。他指出:“钱能买来食物,却买不来食欲;钱能买来药品,却买不来健康;钱能招来熟人,却招不来朋友;钱能带来奉承,却带不来信赖;钱能使你每天开心,却不能使你得到幸福。”钱能做很多事,但同样也有买不到的东西,因此,放下对这些身外物的执著追求,便可换回一颗自由、不受污染的心。
有一句西方谚语说道:“金钱是走遍天下的通行证——除了到天堂之路;金钱也能买到任何东西——除了幸福。”是的,金钱可以换来舒适的生活,却很难换到幸福。我们不可把单纯的物质享受,口腹之欲的满足同幸福混为一谈。我们很难说历史上那些帝王、位极人臣者以及家资巨万者比一般老百姓拥有更多的幸福。
现代人都喜欢买彩票,中大奖后,人们的领奖方式各不相同,但多数人都以面具来遮掩自己的容貌,而这种做法,是不安引起的。他害怕这些钱会引起他人的觊觎,从而危害到自身,这种想法是可以理解的。同时,这种现象也告诉我们,钱财并不一定是幸福的根源,有钱的人也未必就比平常百姓更加幸福。
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命题,即有枪杆子保护的人和手拿锄头的人谁更安全,谁更有安全感,谁更满足,回答是手拿锄头的人。当一个人不得不为过多的金钱而提心吊胆,要以枪杆子来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时,这个人就陷入了无穷无尽的恐惧和烦恼之中。如此,我们便不难理解“钱多了不是好事”这句话的含义了。
明代魏大中在42岁时中了进士随即被授予官职,不久便感到身心俱疲,准备归隐。他想起贫困时同慈母娇妻爱子享受天伦之乐,想起与师友互答的欢乐场面,慨然叹道:“试问位高金多者还识此乐否?”
历史上有那么多达观贵人放弃荣华富贵而甘愿过恬淡的生活,甚至退隐山林,对这些人而言,无拘无束,才是真正的生活,这些人对生活的感悟可谓深刻。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需要有一种放得下的清醒。其实,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摆在每个人面前的诱惑实在太多,这就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勇于放下。如果抓住想要的东西不放,甚至贪得无厌,就会带来无尽的压力、痛苦和不安,甚至毁灭自己。
古语说:“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这句话就道出了“放下”的快乐,而作为现代人,我们为何不像他们一样,学会“放下”来让自己少一分烦恼,多一分快乐呢?
我们常说一个人要拿得起,放得下,而在付诸行动时,“拿得起”容易,放下却很难。一个懂得放下的人,必是有心胸,懂得享受生命的人,这样的人对于“名和利”并不在乎,一切事情,都从本心出发,将一切烦恼都抛之脑后,快乐才是他对人生的最高追求。本着这个原则处世的人,必有一颗超然的心。
得饶人处且饶人
很多人一旦陷于竞争的旋涡,便不由自主地焦躁起来,一方面是为了面子,另一方面为了利益,因此,一旦得势便非逼得对方鸣金收兵或竖白旗投降不可。然而“得理不饶人”虽然让我们吹着胜利的号角,但这却也是下次争斗的前奏。“战败”的对方失去了面子和利益,当然要“讨”回来。
娟娟小姐是一家杂志社的摄影师,由于她曾在美国待过一段时间,所以做事总会有些洋派,在这个作风一贯保守的杂志社里总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可是,总编辑又拿她没有办法,因为她是这个杂志社老板的女儿。所以,她即使经常因为自己个性散漫而做错事情,总编辑也只能是看在眼里气在心里,表面还是不能说什么,对这位娟娟小姐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是有一天,为了一些照片,总编辑和娟娟小姐的冲突终于发生了。于是,众人见战火引燃,便纷纷过来围观。这时娟娟小姐还要据理力争,但众人却你一言我一语地加入了这场争吵。无奈,娟娟小姐一舌难敌众口,只好掩面而逃。之后,众人又不约而同地联合起来打击她,挑她照片的毛病,批评她偶尔迟到早退。后来,她辞职了。可是,不久后总编辑也被辞掉了。
“得理不饶人”是我们的权利,但“得理且饶人”又何妨,对方“无理”,已经自知理亏,而我们在理字已明之下,放他一条生路,他会心存感激,来日自当图报,即使不报,他也不太可能再度与我们为敌。了解人性是处世当中的一门重要功课,“得理且饶人”就是对人性充分了解后的一个应对策略。
战国时,梁国与楚国交界,两国在边境上各设界亭,亭卒们也都在各自的地界里种了西瓜。梁亭的亭卒比较勤劳,每天锄草浇水,瓜秧长势极好,而楚亭的亭卒则很懒惰,对种瓜的事很少过问,因此瓜秧长得又瘦又弱,与对面的瓜田简直不能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