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幸福女人的身心修养大全集
21232300000022

第22章 冲出心造的牢笼,款待自己的心灵(3)

嫉妒,作为人性的弱点,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点。尤其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个体之间的差异在交往中更加突出的时代,人们的嫉妒心理也就有了广阔的土壤。日本学者摩武侈曾说过:“所谓嫉妒,就是自己以外的人占了比自己优越的地位,或者是自己宝贵的东西被别人夺取,或将被夺取的时候所产生的感情。”

嫉妒是一种病态心理。觉得别人比自己强,或在某些方面超过了自己,心里就不是滋味,进而产生了一种掺杂着憎恶与羡慕、愤怒与怨恨、猜疑与失望、自卑与虚荣以及伤心与悲痛的复杂情感,这种情感就是嫉妒。

嫉妒者容忍不了别人超过自己,害怕别人得到自己所无法得到的名誉、报酬,或者一切他认为是很好的东西。在他看来,自己办不到的事最好别人也一事无成,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别人也拥有不了。

据报道,在一个乡村里,发生了好几家人陆续死亡的事件,公安机关费了一番周折,才将元凶找出来。

原来,这村里有一个中年女人,丈夫离家出走后不再回来。这个女人渐渐对自己的孤独生活和别人家亲情融融的生活对比产生不满,她看不得别人一家人在一起时的那种亲密,竟然妒火中烧,心生歹念,装着帮人家老人小孩做饭,或请别人来家里吃饭的机会,伺机下毒,且是少量慢慢地下,使服者事后慢慢加重病情。这样一个嫉妒心强的女人,一手制造了数起“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的惨剧。

妒忌是一种心理缺陷。它是由于妒忌者羡慕一种较高的生活,或者是想得到一种较好地位,或者是想获得一种较贵重的东西而产生的。自己不能得到心理的补偿,发现身边的人或站在同样地位的人先得到了,就会产生妒忌。

妒忌这种心理缺陷往往发生在秉性多疑者身上,他们满腹猜疑,总以为各种烦恼和困境是别人有意加于他们的。妒忌心理,往往自爱的成分多于爱人。妒忌者往往缺乏自知之明。个人主义是引起妒忌的根源,大凡好妒忌的人,多是私心重的人。他们不能容忍别人超过自己,害怕别人夺了他的名誉、地位,有损他的一己之利。因此,和他距离越近的人,越容易引起他的妒忌。妒忌心的本质是突出“我”,这类人,总是希望“我”最好,别人都不如“我”,他的精神世界里除了自我满足以外,再也容不得任何别人的存在。总之,产生妒忌的思想根源是个人主义,是自私心理的一种表现。

要克服妒忌心理,尝试一下以下方法可能会大有益处。

1胸怀大度,宽厚待人

19世纪初,肖邦从波兰流亡到巴黎。当时匈牙利钢琴家李斯特已蜚声乐坛,肖邦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然而李斯特对肖邦的才华却深为赞赏。怎样才能使肖邦在观众面前赢得声誉呢?李斯特想了一个妙法:那时候在演奏钢琴时,往往要把剧场的灯熄灭,以便使观众能够聚精会神地听演奏。李斯特坐在钢琴面前,当灯一灭,就悄悄地让肖邦过来代替自己演奏。观众被美妙的钢琴演奏征服了。演奏完毕,灯亮了。人们既为出现了这位钢琴演奏的新星而高兴,又对李斯特推荐新秀深表钦佩。

2自知之明,客观评价自己

当嫉妒心理萌发时,或是有一定表现时,能够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意识和行动,从而控制自己的动机和感情。这就需要冷静地分析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同时客观地评价一下自己,从而找出一定的差距和问题。当认清了自己后,再评价别人,自然也就能够有所觉悟了。

3快乐之药可以治疗嫉妒

快乐之药可以治疗嫉妒,是说要善于从生活中寻找快乐,就像嫉妒者随时随地为自己寻找痛苦一样。如果一个人总是想:比起别人可能得到的欢乐来,我的那一点快乐算得了什么呢?那么他就会永远陷于痛苦之中,陷于嫉妒之中。快乐是一种情绪心理,嫉妒也是一种情绪心理。

4少一分虚荣心

虚荣心是一种扭曲了的自尊心。自尊心追求的是真实的荣誉,而虚荣心追求的是虚假的荣誉。嫉妒心理主要是爱面子,不愿意别人超过自己,以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正是一种虚荣,一种空虚心理的需要。单纯的虚荣心与嫉妒心理相比,还是比较好克服的,而两者又紧密联系,所以克服一分虚荣心就少一分嫉妒。

5自我抑制,自我宣泄

自我抑制,是治疗嫉妒心理的苦药;自我宣泄,是治疗嫉妒心理的特效药。嫉妒心理是一种痛苦的心理,在还没有发展到严重程度时,用各种感情的宣泄来舒缓一下是相当必要的。

感受不完美中的完美

完美是很多女人的最高理想,然而,完美本身就不是一个完美的口号。女人必须明白:要求别人完美是不公平的,要求自己完美则是自我本位的愚蠢行为。过多地苛求自己达到完美的境界,不但会影响到自己的发展,使自己过于疲惫,也会使周围的人备感压力,而且也是在拿自己一生的幸福开玩笑。

追求完美没有什么过错,但生活注定要与“缺陷“相伴,而与完美相差甚远。这是因为事物的本来面目就是这样:世事大多并不完美!就像“找一片最完美的树叶”,人们的初衷总是美好的,但是,如果不切实际地一味找下去,最终只会吃尽苦头。直到有一天你才会明白:为了寻求“一片最完美的树叶”,而失去许多机会是多么得不偿失。况且,人生中“最完美的树叶”又在哪里呢?童话故事中的完美在生活中是不存在的,我们可以追求生活中的美,但不能奢求完美,因此要学会放弃的艺术。

辛迪娜是欧洲著名女高音歌手。一次演唱会之后,她刚和丈夫、儿子一起走出剧场,便被观众们重重围住。

人们无法掩饰心中的羡慕和崇拜。有的恭维她,说她刚大学毕业,就进了国家歌剧院,担任重要演员,才30岁就走红全球;有人羡慕她嫁了一个事业成功,腰缠万贯的丈夫;有人赞美她的歌唱天赋,25岁时就跻身世界十大女高音之列,还有的人说她真是好福气,有这么一个俊俏可爱的儿子……

辛迪娜听后,微微一笑:“谢谢大家对我及我家人的关心,我十分愿意在这方面和大家一起分享快乐。只是你们有所不知,我的儿子,不幸在5岁那年丧失了听力;而他的姐姐,则是一个需要被长年关在房间里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人们听后大惊失色,面面相觑,不知道应该说什么好。

辛迪娜又心平气和地说:“其实,这并没有什么,这只能说明,上帝是公平的,他给每个人的都不会太多。”

人们又陷入了无言的沉思中。

上帝确实是公平的,倘若女人在某个方面特别的优秀,她的人生的另一重要方面的缺憾往往也特别的大。或者,正因为无可弥补的缺憾,才让她发奋地追求优秀。

的确,世间万物不可能总是十全十美的,这不仅是一种现状,也似乎是一种规律,就像我们的心情不可能总是晴天、人们的相貌也不总是俊男靓女一样,“残缺”总是不可避免地要出现在各自的生活里。我们当初都以为地球是圆的,其实它貌似一个不规则的“大梨”;我们也以为太阳原本是一个发光的、纯净如水晶的星体,但它也有沟壑,有火山,甚至有黑子;我们还以为河流都像地图上标设的那样,两岸翠绿,河水清清,但是一旦我们走近,也会发现河水浑浊,泥沙沉积,甚至被污染得发黑、发臭……唉!现实就是这样,完美总像跟我们作对似的,与我们的想象玩着猫捉老鼠的游戏。但令我们稍感安慰的是,残缺有时可能产生另一种美!

据科学研究发现,许多大师和伟人,常常是因为某种基因缺陷而成为天才的。舒伯特、莫扎特等音乐神童,凡·高、米开朗琪罗等绘画和雕塑大师,牛顿、爱因斯坦等科学家,还有林肯、罗斯福等政治家,都因其某些缺陷,患有不同程度的孤僻症、狂躁症等精神疾病。也就是说,残缺让他们更优秀、更伟大!再比如众所周知的爱神维纳斯雕像,那断臂的残缺不是没有可能修复,只是当艺术家们尝试之后才发现,所有的修复统统都是画蛇添足,反而破坏了残缺美的意境!

当然,令我们更感欣慰的,则是有些残缺经过修复,能达到另一种完美——你之前不敢想象的美!也就是说,这种伤害后的补救,甚至可以“补”出比原有状态更惊人的美,让它显现出一种别样意义上的完美来!

其实,这样将错就错的完美,生活中还有很多,从古至今不是出现了许多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超人”吗?有些盲人,成了大音乐家、高级按摩师;有些肢体残缺的人,成了仪器精修工,甚至作家、翻译家……因为你太求完美,所以到最后连你应该得到的都即将失去。世界万物皆不完美。人生总有缺憾,当你凡事苛求时,结果可能只因沉重的心理负担而不快乐。只有那些在绝境中仍能抓住一丝快乐的人,才能领悟生命快乐的真谛。你主宰着自己的命运,你有选择的自由。做一件事情,你可以选择痛苦,也可以选择快乐,这完全由你决定。

当你对自己生活中所追求的东西做出放弃的时候,你一定要记住法国伟大的思想家、人生大师蒙田所说的话:“这个世界上,极少有几个生活的榜样是完美和纯粹的。”

知足常乐,摆正心态才能幸福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祸莫大于不知足。”知足者才能常乐。现实生活中,许多女人理解知足常乐的含义,却未必能做到,她们认为拥有的越多,也就越幸福、越快乐,但是她们忘了这样一个道理:“欲望越小,人生才越幸福。”

其实,满足欲望,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是,无休止地追求、无限制地满足,对人就是一种伤害。有的女人已经拥有了很多,却仍然盯着自己还没有的那些身外之物,就这样拼命地追求、索取,根本无暇享受生活,也无从感受幸福。

对于一个人来说,能力与精力都是十分有限的,环境决定你该如此的时候,而你却好高骛远,非要达到你所不能达到的预期目标。在这个时候,你只会给自己寻来无尽的烦恼,而没有快乐可言了。因此,在这个时候如果你懂得知足常乐,放弃那些不切实际的“一步登天”的痴想,那么你心中的重负就会消失。同时你也会感到身体轻盈,心灵轻松,精气神自然就会光临你的心坎,你会变得脸上荡漾着笑容的涟漪,你会看到人生的一切是如此的纯净与美好。

有一个女人,她很漂亮,有很多男人追求她,但她却嫁给了平凡的教师。丈夫对她宠爱有加,包容她的任性和坏脾气,几乎包揽了所有的家务。因为他爱她。

日子很平常地过着,他们的工资除了交房子贷款和日常开销,常常所剩无几。女人没有多余的钱买化妆品和时装,也没有多余的钱去维持少女时代的浪漫。

她的心里渐渐滋生了不满,看到别的女同学住的房子越来越大,衣服越来越时髦,她的虚荣心滋长了,她想凭自己年轻和美貌应该享受比她们还要好的生活。于是,她借来了同学的衣服和提包,把自己打扮得很光鲜,开着同学的小轿车,来到了舞厅。

在那里,她结识了一位大款。于是,她的生活彻底改变了。每天出入高级宾馆,高档时装一天一换,吃西餐、打高尔夫、开宝马……她觉得这样的日子,才是自己希望得到的。邻居们见了,也都夸她时髦美丽了,出身贫穷家庭的她虚荣心得到了满足。

丈夫知道后,没有吵闹,只是提醒她,只有知足的人才能得到幸福。她却叫嚷道:“这么乏味的生活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她扔给丈夫一纸离婚书便破门而出,搬到了大款为她买的别墅。

几天后,女人有一次高烧厉害到不能为自己倒杯水时,给大款打电话,大款回答:“我正在开会,你自己打个车吧,去最好的医院,费用我全报。”在车上,司机问她:“你病得这么厉害,都没人陪你吗,谁这么狠心?”她扭过头去,感觉到有一种被忽略的彻骨的寒心。

后来,大款因为生意飞往外地,尽管她望穿秋水,但音讯全无。

这种不明身份的生活给她带来了很大压力。更没想到的是:一年不到,银行却来收别墅了,原来大款的贷款资不抵债。她想回头去找以前的丈夫,可他已有了一个新家。

这个女人的下场,非常值得我们深思。一味地追求物质生活,不知道满足的人,终会为自己的贪婪付出代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幸,每个人也有自己的幸福。女人往往容易看到别人的幸福,并因此而心理失衡。其实,知足才能常乐,当一个女人珍惜她所拥有的生活时,她更容易得到幸福。

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女人容易看到的往往是别人比自己好的地方,并因此心境难平。我们应该先看重自己已拥有的生活,再心平气和去解决问题与不是。对于别人的优越,你再着急也于事无补,反倒是伤害了自己的身心,有什么好处呢?

对现实和已拥有的不满足,无疑会给你本来已经很沉重的生活再添一重负。如果没有知足常乐的心态,当周围的女人最近添置了什么饰物时,你就会向往,并决心超过她;当某位女同事有了新房子时,你也会在老公面前发牢骚;当邻居的孩子读了什么重点学校时,你也要攀比攀比,让自己的孩子也去上……而当所有的这些不能得到满足时,你就会陷入严重的心理不平衡,或者为了得到它们而忘记做人的基本准则和规范,最后生活变得越加沉重,越加没有情趣,越加感到压抑。

记得有一首歌写得好:“在世上有多少欢笑,能使你快乐永久?试问谁能支配将来永远不必担忧?名和利哪天才足够,能使你满足永久?试问就算拥有了一切,谁又能守住眼前的所有?享受生活,知足是真,因为心灵满足才是真正有福的人啊!”

知足的人才能常乐,平淡的生活才是幸福!人生在世,名利金钱,都是身外之物,我们就是时时刻刻永不停息、永无止境地去追求和索取它,也不会有满足的时候。相反,它还会给你带来无尽的坎坷和烦恼。所以,有许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感觉不幸福、不快乐,多半是由于我们的不知足。

罗马哲学家塞尼逊曾说:“人最大的财富,是在于无欲。如果你不能对现有的一切感到满足,那么纵使让你拥有全世界,你也不会幸福的。”事实上人就是如此,永不知足,总觉得别人比自己好,却忽略了过多的欲望是痛苦的根源。知足才是人生中最大的快乐之源,因为人类生命的张力毕竟是有限的,假若欲望无止境,超出人的能力界限,那么失望也必将成为必然。

智者不为自己没有的悲伤而活,却为自己拥有的欢喜而活。学会知足,就是要学会用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看待人生。只有知足的人,才会永远地微笑着面对生活,在他的眼里世界上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没有跨不过去的坎,他们会为自己寻找合适的台阶,而绝不会庸人自扰。知足的人更是快乐的人,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做世间功利的奴隶,也不为凡尘中各种搅扰、牵累、烦恼所左右,从而使自己的人生不断得以升华。